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

在这本书中,恩格斯主要介绍了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史和各学科中的自然辩证法。

在介绍自然辩证法的发展历史时,恩格斯通过大量的自然科学发展的事实向我们展示了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艰辛而曲折的过程。他认为人类认识自然大体上可以分为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16世纪、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阶段。

以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

“在希腊哲学家看来,世界在本质上是某种从浑沌中产生出来的东西,是某种发展起来的东西、某种逐渐生成的东西。”在希腊人那里,自然界被当作一个整体而从总的方面来观察,坚持从自然界本身去寻求对自然界的解释。以古希腊哲学家为代表的朴素唯物主义一方面在哲学上成为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思想渊源,另一方面他们的天才预见逐渐得到发展和证实。如“整个自然界都处于永恒的产生和消灭中,处于不断的流动中,处于无休止的运动和变化中”的“天才的直觉的东西”已经成为“严格科学的以经验为依据的研究的结果”。正如恩格斯在文中说到“在希腊哲学的多种多样的形式中,差不多可以找到以后各种观点的胚胎、萌芽。”

16世纪、17世纪自然科学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这是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始的时代,恩格斯形容这一时代为“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的时代,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了,自由思想愈来愈根深蒂固,为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作了准备。这个时代“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这一伟大的时代,不仅为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作了准备,而且为我们现今科学研究的发展提供了借鉴。作为研究生,在以后的发展中,应该努力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广泛涉猎,博览群书。各个学科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广泛涉猎各个学科的知识能过开阔我们的科学视野、加深科学理解深度,有助于培养专而杂、杂而专的科研人才。“专”指科研的深度,“杂”指科研的广度,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作为研究生应该学会在学科融合中寻找研究灵感和研究资料,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解决实践问题。

这一时期,自然科学的主要工作是掌握手边现有的资料,搜集和初步整理大量资料。从数学、物理学到化学、生物学,各个学科都是如此。现在许多学生受拜金主义、权力至上思想影响,行为上偏向于急功近利、过于浮躁,往往不能静下心进行科学研究。该时期各个学科的发展历程为我们提供了进入某一学科、专业的路径,对于今天的研究生来说,进入一个学科之前,可以通过搜集现有资料初步了解该学科的发展历程、现有基础理论、学科研究前沿等基本问题,逐渐深入探究该学科内涵,为以后的研究奠定基础。

恩格斯指出这个时代的特征是“一个特殊的总观点的形成”,这个总观点的中心是“自然界的绝对不变性”。这个时期的自然科学家认为,世界是某种“僵化的东西、某种不变的东西”,至于世界形成的原因则是“一种不能从自然界本身来说明的外来的推动力”。当时的自然科学家当不能用现有知识解释时,就往神学寻求答案,这与当时的科学研究背景有关。而将这个僵化的自然观打开第一个缺口的不是自然科学家,而是哲学家康德。之后,随着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学科的发展,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完备了,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

保守的、机械的自然观的逐渐瓦解和新的自然观的逐渐形成给予我们两个启示:第一,独立思考,勇于创新。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始,虽然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了,但是自然科学家在解释世界形成的原因时又陷入了神学的沼泽,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密切关系。恩格斯指出“哥白尼在该时期的开端给神学写了绝交书,但是牛顿以关于神的第一次推动的假设结束了这个时期。”在这种大背景下,自然科学家很容易受前人研究的影响,继续了神学的观点。这对于我们的启示是,在今后的科学研究中,我们应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站在巨人的肩膀进行研究的同时不能被“巨人”所左右,应该有自己的见解、思想,既学习前人,又超越前人,勇于创新。第二,跨学科发展。打破僵化自然观缺口的是哲学家康德,而不是自然科学家;恩格斯也说“自然科学家得受哲学的支配”。也许哲学与我们的研究方向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从哲学思想中我们能够获得灵感,而这种哲学应该是一种“建立在通晓思维的历史和成就的基础上的理论思维的形式”。恩格斯还提到自然科学的各个部门是循序发展的,彼此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共同为生产服务。作为新时期的研究生,应该努力向跨学科、多学科人才方向发展,在学科融合中寻找灵感、发现真理。

19世纪自然科学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十九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为自然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资料。由热的机械当量的发现所推到出来的能量转化证明,自然界中的一切运动的统一已经是自然科学事实;有机细胞的发现揭示了一些多细胞的机体产生的本质——各自按照细胞分裂的规律从一个细胞成长起来的;达尔文的进化论解释了机体的无限差异性。自然科学各学科的发展为唯物主义的自然观的确立奠定了牢固的基础,经验科学的发展逐渐克服了十八世纪机械论的片面性,自然科学各个研究部门之间联系的被证实,促进科学从经验科学变成理论科学。

辩证法的规律是从自然界以及人类社会的历史中北概括出来的,辩证法的规律是历史发展的自然界及人类社会这两个方面和思维本身的最一般的规律。简化为:量转化为质和质转化为量的规律、对立的相互渗透的规律和否定的否定的规律。

从不同学科角度阐述自然辩证法的发展

该书中,恩格斯探讨了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等各个学科中的辩证法。自然辩证法与自然科学的各学科之间是相互渗透的,各个学科部门的研究成果中蕴含着自然辩证法的内涵,自然辩证法用科学的角度解释了各学科部门的研究成果。数学的三角学中将三角形和另一种图形(比如圆)联系起来考察三角形的性质,这对辩证法来说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证明了辩证法是从事物的相互联系中理解事物,而不是孤立的理解事物。化学中用分子中原子数目的不同说明其他的同素异形体,这也证明了辩证法中从量到质的转化。生物学中,用辩证法说明生和死的本性能得出“生就意味着死”,生命的否定实质上包含在生命自身之中的生理学中。自然辩证法蕴含在自然科学的各个学科中,自然学科的发展又为辩证法提供了有力的例证。

通读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印象最深刻的启发是;我们要专而杂,杂而专。

各个学科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我们既要做专家,也要做杂家;既要有研究的深度,也要提高研究的广度。我们要“专而杂”。数学能够为我们提供研究模型;哲学能够为我们提供突破瓶颈的灵感;力学、物理学、化学为我们提供实验研究的思路与路径……虽然我们的专业隶属于某一特定的学科,但各学科都有我们需要学习的地方,都有我们可以利用的知识。因此,广泛阅读、博览群书成为必要的。但我们也要“杂而专”。自然科学是一个知识的海洋,我们没有充足的精力与时间从事各个学科的研究。我们所能做的是专于某一学科,拓展研究的深度;让其他学科为其服务,提高研究的广度。

 

第二篇:20xx级自然辩证法读书报告参考选题

成都理工大学20##级硕士研究生

《自然辩证法概论》读书报告参考选题

1、人类自然观的历史发展

2、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3、系统自然观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4、人工自然观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5、生态自然观的形成及主要特征

6、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

7、关于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8、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9、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主要内容

10、马克思恩格斯科技思想的主要特征

11、马克思的技术异化思想

12、论科学的本质特征

13、论技术的本质特征

14、科学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15、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动力

16、评技术自主论

17、系统方法及其作用

18、复杂性方法及其作用

19、创造性思维的基本特征

20、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包括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等)

21、科技决定论的哲学反思

22、哲学对科学技术的影响

23、社会文化对科学技术及其发展的影响

24、论弘扬科学精神的重要意义

25、中国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主要特征

26、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内涵及途径

27、创新型人才的特征及培养途径

28、科学家的行为规范与科学道德

29、科学家和工程师的社会责任

30、研究生学习研究自然辩证法的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