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良大学校风与争创一流大学的关系

浅析优良校风与争创一流大学的关系

内容摘要: 校风是指一所学校师生员工所共同具有的思想行为作风,是学校 在教学、科研、管理等群体活动中形成的一种集体心理氛围和行为风 尚,如大学精神、校园文化、办学特色、团队精神、民主意识、学术 氛围等。学校的校风建设反映了一个学校的整体精神风貌,体现了学 校的办学传统和理念,学风是一个学校治学态度的集中体现。校风是 高校的软实力,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高校的育人氛围,也是 高校求生存、促发展、创品牌、树形象的基础。一所高校校风建设的 效果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品位、办学特色和办学声誉, 所以加强河南院校校风建设,更显紧迫和重要。该论文在深入探讨校 校风建设现存问题及原因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提出了加强我校校风建 设的思路和对策。

关键词: 校风建设 现状 对策

正文: 校风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全体师生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所 表现出来的共同的精神风貌。 良好的校风教风学风是校园精神文明的 集中体现,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至关重要内容。 同时,大学校风也是一所大学师生员工所共同具有的理想、志向、愿 望和行为习惯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是一种精神状态和行为风尚,也是 一所大学的特色和风格。简言之,校风就是学校风气的总称。

一所大 学的校风是该所大学的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的核心

和精髓, 反映着该 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传统、管理风格和校园文化特色,代表着该学 校所有师生员工的科研精神,学习风气和精神面貌。因此,校风建设 对大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为,大学校风是一所大学的品牌和形象,校风为自己的学校 定位,也为自己的学校区别于其他大学而显示出重要的标志和特征。 大学校风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和灵魂, 大学校风体现着一所学校的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的载 体,是一所学校的内在的品质和灵魂,是维系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 一种精神力量, 一个精神支柱。 大学校风如同一所大学的空气和阳光, 使学生得到沐浴和熏陶。 学校里的所有师生员工皆在其作用和影响的 范围之内,对师生员工的心理、情感、兴趣、思想、意志、观念等都 具有陶冶作用。

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日益发展的形势 下,高等院校也正面临着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这就需要高等学校不 仅要大抓硬环境建设,还要抓好优良校风的建设。 另外,高校校风还存在行为文化不明显,个性不鲜明的问题,行 为文化是校园文化的动态层面。 大学校园的行为文化是大学人在一定 的大学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熏陶下,内化为个人素质后 在行为上表现出来的一种文化形式。大学物质文明的建设与创造,大 学精神的创造与承扬,大学制度的制定与运行,都是大学人的行为活 动。

大学校园行为是大学校园文化的表现。有什么样的校园文化就会 在大学人的行为中表现出来。 现在中国高校在朝着“研究型、综合型、国际性”的国内一流大 学努力,表现的学校办学理念、人才培养模式的与其他高校雷同。因 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大学校园文化应当是一种个性文化,没有 个性文化的共性文化是不可能存在的。正是有了自己大学的个性文 化,才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大学校园文化。我们河南高校必须要实践 这一理论才能发展得更好。

如何加强高校校风建设,我认为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建设: 一 以师德建设为切入点,努力形成良好的教风 1.加强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 教育和引导教师自觉遵守教师道德 行为规范,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师德评价、考核、激励机制,对教师 的思想作风、敬业精神、治学态度、师德修养、知识结构、业务素养 等方面做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着力解决师德建设、教风建设中的突 出问题。发挥党员教师在教书育人中的表率作用,树立师德表率和教 书育人的先进典型,争当文明教师,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教风。 2.加强教师教学规范引导,营造良好教研氛围。教育和引导广大 教师自觉执行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不断推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规范 化。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深入开展经常性的说课 比赛和教学观摩、集体备课、教学质量检查评比等活动。通过加强教 师间互相听课与评课机制,加强教师听课制度管理与检查,促进教师 间的

交流与学习;通过开展教学测评、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和教学质 量信息反馈活动,实行奖优罚劣,促进良好教风的形成,不断提高教 育教学质量。

二 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全方位培育优良学风 1.大力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认真贯彻中发[2004]16 号文件和 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意见》 ,发 挥好党团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和各门基础课、专业课教师在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引导学生 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端正学习态度,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促进优良 学风的形成,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得到落实。 2.严格养成教育,规范日常管理。进一步贯彻落实《普通高校学 生管理规定》 ,严格学籍管理制度,加强对各种违纪现象的教育处理; 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加强学生诚信教育;狠抓毕业实习环节管理, 加强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稳定学生就业思想。不断完善激励机制, 坚持开展先进优秀学生评比活动和各种创先争优活动,表彰先进,鞭 策后进,在全院努力营造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

三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培育文明校风

1.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教育形势政策宣传教育。 以科学发展 观为指导,深入学习 2010 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落实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大力宣传学院科学的办学 思路,进一步深化办学理念,提炼办学精神,

努力创造学院优秀的物 质文化、 精神文化、 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 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 不断增强师生的凝聚力,激发广大师生热爱学院、努力为学院建设发展做贡献的工作热情。

2.加强机关作风建设。 机关职能部门和后勤服务部门要积极投入 到“三风建设活动”中,开展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性和效率 型部门为目标的文明创建活动。在管理干部中开展道德规范进处、室 活动, 倡导各级干部自觉遵守干部道德行为规范, 强化管理育人意识, 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争当文明干部,创建文明处室。 在服务部门中开展道德规范在岗位活动, 倡导职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行为规范,强化服务育人意识、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争当 文明员工。通过校内文明处室、文明教工等创建活动,进一步健全各 项管理制度,落实各项管理措施,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

四 校领导要做到高瞻远瞩。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过: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 ”大学校长 的精神状态、 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 对校风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优良校风建设是学校各项工作之本。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不抓校 风建设的校长,是严重失职的校长;抓校风建设不力的校长,是不称 职的校长。纵观世界著名学府,只有那些具有建立良好校风的办学理 念并身体力行、为之奋斗不止的校长,才是真正的优秀的校长。他们 使优良的校风真正蔚然成风,笼罩着校园,吹拂着校园,成为学校的 基调,学校的风气,学校的传统,植根于师生员工

的心中,成为学校 所有成员的前进的出发点,行动的座右铭,追求的大目标。 然而,大学校领导,要想真正把校风建设好,不仅需要要身体力 行,制定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更应该具有高瞻远瞩,与时具进的 眼光。应该放眼光内外,找到本学校的不足点进而加以改进,也要吸 收那些优秀大学的先进管理经验。 学校应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日常管理等机制,建设适应研 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例如:在学校科研方面,逐步推行研究型 教学,鼓励名师上讲台,将名师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结合起来;在加 强教学型实验室建设的同时, 进一步将科研实验室对教学和本科生开 放,使本科生尽早介入科研;进一步推行和落实本科生的导师制。

 

第二篇:优良大学校风与争创一流大学的关系

优良大学校风与争创一流大学的关系

摘要:

校风就是学校风气的总称。一所大学的校风是该所大学的文化底蕴和优良传统的核心和精髓,反映着该学校的办学历史、办学传统、管理风格和校园文化特色,代表着该学校所有师生员工的科研精神,学习风气和精神面貌。因此,校风建设对大学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良的校风是创建一流大学永恒的主题,是创建一流大学的根本性问题,建设优良校风将是创建一流大学的根本性保证。

关键词: 一流大学 优良的校风 保证 校风建设

正文:

大学校风,是一所大学的品牌和形象,校风为自己的学校定位,也为自己的学校区别于其他大学而显示出重要的标志和特征。大学校风是一所大学的精神和灵魂,大学校风体现着一所学校富有特色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和办学特色,是一所学校的精神风貌的载体,是一所学校的内在的品质和灵魂,是维系一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一种精神力量,一个精神支柱。大学校风如同一所大学的空气和阳光,使学生得到沐浴和熏陶。学校里的所有师生员工皆在其作用和影响的范围之内,对师生员工的心理、情感、兴趣、思想、意志、观念等都具有陶冶作用。

校风是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文化长期积淀而成的具有行为和道德意义的风气,是在校内乃至社会上具有极大影响并被普遍认可的思想和行为风尚。校风是校训的拓宽、延伸和具体化,其要素包括学校领导的工作作风,教师的教风和学生的校风以及学校积淀的传统文化精神、学术探索所形成的风气和氛围,集中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育人方针、学术追求和办学特色,是弘扬大学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学校品位和格调的重要标志之一。

优良的校风,是一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氛围,是师生员工言行举止的准绳和拼搏奋斗的精神支柱,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和精神

力量,对学生的培养和成长发挥着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几代人前赴后继的不懈努力,绝不能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更不能片面追求各种大学评价的 量化指标,而要深入探究大学的本质,正确把握办学规律和要素,注重内涵建设,着力提高发展质量。

任何一所大学的校风,都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一种长期的建设和历史积淀过程。而且优良的校风一旦形成,就会变成这所大学的优良传统,就会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轻易不会改变,体现出恒久性特点。优良的校风总是共性与个性的有机融合,它们除了有校风的一般特征外,又会表现出打上各自大学印记的不同特点,如哈佛与剑桥的校风各异,北大、清华的校风也不同。为此,抓大学校风建设,决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同时,又不能照搬照抄,而要从实际出发,在历史与现实的结合点上抓出自己的特色。找准突破口,以逐步形成具有鲜明个性的校风。

创建一流大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面貌有了实质性的变化,各高等院校的办学水平、质量、规模也都有了显著的提高。许多大学都提出了要努力建设一流大学的口号,在我国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的呼声也成了教育界的共识。建设一流的大学不仅仅是我们教育领域的大事,它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

我认为,一所一流大学应该有良好的校风,而这个良好的校风,是要通过一位位教师、毕业的校友在较长的社会生活、社会实践中张扬和体现出来的,而不是靠截取某一个横断面、用一个公式和数据计算,就能简单地评判出其内涵与好坏。 一流大学并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不同人有不同的表述。但是,可以达成共识的是,在我国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过程中,应该有一批个性特征鲜明的、校风和学术特色相得益彰的学校共同迈入世界一流大学之林,而不应该是千校一面。

我们看到,发达国家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有着鲜明的性格特征的,除了遵循一般的办学规律、教育规律之外,每一所大学从其办学理念到其校园文化,包

括其学科布局都有着明显的区别。所以,向一流大学迈进,对大学的教师与管理者来说,应始终牢记一条,即保持自己的个性,创建优良的校风。

清华大学新任校长陈吉宁发表就职演讲时说,大学的根本不在“大”,而在“学”,在于学生、学者、学术、学风。陈吉宁认为,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场所,更是培养人的思想、情感、意志、品质之所在,是铸造灵魂的地方。办大学要以“学生为本”、“学者为先”、“学术为基”、“学风为要”。

伴随着中部崛起,河南的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然而,相对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河南的高等教育却相对滞后,其前进的步调与经济的腾飞并不协调。河南省教育人口高达2816万,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河南省普通本科院校只有30多所,仅有一所“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没有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众所周知,正处在经济腾飞阶段和工业化阶段的河南,其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增大,对人力资本的要求逐渐提高。河南要把沉重的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需要高等教育的有力支撑。高等教育不仅可以提高河南的劳动生产率,还可以促进河南产业结构升级。当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竞争涉及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而影响一个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大学,因为大学具有最具战略意义的要素,如科学、知识、技术、人才等。一流大学的根本功能之一就是汇聚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各方面领军人才,探讨人类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前沿问题。在这样的环境下,要增强河南的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创建国内一流大学的意义非常深远。

河南工业大学坐落于黄河之滨的河南省省会郑州市,始建于19xx年,学校秉承“崇尚科学,勇于探索,报国兴学,自强不息”的工大精神,遵循“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多年来为国家及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河南工业大学以“明德、求是、拓新、笃行”为校训,秉承“教学为本、质量立校”的教育理念,树立“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思想,着力创造富有特色的学风与校风。

学校在全面总结办学经验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深刻认识学校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时代赋予学校的历史重任,明确提出了新时期的办学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

的教育方针,立足河南,面向全国,服务行业,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发展,积极改革创新,注重内涵建设,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综合实力一流,优势学科国内领先,以工为主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

我们应该结合学校的历史和文化,时刻铭记“明德、求是、拓新、笃行”的校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于探索,崇尚科学,自强不息,努力为弘扬我中原文化,创建一流大学而奋斗。

结束语:

总之,影响校风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校风建设不但是学生方面的问题,更需要全校各部门的通力协作。校风建设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能靠喊口号、拉标语就能“立竿见影”,需要我们正确理解和坚持努力。校风建设还要加强教学部门和学生工作部门的紧密结合,要发挥“教学相长”优势,及时沟通,共同制定建设规划,协力实现共同育人的目标。只有学校的综合治理全面展开,才能使学校的校风根本改变,最终达到创建一流大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焦兰光《优良学风的构建与一流大学的建设》

[2] 中国新闻网《清华新校长陈吉宁:大学不在“大”,而在“学”》

[3]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大学学风的丰富内涵与学风建设的途径》

[4] 金庆昕.秉承传统 与时俱进 推进校园文化建设现代化[ J ] .中国现代教育教学杂志,2004

[5] 赵正铭.校园文化的现存问题及对策论析[ J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

[6] 游华金.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 J ].教育探索,2004

[7] 任水才.论新形势下的校园文化建设[ J ].教育探索,200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