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法 研究报告

观察法——大学生对自习室课桌上纸条好奇现象的

研究

参与人员:

扮演角色:观察者

观察时间:20xx年6月2日-20xx年6月6日

观察地点:山东师范大学长清校区B区、C区自习室一楼至三楼 1 问题提出

好奇心(curiosity)在20世纪50-90年代,作为创造性人才的特征,引起了西方学者的重视。好奇心是个体对新异和未知事物想知的倾向,是个体重要的内部动机之一。自1890年James把好奇心概念引入心理学研究中,学者们开设从心理学角度探讨好奇心的实质和产生原因,并形成了本能论、驱力论、认知论和特质论等几种代表性的理论观点。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好奇心是个体创造性的动机,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学生对自习室课桌上纸条是否存在好奇心,并熟练掌握观察法的运用。

2 研究假设:在了解好奇心的实质、成因理论以及作用后,笔者对观察结果进行了如下假设:一部分大学生会存在好奇地打开纸条的表现,男女生之间不会存在差异。学生会表现出:好奇、忽视和排斥纸条三种情况中的一种,排斥行为又可以根据离开座位或是推开纸条分为主动排斥与被动排斥。

3 研究前的准备

3.1 制作纸条和记录表格:将一张A4大小的纸裁成四张,每张对折两次作为研究中的纸条。每张记录表格上包括记录人信息、被试表现选项和备注三部分。

3.2 分组分工:两人一组分为三组,一、二、三组分别在B区和C区的一楼、二楼、三楼进行观察。

3.3 被试选择:为了防止观察到的男性被试数量过少,限定每组观察16名被试,总计观察48名被试。

3.4 统一观察描述:若被观察者选择不坐在有纸条的位置上,或出现坐下后将纸条推开、扫开等表现,则记录为排斥;若被观察者坐在了相应座位并打开纸条,则记录为好奇;若被观察者坐在相应座位上,却始终没有打开或推开纸条,

1

则记录被观察者行为为忽视。

4 研究过程

4.1 在晚自习前,每组观察者分别进入B区、C区相应楼层的教室,随机在空座位上摆放事先制作好的纸条,然后埋伏在纸条附近准备观察记录。

4.2 每个小组在B区、C区的相应楼层各观察八名被试,将各组数据整合,计算信度。

4.3 对观察结果进行描述和统计分析。

5结果分析

本研究共观察到被试45人(其中男生14人,占31.1%),其中,40%的学生表现出对桌上纸条的排斥,26.7%的学生无视纸条的存在,33.3%的学生好奇地打开了桌上的纸条。

5.1性别对大学生好奇心的影响分析

表5-1 不同性别大学生对桌上纸条反应的分析

性别

*p<0.05

由表5-1知,男女生在对桌上纸条好奇方面,在0.05显著性水平上表现出差异。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对桌上纸条的好奇程度是不同的。

5.2 大学生在本观察研究中的具体表现

本研究观察到,许多忽视纸条的大学生自从在座位上坐下,就在看手机,无视纸条的存在,而拿出学习用品准备学习的大学生则多数选择把纸条推开或打开看一下再推开。

此外,男生的好奇心表现地比较直接,女生则比较含蓄:打开纸条的男生被观察者几乎都是在看见纸条后立刻打开纸条,而女生被观察者则较多出现学习一会再拿出纸条看的现象。

5.3 同伴现象

在观察过程中,出现被观察者与同伴共同发现纸条的现象。这种情况出现时,被观察者往往会出现打开纸条的行为。

2

排斥 6 (42.9%) 12(38.7%) 忽视 2 (14.3%) 好奇 6 (42.9%) 卡方 6.422* 10 (32.3%) 9 (29.0%)

6 讨论

6.1 对性别因素的解释

观察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性别被观察者在研究中表现出对纸条的态度存在显著差异。男性被观察者更多地选择打开或推开纸条,而女性被观察者中大部分选择推开纸条或忽视纸条。由于男性与女性在生理结构、社会期望等方面存在差异,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敢为、更坚韧的处事风格。这些人格特征在好奇心方面则表现为更加果断的打开纸条或是不打开纸条,而很少有忽视纸条的行为出现。

6.2 同伴共同发现纸条对打开纸条的作用

观察结果表明,当发现纸条的是共同自习的同伴时,纸条往往会被打开。而且没有出现纸条被排斥的现象。对这种情况的可能解释有两种:一是两名被观察者对纸条的好奇心可以叠加产生作用,即一名被观察者的好奇心会使不好奇的同伴打开纸条;另一种解释为,好奇心与同伴关系会产生交互作用,同伴之间的好奇心会作用于他人,从而产生比一个人时更强大的好奇心。

7 改进措施

7.1 观察时间限制

观察者均为在晚自习期间对前来上自习的大学生进行观察,这样做有许多弊端。一则此时被观察者的情况不能代表全体大学生的情况,二则每位被观察者在不同时间内处理纸条方法的不同被忽略。若要抽样更全面,应当在每天的不同时段在自习室中进行观察研究。

7.2 对大学生好奇心的界定

在本研究中,对大学生是否存在好奇心的界定为是否打开桌上的纸条。但是由于这种这种行为的影响因素非常多,因此这个操作定义并不好用。

7.3 被试数量限制

本实验仅仅在一所大学的一个校区进行,被试人数偏少且性别比例与当代大学生性别比例差异较大。因此若要让研究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应当扩大被试的数量,观察更多的大学生被试。

8 个人体会

8.1 对观察法的体会

观察法是一种看起来十分简单,但操作时需要经验的研究方法。在描述观察

3

法的过程、注意事项时非常简单明了,但是在操作过程中如何正确把握观察的度需要一段时间的训练。

此外,观察法是一项耗费大量时间的研究方法,有时为了等待现象的出现、被试的出现,观察者需要等待很久。

8.2 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思考

心理学有许多研究方法,每种方法都有自己的优势和劣势,。观察法不仅可以对现象进行描述,也可以进行简单的描述统计分析。若要使得研究的成果更有说服力、更容易推广,应当结合多种研究方法对所研究的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

8.3 对心理学研究过程的思考

在做研究之前一定要确定好研究的方向、主题,选好变量、做好恰当的研究设计后再开始操作,否则非常容易出现研究结束后收集了数据发现没法用的现象:需要的数据没测、测出的数据不需要。

参考文献:

胡克祖.好奇心的理论述评.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28(6)

4

 

第二篇:参与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Participant Observation)

参与观察法

[编辑]

什么是参与观察法

所谓参与观察法,就是研究者深入到所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在实际参与研究对象日常社会生活的过程中所进行的观察。

[编辑]

参与观察法的优点

与其他研究技术相比,参与观察导致研究者把他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强加于他试图理解的那个社会世界的可能性最小,它常常是在“没有先入之见”的情况下进行这种探讨的。因此,它为获得社会现实的真实图像提供了最好的方法。

[编辑]

参与观察方法的缺点

参与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

参与观察法

参与观察方法的缺点就像其批评者所概括的:其所得到的资料往往缺乏信度(即缺乏可靠性);作为一种研究方法,它的程序是不明确的,它的观察是无系统的,它的资料是难以用数量表示的,它的研究结果也是无法重复的。

[编辑]

参与观察法的应用

(1)采用参与观察方式进行的研究,通常不是要验证某种理论或假设,其目的是对现象发生的过程提供直接的和详细的资料,以便对其有比较深入的理解。

(2)参与观察之初,研究者都需要为自己作为一个陌生人出现而进行某种方式的解释。

(3)由于参与观察特定方式的要求,参与观察者往往要经历一个“先融进去”,“再跳出来”的过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