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总结

绪论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论。也就是说,他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科学技术方法论和科学技术观。

一.研究对象

1. 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即自然的辩证法

2. 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

3.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二.学科的研究对象与学科的内容密切相关,对象决定内容,内容反映着对象。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由三部分组成:

1.自然界的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2. 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即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3. 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即辩证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三、学科性质

属于哲学,二级学科,介于纯哲学理论与科学之间,主要以探讨科学思想理论的哲学层面为目的。

四、创立的背景

1. 适应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自然科学发展需要的产物。

2. 反击资产阶级思潮的重要武器。

五.自然辩证法学习的重要性

1学习自然辩证法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2学习自然辩证法又是实施科教兴国伟大战略的主要保证。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

第一章 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1.火的利用对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标志人类能够支配自然力。

2.自然观主要变现为古代朴素自然观,宗教神学自然观,形而上学自然观,唯物辩证自然观

一、古代朴素自然观的特点

1、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

2、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3、具有直观、思辨和猜测的性质。

二、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与特点

1、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与生产力和自然科学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2、形而上学自然观的形成还受自然科学分门别类研究方法的影响。

3、形而上学自然观的特点就是自然界绝对不变。

四、机械唯主义自然观不是彻底的唯物主义。因为它否认自然界的发展,无法解释造成自然界现存状态的原因,最后只好将原因归于自然之外的、神的力量。

第四节 唯物主义辩证法

自然科学发展的两个特点:

1、科学向纵深发展,揭示了小至微观,大至宇观的层次结构。

2、科学向横向发展,出现了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整体化趋势。

唯物辨证自然观的基本点: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唯物辩证自然观的创立标志着旧的自然哲学的结束,实现了人类自然发展史上的革命。

第二章 物质系统的自然界

一、自然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 自然界的物质相对于人类意识的本原性。

2. 自然界物质的永恒性。

二、自然界物质形态的多样性

物质形态是指整个自然界的各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或相对独立的存在物。

一切物质客体都包含两个方面,物质实体方面和物质属性方面。实体是属性的基础,属性是实体的表现,实体和属性的统一。

以空间尺度为标准,自然界的物质形态可分为宇观、宏观和微观三个领域。

以物质的聚集状态为标准,可以分为固态、液态和气态。

三、自然界物质的统一性

1.自然界万物在化学元素上的统一性

2.自然界物质形态在基本粒子上的统一性

3.自然界各种物质形态之间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方面具有统一性。

4.实物和场这两种基本物质形态,尽管具有不同的特性,但他们之间也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四、自然界物质的可分性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认为,物质是有限可分和无限可分的辩证统一。这是对物质可分性认识的唯一科学的结论。

1、自然界是有限可分的

2、自然科学的研究还表明,物质又是无线可分的

3、物质既是有限可分又是无限可分的,是有限可分和无限可分的辩证统一。

第二节 自然界的系统性

一、自然界系统的普遍性

系统和非系统,是自然物的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所谓系统,是包含相互作用着的若干部分(要素)并具有确定性能的整体。

二、自然界系统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即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特征。

2、相关性,是指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3、自组织性,就是把分散的要素统一起来形成系统的过程。

三、系统的四因素

1、系统的要素

2、系统的结构

3、系统的性能

4、系统的环境

四、非系统:整体不具有原则上区别于其部分的新质。

系统质与要素质的关系:系统质不等于要素质,系统质决定要素质,要素质影响系统质。

五、自然界系统的有序性

有序性是自然界演化的系统特征,他体现着自然界进化的程度,是研究自然界系统性的一项重要内容。

有序是指事物或过程之间相互关系的确定和规则;无序是指事物或过车大牛股之间相互关系的不确定和不规则。

有序和无序是对立的统一,两者的差异是相对的。

1、任何系统既不会是绝对的有序,也不会是绝对的无序,而是有序和无序的统一

2、有序与无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在内外条件的作用下,物质系统可以从无序走向有序。

3、因此,具体考察一个对象的有序程度,是准确的把握他的性质和状态的重要尺度。 自然界物质系统的有序性显示了自然界物质存在的一种更深本质,是辩证自然观的一种新的更深刻的思想观点。他着重揭示出物质自然界在演化多大道德一种质的规定性,揭示出物质自然界在不同的物质形态之间和不同运动方式之间的更深刻的质的差别,因而是深入认识自然界的重要通道,是从本质上理解自然界的一个重要的基本观点。

第三节 自然界的层次性

一、自然界的层次结构

层次结构是指若干由要素的相干性关系构成的系统,再通过新的相干性关系而构成新系统的逐级构成的结构关系。

二、层次结构的基本特征:在自然界的层次结构中,参与构成的系统成为低层次系统,构成后的系统成为高层次系统或母系统。

1、低层次系统对高层次系统具有构成关系;反过来,高层次系统对低层次系统具有包含关系

2、同一层次的系统间存在着想干关系。想干性关系是一种耦合的非加和性关系。

第四节 自然界的运动性

一、运动形式的多样性

1.微观物理运动

2.宏观物理运动

3.宇观物理运动

4.化学运动

5.生命运动

二、运动形式的辩证统一性

1、各种运动形式并不是彼此鼓励的,而是相互依存的。

2、各种运动形式固然是互相依存的,有其统一性,但毕竟又是本质上互相区别的。

三、自然界运动发展的规律性

1、自然界运动转化的守恒性:a在量上是守恒的;b在质上也是守恒的;c运动转化中量的守恒和质的守恒是相互联系的;

2、自然界运动发展的周期性

第四章 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 实践是人与自然界联系的纽带

一、人和自然的对象性关系

(一)人的受动性:主要表现为人对自然界的依赖性和创造活动受自然规律的制约性: a自然界的演化发展是人类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b作为自然、社会的人对自然界具有依赖性;

c作为创造活动主题的人对自然界的依赖

(二)人的能动性:人类作为社会的存在物,并不是消极的适应和顺应自然,而是通过有目的有意识的活动来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变革自然。这就是人类的能动性。

(三)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统一于实践

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统一于实践

1、实践是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两者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不可分割。

2、能动性以受动性为基础,受制于受动性。

3、能动性又是受动性的主导。

二、实践是人与自然界联系的纽带

1、生产实践是中介

2、科学实践是桥梁

第二节 天然自然与人工自然

一、天然自然、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

三者的关系:

自然概念的各层次都包括人在内。

天然自然、人化自然、人工自然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三者虽各有其特殊性,但都遵循共同的自然规律

人对自然界的认识和变革几乎都经历了由天然自然到人化自然到人工自然的过程

第三节 自然界对人的异化与生态危机

一、自然界的承载能力与自然界的平衡

1、自然承载力:自然界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物质承载能力和人类精神承载能力的双重功能

2、自然界的平衡:自然界在长期的演化发展中形成的物质、能量、信息之间转换的特定比例关系,是由系统内部相互作用所决定的,实质上是远离平衡状态下的稳态

二、自然界对人的异化与生态危机

(一)自然资源的消耗与破坏:

(二)环境的污染:1. 大气污染2. 水体污染3. 土壤污染

(三)人口增加

第四节 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

一、人与自然界的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所谓人与自然界协调发展的问题就是:如何使人类争取生活进步的一切活动,都能与自然界由此而引起的变化相适应,即然是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规律而不违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是自然界的演化(特别是人类生态环境的演化)更加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

1. 通过宣传教育,树立人与自然应该和谐发展的观念

2. 通过发展和依靠科学技术,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

3. 通过社会进步,使人和自然协调发展

三、人和自然界协调发展的基本途径、现状和前景

1、控制人口增长,改变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

2、树立环境意识、生态意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

第二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五章 科学技术方法论概论

第一节 科学认识的主体和客体

科学认识的主体是科学技术工作者或科学共同体,即从事具体科学认识活动的人 学学认识的课题包括自然客体和人工客体两部分。

一、主客体关系是科学认识的基本关系

(一)主体对客体的制约

1、人的能动性,首先表现在他的活动是有目的性;其次表现在主——客关系的工具化结构中

2、主体的能动性在科学认识中对客体的制约表现在两个方面:a主体可以借助各种科学仪器和实验设备;b揭露出客体的本质规律以后,可以利用它、驾驭它,使客体沿着有利于方向发展。

(二)客体对主体的制约

客体对主体的制约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a客体的属性要求主体有相当的知识积累,否则即使它摆在面前也不能被你认识。b客体的本质规律对主体的制约。主体首先要认识客体,然后才能认识和改造客体。

(三)主客体的相互生成和相互转化

主、客体在科学实践关系和科学认识关系中是相互推动、相互生成和相互转化的。

(四)从不同层次上把握主、客体的关系

1、科学认识中的住、客体关系从总体上可分为两个大方面,即物质的关系和意识的关系。物质的关系在科学实践中产生、展开和解决,意识的关系在科学认识中产生、展开和解决。

2、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关系,是主体力求排除自身主观因素的干扰,客体的一定属性、功能同主题自身的一定需要、利益之间的一种肯定或否定的关系

二、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科学认识的基本内容

(一)主客体的相互作用

1、科学认识的源泉问题,必须从主、客体的相互关系去探讨,这个关系有两个方面: a自然界对人的作用

b人类对自然界的改造作用

2、为什么要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关系来探求科学认识的源泉呢?

因为科学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应,这种反应只有在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进行。

(二)科学认识过程的构成

认识的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科学认识的过程也任然是实践和认识的过程。

科学方法论中,主、客体的相互关系就是科学认识的对象性的两极的相互作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分析。

1、科学观察时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观察主体与观察客体的关系是科学观察的基本关系。观察作为认识的一种形式也是主体能动地作用于客体的过程。

观察主、客体的相互作用变现在两个方面:

a客体是不依赖于观察主体的客观存在

b科学实践客体的多样性,决定主体对客体认识的曲折性

c科学认识要求建立科学理论体系

(三)科学认识中的基本内容

科学认识是解决主、客体之间矛盾的一种理论形式。

1、科学对象的形态不同,决定了主、客体相互作用和联系方式不同。

2、从科学实践和科学认识的主体因素来看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不同情况

3、从科学自身发展来看主、客体相互作用。

近代自然科学是实验的科学,科学试验最本质的特点就是变革对象。

第二节 科学认识的中介

(一)科学方法与逻辑

全称陈述:所有对象属性的描述。

单称陈述:单个对象属性的描述。

科学方法是逻辑方法和非逻辑方法的结合。

(三)科学方法在科学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科学技术方法的这种中介地位决定了它在科学认识过程中具有

1、接收信息(主要在于有助于延伸人的感官,放大人的智力,使人获得更多的信息)

2、加工和储存信息(主要变现在运用逻辑推理的方法,加工处理信息)

3、应用信息并使之增值的作用(主要变现在有助于推广科学技术的成果)

第三节 科学技术方法的整体结构

一、科学技术方法在方法体系中的地位

哲学方法是最高层次的方法,自然科学的一般方法,自然科学的特殊方法

二、科学技术方法的整体结构

(一)经验方法主要目的收集事实材料,包括观察和实验。

(二)理论方法包括逻辑方法、非逻辑方法、数学方法、假说方法。

第四节 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

五个步骤:

一、问题的发现与提出:起点

二、收集资料:现实基础

三、提出假说:根据已知科学原理和事实对未知自然现象及规律作出的假定性说明

四、实验检验:对假说提出的关于事实间和事实各要素间必然联系的进一步确认,其目的是 确立假说的真实性。

五、发表:必要环节

第六章

科学问题和科研选题

第一节 科学问题

一、科学问题及其分类

(一)科学问题的含义

科学问题,是指一定时代的科学认识主体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科学认识和科学实践中需要解决的矛盾。 具体可表现为现实与目标、客观与主观、已知与未知等一系列的矛盾。

问题具有矛盾的属性

1、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一切事物变化和发展的动力。问题对科学认识所具有的推动力皆源于它的矛盾本性。

2、一个科学问题的提出,就是把已知和未知、现实和目标在认识中分化出来,作为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对立面而存在

弄清科学问题和伪科学问题的区别

伪科学问题是不能证实,也不能证伪,即不能由实践来回答的问题。

科学问题=真实问题∧待解问题∧正确问题

伪科学问题=虚假问题 ∨无知问题∨错误问题

真实问题和虚假问题的区别

真实问题是可由实践回答,其答案可由实践证实或证伪的问题。虚假问题是不可能用实践来回答,其答案既不能证实、又不能证伪的问题,诸如鬼神的问题、“法轮世界”的问题。

待解问题和无知问题的区别

待解问题是指在当前的科学知识背景下尚未获得解决的问题。而无知问题是指在当前的科学知识背景下已经解决的问题,而其之所以被某些人当作问题,仅仅是由于他们对科学知识背景的无知引起的。

正确问题和错误问题的区别

正确问题是指根据问题的预设在其应答域内有解的问题。错误问题则是根据问题的预设在其应答域内无解的问题。

(二)科学问题的分类

1. 母问题与子问题(层次和容量)

2. 对象问题与规律问题(内容)

3. 关键问题与一般问题(重要程度)

4. 基础理论问题、应用技术问题与发展研究问题(适用范围)

5.常规问题与反常问题(发展作用)

第二节 科研选题

一、科研选题及其意义

科研选题,从狭义上讲,就是选择和确定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从广义上讲,它包括研究方向和选择研究课题两方面。

研究方向:研究者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从事研究活动的领域。

研究课题:科学技术领域中尚未解决的科学问题。(能够做什么)(社会的经济技术要求、科学自身的发展、自己的研究条件和兴趣)

(二)科研选题的意义

1. 从科研程序上讲,选题是研究工作的首要步骤和战略起点。

2. 从价值角度上讲,科研选题直接关系到研究工作的进展速度、成果的大小甚至成败。

3. 提出创建性的课题,能加速科学的发展。

4. 科研选题还与研究人员的成才有关系。

二、科研选题的步骤

1、课题调研和实际考察、

2、课题选择

3、课题论证

行进行4、课题确立 不行返回第一步

三、科研选题的原则

(一)需要性原则(方向)

(二)创造性原则(本质特征)

第一,要有创新意识。

第二,对要选择的课题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

第三,加强情报工作,掌握科技动态。

第四,到最有希望、最需要创造性而且最能激发和砥砺创造力的地方去选题。

(三)科学性原则(依据)

(四)可行性原则(求实精神)

(五)效益性原则(社会功利性)

四、科研课题的论证

(一)目的性论证(需要性)

(二)根据性论证(科学性)

(三)创造性论证(创造性)

(四)可行性论证(可行性)

第七章

经验层次的方法

第一节 科学事实

一、科学事实及其满足条件

(一)科学事实的概念

所谓科学事实,是指科学工作者对通过观察实验所获取的客观事物及其过程的真实描述。

经验事实:科学工作者经过观察和实验所获取的。

理论事实:科学工作者经过科学整理、论证和鉴定所获取的。

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区别。

客观事实是指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本身,是第一性的东西。属于本体论范畴。客观事实不存在正确与否的问题,它只是存在而已。

科学事实是对客观事实的反映,是第二性的东西,属认识论范畴。

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联系。

客观事实是科学事实的来源和基础,科学事实是客观事实的某一方面、某个片断在科学工作者头脑中所形成的印象。没有客观事实,就没有科学事实;没有科学事实,也不可能深入地认识客观事实。科学事实是客观事实与科学理论之间真正桥梁和中介。

科学事实与客观事实的联系。

客观事实是科学事实的来源和基础,科学事实是客观事实的某一方面、某个片断在科学工作者头脑中所形成的印象。没有客观事实,就没有科学事实;没有科学事实,也不可能深入地认识客观事实。科学事实是客观事实与科学理论之间真正桥梁和中介。

确立科学事实时,必须把科学事实与对科学事实所作的解释和推论区别开来。不能把对科学事实所作的解释和推论当作科学事实本身。

(二)科学事实应满足的一般条件

1. 应该是个别存在的陈述

2. 可复核、可重现

3. 比较精确、系统

二、科学事实的特点和作用

(一)科学事实的特点

1. 客观性(本质属性)

2. 思维和理论的渗透性

3. 相对稳定性

(二)科学事实的作用

1. 科学事实是形成新概念、新理论的基础

2. 科学事实是对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进行评价的基本手段

三、获取科学事实的途径

1、直接途径(可续观察,科学试验)

2、间接途径(文献调研)

3、向群众学习

第二节 科学观察

一、科学观察的特点

1.目的性和计划性

2.在自然发生条件下对自然现象进行研究

3.渗透着科学理论

二、科学观察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在观察的时候,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如实地反映观察的对象。

坚持观察的客观性,要排除主客观因素的干扰。从客观上讲,事物的本质往往通过各种各样的现象表现出来。从主观上讲,人的感觉器官的生理局限性易造成错觉,观察者的知识结构、职业习惯、阅历易产生主观偏见。

(二)全面性原则

在进行观察时,必须注意到与观察对象有关的各种关系,如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全貌,防止片面性。

(三)典型性原则

(四)科学性原则

(五)严谨性原则

三、科学观察的类型

(一)直接观察和间接观察(手段和方式)

(二)质的观察和量的观察(性质和内容)

四、科学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科学观察是科学认识的来源

(二)是检验科学理论、科学假说的重要实现形式

(三)可以直接导致科学上的重大发现,从而为科学开辟新的研究方向

第三节 科学实验

一、科学实验及其特点

人们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运用科学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模拟客观对象的条件下考查对象,从而获取科学事实的一种基本方法。

科学实验有以下主要特点

1.可以纯化和简化自然现象

2.可以再现或重演自然过程

3.可以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

二、科学试验的要素和结构

科学试验的基本要素:实验者、实验手段、实验对象

三、科学实验的类型

(一)定性实验

(二)定量实验

(三)结构分析实验

(四)析因实验

(五)对照实验

(六)模拟实验

四、科学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

(一)创立科学理论的基础

(二)检验科学理论的手段

第四节 科学机遇

科学机遇就是在科学观察和实验中的意外发现

一、机遇的特点和作用

机遇的特点:意外性。

根据意外的程度不同,可以分为部分意外的科学机遇和完全意外的科学机遇。

部分意外的科学机遇:观察实验的结果虽是意料之中,但发现这一现象的方式和场合却是意料之外。(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完全意外的科学机遇:观察实验中发现了与预定目标完全不同的新现象。(有意栽花花不放,无意插柳柳成荫)

机遇的作用

第一,机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加速或延缓自然科学的发展。

第二,机遇可以为科学发现的技术发明提供线索。

二、机遇产生的根源

1.机遇产生于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矛盾统一。

2.机遇产生于主观与客观的矛盾统一。

3.机遇也与社会实际需要和科学家的素养有关。

三、捕捉机遇的条件

客观条件:社会实际需要、科学发展水平、观察实验的仪器设备、自然界本身的属性 主观条件:丰富的科学知识、勤于观察实验、敏锐的洞察力、敏锐的识别力

对待机遇的正确态度

既要坚持明确的目的性,又要重视意外性;既不夸大机遇的作用,也不忽视机遇的作用;既不能依赖机遇,又不放过机遇。

第八章

理论层次的方法

第一节 科学抽象与科学概念

一、科学抽象及其基础

科学抽象就是透过现象,深入里层,抽取出本质的过程和方法。

科学抽象是理性认识的基本形式,它以实践作为自己的前提和基础。

科学抽象的过程包括从“感性的具体”到“抽象的规定”,再由“抽象的规定”到“思维中的具体”两个阶段

科学抽象的作用

1.区分事物的真象和假象(撇开事物外部的非本质联系,让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和过程 暴露出来)

2.撇开次要的过程和干扰因(从纯粹的形态上考察事物的运动过程)

3.区分基础的东西和派生的东西(深入事物内部,把决定事物性质的隐蔽的基础抽象出 来)

4.将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关系加以综合(从而把事物的本质作为一个整体完整的体现 出来)

三、科学概念的形成和作用

(一)科学概念的形成

科学概念是科学实践的产物,是科学抽象的结果。

(二)科学概念的作用

(1)区分概念

(2)引入新概念

(3)移植概念

(4)指导科学发展

四、理想化方法

又称“假想实验”、“抽象实验”或“思想上的实验”,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过程,是一种逻辑推理过程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

理想实验不同于科学实验,前者是一种思维活动,后者是一种实践活动。

作用(1)反驳某种理论(2)揭示某种理论的局限性(3)阐明科学理论

(一)理想模型及其作用

理想模型是为了便于研究而建立的一种高度抽象的理想客体。

作用(1)对复杂客体的研究,可以先研究其理想模型(2)一定条件下,可以把现实客体当作理想模型来处理(3)建立抽象模型的过程中,可以充分发挥思维的力量

(二)理想实验及其作用

又称“假想实验”、“抽象实验”或“思想上的实验”,它是人们在思想中塑造的理想过程,是一种逻辑推理过程和理论研究的重要方法。

理想实验不同于科学实验,前者是一种思维活动,后者是一种实践活动。

作用(1)反驳某种理论(2)揭示某种理论的局限性(3)阐明科学理论

第二节 逻辑方法

一、比较和分类

(一)比较

比较是确定对象之间相异点和相同点的逻辑方法。

主要有相同点的比较、相异点的比较和同异综合的比较等类型。

正确的比较要注意的问题(1)正确解决对象的可比性(2)要有确定的标准

比较方法的作用(1)初步整理事实材料(2)可以发现新的事实(3)可以追溯事物发展的历史渊源和确定事物发展的历史顺序(4)可以对理论研究成果和观察实验的事实之间是否一致做出明确的判断。

局限性:其结果只是一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的比较,或者只是某种属性的程度上的比较。如果把一次比较的结果绝对化,乃至以偏概全,就容易产生片面性。

(二)分类

分类的作用(1)使大量繁杂的材料系统化、条理化(2)分类还有科学预见的作用

局限性(1)根据事物某一方面的属性对事物进行的相对固定的划分,不能全面反映事物的多种联系和区别(2)难以反映亦此亦彼的事物

类比的作用

1. 解释作用

2. 启发和探索作用

3. 模拟作用

4. 仿造作用

类比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

1、类比法是提出科学假说的一个重要推理方法。

2、类比法也是促进技术发展的一种科学方法。

3、类比法可以促进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

类比法的长处

科学研究往往在学科的交接处容易得到开创性发现,原因之一就是不同学科的理论渗透和方法移植,类比法为此提供了工具。

类比法在各种逻辑推理方法中,是最富有创造性的一种方法,与归纳、演绎相比具有自己特殊的优点。

类比法的局限

然而事情总是一分为二的,当我们充分肯定类比法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时,对它的局限性也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其局限性集中表现在:在各种逻辑推理方法中,类比法是可靠性最小的一种方法。这主要有以下原因:

1、类比法是异中求同的方法。

2、类比推理的逻辑根据是不充分的,且前提和结论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只是一种可能性,这就决定了类比只是一种或然性推理。

3、类比的推理规则是很不严密的。

就规则的严密性而言,演绎法最好,归纳法次之,类比法最差,因之,就推理结论的可靠性而言,演绎法最大,归纳法次之,类比法最小。

三、归纳和演绎

(一)归纳

归纳是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原理的逻辑方法。归纳是归纳推理的简称。

1、完全归纳:也称穷举法。(根据某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有某一属性,从而推出该类事物的全体都有这一属性的一般性结论的推理方法) 它所的的结论是可靠的

2、不完全归纳(根据某类事物的部分对象的某一属性而推出该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一属性的方法)

a简单枚举法

(根据从观察过某类事物中一些对象无例外地具有某个共同属性,而推出这类事物的所有对象都具有这个共同属性的方法。

结论不可靠。)

b科学归纳法

(根据某类事物中部分对象及其属性之间的因果联系,从而概括出一般性结论的方法。 包括:求同法、差异法、求同差异共用法、共变法、剩余法。

科学归纳法与简单枚举法虽然都属于不完全归纳,但二者是有区别的。科学归纳是探明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基础上进行概括的,结论是可靠的。但不是百分之百正确。)

(1)求同法

考察几个出现某一被研究现象的不同场合,如果各个不同场合除一个条件相同外,其他条件都不同,那么,这个相同条件就是某被研究现象的原因。

A,B?a

(2)差异法

比较某现象出现的场合和不出现的场合,如果这两个场合除一点不同外,其他情况都相同,那么这个不同点就是这个现象的原因。

(3)求同差异共用法

如果某被研究的现象出现的各个场合(正事例组)只有一个共同的因素,而这个被考察现象不出现的各个场合(负事例组)都没有这个共同因素,那么,这个共同的因素就是某被考察现象的原因。该法的步骤是两次求同一次求异。

(4)共 变 法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一现象发生变化另一现象也随之发生相应变化,那么,前一现象就是后一现象的原因。

(5)剩 余 法

如果某一复合现象已确定是由某种复合原因引起的,把其中已确认有因果联系的部分减去,那么,剩余部分也必有因果联系。

公式看课件

为什么归纳法具有或然性?

这是因为,从个别到一般、从有限到无限的推理,由于结论所论断的内容超出了前提的范围,因而结论的真实性就不可能仅仅由前提来确保。

演绎

演绎的作用:

(1)演绎是逻辑证明的工具。

(2)演绎是科学预见的手段。(如β衰变等)

(3)是发展假说和理论的必要环节。

演绎的局限性:

(1)演绎推理结论的可靠性受到前提的制约。

(2)演绎方法是创造性比较小的思维方法。

(三)归纳和演绎的辩证关系

(1) 归纳和演绎相互依存。归纳要以演绎为指导;演绎要以归纳为基础。

(2) 在认识过程中,归纳和演绎相互转化。表现在科学抽象的一般过程中。 为什么说归纳万能论和演绎万能论都是错误的?

指出两者的观点;分别指出归纳和演绎的作用和局限性;指出归纳和演绎和辩证关系

四、分析和综合

(一)分析

分析是把整体分为部分,或把复杂的事物分解为简单的要素或把历史的过程分解为片断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

分析的类型(1)定性分析(2)定量分析(3)因果分析(4)结构-功能分析

(1)定性分析: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分析

(2)定量分析:确定研究对象各种成分的数量的分析

(3)因果分析:确定引起某一现象原因的分析

(4)结构-功能分析:对系统的层次和功能所进行的分析

(二)综合

综合,就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部分、各个方面和各种要素联系起来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认识的思维方法。

作用(1)揭示出事物在其分割状态下不曾显示出来的特性,导致新的科学发现。(2)形成更具有普遍性的新的科学理论。(3)导致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综合学科的大量出现。

1、直观模型的综合:人们用经验中比较熟悉的、可观察的图像来表示对象的整体结构的一种综合。

2、原理模型的综合:用科学概念系统来描述研究对象整体结构的一种综合。

3、数学模型的综合:用一组数学关系式或一套具体的算法从整体上描述对象的特性、关系及其规律的一种综合。

(三)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关系

(1) 分析和综合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表现为,分析必须以综合为指导;综合必须以分析为基础。

(2) 在认识过程中,分析和综合相互转化。其一,表现在科学抽象的一般过程中;其二,表现在对物质系统不同层次的认识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