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读书笔记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读书笔记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是马克思为了改造旧唯物主义世界观,为工人运动提供理论指导而撰写的一份提纲,这份提纲后来由恩格斯整理出版后,才公开发表。恩格斯给予了这份提纲高度的评价,认为它是作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这份提纲的发表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彻底批判了费尔巴哈和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确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的实践观。整篇提纲不足1500字,一共分为11条。

在《提纲》的第一条中,马克思直言不讳的指出了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就唯物主义的主要缺陷——缺乏实践的和主体性的观点。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他的唯物主义是直观的,不彻底的。

在《提纲》的第二条中,马克思阐述了实践是检验思维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思维是否是客观世界的正确反映,这一检验的标准不能在人的主观范围内寻找,用人的主观的东西去检验人的思维是得不到正确的结果的。马克思指出只有在人的主观范围之外的实践能够检验人的思维的真理性,这是由实践的特性决定的,实践是主观见诸客观的活动,它能够把人的认识思维与客观实际相结合起来加以比较,如果人的认识思维与客观实际相符合,那么人的思维就具有真理性,反之,则否。

在《提纲》的第三条中,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只看到环境对人的作用,而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对环境起影响作用,也就是说,人不是被动和消极的被环境所影响。旧唯物主义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然而这种所谓“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又是由什么来改变的呢?他们没有指出来,看来在这方面,他们只能寻求上帝的帮助了,这样旧唯物主义者就陷入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在《提纲》的第四条中,马克思承认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积极方面,因为费尔巴哈把宗教世界从神学世界观中剥离出来,把它归结为产生它的世俗基础。但是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刚走到这一步,就止步了,对宗教的批判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批判,而没有付诸实践来改变宗教世界。

在《提纲》的第五条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认识论的错误根源——人的感性知识单纯的直观,马克思指出人的感性应该来源以人的实践。

在《提纲》的第六条中,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归结为“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批判了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

纯粹自然联系起来的普遍性”。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人的本质必然是历史的和变化的,也就是说,在人类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人的本质不同的,是变化的。因为,社会关系是历史的和变化的。因此,人的本质必然不是固定的,那些所谓的人性自私论是必然错误的。同时,要指出一个问题就是,马克思所指的人的本质是就人类区别与动物来说的,而不是单指具体每个的本质。弄清楚这个问题,就不会陷入所谓“既然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那么是否可以说只要弄清楚一切社会关系,就能弄清楚人的本质呢?”的疑惑了。

在《提纲》的第七条中,马克思接着第六条继续批判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错误,进一步阐述了人的本质在于它的社会性,只有从社会性的角度上,才能真正把握人所以为人的本质。

在《提纲》的第八条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为实践是社会关系的发源地,实践构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在社会生活中的人是从事实践的人,只有实践才能揭开挡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一切神秘面纱。

在《提纲》的第九条中,马克思指出,旧的唯物主义只能做到把感性理解为“市民社会”的单个人的直观,然而它不能理解市民社会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因而它不能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

在《提纲》的第十条中,马克思鲜明的指出了自己新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和立场,旧唯物主义是“市民”社会的唯物主义,而马克思新唯物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唯物主义,是为实现人类解放的唯物主义。

在《提纲》的第十一条中,马克思指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鲜明的点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一切旧哲学的一个根本特征在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要说明世界,而且要改变世界。纵然,马克思在向人说明了自己哲学的特征在于改变世界,但是他并没有说,改变世界与解释世界相比谁更重要。在马克思看来,这两者是同样重要的,因为改造世界必须以解释世界为前提,从排除科学实验之外的人类实践活动来讲,如果缺乏解释世界的前提,那么这种实践活动也就是改造世界的活动必然是盲目的,就算取得了成功,那也是机会主义性质的。解释世界和改造世界两者的关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解释世界是改造世界的前提,而改造世界反过来又能够促进解释世界。

总的来说,在《提纲》中,马克思主要突出自己的唯物主义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根本特征是实践,因此,马克思的唯物主义也被后人称之为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不仅

仅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征,同时也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特性。当今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陷入了困境,有的人把根本原因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实践的根本特性。这些人的基本观点是,学而不能用即等于无用。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批判的和革命的理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是为了去变革世界,改造现实社会中的不合理问题。然而,我们当前的社会现实并不能很好提供这种能够让我们去变革的条件,就目前来讲,我们很多人都是在适应这种社会现实,尽管其中存在许多不合理,在他们眼里,能够适应社会现实已经是一种不易的成功了,至于变革社会现实不亚于痴人说梦。因此,他们认为对很多人来说,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当今社会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由于缺乏运用的现实基础,是没有用的,既然没有用,也就没有学习的必要。然后大家就都不愿意学,那自然而然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就陷入了困境。

不可否认,这种观点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是不能把它归结为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困境的根本原因。因为,这种观点是十分片面的,它片面性在于他们把“改造世界”片面化的理解了,认为改造世界就只是过去的变革不合理的一种革命性的社会现象的活动,而没有看到,技术的革新也是在改造世界。从这一点上讲,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就已经什么有用了。至于,如何解决当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这种困境,如何有效的提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性,还有待学术界的进一步探索,在这里就不讨论了。

 

第二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讲解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讲解

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的背景

(一)它适应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

19世纪30-40年代,欧洲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先后完成了工业革命,随着工业革命的完成和经济危机的爆发,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益高涨。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需要科学的理论作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及其理论正是应无产阶级斗争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工业革命的影响

1、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手工工场,促进生产力的飞跃发展。

2、工业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3、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4、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从根本上说,后来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二)它是肃清工人运动中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及其世界观影响的需要

当时支配和影响工人运动的理论是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思潮,其世界观是资产阶级的。工人运动要摆脱其影响,就需要有科学的世界观及其指导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就是在反对资产阶级世界观及其思潮中产生的。

(三)它是马克思哲学理论研究的结晶

马克思批判继承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批判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创立了辨证唯物主义,形成了新的世界观。《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创立马克思哲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

链接: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1841年发表的《基督教的本质》转变为唯物主义者,创立自己的“人本学”体系。在批判宗教神学和唯心主义斗争,他对哲学基本问题作了唯物主义的回答,形成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1)我们所属的物质世界是唯一现实的;(2)意识和思维是物质的,即人脑的产物;(3)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精神是物质的最高产物。

链接: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

恩格斯从分析黑在1820年《法哲学原理》一书序言中的提出的著名哲学命题出发,揭示出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并进而阐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思想。“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

(1)现实的属性仅仅属于必然的东西

(2)现实性不是一切事物永远固有的属性

(3)现存的都是会灭亡的

(四)它是马克思亲身参与工人运动实践的产物

费尔巴哈远离当时的革命实践,当工人运动风起云涌时,他被德国当局赶到乡下,因而它只能是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而没能把唯物主义原则在社会历史中贯彻到底。马克思则不同,他亲身参加了无产阶级的革命斗争,在革命实践中逐步转变了立场,自觉站到了无产阶级的一边。《提纲》正是他参加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实践的历史经验的总结。

二、主要内容

(一)逐条解释

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 1

是从客体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他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它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客观的活动,所以它在《基督教的本质》一著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做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卑污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所以,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第一条

马克思在提纲中开宗明义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

链接:从前的唯物主义

包括从古代的德谟克利特到文艺复兴时期的唯物主义,到近代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链接:费尔巴哈

其主要著作有《论死与不死的思想》(1830)、《黑格尔哲学批判》(1839)、《基督教的本质》(1841)、《未来哲学原理》(1843)、《宗教的本质》(1846)等。

“事物、现实、情感”:是指同一内容的概念,都是能被人感觉到的客观世界。

“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即指旧唯物主义把认识的对象仅仅当做同人的实践活动毫无联系的能客观的东西去理解,把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看成是照镜子式的反映,就如照相之人的消极、被动、直观的反映。

“人的感性活动”:是指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即指不是从人改造世界的主观能动性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说,费尔巴哈不是把现实事物当作人的实践的对象,并在实践过程中有目的地能动地去改造它和理解它。

1、揭示旧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

(1)没有把客观世界当作实践的对象来理解

在旧唯物主义看来,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人和自然的关系仅仅被看作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不是看作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2)把实践从人的认识过程中排斥出去

在旧唯物主义看来,实践与认识没有关系,当然更不是认识的基础,这就否定了人类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

马克思:“所以,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

“能动的方面”:即指意识、精神的能动性。

“抽象地发展了”:即指脱离了现实的被夸大的歪曲了的能动性。

2、揭示唯心主义片面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错误

唯心主义夸大歪曲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把精神的能动性无限地绝对地夸大了,把意识看作是独立于客观世界的创造物质世界的能动性主体。出现这种现象,其原因在于唯心主义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

在哲学史上,一切唯心主义都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片面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主观决定客观、精神决定物质;把能动性夸大成为可以不受客体制约而能创造一切、主宰一切的东西。客观唯心主义者黑格尔认为,在自然界和社会出现之前,存在着一种绝对概念,它是宇宙的基础和存在的源泉,一切事物都是由它能动创造出来的。主观唯心主义者也一样。明朝王阳明说:“心外无物”、“天地万物皆在吾人心中”,否认心外有事有物。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可见,唯心主义的能动性是抽象的能动性。

2

那么,唯心主义何以陷入这种片面性?马克思认为,这是因为唯心主义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即不了解实践活动的意义。

马克思:“费尔巴哈想要研究跟思想客体确实不同的感性客体:但是他没有把人的活动本身理解为对象性的活动。因此,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实。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

“思想客体”:即指“绝对观念”。

“感性客体”:即指“客观事物”。

“犹太人活动”:即指犹太人利己主义的经商谋利活动。

“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即指人的活动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活动,而不是被动、消极的活动。

《基督教的本质》

费尔巴哈的主要代表作, 1841 年 6 月在莱比锡首次出版, 1843 年上半年出版第 2 版, 1848 年第 3 版收录《费尔巴哈全集》第 7 卷。全书分为:《导论》--概述人的本质和宗教的本质;

第一部分--揭示宗教的人本学本质;第二部分--批判宗教的神学本质。在这本书中,费尔巴哈从人本学唯物主义立场出发,阐明了宗教神学的秘密,并批驳了黑格尔的思辩哲学及其关于基督教的错误观点。

3、指出费尔巴哈对实践的理解是错误的

(1)把人的活动仅仅是一种理论或认识活动

他“没有把人的活动理解为客观的活动”,“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的人的活动”,他认为人的活动最有价值的是理论研究活动而不是改造世界的活动。

卢梭在筹办《德法年鉴》时曾向费尔巴哈提问:什么是理论、什么是实践。它们的区别何在的问题。费尔巴哈说:暂时只在一个人头脑的东西是理论,而在许多人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就是实践。

(2)把实践理解为犹太人经商牟利或利己主义的活动

他对于实践则是从它的卑微的犹太人活动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费尔巴哈:“实践的直观,是不洁的,为利己主义所玷污的直观。因为在这样的直观中,我完全以自私的态度来对待事物”,“直至今天,犹太人还不变其特性。他们的原则仍是最实践的世界的原则,是利己主义。”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第二条

1、指出实践是检验思维真理性与否的标准

(1)以往哲学家的真理标准观

A、唯心主义的真理标准观

唯心主义从意识、精神方面去寻找真理的标准。

a、有的以“圣人”的说法和上帝的指示为标准,如“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凡符合《圣经》和“圣人”的论数的即真理,反之即妖言谬论。

b、有的以个人的主观观念或集体的理解为标准,如贝克莱以“集体的知觉”作为判断真理的标准。

c、有的以伟大人物的言论作为真理的标准。

d、实用主义哲学则鼓吹“有用即真理”。

3

上述观点共同点都是用人的认识来检验认识。然而人的认识各不相同,真理的标准也就因人而异

B、旧唯物主义的真理标准观

a、培根提倡研究自然界,重视感性检验,但又把检验作为判断真理和谬误的标准。 b、狄德罗认为除了实验,再没有别的方法可以识别真理和错误。

c、费尔巴哈也离开社会实践该真理检验标准。他认为,真理的标准有两个:第一,是感性直观,认为真理性、感性、现实性是一回事,“只有通过感性直观而修正自己的思维,才是真实的、反映现实客观的思维——具有客观真理性的思维。”第二,意见一致是真理的标准。他把大多数人的意见当作真理,说真理的东西不仅仅是我或你的创造物,而是大家的创造物。

(2)马克思的真理标准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思维是否真确反映了客体对象,这个问题不能在思维或理论范围内解决,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得到解决。真理是人们在实践中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人的认识是否符合外界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在认识范围内是断然得不到检验的,而必须到实践中去检验,只有在实践中才能把主观与客观统一起来,所以,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真理性的标准。

马克思提出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在哲学史上第一次解决了真理性的标准问题。

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思维的真理性”、“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思维的此岸性”:这三个概念都是指思维的真理性和现实性,即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性。

“此岸性”:是德国康德用语。这位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山鼻祖把现象和本质截然分开,认为两者之间有条不可跨越的鸿沟,现象在“此岸”,本质则在“彼岸”,人的思维只能把握现象,不能认识本质,只能停于现象的“此岸”,而不能达到“彼岸”。他认为超出“现象”而企图认识“自在之物”是不可能的,这即知识的此岸性。他认为“此岸”的“现象”与“彼岸”的“自在之物”间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2、人们只能通过实践证明自己的思维是否是真理

客观世界是可以在人的实践中被人所认识的。既然人可以通过实践认识世界,人们也就可以通过实践来检验自己的认识是否具真理性和现实性。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及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链接:经院哲学

是中世纪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学派。由于它是在学院中讲学的学派,就被人们叫做经院哲学。经院哲学的特点是脱离实践,为宗教神学服务的,不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现实问题,而专门为教会的各种信条去做论证。它的论证方法是从神学教条出发,硬把一些脱离现实的抽象概念主观地联系起来,诡辩地层层推演,以使得出预期的结论。它论证的问题有:“天使要不要睡觉”等,这些就是他们曾经认真研究和讨论过的一些论文题目。在这些问题上,他们撰写过很多冗长的空洞的文章,进行过长期烦琐的无聊的争论。因此,人们有把这种哲学叫做烦琐哲学。

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在这里进一步推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把实践当作真理的标准,而在理论、认识范围内去争论思维是否正确反映现实,就如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一样,只能是繁琐 4

无聊的争论,根本无法解决认识是否正确的问题。

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是否具有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於社会之上(例如在罗伯特·欧文那里就是如此)。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第三条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

1、旧唯物主义的“两论”及其错误

(1)“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的内容

A、环境决定论。18~19世纪的旧唯物主义和空想者,他们信奉“环境决定论”。如爱尔维修:“法律造成一切”、“全民的美德皆是法律的完善”。欧文也说:“社会上存在着的一切罪恶都是根源于社会制度”。在旧唯物主义者看来,人的思想和行动是被环境和教育所决定的。好的思想和好的行为是被好的环境和好的教育所决定的。坏的思想和坏的行为是被坏的环境和坏的教育所决定的。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人,环境变了,人才改变,环境没变,人也不会变。十八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就认为,如果社会上好人少坏人多,罪恶不公平等占统治地位,那么在这种环境下生长起来的人,也就一定不会是好的。

B、教育万能论。旧唯物主义还信奉“教育万能论”。他们都非常强调教育的作用,都把教育看成是无所不能的东西。例如,十八世纪英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和法国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爱尔维修等,都是有名的教育万能论者。洛克认为,儿童的心灵像一块光洁的黑板一样,每个人都是如此,至于成年人中有好人,有坏人,有有用的人,有无用的人,这些差别都是由于受了不同教育的结果。爱尔维修也认为,一切人在出生的时候都具有不同的才能,都具有同样善良的品德和善良的情感。以后人们在智慧上、品德上的差异,也是由于受了不同教育的结果。费尔巴哈也是如此。

(2)“环境决定论”和“教育万能论”是错误的

A、片面夸大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的一面

他们把环境和教育的作用片面夸大,没有看到环境正是人民的实践的结果,没有看到教育者的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事实上,人不是消极地被环境和教育所决定的,而是通过实践积极能动改变环境和教育。

B、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成员分成先知先觉者和无知群氓两部分

由于这种学说坚信“两论”,又不能正确解决环境如何改变和教育者的知识从何而来的问题,因而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高于社会之上是天生的先知先觉的教育者,另一部分是只能接受天才人物教育的无知群氓。如欧文继承德国唯物主义观点,赞同爱尔维修“人是环境的产物”观点。他看到资本主义的弊端,提出了社会改革的方案。他依靠那些所谓有“理性”、“有权养”的人,把无产阶级看成是值得怜惜的劳动群众,把改造社会的希望寄托在个别天才认为之上,把历史看作是少数人物创造的。这种学说所包含的唯心主义英雄史观昭然若揭。

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人是环境和教育的产物,因而认为改变了的人是另一种环境和改变了的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把社会分成两部份,其中一部分高出于社会之上。

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做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

5

2、改造环境和改造人是在实践基础上的统一过程

针对旧唯物主义的笃信“两论”,马克思的确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这句话科学说明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关系。即环境主要是指物质的社会关系。人不能自由地选择他们出生的社会环境,社会环境决定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但在实践中,人可以改变着环境,人本身也得到改造。所以,实践是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改变的共同基础。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的,想像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致力于把宗教世界归结于他的世俗基础.他没有注意到,在做完这一工作之后,主要的事情还没有做哪。因为,世俗的基础使自己和自己本身分离,并使自己转入云霄,成为一个独立王国,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第四条

费尔巴哈是从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从世界被二重化为宗教世界和世俗世界这一事实出发的。他做的工作是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但是,世俗基础使自己从自身中分离出去,并在云霄中固定为一个独立王国,这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因此,对于这个世俗基础本身应当在自身中、从它的矛盾中去理解,并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因此,例如,自从发现神圣家族的秘密在于世俗家庭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和实践中被消灭。

“宗教上的自我异化”、“世界被二重化”:

“异化”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术语,指主体在一定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力量。黑格尔从唯心主义出发,认为绝对观念经过逻辑阶段,再把自身异化或转化为外部世界,然后又回到自身。费尔巴哈则用“异化”来说明人如何借助于幻想把他的本质异化为上帝,并对之加以膜拜,而只有当人认识到自己是自己的最高本质、上帝的本质就是人的本质时,才能消除这种异化现象,破除对于上帝的迷信。这里的“宗教上的自我异化”即指世界被宗教传教者分为神仙的宗教世界和现实的人间世界两个部分。简单地通俗地说,上帝是人类按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

“世俗基础”:指与神的宗教世界相对立的现实世界。长期以来,宗教的神秘主义者把现实世界说成是想象的宗教世界的产物,人和人间是上帝创造出来的。

“神圣家族”:

由圣父圣约瑟、圣母玛利亚、圣子耶稣及其他诸神构成的宗教世界。

1、分析费尔巴哈在宗教观上的功过

(1)费尔巴哈在宗教观上的功绩

A、费尔巴哈把现实的自我异化,把原来只有一个现实世界却被宗教分成想象的宗教世界和现实世界作为自己研究宗教问题的出发点。

B、他竭尽全力地把宗教世界归结为、还原为现实世界,指出不是上帝创造了人类,而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了上帝,上帝和神不过是人的自我异化,上帝和神是根本不存在的。从而揭开宗教神学的神秘外衣。

这是费尔巴哈的伟大功绩。

如针对人和人间是上帝创造的,费尔巴哈反其道而行,认为宗教是现实的自我异化,说:“上帝的一切特性――乃是现实世界的特性,或者是人的特性。”

“为什么你认为上帝是爱人类的,就因为你有爱的品质;为什么你认为上帝是智慧仁慈的,就因为你看来智慧仁慈是人的最高品质;为什么你相信上帝是存在的主体,就因为你自己是 6

存在的,是主体。??应该以理智代替圣经、世间代替天国,劳动代替祈祷,物质需要代替地狱,人代替基督。”

“近代哲学的任务,是将上帝现实化和人化,就是说,将神学转变为人本学,将神学溶解为人本学。”从而揭开了宗教神学的神秘外衣。

费尔巴哈还对宗教进行猛烈的抨击,说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是当时社会一切罪恶的根源,而宗教神学又是封建专制的理论基础,因此,他把批判宗教神学当作自己的主要任务:“我在我的一切著作里从来没有放过宗教和神学问题。”这些是费尔巴哈在批判宗教问题上的重大贡献和功绩。

(2)费尔巴哈在宗教观上的缺陷

费尔巴哈认为:“只有在人类的痛苦中,上帝才有产生的场所。”他虽然从主观认识即人的心理上去寻求宗教产生的原因,但费尔巴哈批判宗教的主要工作还没有做:

A、他没有进一步分析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B、没有正确提出消灭宗教的途径。

C、不懂得必须使产生宗教的世俗世界受到实践的改造。这是他的缺陷。

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

2、分析宗教产生的社会根源

宗教产生的这一事实,只能用这个世俗基础的自我分裂和自我矛盾来说明。这是说宗教是自然压迫、社会压迫和人们愚昧的产物,必须从客观存在的社会内在矛盾来探索宗教产生的根源。马克思在这里已开始深入社会经济领域去探索社会自身的矛盾了,开始把阶级矛盾同经济关系联系起来了。在此之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则从理论上科学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句话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其内部分裂出剥削者和被剥削者两个根本对立的阶级;随着阶级矛盾的发展及剥削者对宗教的支持和利用,宗教王国才得以存在、发展和加强。社会之所以会异化出想象的宗教天国,其根源必须到阶级社会中去找,而且只能用阶级矛盾来说明和解释,这样才能科学揭示出宗教产生和存在的社会根源。

对于世俗基础本身首先应当从他的矛盾中去理解,然后用排除这种矛盾的方法在实践中使之革命化。

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3、指出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

既然宗教的存在根源于社会阶级矛盾,那么要消灭宗教,就必须了解人类社会本身内部的阶级矛盾,然后通过革命实践来消灭阶级对立,消除产生宗教的社会阶级根源。

马克思在这里强调,不仅要揭穿“神圣家族”(即由圣父、圣母、圣子等诸神构成的宗教世界)是“世俗家庭”(现实世界)自我异化的神秘外衣,更主要的是应通过革命实践去改造现实和人间世界,消除阶级对立剥削和压迫,这样,才能逐步消灭宗教。这就表明马克思主义者在批判宗教问题上所持的基本态度,揭示了革命实践是消灭宗教的唯一正确途径。 因此,例如,自从在世俗家庭中发现了神圣家族的秘密之后,世俗家庭本身就应当在理论上受到批判,并在实践中受到革命改造。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抽象的思维”:即抽象的概念,即绝对观念;

“感性的直观”: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第五条:揭示了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

7

1、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的表现

(1)在人与环境关系上,看不到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看不到环境是由人来改变的,于是得出环境决定论的错误结论。

(2)人与教育关系上,夸大教育的作用,不懂教育的形成、发展、作用都是建立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因此,得出教育万能论。

(3)在宗教问题上,不懂社会本质是实践的,宗教只是在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出现的特殊现象,因而找不到消灭宗教的途径。

(4)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由于离开实践,因而把人的本质看作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2、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

费尔巴哈反对和批判黑格尔把绝对观念作为哲学研究对象,主张哲学应研究自然界和、现实社会和人。但他脱离人的社会实践去理解和看待感性,没有把人的活动首先看作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所以,这样的感性只能是从抽象的人的感性,与黑格尔的抽象的“理念”在性质上没有什么不同。这就必然使他和其他旧唯物主义者一样,在社会历史领域不可避免地陷入唯心主义。因此,消极的直观性是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

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他把感性不是看作实践的、人的感性的活动。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於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

(2)所以,他只能把人类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连系起来的普遍性。

第六条

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即指人们在共同生产活动中所结成的以生产关系为基础的相互关系的总和。

1、提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之总和的论断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这是对宗教的致命一击。但他把人的本质理解为单个所固有的抽象物却是错误的。实际上,人的本质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的经济、政治、思想等各种关系的总和,在阶级社会中,则集中表现为阶级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不是自然的动物,而是社会的动物,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性,不是他的自然性,而是它的社会性。换言之,人们为了生存,必须从事物质生产,而为了进行生产活动,又必须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结成政治、法律、伦理、宗教等各种社会关系。在阶级社会中这些社会关系主要表现为阶级关系。正是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着人的本质。如果离开了社会关系,特别是生产关系,就不能正确地理解人的本质。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因此,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把宗教感情固定为独立的东西,并假定有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的个体。(2)因此,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存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费尔巴哈没有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即指费尔巴哈不了解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所以他在分析人的本质时,就不能对造成人把自己的本质异化为上帝的本质的现实的社会关系进行批判。

“宗教感情”:即人的本质。

8

“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即脱离社会性的个人,不属于任何阶级的个人。

“类”即指所有的人类个体都具有的某种共同属性,即理智、意志、感情。

2、在人的本质问题上费尔巴哈的错误表现

(1)孤立地抽象地,而不是具体地历史地来考察人的本质

他“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这里讲的“宗教感情”就是指的理智、意志、感情,即费尔巴哈所讲的人的本质;这里讲的“人类个体”是费尔巴哈虚构出来的超阶级、超社会的抽象的人。

这句话意思是说,费尔巴哈离开人的历史发展进程,离开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来考察人,只能把人看成是超阶级、超社会的抽象的人。事实上这种孤立的抽象的人是根本不存在的。

(2)不用社会性而是用自然属性去说明人的本质

“本质只能被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存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自然地联系起来的普遍性。 ”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看成是人类所具有的理智、意志、感情等共同特性。

由于费尔巴哈把人的理智、意志和感情看成是存在于内心的,看不见、听不着、摸不到的生来就有的东西,所以,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共同性。由于费尔巴哈讲的理智、意志、感情都是人在自然方面的属性,而不是人们在社会方面的属性,所以,马克思说费尔巴哈把人的本质理解为一种“把许多个人纯粹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第七条:指出费尔巴哈关于人和人的本质的错误观点

1、指出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是错误的

费尔巴哈撇开历史的进程,离开社会关系,抽象考察人的“宗教感情”,认为它是人生来就有的超历史的永恒不变的自然属性。其实,费尔巴哈所说的“宗教感情”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社会实践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发展变化着。

2、指出费尔巴哈关于人的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指出,费尔巴哈所分析的那种不属于任何时代、任何社会的、超历史时空的、超阶级关系的人在现实中是根本不存在的。其实,任何人都是一定社会形态的具体的人,都生活在一定历史阶段的特定的社会形态之中。

因此,费尔巴哈没有看到,‘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而他所分析的抽象的个人,是属于一定的社会形式的。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第八条:揭示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阐明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关系

1、说明实践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1)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的根本前提

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是人类从自然界分化出

来的根本条件和根本标志,是解决人类衣食住行的前提条件,也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本前提,因此,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的根本前提。

(2)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生产实践是首要的基本的实践形式,人类社会是随着生产劳动实践的深入而发展的,生产实践为解决人类衣食住行的提供前提条件,也为人类社会的其他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提供物质前提和基础,所以,实践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

9

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2、说明各种理论,包括荒谬的理论在内,都可在社会实践中找到根源

实践是一切理论的基础。所有社会意识包括错误的神秘主义都根源于社会实践,都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且这些神秘主义的东西也会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最终从人们的意识中被清除。

社会生活包括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精神生活两个方面。物质生活的基础是实践,这在上半句话已叙述过。就精神生活而言,理论属于意识形态,它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都来源于实践。不用说正确的理论是来自实践,就是那些错误的理论和神秘主义的理论也可以在实践中找到它们的根源。如宗教神学所宣扬的上帝和鬼神等,看似十分神秘,但它不过是生产实践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对自然压迫和社会压迫无法解释的产物,是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歪曲的、虚幻的反映。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至多也只能达到对单个人和市民社会的直观。

“直观的唯物主义”:即指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旧唯物主义。

“市民社会”:是当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史学家、哲学家的用语。用它来表示社会生活中的经济财产关系,而用同它相对应的“政治社会”来表示国家、法律等政治关系。因此,“市民社会”也就构成国家上层建筑的社会经济基础,在马恩著作中,使用这个词则是表示社会物质生活关系,即社会的财产关系和经济关系的总和,尤其指从封建社会分化出来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

第九条:进一步揭示费尔巴哈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

旧唯物主义把处于一定社会经济关系的人作为孤立的单个人来考察,而不是作为社会实践的人、阶级关系的人来理解,因此,这种不了解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的认识论,在观察社会历史时就会走向唯心主义:A、至多只能说明个人的思想动机,而不能揭示产生这种动机的社会经济根源。B、只能看到个别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而看不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C、只能把社会历史归结为某些人偶然动机造成的偶然事件的堆积,而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走向历史唯心主义。

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 “‘市民’社会”:即指资本主义社会。

“新唯物主义”: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人类社会”:指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的人类”:指现代无产阶级。

第十条:揭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

1、新旧唯物主义不同的阶级基础

这句话是指旧唯物主义是立足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资产阶级世界观,是反映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哲学。新唯物主义是与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紧密相联系的,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这一条是对前面所讲的新旧两种哲学一系列原则区别(在人与环境的关系、在宗教问题上、在人的本质问题上、在社会生活的本质问题上)的阶级基础的总结。它公开申明了新世界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从而揭穿了一切旧哲学所标榜的超阶级的骗局。

2、“新唯物主义”的表现

(1)名称新

马克思在唯物主义前加“新”,是要区别于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费尔巴哈以自己的人本学否定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为有别于黑格尔哲学,他把自己的哲学称“新哲学”。马 10

克思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是以区别于费尔巴哈的“新哲学”。

(2)体系新

从《提纲》内容看,新表现在唯物主义向社会历史领域发展,形成唯物主义历史观。这是旧唯物主义者、唯心主义者都没有涉及到的,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3)实质新

提出实践观,这是以往唯物主义所未曾提到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社会生活本质等。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第十一条:指出马克思哲学重在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从而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的本质特征。

1、旧哲学的使命

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一切哲学家,他们不了解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不懂得理论来源于实践,又要回到实践中去为实践服务。因此,他们就不能提出用实践去改造世界的主张,而仅仅局限于“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往往把哲学的任务只归结为对某种腐朽旧制度的批判和对某种进步的新制度的辩护。

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

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以往旧哲学的最根本的特点就在于它的实践性。马克思主义者十分强调实践对理论的决定作用,认为理论不仅要以实践为基础,而且还要积极地为实践服务。即新唯物主义把实践当作自己哲学的基础,是实践性和阶级性的统一,因此,它的历史使命不仅在于科学地解释世界,更主要的是通过实践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

(二)串联解释

1、总论(1-2条)

(1)指出旧哲学在意识能动性上的错误及其根源

A、旧哲学在意识能动性上的错误

a、旧唯物主义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

旧唯物主义只看到物质决定意识的一面,没有看到意识能动作用的一面,否认了意识的能动性。把意识能动反映物质世界的复杂过程片面化、简单化、直观化,以致于走向被动的、消极的反映论。

b、唯心主义则夸大了意识的能动性

一切唯心主义者都认为意识是世界的本原,物质是被意识能动创造出来的。

B、旧哲学不能正确对待意识能动性的原因

a、唯心主义把“实践”看成是精神的活动

如黑格尔把实践看成绝对精神自我认识过程的一个环节。按他的说法,不是人们通过实践取得逻辑观念,而是逻辑观念通过人们的实践来实现自己。因此,马克思指出:“唯心主义者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

b、旧唯物主义不懂实践的意义

首先,没有把客观世界当作实践的对象来理解。认为认识的主体与客体、人和自然的关系仅仅被看作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而不是看作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其次,把实践从人的认识过程中排斥出去。认为实践与认识没有关系,更不是认识的基础,这就否定了人类所特有的主观能动性。

(2)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

A、实践是感性的、客观的、能动的活动

针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不了解实践意义的错误,马克思第一次论述了实践范畴,指出实践是“真正现实的感性活动”,是“客观的活动”,是“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 11

实践之所以是感性的、客观的能动的活动,这是因为实践是人们有目的地有意识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实践活动就是作为一种物质力量的主体的人,运用物质手段去作用于客体,从而使客体变化的活动。所以,实践活动的实质是物质力量相互作用的过程,是感性的、客观的能动的活动。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第一次科学解决了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所决定的。

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是主观符合客观的认识。要证明这种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在人们有主观范围内是不能得到证明的。同样,客观事物本身也不会直接回答人们的认识是否正确。只有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才能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是沟通主客观的桥梁,实践具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正是实践有直接的现实性的优点,决定了它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真理不是因为它们表述明晰清楚,而是因为它们已经被人们的生产实践和科学实践所证实。

C、实践是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

思维、意识的东西是不会直接引起客观世界的任何变化,只有通过具有思维、意识的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实现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即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

2、分论(3-9条)

(1)剖析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及其根源

A、剖析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

a、18世纪唯物主义者的唯心史观

他们把环境理解为主要是政治、法律、道德、文化、教育等上层建筑,在肯定教育决定一切的同时,把社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天生的教育者,另一部分是无知的群众。这就必然导致“应该由贤人和智者来统治”的“英雄史观”。

b、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

一是通过宗教观所表现出来的唯心史观。费尔巴哈把宗教世界归结于它的世俗基础,从而揭开宗教的神秘外衣,这在反对宗教的斗争中是有积极作用的。但他不了解宗教产生的根源,找不到消灭宗教的正确途径,还提出用“爱的宗教”代替信仰上帝的宗教,夸大宗教在历史上的作用等,这些都暴露了他在宗教观上的唯心主义。

二是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唯心史观。费尔巴哈在宗教斗争中,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他对人的本质的理解是唯心的,他认为人的本质是抽象地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共同性,即“理智、意志、心”,没有看到人的社会性。

B、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的根源

根本原因是不懂实践的作用。

a、物质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活动的基础,整个社会发展的历史归根到底是生产发展的历史。

b、社会精神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建立在生产实践和其他实践活动基础上的政治、法律、宗教等社会意识形态和各种理论,无一不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是被社会实践所决定并为社会实践服务的东西。所以,旧唯物主义离开社会实践去观察社会生活,因而必然走向唯心史观。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的观点

(2)提出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A、实践对改变环境和人的决定作用的观点

12

针对旧唯物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在人与环境问题上的唯心史观,马克思指出,实践是环境和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的基础,是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B、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针对费尔巴哈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的理解和对人本质的规定的错误,马克思指出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论断。

C、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针对费尔巴哈把“宗教感情”即人的理智、意志、感情归结为人的自然本质,从而把它看成是永恒的思想,马克思指出,“宗教感情”本身是社会的产物,属于社会意识的范畴,不是上帝赋予的,也不是从来就有的。

D、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

马克思指出,实践是全部人类社会生活的基础,整个社会生活本身就是实践的过程。

3、结论(10-11条)

(1)阶级基础不同

旧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是资本主义,其阶级基础是资产阶级的。它是为资本主义制度服务的,是资产阶级的世界观。

新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是共产主义社会,其阶级基础是无产阶级。它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链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

(2)目的和使命不同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的哲学家,无论是唯心主义者还是唯物主义者,都不了解理论和实践的辩证关系,不了解理论对实践的依赖,因而只能给自己提出说明世界的任务,而未能提出改造世界的任务。如霍尔巴赫:人若想改变世界的秩序,那只不过是一个叮在马车车辕上却以为自己在指挥马车行进的苍蝇而已。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一切旧哲学不同,它第一次提出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就是改造世界。当然,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哲学主张改造世界,反对解释世界。相反,他认为科学解释世界正是改造世界的前提,没有革命的理论,便没有革命的实践。但是,科学的解释世界依赖于客观世界的改造活动的实践。离开了实践就不能正确解释世界,而且解释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因此,哲学的使命是改造世界。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墓上的两行刻字

三、意义

(一)理论意义

1、对于我们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同所有旧唯物主义划清界限的标志,是马克思彻底摆脱一切资产阶级哲学思想的影响的标志,是马克思为建立完备的、彻底的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基础的标志。如果说,《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是在完成转变的土壤上播下新世界观体系的种子的话,那么,《提纲》则可以说是破土而出、长出幼苗的了。而《德意志意识形态》则是系统完成了新世界观的硕果。可见,《提纲》的宝贵之处就在于它勾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雏形,为它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因此,要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就必须学习《提纲》。

2、《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文献

(1)把实践引进了认识论

13

《提纲》提出实践是能动的活动,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认识的目的,从而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

(2)把实践的观点应用于社会历史

《提纲》揭示了人的本质和社会生活的本质,从而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的唯心史观。这就从根本上划清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一切旧哲学的界限。

因此,恩格斯指出:《提纲》是一份“非常宝贵的”、“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历史唯物主义的起源”。

(二)实践意义

《提纲》中的实践观点对于指导我们去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们今天所进行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前人没有做过的伟大事业,现代化建设的经验需要我们去认识和掌握。我们能否和怎样做到这一点,《提纲》给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方向。它要求我们在一切革命和建设中必须坚持实践的观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是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实践结合起来,不断解放思想,以实事求是的精神来开拓理论的新境界和建设事业的新阶段。

(三)方法论的启示

《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的重要标志,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大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所表述的一系列重要观点有着多方面的启示作用,尤其是实践观。

如《提纲》第一次明确宣布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 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都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否则,既谈不上坚持,又谈不上发展。现在,在前进的道路上,必然还会碰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这些都要求我们运用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在实践中把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统一起来。

1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