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元吉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版 复习内容概要

第 一 篇 世界经济成长的基础和历程

第一章 世界经济形成的基础与历史前沿 1.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而在国际上形成的一种劳动交换关系。 2.历史发展到工业社会阶段的产物。

3.各个国际的劳动分工,是以国家的存在为前提。

1.自然条件(资源、气候、土壤、地理位置等)(必要条件) 国际分工制约因素

2.社会经济条件(劳动力、技术、产业、市场等)(最终决定因素)

目前国际分工性质:资本主义性质。

国际分工形式:

1.社会生产各大部门之间的国际分工

按照劳动本身的特点 2.社会生产大部门内部的各个小部门和行业之间的国际分工

3.由产品专业化、零部件专业化和工艺专业化而形成的国际分工

1.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国际分工

按照不同生产领域间媒介不同

2.以资本为媒介的国际分工

按参与国际分工国家 1.“垂直型”国际分工

间社会经济水平不同 2.“水平型”国际分工

3.“混合型”国际分工

世界市场:

狭义:指世界各国间相互进行商品交换的场所或领域。

广义:指国际流通领域包括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

1.统一性。世界市场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

世界市场基本特征 2.竞争性。主要表现在商品国际交换中的价格竞争和非价格竞争。

3.扩展性。源于工业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的扩张性。

世界市场的统一性有三个主要标志:

①各国经济循环和周期的同步性;

②商品和资本的自由移动;

③“一种商品一个价格”的规律经常存在。

1.国际价格机制(促进商品国际流动,调节世界经济利益分配)

2.关税率机制(财政收入基本来源,调节经济)

世界市场基本运行机制 3.资本收益率机制(影响资本供求)

4.汇率机制(商品和资本国际流动)

5.资源配置机制(合理的资源配置)

6.传导机制(影响从一国传至另一国)

世界市场主要内容:

1.国际商品流通领域。包括有形商品和无形商品的交换活动

2.国际资本流通领域。指国际金融和国际信贷

3.国际货币流通领域。主要指外汇市场

世界经济形成过程:

萌芽期(15世纪末16世纪初“地理大发现”~18实际中后期)

→ 初步形成期(18世纪60年代“英国产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欧美建立工业社会”)→ 最终形成期(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科技革命”)

世界市场形成主要标志:19世纪各种贸易组织形式的正规化、大型化和专业化(组织保证) 世界经济最终形成期: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资本主义世界发生了以电的发明和应用为主

要标志、以重工业发展为中心的第二次科技革命。

世界经济的最终形成期科技革命的意义体现:

1.使交通运输和通信业获得巨大发展

2.形成了垄断资本和金融寡头

3.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世界的商品市场运行的特点:

1.国际贸易增长极慢甚至出现停滞,大大落后于世界工业生产的增长;

2.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关税战、贸易战不断升级。

当代世界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基本特征:

基本矛盾:各国经济走向国际化、融合化和一体化的客观历史趋势与各国经济独立自主、维

护民族权力和发展不平衡的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可以说是以市场经济

制度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基本矛盾,即生产社会化和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在世界经济领域的扩展和体现。

基本特征:经济全球化加速向纵深发展。

世界经济动荡的原因:

1.两次世界大战的严重影响

2.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对世界经济的打击

3.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导致资本主义政治危机

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是世界经济赖以形成和发展的条件、纽带和载体,是世界经济历史和逻辑的出发点。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与世界经济的新发展

经济全球化内涵:

总括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向更高层次发展的一个过程和一种状态。

具体来说,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驱动力,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交通和通信的大发展,以及国际间人口的迁移,使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大规模流动,使企业生产的内部分工扩展为全球性的分工,使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相互依存和相互融合空前加速和深化的状态和过程。

经济全球化是指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货币流通的全球化、投资活动的全球化

从近代来看,人类在认识客观世界上的质的飞跃,就自然科学而言共有三次:

一是细胞的发现、 二是能量转换的发现、 三是生物进化的发现。

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上的质的飞跃有两次:

一次是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 一次是电、电动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应用。

1.科技革命的大发展(物质技术基础)

经济全球化成因 2.市场经济体制向全球扩展(重要条件、标志)

3.西方国家贸易、投资、金融自由化的发展(制度环境、制度保证)

4.跨国公司的大发展(直接组织者、主要驱动力)

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

2.金融、货币、投资市场的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 3.人力资源流动的全球化

4.全球产业链的形成和国际生产体系的全球化

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逐步形成

经济全球化的意义:

1.经济全球化为后进国家的崛起提供了机遇

2.经济全球化为世界开辟了和平共处的新时代

3.经济全球化的负面作用和反全球化运动。

当今的国际分工正从 传统的地域分工演变为全球性的网络分工。

国际经济协调的作用和影响:

1.减少了国际经济交往中的不确定性

2.缓和了不同国家和国家集团的利益冲突

3.避免了世界经济和金融的剧烈波动

4.抑制了世界生态环境和国际安全环境的恶化

5.国际经济协调机制还处于逐渐行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建立和形成完善的国际协调机制还任重而道远

总结:世界经济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已覆盖全球,是各国经济紧密联系、相互渗透、

相互依赖不断加深。使各国之间的矛盾冲突趋向缓和,维持和平和争取社会经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

第三章 科技革命与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

科技革命:指自然科学基础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对自然界客观规律的重要发现,即人们在认识

客观世界上的质的飞跃。

技术革命:指人类改造自然界的手段和方法的重大发明和突破,即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上质

的飞跃。

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1.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2.扩大了资本积累 3.改善了扩大再生产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4.保证了劳动力的供应 5.扩大了商品市场。

产业结构: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拥有的劳动力资源、固定资产及其他资源在各产业部门配置的

比例关系。从两个指标体现:一是价值指标;二是就业指标。

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新趋势:

1.高技术化趋势 2.服务化趋势 3.融合化趋势 4.国际化趋势

第四章 世界资源状况与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核心、最宝贵的资源。有了人力资源,各种自然资源才能成为经济资源,才能进入生产过程而成为生产要素。

人力资源结构的变化引起的重要原因: 产业结构的变化。

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及其影响:

1.世界人口增长的绝对量越来越大

增长趋势2.增长速度经历了缓慢、加快再到逐渐放慢的过程。

3.世界各类国家和各个地区人口增长很不平衡。

老龄化社会: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国家总人口的比例达到7%以上

1.劳动力的年龄结构老化

人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经济问题 2.劳动力短缺

3.社会保障负担加重

发达国家的文盲率已经基本上为 零 。

世界上有四大人口稠密区,即 南亚次大陆、 亚州东部、 欧洲、 北美洲东部。 人口过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是:

①地球资源的消耗加快,并造成生态失衡和环境污染

②南北经济差距加大

③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过快增长不仅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而且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人口过快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影响是:

①经济发展负担承重

②加剧发展中国家的贫困问题

③两极分化问题日益突出

从世界主要畜牧业产品产量来看,除少数几个土地面积较大的发展中国家而外,畜牧业产品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东欧等地区。

世界上有四大主要森林分布地区:一是亚马逊河流域热带原始森林区、二是刚果河流域热带原始林区、三是亚欧大陆北部寒温带针叶林区、四是北美洲北部寒温带针叶林区。 美国 是世界上棉花出口量最大的国家和大豆产量居第一位的国家。

印度 是世界上生产茶叶最多的国家,也是茶叶出口量最大的国家。

煤炭 是世界储量最丰富的矿物能源,美国 是煤炭储量最丰富的国家。

电力 是当代世界最重要的二次能源。

石油 被称之为能源之王。

造成土壤退化的原因:1.过度放牧和过度耕种 2.土壤的盐碱化 3.森林被大量砍伐

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能力的增长。

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

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

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①要使世界各国的当代人和后代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获得平等的发展机会。

②要使世界各国所有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向所有人提供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同等机会。 ③要使人类和自然万物都享有同等的生存与发展机会,做到人类生存发展权利与自然万物生存发展权利的统一。

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条件是:

①保持经济增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

②满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

③控制人口的数量增长,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④维持、扩大和保护地球的资源基础

⑤依靠科技进步突破发展瓶颈

⑥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

发达国家制定其可持续发展战略主要采取的措施:

①通过技术和经济援助,转移污染工业,把危险性大和对环境具有潜在威胁的产品转移到发展中国家生产。

②在国家环保政策的调控下,增加环保资本和技术的投入,实行清洁化生产。

③通过发展高科技和技术创新,提高增长的质量,减少单位产值中资源的消耗及污染的排放量。

发展中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主要面临的三大难题:

①缺乏满足基本需求的经济基础和生产能力

②技术含量很低的粗放型高能耗、低产出、高污染的经济发展,危害很大

③为了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发展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仍在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其结果是经济迅速增长的同时,两极分化现象日益加剧。

第 二 篇 世界经济的运行与协调

第五章 国际贸易与多边贸易体制的发展

战后国际贸易发展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8~19xx年 与这一时期世界经济迅速增长相适应,国际贸易发展迅速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期至今 处于动荡不稳定的状态

战后,国际商品贸易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增长迅速,其具体表现就是国际商品贸易的增长速度不仅比战前要快,而且比生产增长速度快。

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相应发生重大变化的趋势是初级产品比重下降,工业制成品比重上升。

保护贸易政策:指国家采取各种措施干预对外贸易,通过高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来限制外国商品和服务的进口,以保护本国市场免受国外商品的竞争;同时对本国出口商品给与优惠或补贴,鼓励扩大出口,以提高本国商品和服务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各国制定对外贸易的目的是:

①保护本国的市场

②扩大本国的出口市场

③促进本国产业结构的改善和升级

④积累资本或资金

⑤维护和发展本国的对外经济政治关系。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期的贸易自由化的主要特点是:

1. 发达国家间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远高于它们对发展中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自由化

程度

2. 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超过集团对外的贸易自由化程度。

3. 工业制成品的贸易自由化程度远高于农产品的贸易自由化程度。

20世纪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的保护贸易政策的特点:

1. 被保护的商品范围不断扩大

2. 保护的措施日益多样化

3. 从贸易保护制度转向更系统的管理贸易制度

4. 各国“奖出限入”措施的重点从限制进口转向鼓励出口

5. 贸易保护从国家贸易壁垒转向区域贸易壁垒

新贸易保护关注的焦点:主要是经济问题,重点是产业的发展。

GATT的宗旨:

各缔约国本着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稳定增长、充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商品生产和交换、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来处理他们在贸易和经济发展发面的相互关系,彼此减让关税,取消各种贸易壁垒和歧视性待遇,实现贸易自由化。 GATT制定贸易的国际规则所遵循的原则:

1、 无歧视性待遇原则; 2、关税减让原则; 3、取消数量限制; 4、透明度原则。 关贸总协定的积极作用:

①作为国际贸易的“谈判场”,启动和推进了各国的贸易自由化进程,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②作为国际贸易争端的解决场所,缓和及解决了各缔约方在国际贸易中的矛盾和摩擦 ③形成了一套有利于国际贸易发展的政策体系。

④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⑤对于发展中国家贸易和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⑥向各缔约方提供经济贸易信息

⑦通过第8轮多边贸易谈判,在国际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和与贸易有关的投资领域达成了

诸多协议,从更广泛的领域和更深的层次上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增长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统一大市场的形成。

WTO的宗旨:

①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大幅度稳步地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

②扩大货物、服务的生产和贸易

③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各成员应促进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保护资源,并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下各自成员需要的方式,加强采取各种相应的措施

④积极努力确保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获得与其经济发展水平相应的份额和利益。

第六章 国际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的发展

国际直接投资:指投资者为了在国外获得长期的投资效益并得到对企业的控制权,通过直接建立新的企业、公司或并购原有企业等方式进行的国际投资活动。从一国角度出发,国际直接投资也被称为对外直接投资或外国直接投资。

国际直接投资是跨国公司形成的前提和基础,进行国际投资的企业往往成为跨国公司。 美国 是最大的对外直接投资国。

国际间接投资:指国际直接投资的对称,只要是指国际收支表中金融资产交易项下的投资活动,具体包括国际信贷、国际有价证券投资、国际融资租赁等。

国际直接投资之所以呈现出发达国家之间相互对流、相互渗透的态势的原因是:

①在战后发达国家经济不平衡发展过程中,一些国家的资本相对过剩与另一些国家的资本相对稀缺同时并存,形成了资本相互对流的基础。

②战后科学技术的加速发展,提高了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使外国直接投资者对东道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完善程度、劳动者素质高低等因素更加

重视。发达国家在这些方面占有明显优势。

③在世界经济向区域化和集团化方向发展的情况下,发达国家企业为了分享集团内部市场自由化的利益和避免被排斥于集团之外的风险,争相在发达国家的集团内部进行直接投资,而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兴趣相对淡化。

④资本不但要求尽可能获取高额利润,而且希望尽可能降低投资风险

⑤战后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及其作用的日益加强,也是促进发达国家之间资本双向流动的重要因素。

跨国公司:指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进行投资活动,并因此对一定数量的经营性资产拥有全部或部分控制与管理权的企业。

现代跨国公司的先驱:德国的费里德里克?拜耳化学公司。

跨国公司的特征:结构特征、环境特征、经营管理特征。

跨国公司的结构特征主要表现在:营业规模、地理分布、股权结构。

跨国并购可以分为:横向并购或水平式并购、纵向并购或垂直式并购、混合并购。 跨国公司形成微层面动因:

1. 充分利用本企业在技术、资金、管理等方面的垄断优势,在更加广阔的市场展开竞争。

2. 推动自己的成熟产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

3. 为充分利用东道国在特定产业部门的比较优势,将该种产业转移至国外。

4. 通过跨国内部化交易,实现降低成本、减少风险的目的。

5. 通过直接投资绕过贸易壁垒,保持和扩大海外市场占有率。

产品生命周期:指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地位兴衰变化的过程,具体说就是一种产品从向市场推出、到逐渐扩大销路、广泛流行、再由盛而衰、终至被更新一代产品取代而退出市场的整个过程。

国际生产折衷论:也成国际生产综合理论,是由当代西方研究跨国公司问题的著名专家约翰·邓宁提出的。它实际上是将垄断优势论、内部化理论和对于区位优势因素的考察结合在一起,综合分析跨国公司形成原因的一种理论。由此也可以认识到,促成跨国公司形成和发展的不仅是某一种因素单独的影响,而是上诉多方面具体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跨国公司对其母国和东道国经济的影响:

1. 对其母国经济的影响:有利于扩大母国市场,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

2. 对东道国经济影响:

(1)跨国公司投资有助于东道国资本的形成

(2)通过购买和私营化而进行的国际投资,是发达国家中较为普遍的国际投资形式,这对

东道国资产重组及产业结构调整起间接推动作用。

(3)引进跨国公司投资,扩展东道国产业空间,提高了东道国生产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也

扩大东道国的销售市场。

(4)跨国公司能促进东道国技术进步。

第七章 当代国际货币制度的发展与金融全球化

国际货币制度:指一组有大多数国家认可的用以确定国际储备资产、汇率制度以及国际收支调节机制的习俗或有法律约束力的规章和制度框架。

布雷顿森林体系:指一种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货币与美元挂钩的可调整固定汇率的国际货币制度。在此种国际货币制度下,美元由于作为储备货币和国际清偿力的主要来源而成为一种关键货币。(根本特点)

“特里芬两难”: 又被称为“信心与清偿力两难”,由美国经济学家罗伯特?特里芬发

现,美元的双重身份与双挂钩是布雷顿森林体系无法解决的根本缺陷。

“牙买加体系”: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牙买加首都召开会议,就若干重大金融问题达成协议,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货币制度成为“牙买加体系”。它是在保留和加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作用前提下,对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进一步改革。

现行货币制度的主要特征:

(1) 美元仍是最重要的国际支付工具、储备资产和外汇市场干预手段。

(2) 主要大国间实行浮动汇率制度。

(3) 美国不再承担维持美元对外币值稳定的责任,其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完全服务

于本国政策目标。

(4) 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不再提供全球性汇率稳定机制等国际公共产品与明

确国际金融规则,其最后贷款人职能也逐渐削弱。

(5) 世界范围内不在存在以往制度化的汇率协调机制,取而代之的是大国之间非正

规化的汇率政策协调。

(6) 汇率波动性增强及国际货币多元化,促使新的金融技术与金融工具不断涌现,

进而使国际金融市场中以发达国家为资金来源的投机力量大规模扩张

钉住汇率制度:指将本国货币相对于被选作“锚”的货币的汇率保持在小范围内波动。 钉住汇率制度存在的现实缺陷:

(1) 钉住汇率制削弱了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能力。

(2) 钉住汇率制扩大了实际汇率的波动幅度,增大了爆发金融危机的概率。

(3) 钉住汇率制鼓励了不稳定性投机,加大了经济体系的脆弱性。

(4) 由于缺乏明确的制度承诺、简单的操作规则和必要的信息披露,实施中间汇率制度

要求大国间汇率水平与国际资本流动保持相对稳定,这样政府才能有效协调其汇率目标与国内政策目标,市场参与者才有条件检验政府对汇率制度的承诺是否兑现,制度信誉才能得以确立。

“两极论”:认为各种中间汇率制度在长期内难以存续,开放经济应放弃可调整钉住或管理浮动汇率制,实行彻底的固定汇率或彻底的浮动汇率制,以消除外汇市场的潜在风险,保证汇率安排的可持续性。

“两极”安排不适宜发展中国家的原因:

(1) 发展中国家多为小型开放经济,进出口商品较为单一,出口商品主要是初级产品,

进口商品基本上是本国经济发展急需的高科技产品,由此导致了出口供给弹性不足,进口需求弹性也较低,只是国际价格的接受者。

(2) 浮动汇率制由于缺乏固定汇率制下的货币纪律,货币政策具有独立性,因而具有内

在的通货膨胀倾向,可是一国政府长期推行通货膨胀政策,而不必担心国际收支问题。

(3) 发展中国家缺乏选择浮动汇率制度的市场条件。

(4) 浮动汇率制往往具有过度波动性。

管理浮动汇率制度:指货币当局并不事先宣布汇率的波幅或变动路径,而是通过相机干预外汇市场影响汇率水平。

金融全球化:一方面指“市场化”的金融制度在全球范围的推广和采用的过程;另一方面指各国的金融活动和金融风险发生机制日益紧密地联结在一起的过程。这两个方面是金融全球化同一进程中并行的两种趋势。

金融全球化的基本动因:

(1) 全球生产、贸易以及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

(2) 金融创新

(3) 金融自由化

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

(1) 欧洲美元的产生和发展以及离岸金融的兴衰

(2) 金融衍生产品市场的产生和发展

(3) 全球资本流动的私人化

最优货币区:指由那些彼此间的商品、劳动力及资本等生产要素流动比较自由,经济发展水平和通货膨胀率比较接近,经济政策也比较协调的国家所组成的独立货币区。

最优货币区理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a.要素自由流动;b.汇率统一;c.经济政策协调。 美元化:指美国以外的国家把美元作为部分或全部法定货币的进程。

实行美元化的国家或经济体需付出的主要代价:

(1) 丧失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2) 央行自动放弃“最后贷款者”的作用和货币发行者的角色。

(3) 铸币税收益的完全丧失。

亚洲货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存在许多困难与障碍:

(1) 亚洲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制度以及经济结构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

(2) 亚洲货币合作缺乏一个能为整个地区决定货币政策、并对区内各国政策其协调作用

的领头国。

(3) 亚洲货币合作存在政治障碍。

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具体包括两个层次:

(1) 通过国际清算银行对各国金融监管当局的监管行为进行协调。

(2) 通过以《巴塞尔协议》为总题目的一系列多边协议对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金融活动

进行比较系统化的规范。

第八章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区域经济一体化:也称区域经济集团化,指一些地缘临近的国家或地区,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为谋求本地区的共同利益联合起来,在彼此自愿地约束自己的部分经济主权甚至相互对等地分享或让渡部分国家主权的条件下,通过签订协议、规章组建国际调解组织和实体,使部分或全部生产要素在成员国间自由流动,使资源在成员国内得以优化配置,实现产业互补和共同经济繁荣的过程。

按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形式或层次的不同,把区域经济一体化分为五类:

(1) 特惠关税区;(2)自由贸易区;(3)关税同盟;

(4) 共同市场;(5) 经济货币同盟。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原因:

(1) 国际分工的深化和经济生活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主要

经济基础。

(2) 经济发展不平衡和世界经济多极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形成的重要原因。

(3) 当代世界竞争的日益剧烈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直接动因。

(4)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国家广泛干预国际经济关系的表现和产物。

战后推动欧洲走向统一和联合的最初动因中,政治因素大于经济因素。

欧洲共同体建立:

19xx年7月1日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和欧洲煤钢共同体合并,改称“欧洲共同体”,简称欧共体(EC)。

欧共体制定的其他方面的政策:

(1) 共同竞争政策; (2)共同运输政策; (3)地区政策和社会政策。

欧洲经济区的建设:

19xx年10月,欧共体12国与欧洲自由联盟(EFTA)7国签署了建立欧洲经济区(EEA)协议,计划于19xx年在上述19国内实现货物、人员、资金和服务的四大自由流动。 北美自由贸易区建立:

19xx年12月17日,美、加、墨3国领导人分别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北美自由贸易区宣告成立。该协定于19xx年1月1日开始生效执行。

北美自由贸易区形成原因:

(1) 战后西欧、日本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经济实力的增强,是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相

对下降。

(2) 战后以来,美国一直以先进的技术和强大的经济为基础,通过关贸总协定,倡导和

维持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3) 美、加、墨3国毗邻,语言、风俗习惯、价值观相近,交通运输方便,经济上具有

互补性,相互依存度较高。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

(1) 减免关税和取消非关税壁垒。

(2) 确定原产地规则。

(3) 取消投资障碍。

(4) 农业。

(5) 金融和服务业。

北美自由贸易区是当今世界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美洲自由贸易区(简称FTAA)的设想是美国在19xx年迈阿密西半球首脑会议上提出。 19xx年11月,亚太经济合作部长级会议在堪培拉举行首次会议,美、日、加、澳、新、东盟6国和韩国共12个国家的外交部长和经济部长参加。此次会议标志着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成立。

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东盟,它成立于19xx年,成员包括: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文莱等六国。

东盟在经济合作方面跨入自由贸易区的新阶段的主要表现:

(1) 通过分阶段降低相互贸易的税率,向自由贸易区过渡。

(2) 扩大经济合作领域。

(3) 增加新成员与扩大合作范围。

第九章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与经济体制改革

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大体经历四个时期:

(1) 战争结束~20世纪50年代初期 经济恢复期

(2) 50年代中期~70年代初期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

(3) 70年代中期~80年代初期 经济“滞胀”时期

和之后到90年代初期 经济调整时期

(4) 90年代以来 以美国为代表的“新经济”增长与发展时期

战后西欧及日本经济较快发展的原因:

(1) 拥有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人力资源

(2) 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和调节

(3) 美国的大力支持

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突出特征:

(1) 经济发展速度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

(2) 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劳动生产率的提来而实现

(3) 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经济产生“滞胀”的根本原因:

(1) 发达国家长期推行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所致

(2) 战后科技革命高潮的消逝

新经济:指在信息技术出现重大突破和一系列制度创新的基础上,有经济全球化推动的经济结构调整,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形成了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良性互动的新的经济增长方式。

新经济推动了美国信息产业的大发展的主要表现:

(1) 信息技术和设备投资成为美国企业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信息技术的发展降低了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3) 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就业的增长。

国家经济调节的原因与目标:(P296)

原 因:(1)市场缺陷。

(2)社会、政治和其他原因。

主要目标:从三个角度考察:保障经济运行、宏观调控、微观规制

制度调节:指通过各种制度安排尤其是产权制度安排,对国民经济进行调节,以期提高经济

绩效。

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P307)

基本特点:政府尽量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充分鼓励自由竞争,政府主要是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对市场进行间接调控、依法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必要的监管。

美国市场经济体制模式阐述与分析:

(1) 自由企业制度与平等竞争原则

(2) 以间接性和被动性为特征的宏观经济调节

(3)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

(4) 对外经济关系的政府调节

(5) 其他领域的政府调节

以德国为代表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又称莱茵模式、政府引导型市场经济):

主要特点:自由竞争与政府控制并存、经济杠杆与政府引导并用、经济增长与社会福利并重。 核心内容:通过市场竞争实现经济发展。

德国新自由主义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瓦尔特?奥肯、弗兰茨?伯姆等当时都在德国西南部的弗莱堡大学任教,因而人们习惯称之为“弗莱堡学派”。

战后形成的德国“社会市场经济”理论继承和发展了战前德国新自由学派的理论观点。 其代表人物是:路德维希?艾哈德和阿尔弗雷德?米勒?阿尔马克。

讨论以平等参与为核心的经济民主化。(P315)

美、德、日三个主要发达国家经济体制模式需强调:

(1)这三种经济体制模式并非相互对立或互不相干。

(2)这三种模式只是当今世界较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市场经济模式,并非世界上只有这三种经济体制模式。

(3)任何一种市场经济模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都应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技术进步、国内外社会经济形势的变化而不断对其进行调整和变革。

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对所有制结构调整和改革的三个领域:

(1)国有企业民营化 (2)股权分散化 (3)法人股东与机构投资者的大发展

发达国家实行福利制度社会化的途径与手段:

(1) 削减政府预算中的福利支出。

(2) 实施劳动福利计划。

(3) 推进社会福利计划实施主体的多元化或私有化。

(4) 取消政府对社会福利的各种规章管制,减少国家对福利供应的垄断,促进私人组

织同国家福利组织之间的竞争。

第十章 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与改革

按人均国民收入标准划分,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划分为三类:

(1) 低收入国家和地区

(2) 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

(3) 高收入但仍处于发展中的国家

按产业结构、出口结构和工业化进程的标准划分,把发展中国家分为五类:

(1) 原料和初级产品生产国

(2) 石油输出国

(3) 新型工业化国家和地区

(4) 综合发展型发展中大国

(5) 最不发达国家

“金砖五国”是指:中国、巴西、印度、南非、俄罗斯

发展中国家共同经济特征:

(1) 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

(2) 经济结构呈现二元化

(3) 产业结构相对落后

(4) 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处于劣势地位

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对外依赖性和脆弱地位主要表现在三点:

(1) 发展中国家在贸易中的对外依赖

(2) 对外资的依赖

(3) 技术和人才的依赖

经济发展战略:指各个国家为实现经济发展目标而指定的总体规划、战略方针及相应的经济

政策,它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性、总体性的指导作用,因而在经济发

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根据主导产业的发展方向来划分经济发展战略:

(1) 传统农业型 (2)工业化类型 (3)第三产业开发型

根据政府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不同来划分经济发展战略:

(1) 政府集权控制 (2)政府主导下的市场经济 (3)市场经济为主

战后到70年代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方面首先需要解决的三个问题:

(1) 选择什么样的经济制度

(2) 如何维护经济主权,摆脱殖民国家的经济特权

(3) 通过怎样的经济政策改变封建式的、落后的社会结构和经济结构

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战略和政策:

(1) 强化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控制

(2) 利用保护性贸易政策实现制成品的进口替代

(3) 引进外资和技术

新型工业化经济体有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亚洲“四小龙”,另一种是拉美的巴西、墨西

哥、阿根廷和智利,它们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1) 经济都有或曾经有过高速增长

(2) 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3) 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

(4) 人均GDP较高

“东亚模式”的主要特点:

(1) 在内部普遍存在严重的市场不发育或短缺,市场规模扩大受到压抑,市场远没达到

可以“正常”运行程度的初始条件下,为克服市场弱化压力,有效地实施了“政府替代”,即强制扭曲某些市场价格及其资源配置,培植主导产业及其主要企业组织的形成与发展。

(2) 通过政府强有力的行动,一方面较为稳定的政治和社会环境,给经济发展提供良好

的空间;另一方面通过控制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努力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3) 在“强政府”的主导下,实行典型的出口导向发展模式,将出口导向产业作为主导

产业加以大力发展,对外贸易采取“加工组装型工业化”模式。

(4) 依靠国内高储蓄和政府控制的借款,实现高增长。

(5) 重视公共政策的积极作用,强调通过政策调整收入分配,建立相对合理的收入结构,

重视基础设施、教育等公共产品的提供。

80年代初发展中国家经济状况恶化的主要表现:

(1) 经济增长的速度减慢,通货膨胀加剧

(2) 人均收入水平下降

(3) 贸易状况恶化

(4) 外债急剧增大,负担沉重,偿还能力下降

导致发展中国家经济恶化的原因:

(1) 政府部门对企业的直接控制或管制的效率下降

(2) 政府干预产生诸多不良后果

(3) 国民经济严重失衡

(4) 进口替代战略不再适应发展中国家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5) 社会问题加剧

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的具体内容:

(1) 国有企业的私有化

(2) 放松商品价格管制

(3) 金融自由化

(4) 产业结构的调整

(5) 调整对外经济关系,实行从内向型经济向外向型经济的转变

讨论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P354)

发展中国家的进一步改革,对其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所做的调整:

(1) 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重新定位

(2) 在继续放松管制、强化市场机制的同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制定更完善的市场行

为规则,促进经济政策与制度安排的透明化、健全化、规范化,并避免过于仓促的自由化改革。

(3) 在继续实施对外开放的同时,采取措施增加内需,促进内部资本积累,减少对外部

市场和资金的依赖性。

第十一章 苏联和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与转轨

“新经济政策”的基本内容:

(1) 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 允许自由贸易,改变国家商业垄断制

(3) 在一定程度上允许私人资本的存在和发展

(4) 发展国家资本主义

(5) 整顿国营经济,实行经济精算制和物质奖励原则

(6) 加强计划管理,协调计划与市场的关系

苏联的工业化所具有的特点:

(1) 坚持高速度

(2) 坚持优先发展重工业

(3) 坚持高积累、低消费

苏联计划经济体制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特点:

(1) 严格的指令性的计划制度

(2) 企业与国家是行政隶属关系

(3) 排斥商品经济和市场

俄罗斯民主派选择休克疗法的激进改革的原因:

(1) 必须向市场经济过渡已经在俄罗斯达成社会共识

(2) 极其严峻的经济形势是促使俄罗斯新执政者推行激进改革的一个最为直接的原因

(3) 俄罗斯新执政者在以什么样的速度推行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上,面临巨大的社会和

政治压力。

(4) 通过激进改革尽快摧毁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基础,使得向市场经济的转轨变得不可

逆转。

(5) 民主派推行激进改革只不过是承袭了戈尔巴乔夫下台前所形成和提出的改革设想。 休克疗法的基本内容:自由化、稳定化、私有化

俄罗斯激进改革的措施:

(1) 价格自由化

(2) 外贸自由化

(3) 汇兑自由化

(4) 稳定化

(5) 私有化

俄罗斯激进改革失败的原因:

(1) 盲目崇拜西方制度

(2) 盲目推崇自由竞争市场经济

(3) 没有以发展生产力为标准来衡量经济转轨的得失

(4) 忽视了国家的经济安全

南斯拉夫是东欧各国中最早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国家。

19xx年被国际舆论称为“东欧年”。

东欧大多数国家推行休克疗法的原因:

(1) 南斯拉夫、波兰等曾进行过渐进式的经济改革,不仅没有建立有效运行的经济体制,

反而造成了经济运行的紊乱和经济状况的每况愈下。

(2) 东欧剧变后新上台的政党希望通过激进改革来赢得广泛社会支持,巩固其地位。

(3) 与萨克斯的个人影响有关。

东欧剧变之后,除匈牙利、罗马尼亚外,都选择了“休克疗法”的激进改革战略。

第十二章 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原因:

(1) 传统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与苏联模式的影响

(2) 赶超型战略的内在需求

(3) 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和商品经济不发达的历史背景

中国计划经济体制的主要弊病:

(1) 国家权力过分集中,政企职责不分,企业难以成为经济主体

(2) 条块分割、部门垄断、地区封锁,能够既缺乏横向联系

(3) 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

(4) 否定企业和个人的经济利益,缺乏激励约束机制,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

19xx年中国经济腾飞,确立了中国的市场经济。

中国的整个市场化进程可以划分为三大阶段:

第一阶段(1978~19xx年):市场化的起始阶段

第二阶段(1985~19xx年):市场化的展开阶段

第三阶段(19xx年至今):市场化的深化阶段

中国是发展中国家中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

美国是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

中国整个渐进改革过程所具有的三大特点:

(1) 中国的渐进改革采取了从体制外的创新到体制内的改革、从局部改革到整体性改革、

从低成本改革到高成本改革的推进方法,采取这种做法的目的在于尽可能降低改革成本,是改革进程可持续。

(2) 在整个渐进改革过程中,由于新旧体制并存,所以,中国在一个较长的时间里实行

“双轨体制”,借以达到平衡各方利益、减少改革阻力、争取改革的合法性之目的。

(3) 在渐进改革中,中国始终坚持从创新到规范、再到制度化的原则。

中国自19xx年以来始终积极参与APEC的活动。

讨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P423)

(1) 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2) 中国贸易的扩大促进了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

(3) 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为各国(各地区)的投资者提供了创业机遇

(4)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有助于领过吸引外资

(5) 中国加大对外投资步伐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发展

(6) 中国为稳定世界金融秩序做出了贡献

(7) 中国对全球减贫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和途径:

(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2) 落实科学发展观

(3)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部分主权让渡的三个特征:

(1) 自主性

(2) 平等性

(3) 共享性

论 述 ( 2 个 ):

1.贸易自由化与全球网络化。p41—42

2.WTO面临的挑战。P168—171

3.WTO的前景。p171

4.讨论以平等参与为核心的经济民主化。(P315)

5.讨论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P354)

6.讨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世界经济的贡献:(P423)

7.国家经济调节的原因与目标:(P296)

8.以美国为代表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P307)

各章课后题:

Unit 1

1.怎样认识世界经济与国际经济的联系与区别?

2.怎样认识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发展的历史和作用?

3.世界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哪几个历史阶段?

4.战前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怎样的变化?

Unit 2

1. 怎样理解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内涵?

2. 试述二战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原因和表现。

3. 怎样认识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4. 怎么评价经济全球化下南美差距拉大的观点?

5. 经济全球化对国家主权和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影响?

Unit 3

1.战后科技革命的基本特点有哪些?它对国民经济和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战后科技革命给生产力结构带来了什么变化?如何让认识和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3.战后产业结构变化的历史趋势如何?

4.如何认识和理解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的社会经济意义?

Unit 4

1.发展中国家人口剧增对其经济及整个世界经济产生了哪些影响?

2.人口老龄化给各有关国家带来了哪些社会经济问题?

3.世界自然资源退化主要表现在那几个方面?

4.世界生态环境恶化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5.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提出的背景如何?其内涵是什么?

6.何谓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主要有哪些?

Unit 5

1.战后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及结构变化情况如何?

2.一国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应考虑哪些因素?

3.何谓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

4.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目标及运行机制各是什么?

5.界贸易组织面临哪些挑战?其前景如何?

6.关贸总协定与世界贸易组织两者之间关系如何?

Unit 6

1.何谓国际直接投资?国际直接投资的类型有哪些?其各自的特征是什么?

2.战后以来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增长的原因有哪些?

3.战后以来国际直接投资格局和流向、投资的地区、部门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其意义如何?

4.何谓跨国公司?其基本特征是什么?其理论有哪发展?

5.20世纪90年代后,跨国公司的发展体现出什么新特点?

6.跨国公司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Unit 7

1.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2.为什么说实体经济的发展是导致金融全球化生产和发展的首要因素?

3.区域货币合作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4.导致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以来各国金融风险发生机制联系日益紧密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Unit 8

1.什么叫区域经济一体化?其发展的基本原因有哪些?

2.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其前景如何?

3.APEC诞生的过程及其意义何在?

Unit 9

1.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有哪些特点?

2.“新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什么?其成因是什么?

3.战后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对经济生活进行全面调节?主要手段有哪些?有什么作用及影响?

4.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为什么要对经济体制进行调整和改革?其主要内容是什么? Unit 10

1.发展中国家有哪些基本特征?有哪几种主要类型?

2.怎样认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变化趋势?

3.怎样认识“东亚模式”和“拉美模式”?

4.如何看待近年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改革?

5.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什么机遇和挑战?

Unit 11

1.如何看待列宁提出的“新经济政策”?

2.怎样看苏联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条件和利弊?

3.如何评价苏联解体前历次经济改革的得与失?

4.如何评价叶利钦执政期间的“休克疗法”激进式改革?

5.中国从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转轨中应该吸取哪些经验?

Unit 12

1.中国为什么将对外开放定为基本国策?

2.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3.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其意义如何?

4.经济全球化给中国带来了哪些机遇和挑战?

5.试述中国社会经济面临的形势和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