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日研修学习考察报告

赴日本研修学习考察报告

5月17日至24日,受日本兵库县政府的邀请,我随省政府应急办组团赴日本兵库县参加东北亚国家地方政府联合会第八届防灾分科委员会会议及防灾研修活动。日本兵库县有关人员介绍了日本阪神淡路大地震有关情况,考察了日本“人与防灾未来中心”和“兵库县广域防灾中心”。总的感觉,日本在防灾方面的意识、教育、防范、处臵、善后等方面具有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现将主要情况汇报如下:

一、日本防灾救灾基本情况

(一)防灾体制健全

日本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地震、海啸、台风、火山喷发随时可能发生。为了减少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造成的损失,日本防灾可谓是“警钟长鸣”。

日本有一个健全的防灾体制,可以应对突然降临的灾难。日本内阁府设有名为中央防灾会议的常设机构,其主席是首相,委员由国家公安委员会委员长、有关大臣和专家组成。中央防灾会议负责制订防灾基本计划,决定防灾基本方针。日本内阁府设有危机管理的办事机构—内阁危机管理监(官职为副官房长官),并设立了“官邸危机管理中心”,各都道府县分别设有地方防灾会议,由知事任主席,负责制订地方防灾计划,47个都道府县设有危机管理的办事机构—危机管理局。此外,还有市町村防灾会议,负责实施中央和 1

地方政府的防灾计划,较大市也设有危机管理的办事机构,町、村都有专人从事危机管理这项工作。

重大灾害发生时,日本政府会在30分钟内成立紧急灾害对策总部,其部长由首相担任,副部长、部长助理由首相任命,迅速确定灾害对策,指挥有关机构立即投入救援工作。地方政府在灾害发生或有可能发生时会成立灾害对策总部,由知事任部长,立即向首相报告情况,并有权要求出动自卫队,并向周边地区求援。为使运送救援物资的车辆畅通无阻,知事有权决定受灾地区道路禁止一般车辆通行。此外,气象厅、警察署、电力公司、煤气公司、自来水公司、电话公司、铁路公司和公路运输公司都有自己的防灾体制,一旦发生自然灾害,既可统一行动,也可各自为战,全面投入救援和重建工作。

(二)防灾救灾保障有力

频发的自然灾害给日本的经济社会带来了严重影响。为把“天灾人祸”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日本不断加强灾害管理,完善防灾体系。其中,为保障防灾赈灾工作的顺利开展,日本近年来不断提高防灾保障水平,并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提供充足的财政经费支持。日本政府防灾工作不仅在防灾法律、行政组织的建设方面下了很大工夫,而且在防灾资金的投入上也舍得花本钱。日本2005财政年度的防灾预算为2.53万亿日元,约合200多亿美元,约占一般预算总额的5%。防灾预算主要用于科学技术研究、灾害预防、国土保全以及灾后重建等四个领域。虽然每年的预算额度因情况不同有所变化,但仍保持在5~7兆日元之间。其中1995 2

年因发生阪神地震,导致防灾经费猛增到7.5兆日元。充足的防灾资金使日本在防灾科学技术研究、加强灾害预防措施、促进国土综合开发、完善灾害紧急应变设施、迅速实现灾后重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二是进行扎实的防灾科技研究。防灾科研经费是日本防灾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日本防灾专业研究机构有专业防灾研究所、灾害研究中心以及防灾学会达26家。代表性的研究所有防灾科学技术研究所、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京都大学防灾研究所等。另外,日本还在高等院校设立危机管理专业,培养防灾方面的人才。日本大学新设危机管理学系,设臵“防灾专业”、“环境专业”和“危机管理专业”为提高防灾科技研究能力,政府还出面组织防灾管理的攻关课题研究,主要课题包括:一般灾害共同事业的研究、地震灾害研究、关于暴风雨灾害研究、火山灾害对策研究、雪灾研究、火灾研究、危险物灾害研究和原子能灾害对策研究等八个方面。

三是系统整合公私防灾保障资源。日本采取灾前合同制的形式,通过与有关的事业单位、企业和行会、协会签订灾害救援合作协协议,有效地保证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急资源的整合。东京都与民间团体的协定一共有34个,通过协议委托它们在灾害发生时进行协作和救援,并明确征用物资的程序、费用负担和保险责任。例如,与东京汽车协会签订的协议规定:在发生灾害时,协会除因特殊原因外,必须提供救灾车辆;在汽车公司提出费用支付请求后,都政府必须在30天内支付;由于汽车公司的责任给第三者带来损失时,由 3

该公司负责;如果不是汽车公司的司机责任而发生事故时,按照补偿条例对该司机进行补偿。这样,有关的民间团体按照这些协定的规定,帮助政府储备或者提供救援物资,既能减轻灾害发生时的政府负担,同时又能使政府按照协议迅速调配和整合应急资源,确保了应急救援的物资、人员和设备的供应。

四是提供优质防灾通信保障服务。为了确保信息传递的便捷顺畅,日本分别建立了以政府各职能部门为主,由固定通讯线路(包括影像传递线路)、卫星通讯线路和移动通讯线路组成的“中央防灾无线网”,以全国消防机构为主的“消防防灾无线网”和以自治体防灾机构或者当地居民为主的都道县府、市町村的“防灾行政无线网”等专门用于防灾的通讯网络。当前已经有完善的气象防灾信息、地域气象观测信息、河川流域信息、道路灾害信息等各种系统。日本气象厅在全国约600个站点放臵了地震测试仪和180个站点设臵海啸地震观测设施。通过地震活动等综合监视系统(EPOS)、地震海啸监视系统(KTOS),对地震和海啸的观测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三)地震防灾救灾对策

日本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属地震多发区。世界20%以上的地震发生在日本周边地区,特别是近年来地震频繁发生,1994—20xx年全球里氏6级以上地震22.9%发生在日本及其附近海域。19xx年9月1日东京等地发生里氏7.9级的关东大地震,造成14万人死亡, 57万户房屋损坏。近期最惨痛的大地震是19xx年1月17日爆发的阪神大地震,这是 4

在日本社会经济高度集中发达的中心城市大阪和神户一带首次发生的直下型地震,震级达里氏7.3级,导致6436人死亡,10.5万户房屋损毁,多数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和煤气、自来水等生活设施中断,损失惨重。这次大地震后,日本政府成立了调查委员会,花费3年时间,将地震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开展应急对策和灾后重建等不同阶段分成169个项目,详细总结了这次抗灾工作的经验教训。在此基础上,日本重新加强了地震对策,包括建设实战性的防灾与危机管理体制以及大规模灾害应对体制,建设地震防灾所需的信息系统,开展大规模、实战性的防灾训练,提高城市抗灾能力等。多年来,日本不断建立完善合理的地震防灾救灾体制,在地震防御、应急对策和灾后重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一是吸收阪神大地震的经验教训,修改法律法规,完善应急体制。日本的震灾对策主要依靠《灾害对策基本法》以及依靠该法制定的《防灾基本计划》加以推进实施。19xx年,在阪神大地震发生的当年两次修订《灾害对策基本法》,增加了强化灾害对策应急组织及其权限、确保灾害发生时紧急车辆通行措施等内容,降低设立以内阁总理大臣为首的“紧急灾害对策指挥部”的条件,赋予市町村长向都道府县行政首长请求派遣自卫队的权力,允许在一定区域全面禁止一般车辆通行等。并对《防灾基本计划》进行大幅度的修订,详细规定具体的应对措施,明确实施主体。中央政府各相关部门和各级政府均修订了相应的防灾业务计划。

二是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国民的危机意识。国民危机意 5

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政府危机管理的效果。日本是一个地震、火山、海啸频繁发生且自然资源匮乏的岛国,其国民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较强。这主要得益于日本平时的防灾和危机意识教育比较到位。为了提高国民防灾救灾的意识,日本各个城市都设有“市民防灾中心”,而且免费供市民参观。据了解,日本家家户户的门窗附近都备有矿泉水、压缩饼干、手电筒及急救包等。就连新潮的电脑游戏,也专门开发了考验人们在强震下应急对策的软件。通过这些举措,日本国民不但提高了危机意识,而且掌握了急救知识、逃生的要领以及自救互救的本领。

三是做好充分的防范应对准备工作。为了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灾害,日本各市町村对发生大地震时的受灾情况及最坏的结果进行推算预测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其中包括:死亡人数、震后无家可归者、房屋倒塌数以及道路、上下水网、煤气网、设备破坏造成企业减产、物流人流停滞等带来的直接、间接经济损失等。比如根据地区防灾规划,市区都要建设应急供水漕,在发生地震灾害时,饮用水供水标准是每人每天3公升;粮食等主食的供应,是根据规定的标准,在区市町村开设的避难所进行的,在清除道路障碍3天后,就可以开锅做饭,在这以前发放的食品是由都以及区市町村储备和调拨。此外,还建设简易厕所,在学校和社区设立救灾物资储备仓库。

四是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健全灾害预警网络。去年1月,日本政府决定在20xx年前建立全民危机警报系统,直接向国民报告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以及导弹袭击等各种突 6

发事件。日本将在今年全面实现地面数字电视播放,并使每家每户的数字电视机和带有电视功能的手机能直接接收危机报警。据悉,日本松下电器产业公司已发明出使用数字电视提供灾害信息的“紧急防灾信息播报系统”。利用这一系统,如果观众在观看电视时发生灾害,无需遥控,电视就会强制切换成紧急灾害信息播报。

五是加强重点地区防震救灾能力建设,完善抗震救灾设施。19xx年阪神大地震后,日本制定了《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中央防灾会议修改《防灾基本计划》,进一步强化震灾对策。《地震防灾对策特别措施法》要求在全国大力推进地震防灾对策,抓紧建设完善抗震防灾设施,加强地震调查研究。全国47个都道府县从19xx年开始实施地震防灾紧急事业五年计划,开辟避难场所、避难路径,建设消防设施和防灾无线通信网络,提高中小学的房屋耐震强度。1996~20xx年的两期五年计划共计投入33.9万亿日元,目前正在实施第3期五年计划。

二、日本防灾减灾工作给我们的启示

(一) 建立灾情速报和救援机制。一是建立完善防灾通讯网络。吸取阪神大地震教训,日本政府从应急信息化基础设施抓起,建立起覆盖全国,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的防灾通讯网络。在应对本州岛地震工作中,政府反应极为迅速,应对十分有效,造成的损害较为轻微,总共有145人受伤,450座房屋遭受程度不同的损坏,充分显示了现代化的应急通讯信息系统在突发事件应对处臵工作中所发挥的显著作用。二是在灾害发生后,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体及时通报灾 7

情和救灾信息,宣传灾害中逃生自救知识,紧密配合抗灾救灾工作。我国四川汶川大地震后紧急启动抗震救灾应急预案,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各种媒体立即跟上,迅速传递透明和公开的信息,使得谣言难以兴起,有利于保持良好社会秩序,稳定民众情绪,避免出现大面积的恐慌。三是建立个人自救、灾民之间互救和社会援救的联动机制。采取紧急应急救援,包括人员救助、防灾医疗、消防措施、交通管制、救灾物资的调拨、供给等。同时,进行灾情调查,防止次生灾害,确认受灾情况以及应急生活救助和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使救援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展开。

(二)提高全民防灾意识和全社会防灾救灾能力。日本根据地震带分布情况,针对重点区域制定专门的防灾救灾对策。围绕重点区域的防灾对策主要有:以东京为中心的首都直下型地震对策,以名古屋、大阪为中心的中部圈、近畿圈直下型地震对策,东海地区地震对策,东南海及南海地区地震对策,日本海沟及千岛海沟周边海沟型地震对策等。根据东南海及南海地区、日本海沟及千岛海沟地震防灾的需要,还制定了相关的特别措施法。各个县、市建有防灾减灾中心和灾害教育馆,并在小学教科书中加入了防震灾和海啸的内容。日本根据地震发生的规律,预测东海及东南海地区在近30年间,可能会发生8级左右地震,教育国民要做好防震的一切准备。要求各地以县或镇级区域为单位开展必要的粮食、饮用水和药品等防灾物资的储备,有条件的地区争取以家庭为单位储存灾难应急物品,做到有备无患。因此,我们也要采用多种方式和形式,普及抗灾自救逃生知识,开展必 8

要的防灾演习,对群众进行灾害逃生和避难教育,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另外,强化救灾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专业救援人员素质,建立全市范围的全方位应急联动体制,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提高抵御风险和抗灾减灾的能力。

(三)强化抗震减灾手段,将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一是提高地震预测预报水平。抗震防灾工作关键在准确的预测预报,日本阪神地震后,建立了灾害对策中心和菲尼克斯(不死鸟)防灾系统,预测受灾规模,制定一些有针对性的应急预案。我们要学习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地震预报预测技术,强化预测预报网络,提高预测水平,力争克服地震远期预报易、近期预报难的缺点。地震部门对重大地震灾害要及时提出预报和预警,建立重点地震防范区域,加强地震预防工作,有针对性制定防灾救援预案。二是提高房屋建筑质量和耐震强度。日本学校的教室用房投入最大,建筑质量最好,防震质量最高。因此,减轻地震造成的伤亡和损失,应加强建筑物耐震抗震技术开发,适当提高住房、学校及办公生产用房、商场、桥梁、大型设施等各类建筑物的抗震标准,严格执行验收程序,确保抗震等级,杜绝豆腐渣工程。

9

 

第二篇:赴日考察报告(DU)

- 1 -

关于冰雪节及冰雪旅游的思考

20xx年1月28日,按照市领导的指示,由冰雪办牵头组织冰雪节组委会成员单位代表一行九人,赴日本考察冰雪活动开展情况。考察团先后访问了长野市、旭川市、札幌市及洞爷湖度假区、留寿都滑雪场,并顺访东京迪斯尼乐园、大阪、奈良、京都和新潟。此次考察活动受到日方的热情接待,各地都向我们详细介绍了他们开展冰雪旅游的相关情况,考察团一行也利用拜会、座谈的机会向日方介绍了我市冰雪旅游的开展情况。

下面结合此次出访和我市冰雪节发展状况谈几点体会。

一. 日本冰雪节的基本情况

日本冰雪节主要有札幌的雪节、旭川的冬节和新潟的雪节等。札幌雪节从19xx年创办,到今年是第56届。本届雪节共接待游客219.1万人次(三个园区累计数),旅游收入31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6亿元)。旭川的冬节发端于19xx年,开始称雪节,于19xx年正式改为冬节,到今年举办了46届。仅有30万人口的旭川市,今年7天(延长2日)节日接待游客85万人次。

二.我市冰雪节与日本雪节对比分析

1. 体制

日本雪节无论是旭川还是札幌均以政府为主导,公益性与经济收益相得益彰。节庆投入政府占大头,政府50%,民间团体占45%,纪念品收入5%。

我市冰雪节创立之初主要由政府投入,现阶段已基本实现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的局面。

比较而言,日本所有冰雪景区均不售门票,公益性较我们好;我市主要景区收取门票,市场性比日本好。但无论日本雪节还是我市雪节对经济的拉动作用都是相同的。双方的体制虽有很大的差别,但说不上谁优谁劣,因为这种差别是由双方的政治体制和不同发展阶段造成的。总之,虽然发展路径不同,但都发展为世界著名的冰雪节这个结果说明,适合自己的的体制就是最好的体制。

2. 风格

“简洁、务实”四个字可以高度概括日本雪节的风格。札幌雪节的开幕式十分简单。军乐队奏乐、雪雕交接、市长致词、献花、介绍札幌小姐、演个小节目就是开幕式的全部内容。国内通常搞的大型招待酒会、文艺演出、隆重的开幕式仪式、热烈的群众队伍均没有。但这并不等于政府不重视冰雪节,相反他们比我们投入的力量还大。从前面介绍的费用支出可以看出政府每年都要支付办节所需要的50%以上的费用。其中,宣传费用就占全部费用的25%,而且,他们的市长会亲自带领相关人员前往主要客源地区促销。办节无外两个目的,一个是丰富市民文化生活,另一个是促进经济的发展。实际上,我市冰雪节普通市民很难参与上。办节最重要的目的是吸引更多的海内外的游客来观光旅游,人来了,住、行、游、食、购、娱各环节都会有经济收入,汇集起来就是不得了的数字,这也许才是“节庆搭台、经济唱戏”的本意吧。

3. 主题

- 2 -

旭川以动物为主题,源于旭川有一个日本最有名的动物园;札幌以主要客源地的异域文化为主题,其主要体现在选择了高雄的龙虎塔为主雪雕,题目为“这就是台湾”,选择有关韩国风情的雪雕题材纪念日韩建交40周年,结合挪威国会议长访问札幌雕刻挪威国会大厦。

我市主景区冰雪大世界选取中法文化活动年、民族风、龙江风情等众多主题,显得有点散,主体多了就等于没有主题了。太阳岛雪雕主题明确即寻找太阳使者,但这个主题与太阳岛的文化或者说哈尔滨的文化是否吻合值得商榷。冰灯博览会及其他园区都存在主题不清晰的问题。

此次顺访的东京迪斯尼乐园主题十分明确。迪斯尼乐园始创于美国,目前,美国在东西海岸各有一个,法国有一个,日本有一个,香港正在建。迪斯尼乐园的主题是美国200多年的历史和现代的高科技。正是源于这个抓住了美国文化之魂的主题,才使美国的迪斯尼乐园经久不衰。美国的文化拿到法国就没那么受欢迎了,因此,法国的迪斯尼乐园经营就不景气。日本东京的迪斯尼乐园是个例外,虽然体现的不是日本文化,却经营的特别好。其实这也不难理解,日本这个民族自古就具有保持传统与吸纳外来文化兼顾的习惯。古代他们向中国学,水稻种植、纺织、陶瓷等技术均来源于中国,就连文字也来源于中国。现代他们把学习的目标指向了欧美,特别是战后美国对日本的影响深深地扎根于年轻一代日本人心中。在香港建迪斯尼乐园说不定也会取得成功,这主要源于香港本身就是外来文化。总的看来,我个人认为我们的冰雪节主题不清晰会影响今后冰雪节的发展。

4. 景观建设

从规模上看,日本札幌的雪雕分大通公园和真驹内两个景区,总体量大于我们;旭川雪雕主要集中在河畔公园,总体量与我们相当。冰雕、冰灯无论是札幌还是旭川总体规模都远远不如我们。从质量上看,日本无论是冰雕还是雪雕雕刻得都比较细腻,线条清晰,进深幅度大,人物、动物刻画得栩栩如生。

从冰雪景观的分布看,我市雪雕集中在太阳岛风景区,市区内雪雕几乎没有;札幌和旭川也集中在几个景区内。冰灯、冰雕则是我市的优势,不用说冰雪大世界和兆麟公园,仅街区与开放式广场冰灯和冰雕就多于旭川和札幌,且冰的质量是也使他们所无法比拟的。日本全部都是人造冰,造价高、质量差。

从持续时间上看,新潟的雪节只举办2天,旭川的冬节举办5天,札幌雪节历时最长也只不过是7天。由于日本冬季气温偏高,冰雪景观几乎是边做边融化。冰景观可以持续稍长一点时间,但由于没有天然冰,无论从质量上,还是成本上都没有优势而言,因而,规模不可能大、展期不可能长,只能以雪雕为主。雪雕一没,作为配角的冰雕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综合来看,我市冰雪景观整体实力在日本之上,特别是冰灯、冰雕具有绝对领先地位。

5. 滑雪旅游

从雪资源上看,日本得天独厚。我市年平均积雪量为20cm,而日本北海道和东北地区年积雪量可达3-5m,且雪期总体比我们长。日本东北和中部地区可滑雪3个月,北海道从10月份到第二年的5月份均可滑雪,雪期长达半年以上。哈尔滨周边的雪场即使是通过人工造雪也不过3个月,即12月、1月、2月。到了三月即使能滑雪,雪的质量已很难保证。

从山地资源看,日本作为山地国家到处都是山,可开发滑雪旅游的地方很多。因此,在还没有我省面积大的狭小国土上,居然建有600多家滑雪场,其中北海道约有130多处、东北地区约有150多处、中部地区约有120多处。多数雪场拥

- 3 -

有中高级雪道。我们考察的北海道最大的留寿都滑雪场占据三个山头,拥有初、中、高级雪道37条,而我们最大的亚布力滑雪场也不过十几条雪道。

从气候上看,日本狭长的国土四周为大海所环抱,属海洋性气候。冬季气温较高、空气湿润是他们开展滑雪旅游的巨大优势。

从滑雪普及的程度上看,小到四五岁的孩童大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在雪场均可见到。短板、单板在我们这里很新奇,但在日本滑雪场可谓随处可见,且很多人拥有自己的雪具。雪服、雪板、缆车的费用一般在5千1万日元之间,相当于一般日本人一天的工资。可见,对日本人来说滑雪费用并不是很高。

比较来看,无论是从资源上看,还是从开发的程度看或者从市场的成熟程度看,日本的滑雪水平远在我们之上。因此,我市滑雪的市场应确立以国内客源市场为主,以前来观冰灯、冰雕和雪雕的海外客人为辅的市场定位原则。

6. 度假旅游

如果问,日本冬季最具代表性的休闲娱乐方式是什么,毋庸置疑,那一定就是滑雪与温泉了。日本山地多,火山也多,自然温泉就多。滑了一天雪,泡一泡露天温泉,喝一杯日本清酒,再品尝一下生鱼片和酱汤对于游客来说是何等惬意的事情。我们这次考察的北海道洞爷湖温泉度假区虽然是在平日,但生意十分火爆。从我们目前的冬季旅游来看,休闲成分严重不足,除了辛苦找不到更多的惬意是我们目前所面临的问题。从国内旅游市场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观光式旅游必然让位于休闲度假旅游。如果从国际旅游市场看,不用说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就连俄罗斯也早已进入休闲度假时代。我们的多数景区虽然也都冠上了度假区的名字,但实际上,连初级阶段都没有达到。休闲娱乐设施一片空白,餐饮、购物既贵又无特色,住宿无论从软件还是硬件都无法达到舒适、享受的程度。虽然,这一切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发展时间短,社会配套要素不到位,但在市场和资源都在全球范围内配置的今天,我们确实不能再自我安慰了。

7. 赛会与旅游

此次长野考察对举办国际赛事的作用有了很深的感触。国际大型赛事的举办对一座城市来讲,至少在城市基础设施、交通和知名度等方面会有很大的改善,例如:长野在承办奥运会之前没有新干线正是由于98冬奥会的举办才建成通车。但这些并不是根本目的,而后奥运经济也就是旅游经济的大发展才是人们真正企盼的效果。为了更好地体现后奥运经济的效果,在赛前的场馆修建上就充分地考虑了赛后的场馆利用要素,赛后又推出了观光振兴计划。现在长野县每年接待游人超过一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农业收入。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得到了办体育赛事的甜头,在举办了冬奥会、残疾人冬奥会后,今年又举办了智障者冬奥会。

8. 管理与服务

比较来看,在自然资源上,我们与札幌和旭川各有优劣;在硬件建设上,虽然我们还有一定差距,也很容易缩短;但在软件上,我们的差距就大了,没有二、三十年是追不上的。我们所接触到的任何一个地方都令人感到方便、快捷、舒适、安全,你想找气生都找不到。透过日本人严谨、细腻的服务,我们可看出其管理的人性化和科学化水平之高。在这方面,我们可谓任重而道远。

9. 效益分析

无论是旭川还是札幌的所有景区均不售门票,因此没有直接收入,但间接收入十分可观。扎幌第56届(20xx年)雪节7天共接待游客219.1万人次,比上一年增加1.2万人次,游客由市内、道内和道外三部分构成,其中市外游客大约

- 4 -

为50万左右人次。旅游收入316亿日元(约合人民币26亿元)。扣除食品原材料、纪念品原材料费用所产生的效益138亿日元(我们不把这两项计算在内),实际收益17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短短7天能有这个效益仍然很可观。我市第20届(20xx年)冰雪节期间,共接待游客626.3万人次,旅游收入40.11亿元。通过以上对比不难看出,由于我市冰雪节有时间长的优势,无论接待人数,还是比日本多的。虽然日本消费水平很高,但无奈四分之三均为本地客人,消费大打折扣,而我们以外地游客为主,人均消费和日本大体相同。当然,这里有一个因素不能忽视,就是日本的旅游收入仅是三大园区所吸引的客人带来的经济收入,而滑雪与温泉的旅游收入没有计算在内。如果将此两项加进来的话,会远远超过我们。

10. 共同存在问题

除了以上的分析外,还有一个对双方来说都存在的严重问题是,冰雪景观的体验性功能存在严重的先天不足。日本札幌雪节今年接待人数仅比去年增长1%,旭川冬节事先预测客源会大幅减少,事后没有见到相关消息,今年可能是负增长。虽然日本雪节的市民参与性因不售门票要好于我们,但总体还处于以观赏为主的阶段。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在经历了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之后,一个新的时代——体验经济正向我们走来。在服务经济的基础上分离出来的,以满足人们更深层次需求为目的体验经济正在开辟一个新的时代。最近比较热门的消费的文化性、人文性、参与性和互动性等需求恐怕就是催生体验经济的内在动力。体验经济将给我们提供一个更高的消费领域。按马斯洛的著名的需求理论,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一个低层次的需求被满足后,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需求。体验经济时代到来,为我们旅游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总的看来,札幌雪节与我市的冰雪节水平大体相当,各有长处,且冰雪节都为各自的地方带来巨额经济收入。从资源上看,雪是他们的优势,我们无法比;而冰则是我们的优势,他们也无法比。从活动时间看,他们冬季温度较高、湿度较大,游客游览较为舒服,但时间太短,而我们虽然相对温度低、湿度小,但这一因素又恰恰给我们创造了时间优势。无论是产品还是市场,也无论是软件和硬件,作为发达国家,现在的日本都比我们做得好,但从未来看,日本发展潜力很有限,而我们中国则乐观一些。

三.我市冰雪节及冰雪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

通过对比分析,我们觉得我市今后冰雪节及冰雪旅游的发展思路可概括为:以建设世界冰雪旅游名城为目标,坚持政府主导的社会化办节体制和市场化运作机制,坚持务实的工作作风,走主题化、体验化、人性化、国际化的深度发展道路。以下有几点具体想法,还很不成熟在此提出来供大家研究。

1. 坚持建设世界冰雪旅游名城的奋斗目标和发展方向

纵观日本札幌雪节、旭川冬节、加拿大魁北克的狂欢节、挪威奥斯陆滑雪节及荷兰马拉松节等冰雪节的发展状况,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不懈努力,用15-20年的时间把我市建设城世界冰雪旅游名城是可行的。目前,在国内,我们的近邻沈阳、长春、吉林市、呼伦贝尔盟等都在打冰雪牌且炒得很热闹。此外,北京、河北、四川、新疆等地的冰雪旅游发展的也很快。面对如此激励竞争,社会各界提出很多对策,归结起来就是限制对手,保持优势。我们觉得对待这种情况最好办法就是上一个层次。也就是去寻找更高级别的对象作为竞争对手,而不要和跟在后边的对手进行更多的纠缠。不在一个段位,竞争自然就不激烈了,建世界冰

- 5 -

雪旅游名城,就是要向更高的目标冲击,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也许就是这个道理。

2. 坚持政府主导的社会化办节体制和市场化办节机制

冰雪节是我市最具代表的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冰雪节活动则是我市文化底蕴的最集中体现,是我市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我们应从建立东北亚国际化大都市和发展外向经济的战略高度看待它。所谓政府主导就是政府要确定冰雪节的目标、制定冰雪节的运作规则、协调各种资源,并承担起那些社会和企业不好办的事情,如代表城市对外宣传等工作,确保冰雪节健康发展。举办冰雪节不是任何事会团体或企业所能单独承担下来的任务,政府必须尽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但政府资源毕竟有限,要想把节办好,就必须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从而形成各级政府、各社会团体、企事业、学校、驻军及普通市民都能以主人的身份来共同参与冰雪节活动的局面。从中外的办节实践看,坚持政府主导的社会化办节体制是一条切实可行之路。

所谓市场化运作,一是指政府资源(如冰雪节品牌等)应按市场规则进行配置。二是指冰雪节及冰雪旅游的主要载体(指冰雪景区、滑雪场及其它冰雪游乐场所等)要靠市场化运作才能保证它持续、长久地良性发展。最近,各地纷纷效仿我市举办冰雪节,但从根本上说,他们不管声势多大,短期之内都无法超越我们。除了品牌的培育需要时间这个因素之外,最重要的就是我市冰雪景观和滑雪场等游乐设施都基本实现了市场化运作。换言之,就是我们的冰雪旅游市场是靠企业支撑,而这些企业大都有盈利。企业只有赚了钱,才会继续投入,才会出现整体市场的良性循环。而我们的竞争对手,目前还都处于政府喊得响,企业不呼应的状态。远的不说,我们的邻居——长春和沈阳市这两年都斥巨资打造冰雪产品(长春市旅游发展金近两年增加到每年1500万元,沈阳一直在1500-2000万元之间,而我们冰雪节和旅游发展金加在一起也不过400万元)。因其巨额投入造势,出现了表面上看比我们势头都猛的现象,但无奈他们的市场不成熟,企业跟不上,也就是炒个热闹。当然,我们也不可以掉以轻心,由于我们这些年来客源市场开发投入一直不足,无论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都有后劲不足的隐患,有些方面还较为严重,这也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因此,在坚持市场化办节的基础上,政府应该保持主导地位,将那些企业或社会办不到的事情管起来,使市场保持良性循环。

3. 避免形式主义,确立务实风格

办节追求热烈、隆重,这是我们普遍存在的现象。有时在规模上、形式上功夫下得多,却忽略了内质打造。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却一定收到预期的效果。比如说,冰洽会在创办之初,说不定还真的产生了很大的效果,但从今天来看,招展很困难,即使看面子来了,也不过是形式主义,更何况所谓的冰雪节经济洽谈会,其内容实际上和冰雪节根本搭不上边。无论是主办者还是客商都知道,这种展会已无实际意义,但出于惯例考虑谁也不愿意挑明说。再有开幕式请来大量的不相干人士,花了不少费用不说,由于来宾太多,主要领导也照顾不过来,还可能招致不满。搞冰雪节最主要的是要促进我市的旅游经济发展,这是我们的主要目标,而盛大的冰雪节开幕式作为最重要来宾的旅行商和中外媒体代表却常常不能作为贵宾参加宴会和开幕式。这一点日本做得就很好。无论是旭川还是札幌的冰雪节开幕式都十分简洁,他们把主要精力和资金都用于市场开发上。作为城市最高行政长官的市长每年都带队到主要客源地区宣传促销,从发展的结果来看,此种务实的风格确实收到了成效。因此,我们今后是否也有必要改变一下打

- 6 -

法,取消一些部必要的邀请,而把精力投放到我们的上帝的代表——海内外媒体和旅行商身上来。

4. 挖掘城市文化底蕴,确立有自身特色的恒久主题

前面提到的迪斯尼乐园是以美国二百年历史和现代高科技作为主题。该游乐园的成功运作就是源于它紧紧扣住美国人开创历史和开创未来这两大主体。文化对于一个人来说就是人的魂和神。离开了魂和神,人就是行尸走肉。对一个企业或对一座城市一样,离开了文化就失去了特色和自我。在旅游中最具吸引力的人文景观就是以其独得的文化作支撑的。人们之所以趋之若鹜地前往参观,其目的不外是要了解隐在其后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也就是文化。冰雪节是一座城市的品牌,也是一个产品,它的存在与发展同样离不开它所依托的城市文化。哈尔滨这座在黑土地上崛起的城市,有黑土文化的影响,但由于它的特殊成因,它又不同于黑土地上的任何一座城市。这座在上个世纪初崛起的中国近代国际大都市至今保留着浓郁的欧陆风情,加之寒地文化中的冰雪文化构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底蕴。独特是文化价值所在,越是久远它的价值就越大,就象老汤和老酒一样,时间越久味越浓。鉴于此,我们觉得我们的冰雪节的主体应该紧紧围绕“欧陆风,冰雪情”做文章。在确立恒久主题之后,可以每年确立一个副题,如每年以一个国际友城的文化为副题,重点吸引该市和该国的客源。这样,坚持下去留存的主题恒久而有价值,不断变换的副题使每届冰雪节都有新意。人们每年冰雪节来旅游,都能找到那熟悉的感觉,又能不断地有新的体会。

5. 加快互动产品开发,迎接体验经济新时代的到来

冰雪旅游企业之间的竞争、冰雪街路景观与收费园区之间的冲突、冰雪旅游城市之间的较量乃至国际冰雪旅游客源的分流等问题日趋严重,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我们觉得出路只有一条就是摆脱常规的、互相模仿的竞争方式,在深度开发上下功夫,走体验经济之路,打造独特的核心竞争力。迪斯尼乐园长久不衰的内在动因恐怕就是其文化性、体验性、参与性。这里的文化性是指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特点,而不是进口,更不是编故事。前几年国内也见了很多主题公园,但成功的不多。即使是深圳的华侨城现在也明显缺乏后劲。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或缺乏自身的文化底蕴,或参与性不够,无法实现在对人内心的促动和久久不能忘怀的效果。实现体验经济的重要途径就是打文化牌,通过参与、互动,让游客在或欢乐、或刺激、或轻松、或惬意中体验产品的文化性及人生的快乐与价值。表面上看来,体验无影无形,无踪无迹,游客并不需要知道所以然;实际上,体验无处不在,最重要的是经营者和管理者应深谙其道。

总之,体验经济时代到来,为我们旅游业解决目前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

6. 注重软件建设,打造人性化旅游城市形象

纵向比我市旅游产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横向比较我市旅游产业无论软硬件建设都有很大差距。软硬件之间比较,软件的差距更大。要想有长远发展,必须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企业要想发展壮大,甚至仅为了保持生存也要注重软件的建设。同样的硬件投资,由于软件布大为,而使效益大打折扣是最大的浪费。另方面,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必须加大市场的监管力度,努力使整个行业服务上水平。前些年,由于发展不足,在投资与管理上强调,放水养鱼,鼓励大家都来搞旅游,这在那种条件下也许是对的。但在今天竞争已经很充分,行业进入者已经过多的情况下,还坚持粗放经营与管理是不利整体市场发展的,在这样下去,就恐怕不利于旅游业的长远发展的。因此,注重软环境建设,保持软硬环境的平衡发展,

- 7 -

不失为科学发展观。

7. 瞄准国际市场,建设东北亚旅游大都市

开展旅游不吸引海外客人始终是低水平运作,吸引海外游客国际通道至关重要。我们之所以对俄旅游搞得好,是因为有地缘优势,无论是空路、海路还是陆路,我们与俄远东地区都保持畅通。因此,中俄之间的旅游就搞得很红火。哈尔滨之所以对外开放不足,忽视对国际大通道的建设时期中的主要原因。在上个世纪初,哈尔滨之所以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就发展成为有30多万人口,其中有十几万外国侨民的近代大都市,虽然有种种因素,但最重要的就是它那连接欧亚大陆桥的交通优势。从中国看,哈尔滨处在末梢神经,但从东北亚看,哈尔滨却处在中心地带。因此,我们有建设东北亚经贸中心的优势。要想使这个优势得以发挥,首先必须加快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在东北目前国际大通道搞得最好的是大连,其次是沈阳,我们已经落后了很多。大连旅游的主要客源地使日本,大连与日本之间有×条航线,沈阳则重点对韩国,而我们虽然有俄罗斯的优势,但不过只有哈巴一条正式航线。国际大通道的欠发达是外向经济不发达,国际旅游客源招徕不快的主要因素。因此,加快国际大通道的建设势在必行。

四.今后工作中还应该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1. 建立准入规则,坚持可持续发展

面对旅游资源已经或者即将出现的缺乏状况,转变管理方式有控制的开发是我们现阶段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所面临的问题。建立准入规则,坚持可持续发展势在必行。有人会将都加入WTO了,不能搞更多的审批了。不错,在一般行业,应降低准入门槛,但对资源严重稀缺的行业应该适当提高门槛。WTO不是什么都不允许,最重要的实施按规则办事。许可证制度固然不可取,但对市场放任自流也是不符合WTO规则的。在发达国家虽然很少有许可证制度,但你必须具备相应的资格才会被允许从事一些行业。比如,你要相当大货车和大客车司机,你必须有足够的驾驶年龄和良好的安全纪录。再比如,在澳大利亚,你要想开旅行社,那你必须要有旅游院校的文凭和从事旅游纪念以上的经验才可以,否则,你是开不了旅行社的。市场经济反对的是行政干预,强调的是依法治理,决不是说加入了WTO就什么都不需管了。我们目前这种无规则的无序开发与管理才是真正的不符合国际惯例。因此,建立标准,建立准入规则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我们在这方面不是过了,是严重不足。

2. 注重冰雪文化与艺术的研究与开发,为冰雪旅游提供持久动力

日本旭川冬节的雪雕创意完全依赖北海道教育大学,设计制作技术上依靠北海道东海大学。沈阳雪雕风格学习日本,最近发展较快,他们认为在国内雪雕看沈阳,冰雕看哈尔滨。这种说法虽然有些王婆卖过知嫌疑,但我们确实不能小瞧了他们。据了解沈阳的雪雕创意、设计、制作上的技术支撑是鲁迅美术学院。到目前为止我无论是冰雕还是雪雕都没有形成强大的技术支撑,这确实是下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我们应注重冰雪文化与艺术的研究与开发,为冰雪旅游的长期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如果我们只一味地强调我们的历史,而固步自封就有可能被人家后来居上。目前我们的冰雪市场较为成熟这是我们的优势所在,冰雪人才较多也是我们的优势。但不注重这种软因素的打造,迟早会有一天会被人家追上和超过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已进入一个深层次,如果我们的竞争手段还那么原始,后果不堪设想。

- 8 -

3. 坚持节庆的公益性与经济性相结合。

节庆活动创始之初就有丰富市民的文化生活和吸引外地游客的双层目的性。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今天很容易出现重视经济性,而忽视公益性的情况。其实,公益性和经济性本来就不矛盾,二者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但在现实中,往往将二者对立起来。此次访日得到的体会是他们在这方面确实值得我们学习。当然,我们与日本的发展背景不一样,所选择的发展道路也不能完全一样。但如何使节庆的公益性与经济性结合起来也许是我们不能回避的课题。前几天,从报上看了一则关于出租车司机不宣传我市景观甚至是诋毁的报道,大家都抱怨出租车司机素质低,可却没有问个为什么。虽然原因很多,但我想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是没有把这些景观与自己联系起来。作为政府我们有责任让广大市民参与冰雪节活动,并享受其成果。具体做法可以在我们的市区街路和各个园区辟出一角,搞各种市民的冰灯、雪雕比赛,对于取得名次的选手在媒体上、选手所居住的社区、工作的单位大力表彰,也可以在1月5日冰雪节这一天,所有的园区向市民有条件的免费开放(如根据身份证号码随机抽取名单,各园区不重复,各年度不重复等)。得到广大市民参与的冰雪节才会得到广大市民的支持也才会更有生命力。

4. 坚持重点园区与街路冰雪景观相结合的方针

这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札幌还和旭川的冰雪景观有相当一部分为市民所做,也不是很精细,但有一点是一样的,就是都不收费。这也许是札幌7天雪节招徕219万人次的参观者的主要原因。鉴于我们的历史背景及发展路径,所有景区不收票在短期内是难以实现的。但作为一座以建世界冰雪旅游名城为目标的城市,反对不收费的街路冰雪景观的建设恐怕也不合适的。那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其实,街路景观和收费冰雪景观最主要的冲突说到底还是产品雷问题。如果收费景区的产品搞高品位或者是具有游乐性质的,那街路冰雪景观就构不成威胁。街路景观基本没有雪雕,所以太阳岛就不反对,如果兆麟公园打文化牌,搞成冰雪博物馆的话,也许问题就会解决。同样,如果冰雪大世界建成冰雪游乐园的话,也就不会与兆麟公园的冰灯和街路景观产生冲突了。只要错位经营,冰雪大世界和兆麟公园、雪雕博览会与街路冰雪景观就会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而不会互相争嘴了。

5. 找准市场定位,大力发展滑雪产业

如前所述,无论是从资源上看,还是从开发的程度看或者从市场的成熟程度看,日本的滑雪水平远在我们之上。因此,我市滑雪的市场应确立以国内客源市场为主,以前来观冰灯、冰雕和雪雕的海外客人为辅的市场定位原则。目前,旅游滑雪成几何增长,全省滑雪人数由19xx年的30万人次发展到20xx年的130万人次。滑雪旅游市场发展潜力巨大。特别是,国内客源市场,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都会呈快速增长的趋势。刚刚几年我市滑雪场的资源就出现了紧张的状况,在未来将会越来越紧缺。希望有战略眼光的有识之士能够抓住机遇站稳脚跟,在我市,乃至我省、我国的滑雪产业中一展身手。滑雪旅游作为参与性、体验性极强的一种产品具有重复消费的特点,而且,一经入流基本终生都不会放弃,其经济性是显而易见的。虽然,我市的滑雪旅游对海外市场来讲,不具备优势,但对国 内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况且,它作为观冰灯、冰雕和赏雪雕的配套产品,既是对海外市场也不是一点吸引力都没有。各个旅游目的地都各有长短,但综合实力最重要。如果我们把冰雪景观和滑雪旅游结合好,再开发出配套的度假产品,从综合吸引力来看,就有优势了。因此,我们的雪常在不断提高硬件的档次的同时,应着力打造服务软件,尽快缩短与现今同行的差距,就一定能开拓出一片滑雪旅

- 9 -

游新天地来。

6. 打赛会牌,发展冰雪旅游产业

札幌雪节能有今天的名气除了冰雪景观的功劳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19xx年札幌奥运会的举办将其推向了全世界。长野因举办冬奥运会而一夜成名,后奥运效应逐渐显效。我市的冰雪旅游的大发展也与第三届亚洲冬季运动会的举办有关,特别是滑雪旅游完全是在亚冬会之后开展起来的。亚布力因亚冬会而出名,我市的滑雪也因亚冬会而发展。一个洲际运动会就有如此之功效,那么20xx年的大冬会效果会更好,如果能争办来冬奥会,哈尔滨的旅游无论是基础设施、还是知名度都将产生飞跃发展。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冬奥会争办成功之日,就是哈尔滨建成世界冰雪旅游名城之时。

7. 大力发展冰雪旅游装备产业

冰雪旅游的大发展必然带动冰雪旅游装备的大发展,特别是滑雪旅游,滑雪装备产业收益,将超过滑雪场本身的收益。滑雪场的设备费用占整个投资的大头,滑雪用具的普及与更新费用将大于支付给滑雪场的费用。因此,冰雪装备产业才真正是有利可图的产业。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雪服生产商都把工厂转到了中国,但索道、压雪机、雪地摩托、雪板、雪杖等工厂还没有开到中国来,我们应抓住滑雪旅游大发展的机遇,把我市建成冰雪旅游装备的生产和销售基地。冰雪旅游带动冰雪装备业的发展,反过来冰雪装备业的发展也会促进冰雪旅游的发展。

8. 重点使用互联网,开创客源市场开发新时代

旅游业是以IT技术为核心的新经济时代最具代表的产业。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经济、高效的新行销手段,我们应大力打造具有吸引力的世界冰雪名城旅游网站来作为客源市场开发的主要手段。尽管在短时间内,我们还无法抛弃传统的营销办法,但我们必须对互联网这个新的行销手段给予足够的认识。它是我们发挥后发优势的最重要的途径。此旅游网站必须以国际市场为主要的营销对象,网站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国际思维,用让外国人看得懂的方式和语言来展示我们的产品与服务。

以上赴日考察报告仅为个人观点,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哈尔滨市旅游局 马春野

二00五年四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