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实验一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

                       

                  

                  班级:光伏2班

                  姓名:王永强

学号:1200309067

实验一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1、研究高阶系统的稳定性,验证稳定判据的正确性;

2、了解系统增益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观察系统结构和稳态误差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任务

1、稳定性分析

欲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只要求出系统的闭环极点即可,而系统的闭环极点就是闭环传递函数的分母多项式的根,可以利用MATLAB中的tf2zp函数求出系统的零极点,或者利用root函数求分母多项式的根来确定系统的闭环极点,从而判断系统的稳定性。

(1)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用MATLAB编写程序来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并绘制闭环系统的零极点图。

在MATLAB命令窗口写入程序代码如下:

z=-2.5

p=[0,-0.5,-0.7,-3]

k=1

Go=zpk(z,p,k)

Gc=feedback(Go,1)

Gctf=tf(Gc)

dc=Gctf.den

dens=ploy2str(dc{1},'s')

运行结果如下:

Gctf =

                  s + 2.5

  ---------------------------------------

  s^4 + 4.2 s^3 + 3.95 s^2 + 2.05 s + 2.5

Continuous-time transfer function.

dens是系统的特征多项式,接着输入如下MATLAB程序代码:

den=[1,4.2,3.95,1.25,0.5]

p=roots(den)

运行结果如下:

p =

 -3.0058 + 0.0000i

        -1.0000 + 0.0000i

        -0.0971 + 0.3961i

        -0.0971 - 0.3961i

p为特征多项式dens的根,即为系统的闭环极点,所有闭环极点都是负的实部,因此闭环系统是稳定的。

下面绘制系统的零极点图,MATLAB程序代码如下:

z=-2.5

p=[0,-0.5,-0.7,-3]

k=1

Go=zpk(z,p,k)

Gc=feedback(Go,1)

Gctf=tf(Gc)

[z,p,k]=zpkdata(Gctf,'v')

pzmap(Gctf)

Grid

运行结果如下:

z = -2.5000

p =

        -3.0297 + 0.0000i

        -1.3319 + 0.0000i

        0.0808 + 0.7829i

        0.0808 - 0.7829i

k =1

输出零极点分布图

 

(2)已知单位负反馈控制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当取=1,10,100用MATLAB编写程序来判断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只要将(1)代码中的k值变为1,10,100,即可得到系统的闭环极点,从而判断系统的稳定性,并讨论系统增益k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1.当K=1

在MATLAB命令窗口写入程序代码如下:

 z=-2.5

p=[0,-0.5,-0.7,-3]

k=1

Go=zpk(z,p,k)

Gc=feedback(Go,1)

Gctf=tf(Gc)

dc=Gctf.den

dens=ploy2str(dc{1},'s')

运行结果如下:

Gctf =

                  s + 2.5

  ---------------------------------------

  s^4 + 4.2 s^3 + 3.95 s^2 + 2.05 s + 2.5

Continuous-time transfer function.

接着输入如下MATLAB程序代码:

den=[1,4.2,3.95,1.25,0.5]

p=roots(den)

运行结果如下:

p =

         -3.0058 + 0.0000i

         -1.0000 + 0.0000i

         -0.0971 + 0.3961i

         -0.0971 - 0.3961i

下面绘制系统的零极点图,MATLAB程序代码如下:     

    z=-2.5

p=[0,-0.5,-0.7,-3]

k=1

Go=zpk(z,p,k)

Gc=feedback(Go,1)

Gctf=tf(Gc)

[z,p,k]=zpkdata(Gctf,'v')

pzmap(Gctf)

Grid

运行结果如下:

z = -2.5000

p =

 -3.0297 + 0.0000i

        -1.3319 + 0.0000i

        0.0808 + 0.7829i

        0.0808 - 0.7829i

k =1

输出零极点分布图

2.当K=10

在MATLAB命令窗口写入程序代码如下:

   z=-2.5

p=[0,-0.5,-0.7,-3]

k=10

Go=zpk(z,p,k)

Gc=feedback(Go,1)

Gctf=tf(Gc)

dc=Gctf.den

dens=ploy2str(dc{1},'s')

运行结果如下:

Gctf =

                 10 s + 25

    ---------------------------------------

  s^4 + 4.2 s^3 + 3.95 s^2 + 11.05 s + 25

接着输入如下MATLAB程序代码:

den=[1,4.2,3.95,1.25,0.5]

p=roots(den)

运行结果如下:

p =

-3.0058 + 0.0000i

       -1.0000 + 0.0000i

       -0.0971 + 0.3961i

       -0.0971 - 0.3961i

下面绘制系统的零极点图,MATLAB程序代码如下:

    z=-2.5

p=[0,-0.5,-0.7,-3]

k=10

Go=zpk(z,p,k)

Gc=feedback(Go,1)

Gctf=tf(Gc)

[z,p,k]=zpkdata(Gctf,'v')

pzmap(Gctf)

Grid

运行结果如下:

z =  -2.5000

p = 0.6086 + 1.7971i

   0.6086 - 1.7971i

   -3.3352 + 0.0000i

-2.0821 + 0.0000i

k = 10

3.当K=100

在MATLAB命令窗口写入程序代码如下:

 z=-2.5

p=[0,-0.5,-0.7,-3]

k=100

Go=zpk(z,p,k)

Gc=feedback(Go,1)

Gctf=tf(Gc)

dc=Gctf.den

dens=ploy2str(dc{1},'s')

运行结果如下

Gctf =

                100 s + 250

  ----------------------------------------

  s^4 + 4.2 s^3 + 3.95 s^2 + 101.1 s + 250

Continuous-time transfer function.

接着输入如下MATLAB程序代码:

den=[1,4.2,3.95,1.25,0.5]

p=roots(den)

运行结果如下:

p =

-3.0058 + 0.0000i

      -1.0000 + 0.0000i

      -0.0971 +  0.3961i

      -0.0971 - 0.3961i

下面绘制系统的零极点图,MATLAB程序代码如下

   z=-2.5

p=[0,-0.5,-0.7,-3]

k=100

Go=zpk(z,p,k)

Gc=feedback(Go,1)

Gctf=tf(Gc)

[z,p,k]=zpkdata(Gctf,'v')

pzmap(Gctf)

Grid

运行结果如下:

z = -2.5000

p =1.8058 + 3.9691i

1.8058 - 3.9691i

     -5.3575 + 0.0000i

-2.4541 + 0.0000i

k =100

输出零极点分布图

2、稳态误差分析

(1)已知如图3-2所示的控制系统。其中,试计算当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单位斜坡信号和单位加速度信号时的稳态误差。

图3-2 系统结构图

从Simulink图形库浏览器中拖曳Sum(求和模块)、Pole-Zero(零极点)模块、Scope(示波器)模块到仿真操作画面,连接成仿真框图如图3-3所示。图中,Pole-Zero(零极点)模块建立,信号源选择Step(阶跃信号)、Ramp(斜坡信号)和基本模块构成的加速度信号。为更好观察波形,将仿真器参数中的仿真时间和示波器的显示时间范围设置为300。

图3-3 系统稳态误差分析仿真框图

信号源选定Step(阶跃信号),连好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束后,双击示波器,输出图形如图3-4所示。

图3-4 单位阶跃输入时的系统误差

信号源选定Ramp(斜坡信号),连好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束后,双击示波器,输出图形如图3-5所示。

图3-5 斜坡输入时的系统误差

信号源选定加速度信号,连好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束后,双击示波器,输出图形如图3-6所示。

图3-6 加速度输入时的系统误差

从图3-4、3-5、3-6可以看出不同输入作用下的系统的稳态误差,系统是II型系统,因此在阶跃输入和斜坡输入下,系统稳态误差为零,在加速度信号输入下,存在稳态误差。

(2)若将系统变为I型系统,,在阶跃输入、斜坡输入和加速度信号输入作用下,通过仿真来分析系统的稳态误差。

信号源选定Step(阶跃信号),连好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束后,双击示波器,输出图形如图所示。

信号源选定Ramp(斜坡信号),连好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束后,双击示波器,输出图形如图3-5所示。

信号源选定加速度信号,连好模型进行仿真,仿真结束后,双击示波器,输出图形如图所示。

/

四、讨论下列问题:

1.讨论系统增益k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增益k可以在临界k的附近改变系统的稳定性。

2.讨论系统型数以及系统输入对系统稳态误差的影响。

     增大系统开环增益k,可以减少0型系统在阶跃输入时的位置误差;可以减少i型系统在斜坡输入时的速度误差;可以减少ii型系统在加速度输入时的加速度误差。

五、实验体会。

1.熟悉了高阶系统稳定性的判定,进一步验证了稳定判据的正确性。

2.了解系统增益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3.初次使用Matlab进行仿真实验,所以遇到较多的问题。但是,通过     不断的改进,所得结果渐渐趋于预计情况。因此,在实验中熟悉了高阶系统的稳定性的判定,进一步验证了验证稳定性判据的正确性;了解系统增益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第二篇:实验三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实验三   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系统的不稳定现象。

2.研究系统开环增益和时间常数对稳定性的影响。

二、实验仪器

1.EL-AT-II型自动控制系统实验箱一台

2.计算机一台

三、实验内容

系统模拟电路图如图3-1

    图3-1 系统模拟电路图

其开环传递函数为:

                       

式中  K=R3/R2,R2=100KW,R3=0~500K;T=RC,R=100KW,C=1mf或C=0.1mf两种情况。

四、实验步骤

1.连接被测量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电路的输入U1接A/D、D/A卡的DA1输出,电路的输出U2接A/D、D/A卡的AD1输入。检查无误后接通电源。

2.启动计算机,在桌面双击图标 [自动控制实验系统] 运行软件。

3.测试计算机与实验箱的通信是否正常,通信正常继续。如通信不正常查找原因使通信正常后才可以继续进行实验。

4.在实验课题下拉菜单中选择实验三[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鼠标单击该选项弹出实验课题参数窗口。其中设置输入信源电压U1=1V,点击确认观察波形。

    5.取R3的值为50KW,100KW,200KW,300KW此时相应的K=0.5,1,2,3。观察不同R3值时显示区内的输出波形(既U2的波形),找到系统输出产生增幅振荡时相应的R3及K值。再把电阻R3由大至小变化,即R3=300kW,200kW,100kW,50kW,观察不同R3值时显示区内的输出波形, 找出系统输出产生等幅振荡变化的R3及K值,并观察U2的输出波形。

6.在步骤5条件下,使系统工作在不稳定状态,即工作在等幅振荡情况。改变电路中的电容C由1mf变成0.1mf,取R3的值为500KW,1000KW,1100KW,1500KW此时相应的K=5,10,11,15。观察不同R3值时显示区内的输出波形(既U2的波形),找到系统输出产生增幅振荡时相应的R3及K值。再把电阻R3由大至小变化,即R3=1500kW,1100kW,1000kW,500kW,观察系统稳定性的变化。

7.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中:

五、实验报告

    1.画出系统增幅或减幅振荡的波形图。

    2.计算系统的临界放大系数,并与步骤5中测得的临界放大系数相比较。

六、预习要求

1. 分析实验系统电路,掌握其工作原理。

2.  理论计算系统产生等幅振荡、增幅振荡、减幅振荡的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