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自然辩证法》感悟总结

学习《自然辩证法》感悟总结

摘要:通过本学期对自然辩证法一科的学习,在老师的引导下,初步了解自然辩证法的对象、性质和内容,自然辩证法的创立与发展,特别是它与科学技术发展的关系。进一步认识自然辩证法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的地位与作用。因此,本文整理了本学期的学习内容,并对本学科对于个人的影响做了一些讨论,最后汇总课程学习的感悟。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 科学技术 课程学习感悟

1 前言

如今,自然科学发展是这样的迅速,基本粒子的研究、天体物理方面的重要发现、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一系列新兴科学技术领域的出现,都说明现代自然科学正酝酿着新的重大突破,而随着自然现象的内部联系的被逐步揭示,现代自然科学更显示出新的特点,那就是:各门学科的相互渗透和交叉,各种方法、手段的综合运用,宏观、微观不同层次之间的互相联结等,这就需要运用更高程度的理论思维—唯物辩证法去进行辩证的综合工作。

科学精神的关键在于辩证的批判。我们要培养有条理的怀疑主义精神,不承认任何神圣的不可批判的东西,勇于批判别人和接受别人的批判,不轻信他人的观点。哥白尼推翻了“地心说”,贝克勒尔否定了原子不可再分的理论,爱因斯坦创立了著名的相对论??无不是对怀疑主义精神的最好诠释。当然,这种怀疑又是理性的、有条理的怀疑,是建立在科学的实验及严密的逻辑基础之上的。从歌德巴赫猜想到电梯问题,从宇宙大爆炸学说的证明到生命起源的探究,从人体基因结构的破译到宇宙中暗物质的追寻??都能够说明科学实验和逻辑推理的必要性。批判性思维给我的启示是要正确地处理好对待学术权威的态度。有条理的批判,反映了研究者的理性精神和感情中立的态度。在一个学术共同体内,对某些学术权威或者自己的导师给予相当恰当的尊重是合理的,也是必须的。因为在学术共同体正常的运行机制下,学术权威的形成不是靠权利杠杆建构的。学术权威在其共同体内的作用就如一个灯塔和蓄水池,能把从事某项研究的人员汇聚起来,并指明前进的方向。这种方向的指明,不是靠他的权力,而是靠他的学术研究能力,因为他可以凭借自己敏锐的直觉,避免撞到前进航线上的暗礁。因此,给予学术权威和自己的学术前辈必要的尊重,可以使自己的研究少走弯路,更多地在学术共同体内得到帮助。

2 相关知识简介

2.1基本概念

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和自然科学观的反映。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世界观、认识论、方法论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所开创的研究领域。自然界本身的辩证法是通过自然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日益被揭示出来的,两个方面的研究密切相联,不可分割。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

1)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自然界的辩证法;

2)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

3)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内容:

1)辩证唯物主义的自然观

自然界的本质及其演化发展规律,人与自然的关系。

2)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观

科学技术的性质及其一般发展规律,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等.

3)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技术方法论

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主要是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一般方法.

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

1)属于哲学门类

? 自然辩证法不专门研究某种特定物质的运动规律,所研究的是自然界发展的一般 规律、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和人类认识与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带有整体性 和一般性的特征,具有哲学性质。

2)属于交叉学科

? 与自然史、科学史、技术史、科学学、技术学、创造学、科技社会学、科技管理 科学、逻辑学、心理学、法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等有密切的联系。

3 对个体的影响

自然辩证法作为对自然界和自然科学发展的普遍规的科学,内容涉及自然观、自然科学观 、自然科学方法论及各门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和科学技术思想史等广泛的领域。它既有对各门具体科学的基本问题 (即元科学问题)的深层考察,对具体科学方法的细致研究 ,

又有对整个自然观 、自然科学观及方法论的宏观探索。也就是说,自然辩证法既有对自然科学细致人微的分析解剖,又有对整体自的宏 观鸟瞰,从而为我们描绘出一幅科学 的世界 图景 。可以说,自然辩证法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 、一种思维方法和思想观念 ,也体现了一种生活态度。在人类把握世界的各种方式中(宗教的、伦理的 、艺术的 、科学 的、常识 的等,自然辩证法扮演了独特的角色:它以探索字 宙、自然为己任 ,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为内容,以其所提供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门径 ,批判地反恩人类一切自然科学知识的各种前提和基础 ,为人类知识的确立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提供自己时代水平的最高支撑点。因此 ,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 ,就要训练科学的哲学思维方式 ,培养具有自然辩证法精神的生活态度和品格 。具体地说 ,就是要培养高远的气度 、高明的识度和高雅的风度 。众所周知 ,当今世界及人类社会的发展既需要有大量精通各专业知识 、脚踏实地的专家 、实干家 ,又需要一大批知识广博 、高瞻远瞩 、具有雄浑浩然之气的战略家 ,这样才能真正达到如古人期望的“判天地之美 ,析万物之理”。

自然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普遍联系、永恒发展是世界的基本特征,而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动力和源泉。自然辩证法研究涉及的领域(自然界、科学、技术与社会)构成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对它的研究必须从辩证的观点,也就是发展的观点、整体的观点出发,并且牢牢抓住系统中的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既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活动与成果,又是改变人们的关系,推动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科学技术是人与自然的中介,又是人与人的关系的中介。

在自然辩证法中,研究和揭示的内容是自然界存在和演化的一般规律的,即自然界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人类通过科学技术实践活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规律的,即科学技术研究的辩证法;研究和揭示作为一种认识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科学技术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即科学技术发展的辩证法。从这一方面来说,我们就可以明白自然辩证法可以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启迪,以帮助和促进科学技术的认识和实践。

4、对本门课程的感悟和总结

转眼,一学期的课程行将结束,但是唐老师每一节课富有激情的讲课态度和严谨的治学作风,对我今后在人生思考或在职业生涯规划我想都有一定影响。本学期虽然课程内容不多,但其中的理论创造和推导过程,唐老师都能和大家进行一种良好的互动,在学习与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让大家更能结合自身体会与感悟对本门课程进行学习,更具有实用性。 工科研究生是学习工程技术的,将来也是要从事工程技术和科学研究工作的,因此,工

科学生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学好、学精自己的专业以及与本专业有关的基础科学与技术科学知识上。但是,仅仅精通本专业的知识,还不能或不足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工程师或科技工作者。首先是因为,一方面在现代技术教育中,专业分工越来越细,越来越专门化。而另一方面,现代技术问题又越来越综合化,任何一个技术问题的解决,往往要涉及许多学科领域,不仅需要本专业的知识,而且需要相关学科知识的配合。如现代数控机床技术,不仅涉及到机械,而且与自动控制、计算机技术等密切相关。因此,现行的越来越专门化的技术教育与技术的一体化发展趋势是相背离的。其次,技术与社会密切相关,任何技术都是由社会中的人去掌握和操纵,任何一件技术产品又都是为社会服务,供社会所“享用”。技术社会化的发展趋势要求工程技术人员不仅要懂得技术知识,而且必须了解必要的社会知识。如工程技术人员在设计机器时,要使操作人员方便省力,必须懂得人体工程学的知识;要使产品外观美观漂亮,还得掌握一些心理学与美学的知识;还有诸如经济学、社会学等也是一个工程技术人员必备的知识。缺乏这些知识,有些设计尽管从技术本身考察合理可行,但由于外观设计“傻大黑粗”,操作费工费力,成本昂贵等,未必为社会所接受。而现实中,工科学生不仅把自己禁锢在自己狭窄的专业中,而且非常缺乏社会知识;因此,就必然会出现有些学生在学校“高分”而在实际工作中“低能”的现象,空有满腹经纶而无用武之地,宏伟的设想、设计无法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学校 教育没有帮助他们找到技术与社会的联络点。而自然辩证法恰恰在这方面弥补了现行教育的不足。首先,自然辩证法把科学技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察。它不仅把科学与技术联系起来,而且也把技术本身作为整体来考察。它使得学生们从哲学、社会的高度上认识到,技术本身也是一个体系。社会中任何一项技术都不是孤立存在着的,而是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联系起来存在于社会之中。就工科院校的教育体系来说,虽然设立了各门专业,但各门专业之间是紧密联系着的。任何一个专业都不能脱离其他专业而“孤军深入”,相关或相邻学科的超前和滞后发展往往对该学科也有制约和影响。如学机械专业的,并不能把“电类”专业的知识认为是事不关己,机电一体化才是其发展趋势和发展方向。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不得不在愈来愈狭窄的专业领域内从事学习与研究,甚至使一些人沦为狭隘分工的奴隶,但同时也使得各专业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因此,工科学生不应也不能囿于自己狭窄的专业,从认识上打破专业“壁垒”,拓宽专业面,广泛吸取各类专业的知识素养,这样才不会眼光狭窄。

哲学对科学技术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无论科技工作者能否自觉地认识到,他们总会有自己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这种自觉或不自觉的哲学观念和思维方式又会在他们的研究活动中起促进或阻碍作用。辩证思维能力是现代科技人才应具备的素质。一名优秀工程师不仅

要有渊博的专业与社会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理论思维能力,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其才能的充分发挥。目前工科院校大都开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这对工科学生了解和掌握唯物辩 证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他们终归只是一般的了解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概念,辩证法在他们头脑中还是抽象的、甚至是模糊的,更谈不上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了。通过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们解决了这些问题。自然辩证运用历史的和逻辑的统一的方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分析了不同历史时期科学技术与哲学的关系的变化,又从逻辑上阐释了科学技术与哲学的相互关系,具体介绍了具有哲学素养的一些现代科学家的科学实践体会,使同学们认识到了科学技术与哲学间的本质联系,科学技术与哲学之间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科学技术通向哲学需要一座桥梁,即自然辩证法,从而克服了他们中间存在着的把科学技术与哲学关系简单化的倾向,进一步地明确了确立良好的哲学素养对科技工作者来讲决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对其成长是非常重要的。

最后,再次感谢唐老师,在您的教导下,我对自然辩证法的应用有了更深层次的体会,以后我会将这门学会更加灵活地应用在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在此对唐老师说声:感谢!

参考文献

[1] 上课笔记及PPT;

[2] 自然辩证法概论[M].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

[3] 自然辩证法概论[D]. 刘明建.重庆医科大学管理学院, 2003.

 

第二篇:自然辩证法 知识点总结

第一篇 导论

第一讲 科学与技术

一、什么是科学

1、概念:(1)科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知识体系;

(2)科学是产生知识体系的认识活动;

(3)科学是一种“社会建制”。

2、基本特征:(1)解释性和预见性 (2)科学的精确性 (3)科学的可检验性

(4)科学的可错性或可变性 (5)科学的系统性

(6)科学的主体际性:主体间相互理解、交流、探讨 *伪科学:冒充科学

* 非科学:不具备科学性质,不是科学

3、自然科学分类:(1)基础科学:研究自然界一切基本运动形式的基本规律

(2)技术科学:以科学技术为基础,主要研究应用方面

(3)工程科学:综合运用基础科学、技术科学等形成一类高级科学

二、什么是技术

1、概念:技术一般指认为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

三个派别:技术工具论、技术知识论、技术文化论

“三相”结构:实体型、经验型(默会性,难言)、知识型

2、基本特征:(1)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2)主体要素和个体要素的统一;

(3)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4)从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发展过程。

3、技术分类:机械性技术、物理性技术、化学性技术、生物性技术

三、什么是工程

1、概念:最初是“创造”,特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活动。

2、基本特征:(1)所追求的目标是社会实现;

(2)是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规划对科学技术、社会的整合;

(3)通过技术集成形成创新过程;

(4)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四、科学、技术、工程的联系

(一)区别

1、三者研究的目的和任务

科学——发现 技术——发明 工程——创造

科学:是什么、为什么,认识世界、揭示规律

技术:做什么,怎么做

工程:观念转化为现实

2、研究过程和方法

科学:追求精确数据和完备的理论,从经验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技术:追求确定的应用目标,利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理论上升到实践 工程:实行目标的确定、方案设计、项目决策的复杂过程

3、从成果的性质和评价标准

科学:以只是理论体系形态呈现,科学成果具有共享性,以真理为标准 技术:以科学知识的物化形态呈现,以效用为标准

工程:计划、实施、观测、反馈、修正,以预期目标是否实现为标准

4、从价值取向和价值观念

科学:源起好奇心、中立

技术:任务取向、负荷价值(正向、负向)

工程:任务取向、好和坏

5、研究规范

科学:普遍性、公有、无私、创造,有条理的怀疑主义

技术:以获取经济和物质利益为目标,涉及到保密、专利等

工程:团结、协作、团队精神

(二)联系

科学与技术、工程“一体化”

1、科学技术化

2、技术科学化

第二讲 科学技术发展史

一、科学发展史

古代科学——近代科学——现代科学

(一)古代科学

1、古代科学起源于神话

2、古代常识是古代科学的基础

(1)低级:用常识解释常识

(2)高级:用非常识解释常识

3、特征:(1)直观性 (2)同质性 (3)公有性 (4)表象性 (5)非系统性

(6)易接受性 (7)公认性 (8)可解释性 (9)多种解释性

4、两类问题:解释性、探讨性

亚里士多德:(1)定义科学知识——概念、命题

(2)获得科学知识的方法:三段论(理性)

(二)近代科学

16、17世纪——19世纪末

1、常规发展:16、17世纪——19世纪末

2、繁荣发展:19世纪——20世纪初

牛顿:(1)力学认识模式(理性)

(2)机械力学认识模式(形而上学)

(三)现代科学

爱因斯坦:研究方法——分析法、综合法、归纳法、推理法、理性非理性总和

之后产生——科学哲学家

二、技术发展史

古代技术——近代技术——现代技术

(一)古代技术

技艺、经验

“火”的使用——制陶技术——冶炼技术(化学科学)

文字——信息技术

石器——青铜器——铁器

“实用性”技术

古罗马

(二)近代技术

欧洲由“停滞”——飞速发展(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两次技术革命:

1、蒸汽动力技术(机器系统)

工具机 一>动力机

“车床”

技术体系:任何技术上的发明和应用总是和其他技术的发明和应用相关联,一类技术和各类技术之间依照社会目的和自然科学。。。。。。(后面没记下来,哪位高人给补一下

1、电气技术(科学理论)

弱电——强电

通信——照明——动力

特点:(1)电气技术是主导 (2)科学的结果 (3)来自于实验室

(三)现代技术

1、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 2、自动控制技术 3、能源新技术 4、激光技术

5、新材料技术 6、航天技术 7、生物技术 8、海洋技术 )

三、工程发展史

古代工程:明显军事特征

近代工程:机械工程

现代工程:二战,美国是主角(政府主导):化工、电气

第二篇 自然观 第一讲 自然界的物质性和演化

一、运动的基本形式

1、力学运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电磁力、万有引力)

三个等级:(1)基本粒子学运动 (2)宏观物体机械运动 (3)宇观力学运动

2、物理运动

3、化学运动

4、生物运动

5、人类社会运动

二、运动不灭原理

能量守恒

“宇宙热寂说”:宇宙一切运动都将转化为热运动(错误)

三、运动形式的矛盾性

1、吸引和排斥 2、化合和分解 3、同化和异化

四、自然界的演化过程

1、宇宙

(1)极早期,基本粒子形成阶段

时间:0秒——10(-36)秒 夸克粒子产生 ,10(-6)秒 强子产生,10(-2)秒 轻子产生

这个阶段光子辐射占优势

(2)辐射阶段和核合成阶段

时间:1秒——10(4)年 ,三秒钟时温度下降到10(9)K,氘核——氦——实物

(3)实物阶段

时间:10(4)年后,温度下降到10(5)K,原子稳定存在

实物占据主要地位,形成原始星云

(4)未来阶段

收缩到“原始火球”

2、恒星

(1)引力收缩——幼年期 (2)主序星——成年期 (3)红巨星——中老年期

(4)脉动和爆发阶段 (5)高密阶段——黑洞

3、地球的演化

4、生命的起源和生物的进化

第二讲 自然界的系统联系

一、自然界的系统形式——系统

1、概念:是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 分为三类:(1)孤立系统:没有信息、能量、物质转换

(2)封闭系统:与环境之间只交换能量,不交换物质

(3)开放系统:与环境之间既有信息、能量,又有物质交换。

2、系统的整体性

量:整体加和性 质:整体非加和性 (两者统一)

方法论:分析法与综合法的统一

3、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结构

时间结构:要素在时间上的恒定的分布和排列并在前后间有确定的相互关系。(历时态结构) 空间结构:要素在空间上的恒定的分布和排列并在前后间有确定的相互关系。

时空结构:是系统的空间结构随时间流逝而有节律的变化。

(2)功能

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的整体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中对其他系统产生影响和效应的能力。 功能以结构为基础,功能是结构的表现

功能会对结构发生反作用

方法论意义:系统优化就是结构优化

二、自然界的层次结构——按质量与尺度大小划分

1、基本层次:(1)微观层次:质量<10(-15)g 尺度<10(-6)cm

(2)宏观层次:质量10(-5)g--10(27)g 尺度10(-3)cm--10(9)cm

(3)宇观层次:10(11)颗恒星

2、系统层次的之间的关系

(1)整体与部分

(2)系统层次越高越复杂

(3)层次的分化和子系统的中心化

(4)系统结合力与层次高低成反比

三、自然界的复杂性

1、几个基本概念

(1)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既是复杂的又是简单的,复杂的事物具有简单性,简单的事物具有复杂性。

(2)线性:主要是指相互作用的量的之间有比例关系,各个作用是彼此独立的,其作用可以叠加,结果是稳定的、必然的。

非线性:主要是指相互作用的量的之间没有比例关系,各项变化不均匀,各个作用彼此相干或交叉,叠加原理失效,结果通常是随机的、多元的。

(3)竞争:泛指系统内部不同要素之间或不同子系统之间,或不同系统之间,通过某种斗争而促使系统演化的活动。

协同:是系统中许多子系统的联合作用。

2、自然界的自组织

(1)有序:系统的时空结构的规则性、组织性和确定性。

无序:不规则性、不确定性或混乱。

(2)自组织理论:系统结构的获得不是来自于系统之外的力量

他组织理论:来自外力

(3)自组织的条件:开放系统、远离平衡态、涨落(诱因)、非线性相互作用的实现 无序——>有序(开放的系统)

ds熵=dis(引入的熵)+des(原有熵) dis<0 des>=0

3、混沌

(1)概念:确定性系统有内在随机性;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初始条件经过非线性作用逐渐放大,演化过程中会导致有重大区别的结果,即“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2)复杂性研究:决定性与非决定性的统一。

参照老师课件~~略

第三讲 自然观 第三篇 科学技术方法论 第一讲 科学认识和科学问题

一、科学认识

(一) 科学问题——选题——收集材料和整理材料(科学事实)

1、 收集材料方法——经验性认识—— 非逻辑性思维

2、 整理材料方法——理性认识——逻辑性思维

(二) 科学认识结构

1、 科学认识主体:于一定自然课题构成某种实践关系的个人或群体。

2、 中介:理论知识、语言、符号、逻辑规则、操作程序等思维手段。

3、 科学认识客体:自然界中进入主体特质领域中的物质系统。

(三) 科学共同体(基于一定的范式)

人与自然关系:“对象性关系”

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的统一

问题 ——新问题

二、科学方法(中介)——实践方式、思维方式

层次:1、自然科学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专门研究方法;

2、适用于各门自然科学学科的一般研究方法;

3、适用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思维科学的最普遍的方法。

三、科学问题与科研选题

(一)科学问题分类

1、陈述性、过程性和因果性问题;

2、真问题愈加问题;

3、待解问题与无知问题

4、常规问题与非常规问题

(二)科学发展过程

波普尔:P1—TT—EE--P2(科学发展的过程是从问题P1开始的,经过提出试探性的理论TT或假说来尝试性的解决问题,然后再对这种解答进行严格的理论判断或实验的检验,消除可能的错误EE,在提出新的问题P2。)

问题:科学研究始于问题亦或观察?

中性观察理论:有观察导致问题,观察形成理论(错误)

答案:科学始于问题,问题引导观察,观察渗透结论:

1、 科学问题对科学观察有定向作用;

2、 理论在观察当中有背景意义,观察材料的取舍和理解与理性密切相关;

3、 观察中遇到新问题需要与它知的理论知识进行比较分析

(三)科研选题

基本原则:1、需要性原则或价值原则

2、 创造性原则

3、科学性原则

4、可行性原则

第二讲 获得和整理科学事实的方法

一、科学观察

(一)科学事实

1、概念

(1)科学事实:指人们对所观察到的客观存在的条件、现象和过程作出的真实描述。

(2)客观事实:指在时间和空间中实际存在着的条件、现象和过程。

(3)经验事实:指用某种语言、图像或文字对观察的客观事实所做出的陈述和判断。

2、 特点:个别陈述性、选择性、真实性

3、作用:(1)科学是形成新概念、新理论的基础

(2)科学事实是对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进行评价的基本手段

(二)观察方法

1、概念:是人们在一定的理论思维指导下,通过感官或借助科学仪器,在自然发生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研究对象,从而获得科学实施的一种研究方法。

2、分类:(1)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2)参与性与非参与性

(3)定向与非定向

3、基本原则 :(1)必须坚持观察的客观性原则

(2)必须坚持观察的全面性原则

(3)必须坚持观察的典型性原则

4、作用:(1)可为科学假说的提出和科学理论的形成提供第一手原始材料;

(2)可为检证科学假说和科学理论提供事实依据;

(3)还可以导致新的技术发明。

5、局限性:范围、精度、速度

二、实验方法

1、概念:是试验者根据科研题目的要求,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在人为控制或模拟客观条件的情况下,通过变革认识对象,获得科学事实的方法。

2、特点:(1)可以简化和纯化研究对象;

(2)可以强化和激化研究对象,在极端的条件下解释对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3)可以再现、加速、延缓或模拟研究对象;

(4)还是一种经济可靠的认识和变革自然的方法。

3、作用:

(1)实验是检验在科学认识中得到的各种学说观点的真理性的标准,是证实科学知识的手段;

(2)实验是获得新假说、新理论的直接来源,是发展科学知识的手段。

机遇是观察和实验,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三、整理科学事实的方法

(一)比较和分类

1、比较方法:异中求同法,同中求异法

2、分类方法应遵循的规则:(1)对称:子项之和等于母项

(2)按同一标准

(3)逐渐进行

(4)不能过窄、过宽,不能重叠分类、越级划分

(二)归纳与统计

1、归纳法:(1)完全归纳法

(2)不完全归纳法

(3)科学归纳法:判明因果联系的方法:求同法、求异法、共变法、剩余法

2、作用:(1)可以从科学事实中概括出一般规律,提出科学假说和理论;

(2)可以为科学的设计和安排观察实验提出逻辑依据。

3、缺点:(1)结论不是充分可靠的,或然性

(2)不能解释本质和原因

(三)分析和综合

辩证关系:1、分析是综合的基础

2、综合是分析的发展

3、分析与综合可以相互转化

第三讲 科学理论的研究方法

一、科学抽象法

1、概念:是指在科学研究当中对经验材料的比较和分析,通过分离、提纯和概括,能够抽取和把握本质因素,形成科学概念或科学符号,以达到解释研究对象的普遍规律和因果关系的思维方法。

逻辑经验主义:科学认识离不开经验。

科学抽象法:具有认识功能,从经验上升到理性认识。

2、科学抽象运用的几点要求

(1)一定要以大量的事实材料为基础;

(2)正确认识和处理现象和本质的关系,排除假象;

(3)应当区分事物本质的层次性。

3、科学抽象意义:主要表现在科学概括和科学符号的创造上。

(1)能够导致科学概念的建构和创造,“量子";

(2)能够提出和形成科学符号,用简洁、形式化的语言来表述科学认识成果,使科学研究更加严谨。(科学主题际性);

(3)创造出计算机语言。

二、形式演绎法

(一)三段论和假言演绎法

1、三段论事演绎推理最基本特质

大前提:M--P

小前提:S--M

结论:S--p

2、假言演绎法:以假言、判断为前提的推理法

如果P,所以Q;P真,所以Q真;Q假,所以P假

(二)量的演绎法

1、量:数学模型法:对研究对象进行量的分析、推导与演算,用数学形式描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的科学方法。

2、功能:(1)可以精练和准确地把握事物的本质

(2)有助于人们做出新的科学预言,发现新事实、新规律

(3)能够帮助思维推演出科学假说,离开了数学模型方法,理论思维是走不远的

(三)质的演绎法

1、质:思想实验法:是指从经验事实中抽象出具有特定质的规定性的理想模型并在思想上进行试验,在理想条件下演绎出事物本质和规律性的研究方法。

2、要求:(1)理想模型的建立 “质点” “钢体"

(2)思想实验方法的操作:a、以真实的物质实验为基础

b、要充分发挥想象力的作用,超越物质条件的限制 c、必须要有严密的逻辑推理手段

3、作用:(1)提供逻辑证明和反驳

(2)在科学发现中有遇见作用

(3)建立和表述理论体系的作用

4、局限性:演绎不是万能的

(1)演绎前提和结论的正确性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

(2)演绎法的可靠性大,但相对来说创造性小

三、建构理论体系的方法(以“基本概念”为出发点)

1、科学理论的原则:

(1)逻辑完备性:

a、凡是科学理论都要有名曲的概念、恰当的判断、正确的推理以及严密的逻辑证明加以表述;

b、任何科学理论的逻辑结构都能概括的复现客体总体;

c、在科学理论中,它的所有范畴和规律都是一个一个依次推导出来的;

d、凡是科学理论,其整个体系具有演绎性、无矛盾性和完备性。

(2)全面性系统性

(3)历史继承性

2、科学理论功能:解释、指导、遇见

3、构建理论体系的方法:

(1)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2)逻辑与历史统一的方法

(3)公理化方法:尽量少的原始概念和大量实践基础上概括出来的,从具有逻辑简单性得不证自明的原始命题出发,通过演绎推理来建构体系。

三原则:无矛盾性、完备性、独立性

第四讲 创造性思维的形式和特点

一、创造性思维

1、基本特征

(1)整体性:左脑思维和右脑思维的有机统一

(2)综合性:调动和使用各种思维形式和方法

(3)突跃性:解决问题时伴随顿悟、灵感等思维飞跃

(4)独特性:结果具有新颖性

2、机制

(1)微观机制:意识、潜意识的协调作用

(2)宏观机制:选择与建构的相互作用

3、过程

(1)准备:发现、确定目标、形成问题,围绕问题收集材料

(2)孕育构思:对信息进行思维加工

(3)潜伏顿悟:由意识——潜意识

(4)验证完善:采用逻辑思维

二、联想和类比

(一)联想

1、类型: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

2、作用:(1)广泛的联想有助于形成和提出有价值的研究目标

(2)围绕创造目标,搜寻和调动头脑中储存的有关知识的途径

(3)灵活的联想是沟通思路,启发灵感,获得解决问题的创造性设想的重要条件

(二)类比推理

1、概念:根据两个(两类)对象部分属性相同或相似联想推出两个(两类)对象其他属性相同或相似。

2、推理:A对象有属性a,b,c,d

B对象有属性a',b',c'与a,b,c相同或相似

所以,B对象可能有与d属性相同或相似属性d'

3、特点:逻辑与直觉两重特征

4、类型:(1)简单共存类比

(2)因果关系类比

(3)对称类比 A:p,q有对称关系

B:p'与p相同或相似

所以,B对象可能有q'与p'对称

(4)协变类比 A:a,b,c和f(a,b,c)

B:a',b',c'与a, b, c相同或相似

所以f(a',b',c')

三、想象、灵感和直觉

(一)想象

1、概念:是在头脑中改造记忆中的表象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2、特点:

(1)形象性:想象中所运用的知识、经验等思维元素,以及产生的新知识、新方案,都是以具体、直观的形象的形式存在的。

(2)概括性:想象活动并不是一种感性认识形势,而是具有形象概括性的理性认识形势。

(3)幻想性:指想象中包含有猜测、幻想或自由创造的成分。

3、作用:

(1)想象是承担创造性“建构”任务的重要思维形式;

(2)想象可以超越研究对象和条件的限制,通过在头脑中钝化和概括研究对象,使创造型探索活动更加深入和广泛;

(3)想象可以转化为激发创造者奋斗不息的动力。

(二)灵感

1、概念:指主体对于反复思考而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某种偶然因素或潜意识信息启发而得到突然顿悟的心理状态。本质上是一种高级认识阶段上的心灵受激感应活动。

2、特点:(1)引发的随机性 (2)显现的瞬时性 (3)认识的突破性 (4)情感的波动性

3、作用:能使人们在思维的困境中突然领悟到问题的症结或本质,产生意想不到的创造性设想,为创造者提供富有启发的解决线索,或沟通发明思路,或涌现新颖的创造方案,或指出全新的探索方向。

(三)诱发、捕捉灵感

1、要在大脑中造成灵感闪现的诱发势态;

2、要善于科学用脑,张弛结合;

3、提高机遇发生概率;

4、要善于及时捕捉和灵感闪现的创造性火花。

(四)直觉

1、概念:指创造者在已有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对事物本质的直接领悟和判断。

2、特点:(1)直觉的非逻辑性 (2)直觉过程的自动性 (3)直觉的信念坚定性

3、作用:

(1)是研究者发现和确定有价值的研究方向和目标的主要思维因素;

(2)直觉是直接作出科学发现的工具;

(3)是大脑接受偶然信息,触发创造灵感的重要条件。

四、科学假说

1、概念:是根据已知的科学知识和科学事实,对未知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所做的推测性的解释和说明,是自然科学理论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

2、特点:(1)科学性 (2)假定性 (3)易变性

3、科学家说建立的方法和原则

(1)解释原则 (2)对应原则 (3)简单性原则 (4)可检验性原则

4、假说的检验

(1)理论检验:a、逻辑的完备性 b、逻辑简单性 c、假说的解释和预见能力

(2)实践检验:直接检验

简接检验:a、由假说基本命题通过演绎

b、通过观察实验

c、从结论反推假说命题的真理性

第五讲 探索复杂性的方法

一、从探索简单性到探索复杂性

1、简单性基本出发点

(1)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部分的集合,事物的本质不在集体中,因此对部分质作出的解释和说明,就能把握事物的种种属性和规律。

(2)假定事物间只具有简单的线性关系,因此部分质累加构成整体质。

(3)认为事物变化服从机械因果规律。

(4)事物运动过程是可逆的,因此事物不会有演化、发展的历史。

(5)在评价事物“真善美”或“假恶丑”,采取的是“由细至总”的评价方式,即部分好(坏)对应整体的好(坏)。

2、复杂性基本出发点

(1)认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有机的系统整体,都具有其组成要素(部分)在各自孤立状态下所不具有的新质,因此,不能直接用组成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时的性质和规律,去解释系统整体的性质和规律。

(2)认为各组成要素彼此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正是这种关系导致系统整体产生新质,因此必须以这种关系为研究中心,以整合的思维方式去考察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3)认为事物在系统整体的变化过程中服从因果反馈作用规律,不同的原因可以导致同一结果,不同的结果可能有同一原因。

(4)认为事物不仅以系统的方式存在着,而且还生成着和消逝着。

(5)采取一种从整体出发,深入部分,再回到整体的思维方式去评价事物,认为局部最优要服从整体最优,有时甚至要牺牲局部最优或保持次优也要首先确保整体效益的优化。

二、系统整合法

1、混合系统与整合系统的区别

(1)二者内部联系方式不同 混合:机械的组合 整合:有机的联系

(2)各自要素的关联性不同 混合:要素具有相对独立性 整合:要素不能脱离整体而存在

(3)量的规定性不同 混合:不具备量的关系和比例 整合:有固定的、严格的量的关系和比例

(4)质的特点不同 混合:系统中要素的增减,不会丧失整体质 整合:少一个元素,整体质丧失

2、操作模式

(1)第一步,黑箱辨识法 (2)第二步,系统分析法 (3)第三步,综合创造法

三、因果反馈法

1、原因和结果通过反馈机制对过程控制

2、原则和类型:(1)目的型方法 (2)稳定型方法 (3)放大型方法

四、有控组织和目标优化法

(一)有控组织

1、概念:以自组织为基础,根据自组织条件、机制与规律对系统加以控制

2、一般机制:

(1)着眼于系统结构的耗散性:适度开放、适时开放

(2)致力于系统要素的协同性:通过竞争达到协同、运用序参量引导协同

(3)关注于系统涨落的机遇性:从偶然看到必然、充分发挥环境选择作用

(二)目标优化

1、整体法:追求整体目标的优化

2、分析法:在整体目标优化的前提下,分析个子目标

3、价值法:把握正确价值取向

4、跟踪法:把注意力放在确定初始值上,并采取“等待”必然确定的结果——目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