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振荡反应实验报告

B-Z振荡反应

实验日期20##/10/18 ,提交报告日期20##/10/24

指导教师: 

引言

实验目的

•        了解Belousov-Zhabotinski反应的机理

•        通过测定电位-时间曲线球的振荡反应的表观活化能

实验原理

•        化学震荡:反映系统中某些物理量(如组分浓度)随时间做周期性变化

•        B-Z反应机理:在硫酸介质中以金属铈离子做催化剂的条件下,丙二酸被溴酸氧化——FKN机理(共十步)系统中[Br-]、[HBrO2],[Ce4+]/[Ce3+]都随时间做周期性的变化。

•        测量及数据:我们用溴离子选择电极和铂丝电极分别测定[Br-]和[Ce4+]/[Ce3+]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处理数据得到诱导期时间及震荡周期。由1/t诱,1/t振分别衡量诱导期和振荡周期反应速率的快慢,综合不同温度下的t诱和t振,估算表观活化能E诱,E振。

实验操作

    2.1  实验药品、仪器型号及测试装置示意图

    计算机及接口一套,HS-4型精密恒温浴槽,电磁搅拌器,反应器*1,铂电极*1,饱和甘汞电极*1,滴瓶*3,量筒*3,2mL移液管*1,洗瓶*1,镊子*1

0.02mol•L-1硝酸铈铵,0.5mol•L-1丙二酸,0.2mol•L-1溴酸钾,0.8mol•L-1硫酸

测试装置示意如右图。

    2.2  实验条件(实验温度、湿度、压力等)

恒温浴槽分别取20℃,24℃,28℃,32℃,35℃

图1  

    2.3  实验操作步骤及方法要点

         1. 检查仪器药品(注意是否需要补加饱和甘汞电极及盐桥中的溶液)

         2. 按装置图接好线路,接通相应设备电源,准备数据采集

         3. 调节恒温槽温度为20℃,分别取7mL丙二酸,15mL溴酸钾,18mL硫酸溶液于干净的反应器中,开动搅拌(注意磁子位置,水波位置,不可打到电极)。打开数据记录设备,开始数据采集,待基线走平稳后用移液管加入2mL硝酸铈铵溶液

         4.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观察反映曲线,出现振荡后待振荡周期完整重复8次后停止数据记录,保存数据文件,记录恒温槽温度,读出相应诱导期t诱,振荡周期t振。

         5. 升高温度(24℃,28℃,32℃,35℃),重复3、4步

3 结果与讨论

3.1 原始实验数据

3.1.1原始数据

加入硝酸铈铵溶液后,反应器中溶液马上呈浅黄色,约600s后出现第一组振动曲线,每组完成时间随温度升高逐渐缩短。实验记录原始数据如下

表1:原始数据

  3.1.2振荡曲线

 

如图2-图6,曲线左侧波动显示加入硝酸铈铵的时间,之后长而平缓的曲线为诱导期,至第一次明显下降开始诱导期结束,振动周期开始。

3.1.3 实验室软件拟合结果

3.2计算的数据、结果

在BZ振荡数据处理软件中分别取诱导期起点、终点,以及8次振荡周期最高点作为周期点,计算得出诱导期t诱,振荡周期t振。        

         由:

t诱 r诱 =常数

         又由:

lnk=lnA-

         从而:

ln1/t诱 =lnA-

分别作ln(1/t诱)-1/T,ln(1/t振)-1/T图,由直线斜率可求出表观活化能。

首先计算ln(1/t诱),ln(1/t振),1/T数据如下表:

表2:计算过程

用Origin8.0描点,多项式拟合作曲线,如下图3、4所示:

图3:ln(1/t诱)-1/T拟合

图4:ln(1/t振)-1/T拟合

由“BZ振荡反应”软件,Origin 8.0分别计算得到诱导期表观活化能,振荡期表观活化能,数据如下表:

表3:表观活化能计算结果

二者差别不大,因原始数据相同。但经过查阅文献,知E诱 =35.45 kJ/mol,E振 =63.79 kJ/mol。可知,振荡期表观活化能测定较为准确,而诱导期存在较大失误差。分析原因,本实验由曲线选取诱导期终点时并无精确的标准,而是人工从光滑曲线上选取。我在选取时,五组数据统一选取光滑转弯曲率最大的时间点。同意选取可消除组间误差,但无法消除与理论值以及平行实验者之间的误差。同时,实验室软件所得数据拟合R^2数值显示线性程度较高,故实验过程中温度、试剂量均较稳定准确。

对于Origin 8.0 处理获得的数据,R^2为0.98左右,考虑可能因为ln(1/t诱),ln(1/t振),1/T的数值为手动计算器分别计算后用于描点,有效位数等与实验室软件处理不同,故结果有差异。

3.3讨论分析

   3.3.1原始数据的采集

实验原始数据由“BZ振荡反应”软件计算得出,需手动选取点,此操作存在误差,相同操作两次得出结果可能存在差异。例如下表4为第一次选点所得结果,与上表1(第二次选点)对比有差异。考虑第一次使用数据处理软件,操作存在偏差。且诱导期起点、终点选择不确定性太大。我认为应对此进行更明确的规定,可大幅消除实验者不同而产生的数据差异。

表4

表1

3.3.2 溴离子选择电极和铂丝电极对[Br-][Ce4+]/[Ce3+]的测定原理

    对离子交换电极,有:

    其中Ex为欲测电势,E0为标准电势,R为气体常量,T为绝对温度,F为法拉第常数。Fx为活度系数,cx为浓度。可见它的电位对溶液中给定的离子的活度的对数呈线性关系。

3.3.3 振荡现象的分析

    在本实验中,我们观察到,当刚加入硝酸铈铵时,溶液显黄色,电压值出现一个小突起;随后电压平缓下降,溶液颜色变浅;当进入振荡期时,电压值升高,溶液重新出现黄色,当屏幕上的电压值达到极大值点时,溶液颜色最深,为淡黄色;当电压值达到极小值点时,溶液颜色最浅,几乎无色,如此反复。

   在电压的上升时,[Br-]量比较少,[HBrO2]通过自催化反应增加,[Br-]被更加快速地消耗,同时也产生了[Ce4+ ],使溶液颜色变黄;在电压的下降沿,[Ce4+ ]通过过程 C 消耗,生成[Br-],体系中 HBrO2的自催化生成受到抑制,系统又从 B 转换到 A,可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浅。

4 结论

    经过 5 个温度点的测定,我们得到了 B-Z 振荡反应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E诱=49.6Jk/mol,E振 =61.72kJ/mol。

5 参考文献

1. 《物理化学实验》,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实验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2. 《基础物理化学实验》,贺德华,麻英,张连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

3. 《物理化学》,朱文涛,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8.

1. 《物理化学实验》,清华大学化学系物理化学实验编写组,清华大学出版社,1991.

2. 《基础物理化学实验》,贺德华,麻英,张连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5.

3. 《物理化学》,朱文涛,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8.

6 附录-思考题

  6.1 已知卤素离子(Cl-BrI)都很易和 HBrO2反应,如果在振荡反应的开始或是中间加入这些离子,将会出现什么现象?试用 FKN 机理加以分析。

答:若在振荡反应的开始加入,则因卤素离子与 HBrO2 反应,会减缓 HBrO2的积累速率,如果卤素粒子过多,会导致 HBrO2 无法达到触发振荡反应的临界浓度,无法发生振荡。若在振荡中间加入,因临界溴离子浓度较小,会使得[Br-] > ,体系转化至步骤 A,如果量大的话,可能会使得振荡反应终止。

  6.2 为什么 B-Z 反应有诱导期?反应何时进入振荡期?

答:因为振荡涉及的关键物质 HBrO2 在一开始并不存在,需要由一系列的反应来进行积累,而且还存在着自身的分解反应,故需要一个较长的积累期,当它的生成速率与分解速率相等时,反应便进入振荡期。

  6.3 影响诱导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答: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卤素离子等杂质浓度、搅拌均匀程度。

  6.4 体系中什么样的反应步骤对振荡行为最为关键?

答:步骤 A、B 形成竞争关系,通过 HBrO2 这个关键物质的生成、分解反应的相互竞争,来调配振荡过程的进行,通过催化剂铈离子来体现周期性的电位变化、颜色转化,而这个振荡所需的能量则由反应物丙二酸和溴酸根离子来提供,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来维持振荡,当这两者消耗完或者低于某一临界浓度时,振荡终止。

 

第二篇:正弦波压控振荡器实验报告

一、正弦波压控振荡器实验

1、压控振荡器的压控特性实验数据表

2、输出频率f-压控电压U曲线如下:

3、输出电压幅度A-压控电压U曲线如下:

4、计算灵敏度

在输出频率f-压控电压U曲线上选取两点A(-6,6.5),B(-1,14.5),则

K0=(14.5-6.5)/(-1-(-6))=1.6MHz/V

二、振幅调制与解调电路实验

1、MC1496各引脚电位实验数据          

2、fc=2MHz,Vpp=200mV,fM=2kHz,Vpp=200mV进行调制

a、调幅信号的时域波形:

由上图可以计算出,调制指数mA=(1.2-0.8)/(1.2+0.8)=20%

b、已调波的频谱:

c、调幅信号的数学表达式:

VO=

所占带宽为4MHz.

3、答:分别改变载波和基波信号幅度时,改变基波幅度对已调信号波形影响更大。

三、调频电路实验

1、FM波的时域波形:

由上图可算出Mf=(fmax-fmin)/F=476

2、FM波的频谱图:

3、带宽为2MHz。

4、思考题:

a、载频信号频率fc=2*10^8Hz,调制信号频率fM=1KHz。

b、调制系数增大,带宽也增大。

5、调制频偏和调频信号所占带宽的关系:BW=2*(Δf+F)。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