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10月“名师之路”听课有感吴军练

悟特级教师教学艺术,领名师风采

______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名师之路”听课有感

10月24日,我有幸到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参加“名师之路”西安国际儿童阅读教育论坛教学观摩活动。”此次观摩活动中,我倾心聆听了三位专家上的三节展示课。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张学伟上的《螳螂捕蝉》,深圳特级教师周其星上的群文阅读《换一换》及讲座儿童需要文学教育,以及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特级教师陈延军上的类文阅读及讲座谈省时高效语文。此次听课,我个人感觉收获颇丰,能有幸与名师近距离接触,亲身感受到了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通过学习,获益匪浅,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张学伟老师和陈延军老师。

张学伟的这节高效课,可谓是人、语合一,他用那极具风趣幽默的语言吸引着在场的每一位老师和学生,在讲课和讲座中不时爆发热烈的掌声。张老师着重强调,读既是过程也是方法,同时它是目的也是手段。《螳螂捕蝉》课中张老师让学生读故事中悟道理,扮吴王中练语言表达,学生学得有趣搞效。课堂上老师不仅在教学中激情四射,而且幽默风趣,尤其朗读的指导更是独树一帜。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加上动作进行表演,还主动让学生挑角色,实现师生互动。张老师把一个大故事分成两个小故事,“螳螂捕蝉”和“少年智谏”,从小故事中一步步拓展,最终使学生明白缘由,了解吴王内心以及想法上的变化。在最后老师把白话文以文言文的形式出现,学生们有节奏的读出文言文,说明同学们经过这方面的学习,自己将课文内容要领完全把握。张老师的有效朗读促成了高效课堂。

在教育改革的今天,语文课该怎么上,听了陈教授的课,让我明白语文课要培养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语文素养。在课堂中要培养学生会听、会读、会思考。陈教授幽默的话语、深情的范读、对文本细致深刻的剖析、广泛的学识无不让我们心中赞叹不已,更是时时充满着对语文教学的无限向往。想想语文课可以是这样的生动活泼、可以是这样的充满灵性、可以是这样的深情涌动、又可以是这样的启迪智慧,原来语文课是这样的一种情感陶冶的场、一个精神共舞的场、一个心灵提升的场。如果每一节语文课都是如此,那么孩子们又怎能不喜爱语文、我们自己又怎能不热爱语文呢?

33年对小学语文教育的坚守,使得陈老师总结出了让学生爱上语文、爱上阅读、爱上写作的诀窍。他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尊重每一个学生,提倡“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的教学主张。如,长文章用找线索和抓重点学习的方式学习,优美的文章用悦耳的声音朗读出来,有趣的故事让学生自编自导自演出来,将书写作业变成让孩子们用充满想象的笔画出来,由过分关注课内学习到适度引导学生到课堂外面、到生活中学习语文等等,都是陈延军老师不拘一格的语文教学方式。

我想:在短时间内我是无法达到这些老师的高度,现在也是可望而不可及的。但从他们身上我体会到了语文教学的真谛,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希望自己以后,认真反思,努力实践,在工作岗位上开拓创新,为学生献上一节节精致高效的好课,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吴军练

20xx年10月24日

 

第二篇:20xx“名师之路” 西安培训有感

与新课标同行,探索课堂精彩

——2013“名师之路” 西安培训有感

20xx年的4月,在西安电子科技校区举行了“名师之路”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教学研讨观摩会活动。期间聆听了全国数学界著名专家的精彩课堂与观点报告。时间虽然安排得很紧凑,但如此近距离地领略名师的风采,受益匪浅,收获颇多。学习当中,我们时不时会有许多的惊叹与触动,对课堂出现的精彩片段仍记忆犹新,对数学教学有了一些思考。

1、教给学生生活化数学。北京市昌平区城关小学的柏继明校长给我们带来的一节一年级的示范课《数数与计算》,课上,柏校长不是生硬地搬出例题,而是课的伊始就以学生素材进行教学:她一开始就问学生,有一个学生我很喜欢她,正着数她在这排的第三,她是谁呀?接着又问,还是在这一排倒着数她是第三,她是谁呀?接着又问,那这一排一共有几个人?两次举手的都是一个人,让学生在鲜活的例子中一下就明白了两个第三是同一个人,最后引导学生列算式3+3-1??整节课,柏校长创设一个又一个生活情境,就像和学生谈心一样,抛出一个又一个生活问题,请学生解决。学生也在帮助老师解决生活的问题中找到了一个个数学规律,也让学生感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习是为了解决生活的问题,不是为学而学!

2、我们感受到了大师们追求简约而不简单的课堂。

华应龙老师的《台湾长什么样》一课,没有设计精巧的课件,只出示了“台湾南北纵长约395千米,东西宽度最大约144千米,海岸系长约1139千米,面积约为3.6万平方千米”,另外给学生提供了4个长4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完全没有花哨的成份。华老师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基于课堂生成的教学,以及亲善的教态,让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画台湾长什么样中不断进行自我修正,一次又一次完善自己的作品,从中学生学到了很多,整堂课显得朴实、自然、水到渠成。

华应龙老师做了《教育即融错!》的报告,华老师在接下来的专题报告中向在坐的阐述了什么是“教育即融错”,融错是指把课堂教学中的差错作为一种教学资源,相机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这与我国古代“相克相生,相反相成”等哲学思想是相契合的。

为什么是融错而不是容错?这是因为课堂并不只是要容纳差错,更重要的是要把差错融化为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落花若有意,流水亦含情。”教师只有艺术地处理随机生成的差错,巧妙地彰显差错的宝贵价值,才能把真正富有价值

的内涵植入学生的生命活动之中,促进学生全身心地融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融错的要义在于,随机融入,自然生成,而不是事先进行的刻意安排;敏锐发现差错背后的意义,揭示其内在的矛盾、张力,巧妙彰显其积极意义,而不是简单地否定学生;充分挖掘并利用差错资源的价值,培养学生直面错误、超越错误的求真人格,将教学活动引向心灵深处,而不仅仅是促进认知的发展。

3、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听了一节徐长青老师的示范课《重叠的数》,在课堂开始,徐老师让学生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名字,然后对名字进行评价,又让学生在另一张纸条上写下名字,接着,联系学生的生活,以学生感兴趣的小品故事--两对父子3个人进理发店的故事,让学生从这轻松故事中初步体会了"重复"的含义,但徐老师并没有指出这就是"重复",是在徐老师的引导下,学生呼之欲出的"重复"。接着又让学生做一些学生们经常做的"划拳"、"抢椅子"这一游戏,并且故意制造认知冲突,激活学生思维,从而让学生从这些简单的游戏中体会、领略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思想--集合的思想。后来在介绍集合圈时,老师并没有直接说这就是集合圈,而是利用看似滑稽可笑的肢体语言,有效的向学生解释了集合圈的用途,接着在让学生往集合圈里贴名字的时候,徐老师却把问题推给学生,表示自己也无能为力。学生凭着自己主人翁的精神和智慧解决了难题,全场霎时响起了一片热烈的掌声,孩子们在无意识的情境中有意识的思考,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同时,在北京教育学院宣武分院的刘德武老师的课也不是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而是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处理问题的空间,并且老师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尝试,主动去探索问题,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思考和发表意见的机会,让每位学生都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例如在教学中出示狮子、大象、狮子、大象这样的图片然后问学生:“这一组里有什么?”接着出现蛋糕、汉堡、冰激凌这样反复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这一组有什么,有什么办法让人家知道他们是一组的?等等,就这样让学生自己通过动口、动脑去解决,对于学生一时想不出来的问题,刘老师就耐心的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

4、我们体会到了大师们追求自然和谐的课堂。

徐斌老师执教《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一课,朴实的教学风格,给应用题的教学提供了一个成功的范例,听了他的课,是我真正领略到了大师的风采,徐斌老师的课堂,是那么的惬意,那么的舒适,不像是在领着孩子学枯燥的数学,而是正像徐斌老师自己的评价,那是在“玩好数学”,是在感悟“数学好玩”。

这节课没有多余的包装,不加色素,原汁原味。让我们体会到一种理性的返璞归真的美。听了徐老师的课,让我深刻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应采取多种生活情境使学生掌握方法,更应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使我知道不但

在课堂教学设计上多下苦功,要多联系生活实际,多创设一些引起学生兴趣的情境等,还要注意自身的语言表达。“策略”的教学不是单纯方法的总结和问题的解决,而应该是策略意识的培养和应用意识的增强。只有尊重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方法,顺其自然地引导才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徐老师本节课的导入很好,和孩子的谈话“生活中什么地方用到了策略?”开始,从参观路线的“原路返回”,引入数学思维的“倒推”,可谓精彩。“喝果汁”的例题,由“一个杯子的两次变化”——“两个杯子的一次变化”——“三个杯子中的两个发生一次变化、一个两次变化”——口头展示四个、五个、六个??的变化。徐老师层层递进,逐步设疑,使学生对数学的探究学习,不再是无趣、无味,而是能举一反三,自己探索。整节课都是老师在导,孩子在做,教师扶着孩子走路,该放手的时间就放手,这就是大师的风采。

徐老师在课堂中对孩子的关注,可以说是无处不在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处理甲、乙两杯果汁的问题上,徐老师提出你们可以通过示意图或者列表来分析,接下来处理三杯果汁的问题时,给学生提了这么一个要求:“你可以先填表,再列算式;也可以只列算式,不填表;还可以光填表,不列算式。”单单这样的一句话,就把所有不同层次的孩子,都照顾到了。

本节课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通过对比教学,学生知道什么时候用“倒推策略”,什么时候用不上——即如果知道现在的求原来的就用倒推策略,如果知道原来的求现在的就不能用倒推策略,学生的理解是深刻的。学生在先解决数学问题的基础上,进而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了学生的策略意识。徐老师的课堂上,我们很轻易地被他那清晰地思路带着而进人到数学活动中,更何况是小小的学生们,难怪学生的学习热情都是很高涨的,学习的兴趣如何浓厚。 5、刘德武老师的一节课《找规律》,下面谈谈自己的感受。

在一年级的“找规律”这节课中,令人难以置信地是,刘老师一改往日我们所见的“看一看、说一说、涂一涂、画一画、摆一摆”的经典老套路,从感知规律、找规律、用规律、发现数学规律的美四个环节引导一年级的小朋友经历了一次次深层次地数学思维的穿越。而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大部分孩子居然非常有兴趣地参与到这一次次的思考中(其中还有一个小男生得意地说太容易了,要求更难的挑战),即使一年级的小朋友受词汇量的限制,有时不能完满地表达出来自己的想法,但精彩的回答还是时有迸发。

在这节课中,同学们不仅找到了像“红球、黄球、红球、红球、黄球、红球、红球、黄球、红球”这么难以辨认的复杂规律,而且还能够运用所学的新知去解决了像“红旗、绿旗、红旗、绿旗、绿旗、红旗、绿旗、红旗、绿旗、绿旗、A、绿旗、红旗、绿旗、B、红旗、绿旗、C”以及“1 ( ) 2 8 ,1 4 ( ) 8 ,

1 4 2 ( )”这些思维性非常强的问题。听完课后,我不禁产生了疑问:为什么刘老师就能够这么大胆的把这些思维性极强的综合知识融入到一年级的“找规律”的起始课中,而且为什么他居然还能够做到让一年级的小朋友愿意学并且学得会呢?到底该怎样辩证地使用教材?怎样设计一节有数学味的好课?

似乎看出了我们听课老师的疑虑,刘老师在他今天的讲座开始前简短地为我们阐述了“找规律”这节课的设计意图:1、找“规律的什么”;2、怎样让同学们感受到“规律”;3、板书应该突出什么;4、思维发展的体现。在刘老师深入浅出地讲解中,我慢慢感悟到了名师备课的全面与深刻,看到了参天大树扎在地下汲取营养的庞大的根系,明白了刘老师曾说过的“没有一个名师是被培养出来的”道理。

6、注重探究与交流,改变了数学概念的教学方式 。真正有价值的数学,一定是进入学生内心的数学,而不是浮于华丽外衣之上。数学概念是“生活的具像”,又是具体形象事物的抽象与“升华”,对数学概念的把握,理解是必要的,也是枯燥的,但体验它的实际意义与建构心理表象更是不可忽视。这个认识源自牛献礼老师《认识面积》的教学。针对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牛老师没有直接奉献真理——把书本上现成的面积的概念告诉学生,而是当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探索欲望后,教师就及时设计了一系列的操作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多种感官来参与概念学习,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摸一摸、折一折。通过亲身体验,合作交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面积和周长的区别,形成了面积的表象。整个新课的学习,教师看似淡化了定义概念的教学,实际上引在核心处,拨在关键处,强化了定义概念,教师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借助于课堂这个思维“运动场”,不着痕迹地引导学生理解了什么是面积。数学教学也真正体现了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整堂课,学生兴趣盎然,在不经意间,学生建立了数感,理解了面积,并区分了面积的周长两个概念,这充分说明牛老师的数学课堂是一个充满灵性、动态生成的课堂,从引导学生“起跑“到“加速”,最后“冲刺”,水道渠成,行云流水,他使每个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这节轻松、活泼、实在的数学课,无疑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概念教学”的新“天窗”!

总之,听了徐老师的课,收获远远不止这些,在往后的工作中,我要多多观摩像徐斌等教学名师的课,多接受一些新的理念,新的方法来完善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再结合自己已有的经验,形成自己特色的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