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报告

《道德经》读书报告

开学的这一段日子,在课余时间读了《道德经》这部经典,都说品读经典会让人明志,确实如此,通过阅读,我学习到了古人们对于统治,对于思想,对于人的品行方面的认识,有些观念是我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因此我也从中学习到了很多,收获了许多。

《道德经》作为老子的思想的结晶,以他博大精深的见解,以他虚怀若谷的气魄,向世人阐述了怎样为人处事,怎样进行科学管理,怎样修养身心,怎样求知,怎样治国等等,告诉我们无论做任何事情必须遵循大道(即事物的规律),不要有太多的欲望。追求太多,渴望太多,就会被生活所累;如果沉静无为,包容一切,将会满足和快乐,否则就会招来祸患。

老子的《道德经》,以辨证的哲学方式提出了他对于治国与治人方面的主张。贯穿《道德经》的思想主线及时“无为而治”,也是道家的基本思想,是其修行的基本方法。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遵循道的规律,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可见,道的最根本规律就是自然,即自然而然、本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它横加干涉,不以有为去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也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存在,健康发展。所以在道家看来,为人处事,修心炼性,

都以自然无为为本,避免有为妄作。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上徳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在自然无为的状态下,事物就能按照自身的规律顺利发展,人身、社会亦是如此。如果人为干涉事物的发展进程,按照某种主观愿望去干预或改变事物的自然状态,其结果只会是揠苗助长,自取其败,因此,明志的人应该采取无为之道来养生治世,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当然“无为”绝不是无所作为,不是什么都不做,从我读《道德经》中体会到,所谓的无为,即是做了,就像没有做一样,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不违道而为,所有的作为,都是出自事物的自然,而不是以人心的任性而为。

“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开篇,老子以具体而又抽象的“道”引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即写出了要认识玄妙的玄,最好便是做到“无欲”。这与他所主张的“清净无为”异曲同工。 老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纯真的。而种种人类丑恶行为,则应当是不合理不完善的社会制度造成人性扭曲的不正常现象。由此,老子坚持去伪存真,保留人性善美而契合自然之道的东西,摒弃所有引起人的贪欲的东西。他的政治思想,在今天看来,似乎是难以理解。他理想社会中的人民,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有奢侈的物质享受欲望,也没有被各种令人头晕目眩的文化或知识困扰的烦恼。他是一个历史的循环论者。在他的眼里,让人们在一种自由宽松的社会环境中保持人类纯朴天真的精神生活,与自然之道相契合,比物质文明虽然发达,但充满着危机、争斗、谋杀和阴谋的社会制度显然更符合于人类的本

性。

他所强调的“无为”,其治理社会的效力,显然要比用法令、规章、制度、道德、知识来约束人的社会行为要合理得多,有力得多。这就是“无为而无不为”的基础涵义。而老子的这种社会理想,又是同他的“道”论密切相关的。

“无为之治”并不是脱离现实的乌托邦,也不是虚渺幻想中架设起来的空中楼阁,它具有现实中施行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最显明的史例就是汉初的黄老无为之治。由于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和汉楚之争,西汉初期,社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经济凋敝,人口大量减少。《史记·平准书》记载当时“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齐民无藏盖。”在这种残破的社会经济状况下,自高祖刘邦开始,实行了黄老的无为之治,采取“与民休息”政策。至文帝时期,更进一步推行“轻摇薄赋”、“约法省禁”政策,使生产逐渐得到恢复和发展。

在老子看来,高明的当政者和领导者应懂得自然之道,顺应人的天性,让下属和百姓各尽其能,各守其职,各得其所,相安无事,而切忌用过多的条规制度来进行强制性约束,否则会适得其反。也就是说,最好的政策应该是“清静无为”的政策。要让一个国家、一个社会安定大治,就像对待井水一样,搅动得越凶,残渣败叶就越是泛起,水就越是混浊,最好的办法不是去放什么漂白粉之类的,而是停止施加外力,让它自己慢慢平静下来,这样井水就会自然清静了。“无为而治乃大治”,这是老子“无为”论给后人的有益启示。

另外,在《道德经》中,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

为水之德是最近于圣人之德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世界上最温柔的事物莫过于水,然而它却能穿透最为坚硬的东西,例如滴水穿石。这就是“柔德”所在。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处于最末。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却常德众之先。以不争而争,以无私而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却无取于万物,并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水有其种种美德堪比圣人,堪谓之“道”。

“上善若水”,就是一种开朗乐观的人生态度。一种修德的必备境界,一种养身之术。我们心中有德,必然愈加崇敬自然和生命,我们离道就更近一层,更能体会到人生的终极哲理。

老子《道德经》中所陈的思想,其意义之深远,至今仍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现今社会,生活、工作压力大,人们的脾气变得焦躁与不安。如果能做到善、柔,必定可以平心静气。心静自然凉,生活、工作的情绪就会舒畅起来,效率也会大大提高。不仅如此,善与柔还可以帮助处理好朋友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使变得融洽,心情也会阳光不少。中华民族历来重视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为先”,崇尚“身正为师,德高为范”。人们都在努力提高道德水准。在现代经济社会下,重读和阐释圣典《道德经》,让人们能净化心灵,从而尽心尽职,有利于社会稳定,工作团结,家庭和睦!

 

第二篇:《道德经》读书报告

《道德经》读书报告

《道德经》有一种力量,他给疲惫的人们以心灵的慰藉,如同不竭的清泉,抚慰世俗的创伤。

《道德经》的落点在于道。洋洋五千言,都在老子对道的预设中铺展。道不言,不言道,却处处是道。在我看来,他并非着重于探求道的真谛的过程,而是在描绘他早已熟捻于心的道的状态和图景。道是路,路象征什么?预示什么?通向某个不知名的远处赋予了道一种本然的神秘感。这条神秘的道到底是如何一种状况呢?老子心中的道,既深邃又丰富,既高妙又玄虚,既远又近。似乎无论如何面面俱到都不能观其全貌,可又无论哪个角度都能得其一隅。许多学者都为此付出了心血与努力,企图极力逼近老子的道。这确实是一个长青的话题,老子已经远逝,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绝对的答案,正因为道本身以及其已成永恒性的扑朔迷离,人们对道的理解众说纷纭,各成一家,而笔者也有了对此天马行空畅欲言的资本。

远观《道德经》

鲁迅说,不读《道德经》,不知中国文化,不知人生真谛。《道德经》是道家哲学思想的精髓,它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各个方面都有着无与伦比的推动。

思想文化上,它拉开中国哲学发展的序幕,是中国第一部完整而科学的哲学著作,成为灿烂的五千年华夏文明中一颗璀璨的明星。宗教上,《道德经》被视为道教的重要经典,构成了道教的基本教义。政治上,历朝开国之时,统治者常会遵循老子“无为而治”的主张,休养生息,缓解各方面的压力,对稳定时局乃至富国强兵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不仅对中国,《道德经》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也日趋明显。正如尼采所说,《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甘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无论是爱因斯坦还是海德格尔,都曾潜心研读《道德经》,从中吸取精华,融入到自己的思想之中。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学者竭尽一生,来探寻《道德经》中的奥秘,探索人类文明起源的无限内涵。这本万经之王正不断发出耀眼的光芒,照亮了历史长河,在世界文明史上写下了光辉而神秘的一页。

始读《道德经》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不是我接触《道德经》的第一句,却是这句话引发我继续探索《道德经》的兴趣。看到水,孔子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朱熹说: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李白抒发长江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的豪情壮志。老子的一句上善若水,仅仅是文字就已经让人心里一阵荡漾,如此精美绝伦,美的几乎无法形容。进一步探索,最高的善就应该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它造福万物,滋养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下,能尽其所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去帮助别人,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默默流淌与地处,这是怎样博大宽广的胸怀,谦虚,大爱,无私,无我,无欲。它用最低的姿态穿行于天地间,平常之心于纷争中留

一泓宁静,宽广之怀融江河四海。水是柔弱的,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可穿石,水是轻软的,但勇猛起来一泻千里无坚不摧。如老子所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究其原因,很多是因为人们锋芒毕露,沉迷于气势上的咄咄逼人,不能容忍一点点失利。步步占先者,必有人挤之,事事争胜者,必有人挫之。为人处事要像水一样柔中有刚,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保持适当的低姿态,可有雄心壮志,但不可逞强好胜,应抱持柔弱谦下之道,保持质朴本性,舍弃争先争胜之心,用执着、坚忍却平常之心看待一切。心胸善于保持沉静深沉,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处于低位,谦虚谨慎,尽所能帮助别人而不求回报,恪守信用,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不争。仅仅是水,老子便道出了如此真理,给我们留下了巨大的财富。

为而不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言不辩,辩言不善。知者不薄,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

世间的“信言”虽然华美,各种理论的、艺术的手段包装,但都不是真实。圣人无言,真正的善言不必反复辩论求证,反复辩论求证的反而未必是善言。懂得真理并不需要广博的学问,只是明白救度、体认自心便可以了。圣人不积藏什么财富学问,一心只是救助众生,把众生从美之为美的怪圈中拉出来,他以天下生命为自己的生命,他救的人越多,自己成就越大。天之道,对众生只有利而没有害。真正的人之道,应是尽量去体验生命,展示自己生命的活力,而不需要与别人争什么。这一章做结尾实在是语重心长。

品读《道德经》

《道德经》中包含了无穷无尽的人生哲理,在这部智慧宝典中,我们俯首便可采撷我们所需要的精神食粮。

《道德经》第十六章中写道,“致虚极,守静笃”,指出了清静无为的修道之本,“致虚”即消除内心凌乱的心绪,通过静心才能守静处世,清静自省。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六根清净,方可一尘不染。不受名利得失困扰,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收敛贪欲之心,心静如水,清澈透明。正如老子所说,“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何有患?”

老子教给我们的“无为”并不是消极意义上的无所作为,老子认为,人们应该顺应天道,静心,净心,神不外驰,心不外思,只有静心才能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净心才能时刻约束自己的贪欲,只有“不妄为”才能有所作为。摒除妄念,追求真我。真自我从不随意冲动,更不自我喧哗显耀,也无须妄加测算,一直会随终身生生不息而不离去。他只有一个目的,想尽办法让我们认得自己。一旦认得了他,就会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把属于自己的一切办的妥妥贴贴,而无须妄念帮忙。如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不逾矩,如庄子的庖丁以神遇牛的境界,不用动心思,凡有念起,必得成功。那时会获得真正的生命自由。

联系《道德经》

在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人们的物质享受越来越膨胀,而精神财富却日趋匮乏,道德底线不断受到挑战。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如何抵挡种种诱惑呢?在《道德经》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追求心境虚静的境界,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恬淡处世,以求洁净不染。

《道德经》许多内容是对宇宙生命本来面目的直接描述,绝对不是要给人们

一个或一批可以随意套用的“公式”、“定理”。读《道德经》,更提倡在显示生活中的“悟”与“见有知无”。虽然道德经中的一些观点我还不能完全接受,但是它给我提供了人生的经验,提供一个新的参考坐标,有一个新的思考角度。

《道德经》作为中华文化的“母经”,不管从哪方面引申,在其中都能找到适用的东西。进入新世纪,我们要建立我们民族的新文化,在充分吸收西方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巨大成果基础上,一定要把《道德经》的力量尽可能用足。如果善于适用《道德经》的力量,把自然科学乃至整个人类文明推向一个更加辉煌的高峰,为人类新的文明作出本有的贡献。躬逢盛世,《道德经》一定可以发挥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我把《道德经》的规律归结为“让”的哲学。下文我将从老子的自然无为、虚静和柔弱观点集中阐述。自然无为。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应该顺任它自身的情状去发展,不必参与外界的意志去制约它。事物本身就具有潜在性和可能性,不必由外附加的。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这个词就充分说明了这种不加一毫勉强作为的成分而任其自由伸展的状态。六十四章说:“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自然观念在于消解外界力量的阻碍,排除外在意志的干扰,主张任何事物都应该顺应它本身所具有的可能趋向去运行。不勉强作为的态度便是一种“让”。让不是一种退缩,而是不争。自然与无为同一于“让”。以

第五章为例说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豖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豖狗。”这是说,天地是不偏私的,任凭万物自然生长;圣人是不偏私的,任凭百姓自己发展。无为可说是对自然的写状,无为与自然同一。自然,是对天地运行状态而说的;无为,是对人的活动状况而说的。无论对哪种状况,都是一种某种程度意义上的“让”,这从任凭、任意和自由的态度可窥见一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