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世界的四大科技差距

中国与世界的四大科技差距1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开幕的第四次全国科学技术大会首次提出了创新型国家的概念,明确 未来我国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战略,进一步发挥科技进步和 科技创新的重大作用。 在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王元看来,成为创新型国家要有一个度量和体 系。我国是按照四个方面来进行测量的: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总量的比重;对外国技术的 依存度;一个国家的专利总量、论文总量;广义的科技进步贡献率,也就是在整个GDP的 增长过程中,扣除了资本的贡献、扣除劳动力的贡献等因素之后,剩下的那一块广义的科技 贡献率。“从以上四个方面来讲,我们的差距都是不小的。” 研发投入较低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创新型国家有20个左右,包括美国、日本、芬兰、韩国等。 这些国家的共同特征是:创新综合指数明显高于其他国家,科技进步贡献率在70%以上, 研发投入占GDP的比例一般在 2%以上,对外技术依存度指标一般在30%以下。此外, 这些国家所获得的三方专利美国、欧洲和日本授权的专利 数占世界数量的绝大多数。 目前,我国科技创新能力较弱,根据有关研究报告,2004年我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 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 中位居第24位处于中等水平。 2004年我国研发投入比例占到GDP总量的1.23%,而发达国家对于研发投入 的比例大概占到GDP的2.6%2.7%左右,甚至达3%,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之上。 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历史上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最高是1960年的2.32%, 以后逐年下降,到1998年为0.69%,2000年以后有所回升,但与我国有关法规 规定的1.5%还有差距。 值得关注的是,企业投入研发的比例在逐渐增加,2000年超过了50%,2004 年达到66%左右。王元认为,这说明在整个研发投入的动力机制中,增长的基础在发生变 化,企业作为一种追逐利润的主体,愿意将钱投入到创新活动中来。这种社会研发投入比重 增加,是一个十分重大的信号。 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 50% 数据显示,我国对外技术依存度高达50%,而美国、日本仅为5%左右。特别是关键 技术自给率低,我国占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的设备投资中,有60%以上要靠进口来满 足, 高科技含量的关键装备基本上依赖进口。 而在重点领域特别是国防领域的对外技术依赖, 会对国家安全构成严峻挑战。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所长穆荣平认为,

对外技术依存度居高不下,一 方面反映了我国产业总体技术发展水平较低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国内还没有形成“注 重创新能力建设”和“保障创新领先者权益”的政策环境。需要在鼓励企业增加消化吸收国 外先进技术投入的同时,以重大创新任务带动创新能力建设,从而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 专利论文数量少 此外,我国专利论文数量也与发达国家存在差距,要赶超世界水平,需要政府充分发挥 作用,加大政策引导力度,营造鼓励创新的社会氛围。 就此,王元特别提到,这次科技大会与前几次的区别就在于,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 政府要进行职能的转变。因此在整个科技体制改革过程当中,政府要明确自己能做什么,不 能做什么。在未来的科技中长期规划当中,政府的职能在科学计划的安排、科技资源的配置, 以及资源配置的机制等方面都会发生非常重大的变化。 科技进步贡献率不高 另外,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大型科研装备利用率只有25%,而发达国家则达到17 0%~200%。 针对我国目前创新基础条件资源短缺与浪费现象并存的问题, 穆荣平指出, 共享创新资源是缓解短缺矛盾的惟一选择。 政府在配置资源时,穆荣平建议,一方面要加强重大创新基础设施的前瞻布局与合理规 划;另一方面要加强资源管理,鼓励共建共享创新基础条件平台,特别要注重采用市场机制 调节。此外,要打破目前小而全的“小生产”创新模式,注意围绕解决关键技术问题搭建创 新平台。 此次科技大会还提出,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 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第二篇:中国与世界一流强国的差距

问题:就目前情况来看,中国走上世界一流强国还缺些什么?

英美霸权有何启示?

中国与世界一流强国差距所在:

首先,世界一流强国的定义应该是建立在综合国力的基础上的,扩充来说,即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社会民生乃至资源环境方面的综合水平都在全球名列前茅;其次,为世界一流强国找一个范例,大概只有美国是真正的当之无愧了;最后,从狭义的角度看,中国与世界一流强国的距离即可约等于中美之间的差距。

经济:

中国GDP连年高速增长,国家财政收入迭创新高,经济总量已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强力引擎,然则中国在高速发展中也付出了巨大代价,积累了大量的社会矛盾和问题,诸如贫富差距日益拉大,社会阶层分裂,基尼系数不断攀升,公平正义缺失等等,广大民众的幸福感不升反降。反观美国,社会矛盾固然存在,但就人均收入来看,美国的中产阶级比例则要远远高出中国,究其原因,在于中国的低收入人群所占比例过高。

政治:

中美之间政治制度的比较已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人民民主专政和三权分立的优劣之争也自古有之,但我认为问题的节点倒不在于此,人们的政治理念或是意识才是关键。中国的人大代表制虽然看似将民主的触角及于每个公民,但流于形式的人大代表选举已让普罗大众逐渐麻木,而一些看似西方化的代表提案在媒体舆论的包装下也成为了政治明星的产物。西方式的大选固然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可至少给予每个人一次说话的机会,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政治新闻。

文化:

技术上的差距可以逐步减小,但文化底蕴的影响却天差地别,中国自古以来的中庸思想使中国在世界一流强国之路上步履缓慢,并不是中国人不思进取,而是自内心深处缺少海洋文化或是移民文化中的明显的竞争意识。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使古老的中国人深居一室即可满足,外界纷争都与自己无关。而源于移民的美国先人则要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大陆生存下来则培养出了文化上的外向化倾向,这促使了他们较中国人更注重维护自我在大众中应得的利益。

军事:

中国的军事力量逐步增强,军备投入也愈加得到重视,但要想与世界一流军事国家相抗衡,仍有一段路要走。

社会民生:

此前有调查显示,在最新全球竞争力排名中,美国居首位,中国大陆排第34位;在联合国年度最宜居住国排名中,挪威第一,中国第81;在一份全球生活质量指数调查中,法国居首位,中国第116;在一份全球生活质素排名中,芬兰居首位,中国是第84。历史的经验表明,世界第一强大的国家并不一定就是一个好的国家,但要让绝大多数的国民都过上幸福生活的国家,一定是个好的国家。在制定宏大的目标时,民生指标十分重要,若国富而民穷或贫富严重不均,绝对不是一个强国。

英美霸权启示:

传统意义上所谓强国并不是这么“人本主义”的,而是指国家所能调动的总体资源。由此看来中国或许也能在世界一流强国之林中占一席之地,但是,这种所谓的强国到底有什么意义?英美霸权的同时不可忽视的是其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其霸权所带来的人均教育水平、收入水平的提高,是其依靠霸权所建立的安全机制为国内发展所带来的绝佳时机,是其民主自由度的提高,每个人的权利都得到尊重与保护,每个人生活得体面而富有尊严,每个人都能参与到公平的竞争,公平公正地享受到社会发展的成果,每个人都认识到面子的光彩、政府的荣耀不是真正的强大,百姓的富足安康才是强国之根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