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道德情操论》

走向“德”与“富”统一之路

——《道德情操论》读后感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中法)091班 姓名:杨洋 学号:5000409033

摘要:当前社会市场经济主导全球的同时,人们内心深处的那片纯洁善良的灵魂栖息地也日渐变得唯利是图,背离美德和智慧的追求。新闻报道频繁出现,“让救命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悲剧故事,我们不禁在想,到底什么是对?什么是错?是见死不救,还是甘于进入被人冤枉的困境抉择?各种消息称,“企业没有社会责任感,乱用食品添加剂”,接二连二的食品安全问题引人深思。在“德”之路和“富”之路的选择中,我们是否必须要做出抉择?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幸福上,我们是否就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幸福和满足呢?阅读了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以后,在这位伟大的经济学家和社会伦理学家伟大的思想体系的影响下,我总结出了自己的一点看法。关于德之路与富之路的选择,我认为,人生的幸福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对美德的要求高于对财富的追逐。我们应该尽量让“德”之路和“富”之路统一起来。

关键字:市场经济 “德”之路 “富”之路 亚当·斯密 《道德情操论》

在市场经济席卷全球的今天,经济迅猛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日益丰富多彩。但是人们内心普遍的幸福感并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而水涨船高。物欲横流的是我们对财富的贪欲和对权势利益的追求。我们往往容易犯这样一个错误,总是觉得现在把钱赚回来就是幸福,生活就是为了钱而活着并且仅此而已。我们发展社会市场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则和各种法律法规,那么我们内心深处的幸福呢?这就要靠一种叫做内心的道德律的东西来约束我们的行为。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一书,通过阐述以“公民幸福生活”为目标的伦理思想,带领我们进入了一个以“情感,秩序,道德”为特征的道德哲学世界。斯密说,“人类的幸福主要来自被人爱的感觉”。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感觉,一种有人关心有人惦记的温暖。斯密总结出人性闪烁的光芒,“人性的至善至美就在于关心他人胜过关心自己,在于克制我们的私心,培养公正无私和慈善博爱的情操。”“德”之路是我们追求人性光芒的选择,用我们的心去感知别人的处境,去同情别人,关心社会。同时可以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让自己的心灵感受上帝的博爱之光。斯密也说,“人们总是钦佩或近于崇拜富人”“我们都希望美名远扬,赢得尊敬,害怕落到名声扫地,为人不齿的下场”。“富”之路也是我们心中所愿的美好,我们总希望自己更加富有,更加地位显赫,更加赢得社会的肯定与尊重。我们惧怕贫穷,害怕沦落到没有人在乎与关注的境地。

在大多数情况下“德”之路和“富”之路是不一致的。伟大的革

命导师马克思曾说过,资本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之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下任何罪行,甚至冒着被绞死的危险。尤其是在当下这个社会人们都是逐利的。做什么事都会问一句,那有什么好处呢?那值多少钱呢?有的人为了获得更多的财富,甚至会不顾一切。在追求财富的路上,有时候我们并不能遏制自己的私欲。斯密告诉我们,“仅仅因为别人的幸福妨碍了我们的幸福,我们就去破坏他的幸福,仅仅因为对别人有用的东西对我们同样有用或更加有用,我们就夺走这些东西,或以牺牲别人来满足人皆有之的我们的需求,以使自己的幸福超过他人幸福的任何行为,都不会得到公正旁观者的赞成。” 我们追求财富,是因为我们需要生活,饥思食、渴思水、冷思衣这些最基本的生存条件,我们是需要的。人人都有在自己国土生存下去的基本人权。这一点我们都可以做的到。但是,我们的要求远不如此。我们需要更多的财富,我们需要拥有自己的房子,车子,家庭和很多很多东西。这些物质的满足似乎都是靠金钱来获得的,于是我们就死命的去挣钱,去创业,勤勤恳恳努力工作。但是还不够,我们想要挣的更多,我们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于是,很多人在追求财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在道德的道路上却越走越偏。当足够多的财富摆在你的面前,你只要放弃心中的道德就可以轻松地获得,很多人就把持不住了。像三鹿奶粉事件,三聚氰胺的添加对人体是有害的,可是为了通过有关部门的检查,增加蛋白质的含量,提高企业的利润。这些个企业老总就背弃了对顾客负责,对人民生命财产负责的信条,

为了一己之私铤而走险。在“德”之路和“富”之路的选择中,毅然的走向财富,最终断送了自己企业的未来和自己发展的前途。贪欲过度也会产生痛苦,所以说,我们一方面应该在市场经济中遵循亚当·斯密“一直看不见的手”的经济规律,另一方面我们更应该遵循亚当·斯密关于社会伦理学中所说的不能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幸福之上。也只有遵循了自己心中的道德律,内心才能够得到安宁。

有时候“德”之路和“富”之路是可以统一起来的。富人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美德的要求赢得社会更广泛的赞誉;美德之人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工作赢得更多的财富。就如斯密所说,“对于中下层平民百姓来说,追求美德和追求财富(如果不是不合本分的痴心妄想)的途径几乎是一致的”。我们绝大多数人可以通过诚实经营,安分守己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这时候,随着自己的不断努力,工作越做越好,工资越来越高,自我满足的幸福程度也就越高。能力与工资相匹配,付出就会有收获,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讲是都是合理的。但是如果面临“德”之路和“富”之路必然要选的话,你就选择自己的良心吧,这样可以让自己的过得更加幸福。

综述,在基本的生活条件得到满足之后面对“德”之路和“富”之路的选择,我们应该更多的注重自己的美德、更多的关心去如何协调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尽量做到“德”“富”双收,做一个既富裕又具有美德的良好公民。

参考资料:1.《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著

2.《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道德情操论》读书笔记

在读书之初,我先是仔细的看了老师的要求:“准确的提炼原著”,所以我本着小心谨慎的心态开始了阅读。没有急急躁躁的直接翻开就读,而是先看了看书后的一些评论。

“不读《国富论》不知道应该怎样才叫“利己”,读了《道德情操论》才知道“利他”才是问心无愧的“利己”。 ”

“ 斯密自己比起重视《国富论》来似乎也更重视自己的《道德情操论》。《道德情操论》不仅是他出版的第一本主要着作,也是他在逝世前的最后几年里竭尽全力进行修订的一本书。他在身患重病、知道自己已经时日无多的情况下,对这本书进行了最重要的一次修订,这说明了伦理学在斯密心目中的地位。对于道德真理的探讨在斯密那里是贯穿始终的。”

包括我敬爱的温总理也先后五次提到并推荐这本书。

这让我更是感觉到了要以一种谨慎的心态面对。于是,我翻开了书页。以下是我在阅读过程中摘录于提炼的,其中以提炼为主,摘录只有很少一部分。

第一卷 第一章

? 眼神是最不易伪装的地方。

? 同情,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情感之一。

? 人会产生同情,但是有当他亲身体验过当事人所身处的情景之后,才会真正的了解当事人所处的状态与情绪。

? 人在理解他人时会将自己代入到他人的身体中,但是依然以自己的大脑去思

考。这也就直接的导致了某些或许并不存在的事情的发生。有点世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的味道。

? 当人与人交流、交往时,如果他人对事物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与自己心中所预

期的一样,那么人便会愈加兴奋;反之,则索然无味。

? 对死亡的恐惧,成为人性中最根本的一项原则。他一方面破坏着人的幸福,

另一方面还人类以公平;它一方面让个人痛苦不堪,另一方面在某种程度上捍卫了社会。

? 有时,我们在理智上赞同一件事,但是感情上的反应却不完全合拍,很多时

候我们表示赞成的同时内心没有一丝同情。

? 人们的行动是由内心的情感引起的,并且决定了行为结果的善恶是非。 ? 判别自己对一件事物的判断是否与他人一致时,可以从观察自己与他人针对

这件事物所流露出的情感是否一致来确定。

? 情绪与理智并不是100%的一致。

? 人在判断他人的情感是否恰当时,往往以自己在相同情况下的行为为判断依

据。

? 与自身有因果、关系与纠葛的事件往往会导致我们判断的失常。 ? 在一个陌生的群体中有助于情绪的平复。

? 我们爱自己=爱他人,不吃亏也不赚。

? 最郁闷的事莫过于自己的不幸不仅不被人同情,反而招来他人的白眼和嘲

笑;最开心的事哦过于受到别人由衷的关注与理解。

? 评判他人观点的两个标准:得体适度、完美无缺。如果完全符合那就是能够

得到他人的敬佩;如果虽不完美但是也接近,那就是表扬;若是达不到就要

被批评了。

第五卷 第一章

? 习惯会强化我们的感受。

? 风尚是由社会的上层所主导的。

? 古人的事、物经过时间的积累后就成为了一种认知上的定式。不可更改,任

何变动都会破坏人们认知上的这个事物的完美,似乎它就应该也只能是如此。

? 古人的事物也受到它所在的时代的社会风俗、习惯的影响,即使是两个相当

接近、类似的事物,在不同的地域,也会有截然不同的含义。

? 所谓的潮流一定是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人或者团

体来引导的。

? 但是,在现当下,通过网络平台,社会较低层的声音可以很容易的表达出来,

一旦这种声音汇聚在一起,成为一个声音的时候,那么也能引领潮流。 ? 当我们习惯某些事物后,便会对他形成记忆的惯性。若下一次,见到的有不

同便会觉得别扭,不舒服。反之,这舒服。

? 所以,习惯了就是美的?不习惯就是丑的吗?

? 所以,习惯的可以是美丽的,但是不习惯的一定不是美的。

第五卷 第二章

? 在某种环境下成长,便会对那种环境习惯。无论之后他对那种环境的处事方

式的判断是好是坏,至少他不会反对,更很可能会认同。

? 职业、境遇、阶层等等都会在一个人身上留下习惯的烙印,形成其特殊的行

为方式。

? 人在诞生时都是一样的,都是白纸。从他呱呱落地那一刻开始,这张白纸便

会被涂抹上各种颜色,最终形成独一无二的人。

? 书中,从人的本性到其职业、阶级再到地区、国家最后到文明与野蛮,叙述

的都是一个原则:环境塑造人,人可被环境再塑造。

? 习俗与人们的普遍品质可以有差异,但是不会十分之大。

读完后,首先,这本书给我的感觉是像一把梳子。我原本就有所了解,有所知晓的事物,在阅读后有了一种豁然开朗并且找到脉络的感觉。随便举一个列子,就好像我本就知道换位思考,本就知道设身处地,但是却仅仅只是知道,仅仅只是在使用而并不知道其原因。而读了第一卷第一章后,我才明白,人会产生同情,但是有当他亲身体验过当事人所身处的情景之后,才会真正的了解当事人所处的状态与情绪。人在理解他人时会将自己代入到他人的身体中,但是依然以自己的大脑去思考。可以说,这本书把我们最习以为常的东西用完整而严密的逻辑书写了出来,令人为之叹服。

然后,读着读着我又发现貌似有些我可以反驳的地方。毕竟,随着时间的流逝,亚当斯密那个时代的某些东西已经永远的里去了,那么在那个时代的某些观点、理论,到了先当下就未必还能成立。就例如书中说的所谓的潮流一定是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的、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人或者团体来引导的。但是,在现当下,通过网络平台,社会较低层的声音可以很容易的表达出来,一旦这种声音汇聚在一起,成为一个声音的时候,那么也能引领潮流。所以所谓潮流就是大家都

认可并追寻一个事物时的群体行为。我斗胆想象一下,是不是这样说,才能更为准确的表述呢。

最后,有些地方我没能读懂。第五卷的第二章,我知道他说的是有关社会习惯与时尚对道德情感的影响。但也仅仅只是知道,对于书中所写的关于文明与野蛮的问题我不能理解。或者说是我本就有的一些想法与书中的观点产生了冲突吧。

书中把抛弃、杀掉小孩视为野蛮的行为,认为文明的一种体现是尊重生命。尊重生命是文明我认同,但是,杀掉和抛弃小孩就一定是野蛮的吗?人类是生物,所有的生物都在进化,在进化过程中优胜劣汰,这是自然法则。产生文明,是进化的一种结果。文明的进化是人类进化的结果。那么,如果在某些情况下杀死和抛弃小孩被允许与被认可是野蛮的体现,是一种退化。而即便拖累群体,也要“尊重生命”那岂不与自然法则所相悖。那这是进化还是退化?当然,可能我原有的想法就是野蛮的吧。

道德情操论中关于良心,人心的论述似乎和中国古代的性善论相吻合。其实我感觉不管是什么理论或者说法都是在描述人心中的那座天平,不管是天性还是受成长环境影响而形成,每个人得心中都有一套自己的行为准则,不会去违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一旦哪天自己打破了自己的规则,那么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内心的平静动摇之后,人们会更大程度上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所以,内心的准则和内心的平静是最基本的东西。

小结一下,亚当斯密的《道德情操论》从根本上揭示了人类和谐生存与发展的根源。总结了人们行为的道德准则。当人们身处变革或是逐渐由道德底线走向法律底线时就应该读读这本书,找找毛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