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以20xx年上半年为例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和表现形式。它集中反映了一国对外经济交易的规模和结构。通过对国际收支平衡表有关资料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分析,可以评价一国的经济地位及其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能力,发现问题,找出症结,寻求对策,为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本文以20xx年上半年的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为例,对国际收支平衡表展开包括总量和结构分析、差额分析的常规分析。

(一)国际收支总量及其结构分析

根据20xx年上半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得出,20xx年上半年中国的货物和服务出口总计为11780亿美元,进口总计10912亿美元,分别占当年经常账户收入、支出的89.86%和88.68%。其中,货物出口为10677亿美元,货物进口为9184亿美元,分别占当年经常账户收入、支出的81.44%和74.64%;服务出口为1103亿美元,服务进口为1727亿美元,两者分别占20xx年经常账户收入支出的8.41%和14.03%。这说明货物和服务贸易占中国经常账户的绝大比重,其中又以货物贸易为主,服务贸易的规模较小。

20xx年上半年中国的资本和金融账户流入资金总计为12248亿美元,流出资金总计11471亿美元。其中,金融项目流入资金12236亿美元,流出资金11454亿美元,分别占资金和金融项目流入资金、流出资金总量的99.90%和100.6%;直接投资流入资金1838亿美元,流出资金908亿美元,两者分别占金融项目流入流出资金的15.02%和7.93%。这说明金融项目占中国资本和金融账户的绝大比重。

(二)国际收支差额及其平衡分析

对于国际收支本身,则往往是不平衡的,为了对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状况进行分析,我们还需要在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础上计算各种国际收支差额。

20xx年上半年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经常项目顺差805亿美元,货物贸易顺差1493亿美元,服务贸易逆差625亿美元,收益顺差55亿美元,经常转移顺差21亿美元,分别占2014上半年经常账户顺差的185.47%,77.64%,6.83%,

2.61%。

造成中国货物贸易顺差的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国内经济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低消费、高储蓄,在国内消费不旺的状况下,高投资形成的过剩产能只能通过对外出口来释放,由此导致了不断扩大的贸易顺差,再加上我国长期实施的出口导向政策。而服务逆差的原因是我国的服务贸易不仅规模小而且在国际上缺乏竞争力。

20xx年上半年中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778亿美元,主要部分金融项目实现顺差为782亿美元,而资本项目则是逆差4亿美元。金融项目中,直接投资顺差930亿美元,证券投资顺差30亿美元,其它投资逆差517亿美元。分别占2014上半年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的100.51%,0.51%,119.54%,3.86%,66.45%。

资本和金融项目的顺差会使资金流入较大,汇率也可能继续升值,造成人民币汇率高估,会对贸易造成明显的抑制作用。

 

第二篇:20xx-20xx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20##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一、经常账户分析

1、基本数据:(引自国家外汇管理局)                             单位:千美元

2、数据图表:经常账户

由以上数据和图标可见经常账户贷方自20##-20##年稳步增长,20##-20##年贷方账户下降明显,但是20##年有迅速回升且增加额超过20##年,而经常账户借方与贷方走势基本相同, 且从20##-20##年贷方数额一直大于借方数额,虽然20##-20##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减少,但由于进口也受到影响,共同作用之下并未导致经常账户的逆差,最终导致持续十年的经常账户顺差。 但就差额来看从2008下半年开始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

二、金融账户分析

1、基本数据:(引自国家外汇管理局)                           单位:千美元

2、数据图表:

资本与金融账户借贷双方走势基本一致,20##-20##年借贷双方持续增长,并于20##年达到历史新高,之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金融市场信心下降,借方20##-2009持续下降,贷方虽受到影响但受影响时间较短,20##年降幅明显减小以致20##年本账户仍保持顺差, 20##-2010金融市场快速恢复,借贷双方不仅快速上升且达到历史新高,以此同时顺差也达到历史新高。

三、储备资产账户分析

1、基本数据(引自国家外汇总局 )                                单位:千美元

 2、数据图表:

以上数据可见受“双顺差“推动我国储备资产账户20##-20##年一直保持逆差,在2008达到历史高点,之后虽然总额较20##年有所下降但由于贷方为0所以仍保持较高水平。

四、总评

20##-2010我国连续十年保持“双顺差”,具体说来经常账户之所以会持续顺差主要是货物贷方数额持续大量大于借方,即货物收支持续顺差,同时服务逆差得到改善。而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首要要贡献者是外国在华直接投资(FDI),其次是境外对华证券投资和外债。导致“双顺差”的主要原因分析:

经常账户盈余原因:

一、我国经济中储蓄大于消费的结构性失衡

二、其次是国内和全球经济周期的影响。中国在经济衰退时容易出现经常项目盈余,而在经济过热时出现经常项目赤字。

三、政府的出口鼓励政策,包括外汇自求平衡的限制政策、汇率政策和退税政策。国内长期实行的对外资的优惠政策。鼓励外资进入的各种优惠政策使得国外资金可以通过合资和直接投资的方式进入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进入带来的外汇流入并不是以购买外国资本品的方式,即通过经常项目逆差的形式流出,而是这些外商将直接投资带来的外汇简单地卖给中国人民银行,然后用换来的人民币购买国内资本品,投资生产的产品进一步通过出口产生经常项目顺差,从而产生了“双顺差”的格局。

四、国际间产业结构的转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日益良好的投资环境、相对低廉的劳动力等生产要素价格,促使跨国公司在全球分工布局中,逐步将加工制造环节向我国转移,带动了我国外资的流入和进出口顺差的增长。2007 年,海关统计,我国外资企业的加工贸易进出口顺差为 2118 亿美元,占全部进出口顺差的 81%。

五、全球过剩流动性的输入。20##年以来,美联储开始实施了长达两年多的低利率政策,与其宽松的货币政策同步,我国资本项目顺差开始持续增长,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国际压力也日益高涨,这些事件均不是巧合。事实上,正是由于世界三大经济体长期的低利率政策,创造了全球过剩的流动性,推动石油价格和全球资产价格上涨,也强行推动着过剩的流动性流入我国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我国开始被动地被制造流动性过剩。

FDI大量流入原因:

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巨大的市场潜力以及其他诸多优势吸引着外国投资者,除了这些积极因素,还有一些因素使得中国这样一个有着如此丰富储蓄资源的国家,吸引了大量的FDI。

一、由于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尽管从总体上看,中国国民储蓄很高,但对于许多潜在的资本品的进口者来说,很难筹措到用于进口支付的资金。另一方面,由于实施FDI的鼓励政策,对于潜在的进口者来说,与其通过银行借款或其他举债的方式筹措资金用于进口资本品,不如通过FDI筹集资金更有吸引力。

二、由于存在资本管制,对于潜在的进口者来说,即使可以在国内获得资金,要把人民币转换成外汇去进口资本品也很困难,所以引入FDI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三、中国的财政体制和机构安排使得地方政府吸引FDI的动力很强。FDI可以大大提高地方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吸引FDI是衡量政绩的一条重要标准。各级政府的各级官员都被分配了吸引 FDI的指标,这一做法十分普遍。

四、为了继续推动国有企业和商业银行改革,政府鼓励外国投资者对中国公司实施并购和国际战略投资者对中国商业银行的股权投资。结果,外资流入,外汇储备继续增加。

双顺差表明,中国没有像一个发展中国家通常那样将外商直接投资(FDI)转换成经常项目赤字。尽管中国通过FDI获得了外国资金,但这些资金并没有用于购买外国资本品、技术和管理经验。由于国内储蓄十分充足,从宏观角度来看,中国并不需要这些外国资金,并且这些资金通过种种渠道又回到美国的政府债券市场。不仅如此,相当于经常项目盈余的国内储蓄也被用于购买美国国库券。持续的双顺差造成了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中国外汇储备的积累过去主要来自资本项目盈余,或者更准确地说,来自FDI。但是,从 20##年开始,经常项目盈余已经超过FDI成为外汇储备增长中最主要的贡献力量。                           

一般而言,双顺差的国际收支格局是不合理的,也难以长期维系。历史上,世界上也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在长达15年的时间里一直是双顺差。双顺差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国经济结构的不平衡,而结构性不平衡是很难在短期得到调整的。

 国际收支政策的应用

双顺差对货币政策的影响了: 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导致中央银行被动投放的基础货币大量增加, 使国内流动性过剩, 并引起了投资过度增长、资产价格膨胀、价格稳定面临潜在压力等一系列突出的经济金融问题,对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近年来我国针对“双顺差”采用的主要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有:⑴需求政策:包括(I)需求增减型政策①财政政策:增加财政支出,增加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体系以及 教育 体系,降低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②货币政策:以20##年为例:20##年在外部流动性逐渐宽松的情况下,我国与大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一样,受到资金流入和输入性通胀压力,全年采取了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2次上调存款基准利率的措施,以抑制货币信贷的快速增长。(II)需求转换型政策:主要包括补贴和关税政策以及直接管制政策,主要体现在对进口商品征收较高税率、外汇管制和进口许可证制度。(2)针对总供给调节的产业政策与科技政策,在国际间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要改变我国在国际贸易的地位,从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高能耗、高污染、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环保的绿色经济,措施之一是对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水等“三高”行业的贷款进行限制,对“新三高”产业的扶持政策。(3)融资政策:政策的使用的显而易见的,我国的官方储备连续10年稳步增长,国际信贷也保持增长态势。这一系列政策措施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但是并没有理论上的效果,主要是现实中理论的运用无法很好的满足理论所要求的前提假设,运用中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再加上多种政策的同时使用是的使得政策效果与理论产生较大的差异。

国家将把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作为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环节之一。为此,需要从对内平衡入手,重点是“调投资、促消费、减顺差”。在国内经济方面,关键是要正确处理投资和消费、内需与外需的关系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坚持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是消除巨额国际收支顺差最根本的解决办法 ,通过调整消费和投资的关系,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根据“两缺口”模型——I-S=X-M,如果一国国内储蓄大于国内投资,就需要一个规模相等的贸易盈余予以平衡,这时需要国内资本输出。我国经常项目的持续巨额逆差,主要是因为消费不足造成的储蓄率过高,到20##年,我国储蓄率已经超过了50%。 社会 保障体系不完善、投资渠道少、房地产过热等都是造成储蓄率过高的原因。要提高消费水平、扩大内需,从而降低储蓄率,可以采取以下办法:实行收入政策,调节不合理的收入分配,缩小城乡、地区和阶层收入差距;增加政府公共财政支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医疗体系以及 教育 体系,降低居民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改善消费环境等。

其次是合理控制投资增长,努力优化投资结构,加快放松资本项目和外汇限制,推进人民币完全可兑换进程,而不是简单限制外商投资的进入。相反,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就需要引入更多高质量的外商投资,因为外商投资不仅带来资本,更重要的是带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创新经验和效率。

在涉外经济方面,要优化进出口结构,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注重提高引进外资质量并优化结构;继续实施“走出去”战 略,有序地扩大境外投资。在金融方面,要全面发挥金融的调控能力,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在外汇管理方面,要继续深化外汇体制改革,有序拓宽资金流出渠道,大力发展外汇市场,严格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管理,加强外汇储备风险防范,统筹兼顾,加大国内 和涉外经济政策调整的力度,为促进国际收支平衡创造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