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法律意识的调查报告

调查单位:经济与管理学院20##级经济学类四班第二小组

调查对象:河南师范大学在校生(约200名)

调查目的: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促进大学生知法、懂法、用法、护法。

调查地点:河南省师范大学

指导老师:郭永正

报告提交日期:20##年12月23日星期五

正文

一、前言

随着全民素质的逐步提高,大学生的素质越来越受到社会各个层面的关注,而法律意识是素质的一个重要表现方面。毫无疑问,在当今中国依法治国的道路上,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高低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又可以映射出法制贯彻的效果。法律意识,是人们的法律观点和法律情感的总和,其内容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自己权利和义务的认识,对某种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关于法律现象的意识以及法制观念等。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群体对法、法律或其现象的反应形式,即心理、意识、观点和思想,包括对法律的情感、认知、评价和信仰等的内心体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也是未来社会的支撑主体,其法律意识如何,直接影响到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整个社会法治文明的程度。

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不知法不懂法不仅是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重要原因,也会导致大学生的合法权益遭受损害而得不到追究和补偿。我国不仅在宪法中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而且在基本法律和其他法律中对公民的民事权利、劳动权利、诉讼权利等作了具体规定。

我国的立法目的、宗旨和任务都包含着“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目的和任务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目的和任务是为了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的目的和任务是为了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依法取得国家赔偿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目的和任务是为了保护当事人行使民事诉讼权利,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即使是惩罚功能最突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任务,也是用刑罚同一切犯罪行为作斗争,以保卫国家安全,保卫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保护国有财产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保护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维护社会秩序、经济秩序,保障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再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益保护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的出发点和归宿则更是为了保护这些群体的权益。

因此了解我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情况并针对相应的情况采取适当的措施是很重要的。那我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到底是怎样的呢?因为时间、地理和经济上的限制,所以我们仅在河南师范大学展开了小部分的调查,希望可以以管窥豹大概的了解我国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二、问卷情况

我们小组共制作并派发200份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如下:

为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促进大学生知法、懂法、用法、护法。本小组特举性问卷调查活动。本次活动不记姓名,你所答的问题与你的学生成绩及评比无关请认真、如实地回答

1.您的性别是           男        女

2.您所在的年级是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3.学院:

问题

1.通过自身的经历使用过法律知识吗/

A没有   B偶尔有过C经常

2.信任法院、检察院和公安局等执法机关吗?

A不信任   B某些方面信任    C完全信任

3.你经常看些法律方面的杂志吗?

A经常   B偶尔   C从不看

4.你能说出物种消费者权益法规定的权益吗?

A不能   B知道一两个   C都清楚

5.当你的权益受到伤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A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   B用武力解决   C根本没在意过

6.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A电视上   B报纸上   C学校的课本上   D其他

7.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吗?

A希望   B不希望

法律小常识选选看吧

1. 我国效力最高的法律是

A宪法   B刑法   C民法

2.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民主专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行政法规由_______制定

A国务院   B国家行政机关   C国家人民检察院

4.全国的法律宣传日是哪一天

A 12月4号   B 7月5号   C 9月8号

感谢您的合作,祝您学习进步,开心快乐。

                           经济与管理学院20##级经济学类四班第二小组

三、数据统计及图表

经组内人员派发、回收、统计和整理调查情况并制成表格如下:

(一)  问题部分

(二)  法律小常识部分

四、图表分析

我们的调查题目都是生活经常看见或者说到的法律概念,这些概念每个人都应该见识过,也各自有自己的理解。需要说明的是,这次问卷调查不是对每个同学的法律意识做一个是非评判,每个问题的答案也一般不存在绝对对错关系,选择其中的每一个答案都代表着一个人对法律的自己的看法。同时,也不是说同学选择某个答案最正确时就代表着他的法律意识最高。

我国正在致力于建立一个法治社会,法治社会尊重人的自由与平等,强调权利与义务的对等,维护社会强势与弱势的平衡发展。基于法治社会的这样一些特征,我们从上面几道题目中来寻找同学们对法治社会的认识情况。

从总体来看,同学对法治社会认识还是处于一个偏低的水平,做到深入认识形成自己思考的人较少。譬如问题部分中的问题1、4、6、7来看,同学们获取法律知识的意愿并不大,热情也不高,而且同学们获取法律知识的途径单一。大部分的答案之间没有递进关系,但我们实际地去分析,这里面存在着一个对法律认识的高低问题。不管是各种情况的同学,对法制社会认识的整体情况都是主要集中在教条化的灌输里面,接受的法律知识没有主动性,不符合议和具有朝气与思想的大学生形象。这种现象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我们认为,在开设法律基础课程的基础上,应该从方法上诱导同学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形成理性的社会意识,特别是法律意识。由问题2和5可以看出尽管我们大学生会在自身权益受到侵犯时毅然决然的采取法律措施,走法律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利益,但是我们大学生对政府的执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却并不是很信任,虽然各种原因可能有一部分是由于某些不法分子为扰乱社会秩序而肆意造谣是一些冲动的学生的思想受到蒙蔽而造成了对政府的误解,但是我国仍应继续加快法制社会的建设工作,加快民众尤其是大学生这样的高级知识分子法律意识的建立,杜绝违法事件的发生,维护法律的尊严。

因为法律小常识部分中涉及到的问题是每年在各类普法宣传活动中甚至我们所学的课本中的一些基础性知识,所以这一部分的是有准确答案的。根据这一部分的调查情况及表格显示同学们对一些基础性的法律知识还是有着一定了解和认识的,这也从一个侧面显示我国的法制社会的建立还是取得了一定成就的,这也是对众多法律工作者及其他相关人员的鼓励和嘉奖。

五、结论

通过此次问卷调查我们较直观地了解到了河南师范大学约在校200人的法律意识情况,从中我们既看到了当代大学生对一些常识性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又看到了同学们对学习法律知识的消极心态和对我国执法机关执法力度的一些怀疑。由于当今社会需要具备各种素质的人才,法律素质是现代公民必不可缺少的一种素质,所以现代法制社会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学法、知法、守法,依照法律从事生产和生活,一切活动必须纳入法制的轨道。这是我们所不能逃避的局面。但是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者,作为21世纪中国参与国际竞争的高素质人才,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没有较强的法制观念和较高的法律素质,就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另外,培养良好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有助于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公民意识,增强公民权利义务和当家作主的责任感,为将来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并在社会生活中带头学法、守法、用法,减少犯罪起到重要作用。对于改变我们民族多年来形成的轻视法律的心理、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有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决不能放松对自身的要求,应主动通过多种渠道汲取法律知识,主动参与与法律相关的活动,活动的目标并不需要太大,只要为我国的法律完善工作做出一定贡献就可以了,比如每年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对全国网民开放的重要领导人博客及与立法相关的论坛都是很好的活动。

 

第二篇:我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调查报告

我院大学生法律意识状况调查报告

调查小组成员:XX  XX

摘要: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客观法律现象的主观反映,即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依法治国条件下,法律意识成为推进法治进程的观念先导。大学生作为国家的栋梁与未来,对这一群体的法律意识的关注与培育,将会直接影响我国法治化的进程。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意识,法制条件

前言: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社会客观法律现象的主观反映,即人们关于法和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统称。它包括对法的本质、作用的看法,对现行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法律的评价和解释,对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的评价和法制观念。1999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治国方略正式载入宪法。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到二○##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要求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 。现行《宪法》第五条明确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之一。依法治国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真正实现依法治国、依法办事,首先要提高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因为“任何法律的制定、遵守、执行都离不开一定社会的法律意识的指导和支配,列宁曾把法律意识视为法制建设的核心环节,因而社会成员的法律意识的强弱对法制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学生中不乏精英和骄子,作为国家的栋梁与未来,对这一群体的法律意识的关注与培育,将会直接影响我国法治化的进程。

一、我院大学生法律意识基本状况

调查题目: 1、你所在的年级  

 2、请你评价一下你的法律意识  

         3、你认为法律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4、你知道全国的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吗?

         5、作为一名大学生,你认为法律和自己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吗?

         6、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吗?

         7、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8、在大学城,有一些来历不明的二手车,你会买吗?

         9、学校组织的一些法律宣传活动和讲座,你觉得有必要吗?

         10、造成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

结果、比例:(附件一)

总结: 学生对法律的信任度仍不乐观,对待是非清楚,但态度仍不够坚决。

   作为消费者当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时,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认为应当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但仍有一部分学生会采取自认倒霉或过激的暴力手段;如在个人利益、亲情和法律面前,更多学生会选择前两者。纳税是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义务,但迫不得已时才交纳;大部分学生认为捡到的东西应物归原主,否则形成不当得利之债,有一小部分学生认为这由个人的道德决定,法律不应介入;有少部分学生认为法律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相距较远,学好专业课就行了,只要不违法,法律就与自己没关系,对法律不太感兴趣,因而对《法律基础》课不重视,法律意识比较淡漠。这些都表现出相当一部分学生虽然法律知识懂得不少,然而现实生活中,其行为与法律规定背道而驰,守法的自觉性较差,形成“学而不用”,“知而不信”现象。学生对法律的信任度不乐观,对待是非基本上是清楚的,但态度不够坚决。

二、 调查结果中反映的问题

为了解我院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状况,我们小组就法律意识这一专题以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对全院学生进行调查,,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1)大学生缺乏从总体上准确理解和把握现代法治的基本精神
  现代法治是以民主为基础,以保障人权为核心,与传统的法制有着本质的区别,它视法为工具与目的的统一,并更加强调法的目的价值,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大学生对法的民主基础尚未有明确的意识,仍然存在着一种传统意义上将法作为统治工具的法律观。譬如,他们也认可“法治”反对“人治”,但受到传统人治观念和现实中一些“权大于法”现象的影响,往往认为法律只具有工具价值而非目的价值;他们也认可民主反对专制,但受到中国现实国情的制约,往往认为法制只存在于民主制度而专制制度下就没有法制,没有认识到法制既可以与专制相结合,也可以与民主相结合,而只有以民主为社会基础的法制模式,才能称之为真正的法治。
(2)有感性法律意识,但缺乏理性法律意识
  法律本身是一门学理性极强的学科,不掌握一定的法律基础理论,就难以用理论解决现实存在的法律问题。大多数大学生对法律的认识还只处于初级的感性阶段,正是因为缺乏系统的法学理论学习,使得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仍处于对法律本质认知的启蒙状态。比如,多数学生都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但对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内容却知之甚少,现代法治国家普遍都是实行宪政的国家,若不能将宪法提到宪政的高度加以认识,在论及宪法内容时不能立即想到公民的权利以及公民权利与国家权力的关系等诸如此类的关键问题,则是缺乏现代法治意识和宪政意识的表现。

(3)有被动法律意识,欠缺主动法律意识
  由于传统法律意识的思维惯性,以及教育与宣传舆论的局限,大多数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处于一种被动的守法状态,认为守法就是遵守刑法。这种被动的法律意识更多的是一种守法教育下的结果。譬如,现在一些高校内的法制宣传栏中的内容都以描述违法犯罪的案例及其所受的惩罚居多,往往使得大学生感受到的更多的是法律的铁面无私和无情,甚至有个别大学生得出了只要自己不违法,就无需学法的错误结论。守法教育固然是法制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如果将守法教育代替整个法制教育,以守法为法制教育的初衷和归宿,则不仅不利于培养出具有现代民主意识和现代法律意识的人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现代法的基本理念和基本价值取向的悖逆。只有彻底转变法制观念,以培养人们的法律信仰和权利的积极行使为出发点,才能在更深层面上对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和建设法治国家做出回应。

三、 对此情况采取的对

1、强化各方面教育,特别是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                                          首先,学习宪法,树立宪法法律意识。通过对宪法的学习,树立宪法至高无上,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这一基本的观念。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在内容上,宪法规定国家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在法律效力上,宪法的法律效力最高;在制定和修改的程序上,宪法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我们更应让青少年懂得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治国的总章程,但这一结论却主要是就国家管理的角度而言,因而与宪法的核心价值取向并不完全统一;事实上,宪法最主要、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它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1789年法国《人权宣言》中就明确宣布,凡无权利保障和分权未确立的社会就没有宪法。列宁也曾指出: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故由此可知,宪法与公民权利之间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而且,这也可以从宪法的发展历史和宪法的基本内容中的到证明。从历史上看,宪法或者宪法性文件最早是资产阶级在反对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为了确认取得的权利,以巩固胜利成果而制定出来的。从宪法的基本内容来看,尽管作为国家根本法的宪法涉及国家生活的各个方面,但其基本内容仍然可以分为两块,即国家权力的正确行使和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然而,这两块并非地位平行的两部分,就二者的关系而言,公民权利的有效保障居于支配地位。因此,大学生就可以理解到:宪法不仅是系统全面地规定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部门,而且其基本出发点就在于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其次,掌握我国现行基本法律民法、刑法、行政法、婚姻继承法、诉讼法的基本理论与知识。掌握各基本法的精神实质。学校要进行全面教育,针对大学生中许多人不知法、不懂法、有的甚至是法盲的现象,强调要强化法制教育,使大学生知法、懂法、守法,正确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在履行义务的前提下,合法行使自己的权利,帮助大学生形成依法办事、同违反宪法、法律以及破坏我国法制的行为斗争的思想意识。
 2、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正确的人生追求目标,增强大学生的公德意识。
 3、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针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够成熟的特点,学校要有意识地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开设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当前尤为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控制情绪,增强社会应变力,学会处理现实与愿望的矛盾,学会自我调试,做事前理智思考。注意引导大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大学生要放弃自卑心理,充满信心地对待生活,能够接纳他人,使自己的心理处于轻松愉快之中。注意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恋爱与性问题,指导大学生以严肃的态度对待爱情,正视恋爱关系,保持稳定的情绪及健康的心理。

 4 加强校园内的内部管理,及社会各部门的共同教育,共同管理
     预防犯罪首先必须保证良好的校园生活环境,保证校园是一个学习知识的场所,切实抵制社会不良文化的进入。学校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各项困难。
      对大学生的培养与教育,不单是学校的事,社会各部门也都负有重大责任。
      家长要注重对自己孩子的了解,配合学校教育;司法机关也应该有重点地与大学定期联系,帮助学校建立良好的校园环境,同时加强校内的司法宣传教育;政府职能部门则应力所能及地为大学排忧解难。要切实采取可行的措施,优化社会大环境以及校园环境,加强教育领导,把大学生犯罪率降到最低限度,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全文总结: 中国的法治之路任重而道远,当代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直接影响我国的法治进程,需要全体社会共同关注,为中国的法制化打好基础。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对其个人的成长,中国的法制化进程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高校为了使其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能够适应法制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就必须重视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教育。学校是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场所,但仅靠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远的规划和具体的安排,它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社会教育工程。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的各种建设规程同步进行,形成良好的法制教育大环境,才能为社会输送具有较强法律意识的跨世纪人才,才能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

附件:

第1题: 你所在的年级[单选题]

第2题: 请你评价一下你的法律意识 [单选题]

第3题: 你认为法律的主要作用是 [单选题]

第4题: 你知道全国的法制宣传日是哪一天吗 [单选题]

第5题: 作为一名大学生,你认为法律和自己的日常生活的关系密切吗[单选题]

第6题: 你希望多了解一些法律知识吗[单选题]

第7题: 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 [单选题]

第8题: 在大学城,有一些来历不明的二手车,你会买吗[单选题]

第9题: 学校组织的一些法律宣传活动和讲座,你觉得有必要吗 [单选题]

第10题:  造成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 [单选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