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及建议

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及建议

一、中国的国际收支的特征

1. 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

自20xx年到20xx年上半年,我国的国际收支一直保持较大的顺差。尤其是我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保持的“双顺差”(双顺差,就是指国际收支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都呈现顺差)占总顺差比例一直很大。这是我国国际收支最显著的特征。

2. 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20xx年,直接投资顺差678亿美元,增长28%。其中,外商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791亿美元,增长44%;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13亿美元,增长526%

20xx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发展保持平稳较快运行态势,投资结构有所改善,对外资的吸引力仍然较强。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净流入741亿美元,同比增长27%。同期,我国企业“走出去”步伐进一步加快,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333亿美元,同比增长3.5倍。

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外国来华直接投资依然是外资流入的主要方式,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3. 国家外汇储备继续较快增长

20xx年我国国际储备增长较快。20xx年国家外汇储备增加2089亿美元。其中,特别提款权减少0.22亿美元;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减少6亿美元;外汇储备增加1010亿美元,高于20xx年同期增加674亿美元的水平[1]。20xx年,国家外汇储备继续快速增长,年末达到1528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619亿美元,超过2005、2006两年的储备增加额之和。20xx年6月末,国家外汇储备达到18088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280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多增143亿美元。

中国的外汇储备额非常大,其增长速度也非常快。我国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的比例远高于国际公认的100%的警戒线,偿债率远低于25%的国际经验标准。近期我国发生国际收支危机的风险较小。

双顺差国际收支不平衡,直接导致国家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增长,

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提出要把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宏观经济稳定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自19xx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国际收支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通常以国际市场融资来弥补国内短缺的商品进口需要,其国际收支一般表现为经常项目逆差,资本项目顺差,而中国基于长期实施的出口导向型政策以及国际分工地位等因素影响,我国的经常项目自19xx年以后,一直保持盈余,近年来,货物贸易顺差增长较快,经常项目顺差占gdp比重从前些年2%到4%,跃升到20xx年8%以上,与此同时,从19xx年起,除19xx年(亚洲金融危机)这一年以外,资本项目也基本上呈现净流入的态势,这种双顺差国际收支不平衡,直接导致国家外汇储备持续大幅增长,20xx年中国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249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100亿美元,外汇储备达到10663亿美元,20xx年仅上半年,经常项目顺差就达到162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达到902亿美元,外汇储备达到13326亿美元,到9月末,储备是14336亿美元,从中美贸易关系角度来看,从19xx年以来,中美贸易在总体上保持不断增长的同时,长期顺差的趋势明显,据海关统计,20xx年,中美贸易额同比增长24.1%,美国已经成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欧盟,第一大出口市场,第六大进口来源地和第三大技术进口来源地,国际收支双顺差和外汇储备大增长是全球经济失衡在中国开放中的具体表现,一方面使我国获得充足的国际支付能力,增强经济发展的实力和信心,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平衡内外部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挑战,在全球经济不平衡背景下,我

国双顺差的经济结构和外汇储备的增长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

一,贸易顺差的扩大,充分证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外向型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外汇储备的大幅增长也使我国彻底结束外汇短缺的历史,标志着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信誉的进一步增强,

二,较充足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我国国际支付能力和调节国际收支能力的增强,为我国坚持改革开放提供物质保证,有助于我国提高抗御国际金融风险的能力,增强国际社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安全的信心,同时也为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和逐步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提供较宽的政策空间,

三,较充足的外汇储备,为促进国内经济结构调整以及进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所需要的先进技术、设备提供支持,有利于实现内外经济协调发展,有利于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国内公司走出去发展,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

与此同时,国际收支双顺差的结构失衡和储备持续大幅增长的总量失衡,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挑战,

一,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增加当前宏观调控的复杂性,近年来,外汇持续大量净流入,使得外汇债款成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投放的主要渠道,尽管中央银行交替使用货币政策工具,并不断创新调控方式以回笼市场的流动性,但在外汇储备持续狡狯增长的情况下,这些调控政策的作用空间受到限制,加大货币调控操作的难度,直接影响到货币政策及宏观调控的自主性与灵活性,

二,国际收支失衡的现状,放大脆弱性,当前我国一定程度上存在市场流动性偏多问题,是全球流动性过多的组成部分,通过国际收支顺差渗透进入我国金融体系,当前宏观调控中面临的固定资产投资过热,银行信贷投放偏多,地产和股票价格上涨过快等都与这种外资流动性偏多相关,在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金融体系下,流动性通过银行体系的资产负债运作,成数扩大,20xx年我国m2比GDP的比重为1.65,意味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银行体系依赖性进一步增强,这种流动性偏多尚为造成明显的通胀压力和经济泡沫,对金融体系的稳定不容忽视,

三,加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的难度,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反映经济增长方式粗放,投资和消费之间的不协调,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协调等突出矛盾,反过来,又进一步加剧和强化这些结构性问题,充分式外贸增长所带来的大量外贸顺差,不仅导致资源和沿海地区和出口加工部门过渡集中,国内服务业和产业部门,内部中西部地区发展较慢,加剧国内环境资源的压力,

四,贸易顺差的大幅度提高,增加贸易纠纷和贸易摩擦以及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根据wto统计结果,随着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迅速上升,近年来,我国连续十多年被全球发起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尽管20xx年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后,人民币汇率弹性明显增加,但面对国际收支顺差尤其是贸易顺差持续扩大的形势,国际社会对人民币升值的市场预期始终存在,我国现阶段持续一定时间的国际收支不平衡状况,既是全球经济失衡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金融稳定以及结构调整的不利于影响也越来越突出,为此,在促进本国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的同时,为全球经济失衡调整起到相应的积极作用,已经成为我国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下面再提几点建议,为积极地应对全球经济失衡可能造成的外部风险,有效地改善中国的国际收支状况,需要更多的着眼于调整国内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规则制定,在共同推动世界经济稳定的同时,争取有利的外部经济发展环境,

一,面对全球经济失衡的新形势,着眼于保持国内经济又好又快的宏观目标,政府应注意转变经济工作思路,时时进行宏观调控,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入手,由

主要依靠增加物资资源消耗向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管理创新转变,努力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

二,要立足与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来推动经济增长,适当降低经济增长对出口贸易的依赖,以消除巨额贸易顺差产生的中长期的影响,同时要抑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注意培养经济的内生增长能力,通过综合运用财政、税收、信贷、价格等经济杠杆手段,促进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城乡、地区和阶层收入的差距,解决住宅、教育一治疗等民生问题,提高国民收入水平和消费能力,改善消费环境,鼓励合理消费,促使经济增长由投资和出口拉动型向消费投资,内需与外需协调拉动型转变,

三,科学合理地利用外资,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按照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地区发展战略,加强对外资引导,规范招商引资行为,避免各地为争相引入外资而进行的恶性竞争,适当提高劳动力权益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调整,调整资源和环境成本格局,要严格控制技术档次低,土地资源占用多,高耗能高污染的外资项目,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效益,同时积极贯彻和落实国家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鼓励境内主体对外投资,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从根本上改善中国在国际分工中的角色和地位,

四,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促进外贸平衡发展,改变单纯依靠要素投入和低廉价格追求数量型的增长方式,提高对外经济贸易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要继续调整出口退税等出口导向的优惠政策,严格控制搞耗能、高污染和资源型产品出口,鼓励节约型、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推进资源型产品价格的改革,适当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使出口产品价格更加真实地反映劳工成本、环保成本和资源成本,要培育自主品牌,增强国际营销能力,提高对外贸易的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出口从生产成本优势向综合竞争优势转化,要扩大进口,特别是扩大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零部件、国内短缺资源、原材料及自成品的进口,发挥进口在促进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五,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合理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在当前流动性偏多的形势下,坚持稳中适度从紧,一是继续整合央行票据和特别国债发行,加强流动性管理,保持货币供应和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相适应,二是灵活运用利率调整手段,逐步实现正的实际利率,三是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第二篇: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及建议(讨论一)

讨论主题:中国国际收支状况分析及建议

发言提纲:

一、国际收支的概念及其研究的意义

国际收支(balance of payments, BO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或地区之间,由于贸易、非贸易和资本往来而英气国际间资金移动,从而发生的一种国际间资金收支行为。国际收支是一国对外经济往来活动的综合反映。

二、中国的国际收支的特征

1. 国际收支保持较大顺差

2. 外国来华直接投资大幅增长,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迅速扩大

3. 国家外汇储备继续较快增长

三、中国国际收支的问题

1. 关于中国国际收支顺差过大的原因和问题

国际收支大额顺差一定程度上是我国国民储蓄持续大于投资、国内供求失衡的结果。我国有高储蓄传统,在体制转型阶段由于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等尚未完全到位,居民用于养老、医疗和教育等预防性储蓄意愿较强。

2. 外汇资金的过度流入的原因和关于外资选择问题

首先,进行直接投资可实现内部化从而节约交易费用。其次,我国廉价的生产要素。再次,我国人民币保持稳定,增强了外国投资人的信心。最后,我国经济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的同时世界主要经济大国和周边国家普遍出现经济不景气。

3. 我国外汇储备过多的原因和问题

外汇储备过多的主要原因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其次,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也是我国外汇储备的重要来源,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外商直接投资。

四、改进国际收支管理的政策建议

1. 在平衡国际收支方面

2. 在涉外经济方面

3. 在外汇管理方面

自我评价:

对国际收支的概念及其研究的意义、中国的国际收支的特征、中国国际收支的问题等三方面都比较了解。也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国际收支管理的政策建议。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