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教学计划

会计专业教学计划

一、 教学计划说明

1、 培养目标

本专业旨在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有综合职业能力,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

2、 教学模式与特点

本计划是按照校企合作分段式培养“双元制”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设计和课程安排的。第一年安排基础课程,在学校完成教学工作;第二年安排专业课程,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教学工作。在专业课的教学安排上,理论教学和实操技能训练学时比例一般应掌握在1:2。 “双元制”教学模式在理论教学上讲究广而浅,专业技能教学上要求熟而精,学生毕业后具备“一广三强”的特点,即知识面广,动手能力强,适应能力强和应变能力强。

3、计划中的专业课程设置和实施以核心专业课为基础展开,核心专业课为:基础会计、税收基础、统计基础知识、企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审计基础知识。教学实施过程中,每一核心专业课的教学内容都必须由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边进行理论教学,边安排学生上岗实践。在理论教学上,由任课教师按教学计划的安排组织教学;在上岗实践中,由师傅按操作规程指导学生进行实操技能训练。

二、招生对象及学习年限

本专业招生对象为初中毕业生。实行学分制,按两年安排教学计划进程表。

三、 课程设置与教学要求

(一)本计划的课程由文化基础课和核心专业课组成。文化基础课含政治课和文化课,核心专业课主要由基础会计、税收基础、统计基础知识、企业财务会计、财务管理、会计电算化、审计基础知识组成。每门课程都包含学生需要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总学时不少于1980学时(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总学时数)。

(二)本计划所列核心专业课程一般应安排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每学期考试考核门数不超过 5门。

(三)本专业课程设置的一般要求是理论相对简单,内容比较全面,注重各项操作的质量标准训练和实践技能培养。

四、教学计划进程表(见附表)

五、课程说明

(一)文化基础课

(l) 语文

(2) 数学

(3) 英语

(4) 计算机应用基础

(5) 军训

(6) 入学教育

(7) 职业道德

(8) 经济法律法规

(9)岗前培训

(二)核心专业课

(10) 基础会计 技能训练

(11) 统计基础 技能训练

(12) 税收基础 技能训练

(13)企业财务会计 技能训练

(14)财务管理 技能训练

(15)会计电算化 技能训练

(16)审计基础知识。 技能训练

 

第二篇:财务会计专业教学计划

内蒙古能源职业学院

会计(财务会计)专业教学计划

一、招生对象及修业年限

招生对象:高中毕业生或中职生。

修业年限:全日制3年。

二、培养目标

遵照党的教育方针,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需要,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面向基层企事业单位从事会计核算与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人员。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掌握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熟悉国家有关财经方针、政策和法规;具有运用所学专业知识适应会计工作和相关工作的能力;具有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素质;具有一定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具有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及立业创业能力。

三、职业面向与培养规格

     (一)职业面向

本专业方向毕业生主要就业去向为:

1、会计事务所;

2、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司会计职务;

3、各类企事业单位从事公司内部审计;

4、政府机构会计。

    (二)培养规格

通过基础课、相关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

1.具有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理论和自然科学基础,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外语基础;

2.掌握管理学、经济学、会计学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3.熟悉我国的有关会计法规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了解国际会计惯例;

4.能够在企事业单位的经济管理工作中胜任会计实务工作;

5.了解本专业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文化水平,掌握计算机硬件的基本知识和常用办公软件的操作技能,具备办公自动化和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国家计算机一级等级考试。

7.掌握一门外语,须取得英语应用能力考试证书,进而掌握专业外语;

8.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

四、课程设置表

(一)课程设置及周学时分配表

表一:课程设置及周学时分配表

备注:学生在毕业之前专业选修课必须修满6学分。

(二)实践教学安排表

(三)周数分配表

(四)课程时数学分分配及比例表

五、课程说明

(一)理论教学

Ⅰ、公共课

1、英语

本课程主要讲授词汇、语法、阅读、听力、翻译及写作等内容。扩大学生词汇量,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在训练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 辅以大量的交际能力训练,从而提高他们的听说表达能力。并使学生能够掌握本行业所需的英语知识,借助工具书能阅读与本专业相关的英文说明书和技术资料。

2、高等数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极限与连续、导数与微分、导数应用、不定积分、定积分、定积分应用、微分方程基础等。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好各专业课及后续课程打好基础。

3、语文

    本课程主要是在中学语文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现代文和文言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阅读现代文和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加强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加强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提高学生应用文写作能力和日常口语交际水平。通过课内外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扩展必需的语文基础知识,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接受优秀文化熏陶,形成高尚的审美情趣。

4、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本课程主要讲授概率论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大数定律及中心极限定理、样本及抽样分布、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内容。

5、线性代数

    本课程主要讲授行列式、矩阵及其初等变换与解线性方程组、矩阵的运算、向量的线性相关性与线性方程组的解的结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二次型、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等内容。

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本课程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7、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本课程是一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课程。该课程紧紧围绕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主题,以阐述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重点,以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为主线,全面讲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马克思主义,培养学生树立为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而奋斗的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

8、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本课程着重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过程,充分反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坚定在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理想信念。

9、计算机文化基础

本课程主要讲授计算机基础知识,汉字录入方法,中文WindowsXP操作系统,Word文字处理软件,Excel电子表格软件,网络基础等基本内容,通过理论教学和上机操作练习,掌握实际操作计算机的能力。

10、体育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年龄特征,讲授体育卫生知识,培养田径、球类、体操、武术等运动技能,使学生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健康水平。

11、就业指导

    本课程主要介绍就业形式、就业政策与人才要求、职业选择与技巧,就业准备与创业能力等。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成功就业创业。

Ⅱ、专业课

12、管理学原理

    管理学讲授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管理方法与技能。内容包括:管理概念、管理学的形成与发展、现代管理理论流派、组织环境、社会责任与管理道德、计划职能、组织职能、人事职能、领导职能和控制职能等。

13、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以参与市场经济运行的个人或实体的经济行为为研究对象。内容包括供求论、消费论、生产论、成本论、市场论、要素价格论、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市场失灵与微观经济政策。

14、宏观经济学

    宏观经济学以经济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及其后果为研究对象。内容包括国民收入核算理论﹑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宏观经济政策﹑就业与通货膨胀理论﹑经济周期理论﹑经济增长理论和开放经济论。

15、初级会计学

    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入门课,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概念和会计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掌握如下内容:会计循环的各个步骤,会计具体记帐方法,设立会计科目和会计帐户,使用借贷记帐法将企业经济信息转换为会计信息,并将其记录入会计记帐凭证,进而登记入帐,最终编制企业会计报表。

16、财务会计学

    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讲授企业各种经济业务的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主要内容包括:企业各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等的会计核算,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以及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和会计变更、差错更正的会计处理,最后对财务报表分析做了简述。

17、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企业的筹资、投资、经营、利润分配等财务活动进行分析研究,从价值形态为企业资产管理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为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服务。

18、成本会计

    主要讲授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并对商品流通企业、交通运输企业和施工企业的成本核算作了简要的介绍。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成本会计的基本要求,并认识到: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产品成本、增强产品竞争能力、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意义。

19、管理会计

    管理会计是一门将现代管理与会计融为一体的综合性交叉学科,是现代企业会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管理会计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方法,对企业的收入、成本、利润、现金流量等进行分析研究, 为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提供经济信息和预测决策方法,为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服务。管理会计是会计学专业、工商管理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20、统计学

    统计学讲授社会经济统计原理,使学生在经济研究及实际工作中具有应用统计指标及进行统计分析的能力。主要内容包括:描述统计;推论统计;经济与管理中常用的统计方法;国民经济统计指标体系。本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前具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初步知识。

21、审计学

    本课程主要讲授审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业务循环审计,包括审计的基本概念、审计职业道德规范、法律责任、审计目标、审计程序、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及内部控制的评审、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生产与存货、固定资产、投资与筹资等循环的复合性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等内容;

Ⅲ、专业选修课

22、会计电算化

    本课程主要讲授以电子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具体实现方法。本课程详细讲述利用会计信息系统实现数据处理的自动化的操作过程。

23、财政与金融

    主要讲授社会主义财政与金融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确财政与金融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原则,熟悉现行财政、金融体制,初步掌握与本专业有关的财政、金融业务的规定及业务处理方法。

24、税收概论

    本课程主要讲授税收的起源与发展、税收特征、税收的职能与作用、税收制度、税收分类、税收结构、税收原则、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关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内容。

25、财政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

    主要讲授各种财政法规的概念和作用、会计职业道德的概念和内容,着重掌握会计法律制度、支付结算法律制度、税收征收管理法律制度等。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各种财政法规的基本知识,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以适应财会工作的需要。

(二)实践教学

1、财务会计课程设计

本课程为了加强学生们的实践能力,能真正把实践和理论相结合为以后的实习和工作做基础。本课程设计运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的进行会计实践活动。主要内容是原始凭证的审核和记账凭证的填制、账薄的设计与登记、成本计算、纳税申报以及相关的财务填报等会计核算模拟操作。

2、审计课程设计

    本课程设计的内容是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模拟实验,该设计以一个模拟的股份公司基本的经济业务为对象,学生以一个审计人员的身份,对其已存在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按审计的基本要求,进行模拟审计,并编写审计报告的实践活动。本设计目的:体现审计教学宗旨,可以加深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识和审计理论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审计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提高学生用所学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归纳自己的观点,模拟参与年度报表审计的全过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动手能力。

3、实习

    安排学生到施工企业、监理、造价单位等工程一线顶岗实习,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认识的理解和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生产实习内容:实习期间,要求学生担任一定的实际专业工作,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实践使学生熟悉建筑施工技术,熟练识读工程施工图纸,参与图纸会审,熟悉施工方法及施工程序,熟悉施工放线,熟悉质量检验,掌握工程项目建设各阶段的方法。积累土建施工方面的经验。同时,学习实际生产中应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

4、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本专业教学过程中最后阶段,也是重要的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它是对学生如何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本专业范围内技术问题的一次全面严格训练,通过毕业论文应达到以下目的: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阅读和整理、使用;提出论点、综合论证、总结写作等基本技能。

毕业论文是毕业生总结性的独立作业,是学生运用在校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去分析、解决一两个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过程,也是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成果的综合性总结,是整个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撰写毕业论文对于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六、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

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是学生广泛接触社会、了解国情、增长见识、锻炼才干、服务社会的有效途径,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其主要形式有:科技文化服务、青年志愿者服务、勤工俭学、社会调查、公益劳动、文明共建、挂职锻炼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七、军训

军训是新生入学的第一课。军训,教学生怎样做人,怎样吃苦耐劳,怎样迎接挑战,怎样把握自由与纪律的尺度。军训,是增长才干的机遇,也是挑战。这要求学生用心融入其中去学习,去煅炼,去磨砺,其目的是:增强国防意识与集体主义观念,深刻领悟“立德、力学、力行、立新”的真正含义;培养团结互助的作风,增强集体凝聚力与战斗力;军训,还能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培养思想上的自立和独立,还能帮助我们养成严格自律的良好习惯。

八、公益劳动

通过劳动周活动,使学生感受到参加劳动锻炼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不仅能学到许多知识、技能,还能培养自己良好的劳动习惯,从而体会到劳动是光荣的——“劳动创造了世界,劳动创造了财富”。通过感受到劳动的辛苦和快乐,逐步养成尊重自己和他人劳动成果的良好习惯,弘扬中华民族崇尚劳动、热爱劳动的伟大精神。

九、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除通过政治理论课进行外,还应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地进行形势教育、法制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等。每周安排2-4学时。

要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生处、班主任工作和共青团工作。要注意发挥学生会在学生自我教育中的作用。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学生活动的各个领域,针对青年学生的特点,做到生动活泼、讲求实效。学校全体教职工都要担负起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光荣任务,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团结互助,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是对学生集中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入学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学生热爱专业,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遵守校规,为振兴中华而勤奋学习;毕业教育的目的是教育学生服从祖国需要,立志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十、课外活动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性人才,需要把学生在校期间的全部活动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施行系统优化教育。在学校的全面安排下,各种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相互配合,通过学生自主的思考及活动,达到培养目标。

为了积极辅助课堂教学,要活跃学生课外活动,对学生正确的兴趣、爱好、特长加以扶持、疏导和培养,对成绩优秀者或在某些方面有优异才能的学生要创造条件使他们的智能和特长得到充分发展。为此,可举办以下活动:

1、开设各种新技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法律、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讲座。

2、学生社团活动。

3、勤工俭学活动。

4、社会调查及社会实践活动。

5、文体及其它活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