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有感

一场美与丑的对比

-----读<<巴黎圣母院>>有感

记忆力里我初读这篇著作还是在中学时期,那时的我思想还太过于单纯简单,读这本书真的也就是只能说是单纯的读书了.近来,大学生活刚刚开始终于又有了细细品味书趣的欲望。于是便又拿来了这本书来品味,现在我愿与大家分享下我的感受与心得.

在这部著作里无处不存在着对比,有着善与恶的对比,美与丑的对比。代表美丽善良的姑娘--爱斯梅拉达。她不仅有迷人的外貌,更有一颗纯真善良的心灵,从她对待那只山羊,救下那个落魄的诗人,对于伤害过自己的卡齐莫多,送上的水和怜悯,对待爱情的牺牲,等,我们看到她是美丽的,她的身上心灵上没有污垢,她是没有被污染的。可是,这样的天使一样的姑娘,受到的是怎么样的对待呢?流浪,在最肮脏的环境里面生活,被所谓的上流社会排斥和嘲讽,被玩弄,被抛弃,被诬陷,被威胁,最后,作了彻底的牺牲 。可是无论怎样的伤害,怎样的痛苦她一直都没有改变自己心里的善良,一直保持着人性的那份最宝贵的善良。在雨果笔下她仿佛是纯洁的化身,那么惹人怜爱那么让人心疼,可命运可世界却对她那样残忍,喜爱的人伤害她,爱她的却是个伪善的人,可幸好的是还有那个外表虽丑内心却是那样善良的卡西莫多 。

卡西莫多,几何形的脸,四方形的鼻子,向外凸的嘴,上帝把一切丑陋都给了他。一个被父母遗弃在巴黎圣母院门前的畸形儿,被称为长相丑陋又聋又哑的钟楼怪人。这是小说中对卡西莫多外表最直接的描述。从来就不被人关注,收养他的弗洛罗从来不把他当人看,就好比自己的奴隶一般。就好比当时的法国最底层的人民,他们从来不被世人关注,有的只是无尽的压迫和负担,在这样的压迫和负担下他们变得扭曲,变得毫无生气。他爱斯梅拉达却不敢表达,他害怕,从来都只能躲在暗处默默关心着她,直到她被送上绞刑架,他再也无法沉默终于挺身而出救爱斯梅拉达。在他得身上我看到了内心的美,上帝给他了丑陋的面容却让他的内心如此的善良。与他相反的是神父克洛德。

神父克洛德 和卡齐莫多形成了人性上的鲜明对比,同样爱上了美丽的姑娘,同样的遭到了拒绝,他们的爱都是那么的热烈,那么的诚挚,可是,一个是占有,一个是奉献,已占有为目的的,当目的无法达到的时候,他想到的是毁灭,毁灭别人;以奉献为目的的,当无法奉献的时候,想到的也是毁灭,毁灭自己。

在巴黎圣母院中,雨果深刻的揭露了教会的腐朽与丑陋。教堂里面是那么的阴森恐怖,这让人联想到在宗教的遮拦下,当时社会是怎样的肮脏和败坏,真善美的宗教和利用宗教制造血腥事件,形成了强烈的感官刺激。通篇都是在这样的对照下进行的,让人的心灵深刻的体会出迷茫,困惑,和不安,如果有一把利剑,你会尽你的全力去刺破那层蒙在社会上空的阴云,那阴云是邪恶的,你对它充满了愤怒和鄙视,就像书里面的那些流浪汉们对待社会的疯狂的报复。可是你不能,因为如果你想刺痛那些邪恶,你就先要将代表着真善美的上帝打倒在地,那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啊!还有比人丧失本性更悲哀的么!

读过之后心中充满了对人性对人生的种种思考,沉迷与书中的种种情节而不能自拔。我的耳边仿佛响起了巴黎圣母院传出的阵阵钟声,看到了卡西莫多致死也要和 爱斯梅拉达相拥在一起的场景,雨果不愧为一名优秀的作家,他让他的文字深入到了读者内心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第二篇:从《巴黎圣母院》感悟美与丑的真谛

马秋莉

从《巴黎圣母院》感悟美与丑的真谛

法国著名作家维克多·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领袖,而他创作的《巴黎圣母院》则是法国浪漫主义最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雨果浪漫主义的最主要的艺术特征就是在作品中广泛地运用美丑对照的原则,通过美与丑的强烈对比,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以及无限的想象空间,思考作品的深刻性以及作品所要表明的意义,领悟美与丑的真谛。

作品的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一个吉普赛姑娘。她就是小说塑造的中心人物形象, 她年轻美丽,歌声动人,舞姿优雅,心地善良,同情友爱。即使要靠自己和山羊加利四处流浪卖艺为生,但是她对生活仍然充满着热情与希望,并快乐地生活,把自己的快乐带给身边的人。她是“真”、“善”、“美”三者的完美结合,是作者心目中最富有人性美的代表。

在诗人格兰古瓦面对着被处以绞刑的关键时刻,连又老又黑,满脸皱纹,相貌奇丑的女人都不愿意认他做丈夫来救他的性命的时候,美丽动人的爱斯梅拉达不忍心看他被处死,而答应让他做自己的丈夫,以此来搭救他。爱斯梅拉达与格兰古瓦素不相识,她却愿意牺牲自己的婚姻幸福来拯救一个陌生人的生命。而在小说的结尾,格兰古瓦为了自己的安全,而不管面临危险的爱斯梅拉达,甚至卷走了山羊加利,完全不顾爱斯梅拉达的救命之恩。一个心地善良大功无私,一个却不知道知恩图报,自私自利,这强烈的对比,活生生地浮现在我们眼前,着实令人产生对爱斯梅拉达的同情与怜悯,更多的是对格兰古瓦的痛恨与谴责。

《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是卡西莫多。他是一个奇丑无比的人,被戏谑为“理想丑王”的标准。“四面形的鼻子,马蹄铁形的嘴巴,左边的小眼被杂草般的红眉毛遮盖住,右眼则被一个巨大的肉瘤挡得一干二净,牙齿东倒西歪,残缺不全,下巴分了岔,驼背,鸡胸,大腿和小腿扭曲得厉害,只有两个膝盖可以并拢,手脚皆奇大无比。他就像是一个支离破碎复而胡乱拼凑起来的巨人。”人类孕育生命的一切不幸遭遇都集中在可怜的卡西莫多身上,集中在这个人人恐惧,人人嘲笑的可怜人身上。但是他却比那些冠冕堂皇的人来得实在,来得友善,来得让我们钟爱。

小说中,无论是虚伪的副主教克洛德,还是玩弄女人感情的情场高手腓比斯, 1

马秋莉

还是诗人格兰古瓦,他们对爱斯梅拉达的爱是肤浅的,纯粹是对她的美貌上瘾,他们是瞎了眼睛的狼,看不见爱斯梅拉达的内在美,只是看到了她那让人浮想联翩的身体,日思夜想地要占有她,使她屈服。而卡西莫多与他们这些伪君子相比,他无非是高尚的,让人举起大拇指称赞。卡西莫多爱上了爱斯梅拉达,是因为这位姑娘不但不计较卡西莫多绑架过她,而在他最难受的时候,给了他水喝。

一滴水的重量究竟有多重?

就是这一滴孕育着善良的水,燃起了卡西莫多的心,燃起了他对爱斯梅拉达的深爱,从那时候开始,卡西莫多,就默默地想要守护爱人,保她平安。不像克洛德的占有,而是深深地守护在爱斯梅拉达的身边,让她快乐。

在爱斯梅拉达面临处死的危机时,卡西莫多不顾一切,把她抱起来,穿越广场,进入了连法律都必须止步的圣母院,保全她性命。爱斯梅拉达理所当然地被眼前的奇丑无比的卡西莫多吓呆了,十分地害怕他,甚至漫骂他。但是,卡西莫多表示,自己知道她对他的容貌很厌恶,他不会让她看到自己,除非她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吹动那根哨子。卡西莫多,不敢靠近美丽的爱斯梅拉达,只是在她睡觉的时候,偷偷看她一眼,被爱斯梅拉达看到之后,他就马上惶恐地跑开了,跑上了阁楼,去撞钟,去拥抱他唯一的朋友。当他看到克洛德侵犯爱斯梅拉达时,他很气愤,可是因为是养育了他那么多年的养父,克洛德,他还是放过了他,但是不让他再对爱斯梅拉达做出这种事。当爱斯梅拉达想见腓比斯时,卡西莫多虽然很心疼,但并没有嫉妒,而是去帮她找腓比斯。在与卡西莫多的相处中,爱斯梅拉达相信卡西莫多是个好人,当卡西莫多问她害不害怕自己时,爱斯梅拉达回答说“我不怕你,那个副主教比你要可怕得多!”卡西莫多听到后是多么的高兴,那些与爱斯梅拉达相处的日子,就是卡西莫多这短暂的一生当中最幸福的日子。

最后,爱斯梅拉达终究被害死了,而可怜的卡西莫多寻觅了那么久,才看到爱斯梅拉达的尸体被抬走,他大声恸哭,放肆地嚎叫,手脚已经无力支撑,他失去了最爱的姑娘。小说结尾没有讲明,但是我们知道卡西莫多找到爱斯梅拉达的尸体,并紧紧抱住她,随她一起赴黄泉。若干年后,人们发现了他们的骸骨,却发成了尘土。

卡西莫多在爱斯梅拉达死去后,无法承受爱人死去的痛苦,没有了生活下去的勇气与意义,他要永远地陪在爱斯梅拉达的身边,保护着她,不求得爱斯梅拉 2

马秋莉

达的爱,只求守护爱人。

而小说中的克洛德,却是一个肮脏卑鄙的小人,在教会的禁欲下,作为一个副主教,却一直寻找机会得到爱斯梅拉达。“我得不到,别人也得不到”,这一句是克洛德的信仰,他得不到爱斯梅拉达,就要毁灭她。看到腓比斯肆意地抚摸爱斯梅拉达的身体时,他的心中交织着性欲的火焰和仇恨的烈火;看到卡西莫多能够和爱斯梅拉达亲密地接触谈话,他也开始妒忌这个长得奇丑无比的人;甚至是在爱斯梅拉达要被处死时穿的薄衣,连众人都能一睹她的身体,这也会激起克洛德的妒忌的怒火。从此可见,克洛德怎么能和卡西莫多相比呢!克洛德口口声声地对爱斯梅拉达说“我爱你!”,但每一句话都只为占有她,这是爱吗?美曰其名为“爱”,其实是性欲在作怪,是占有欲在作祟。并在得不到爱斯梅拉达的时候,亲手把她推向死亡的边缘。

卡西莫多,奇丑无比,却心地善良,为爱人牺牲一切;克洛德,衣冠堂堂,却卑鄙下流,得不到爱就毁灭。我们根本不能把克洛德和卡西莫多相提并论,因为他根本就不配。美与丑,在这篇小说中,随处可见。美与丑强烈的对比,给我们的冲击力很强大,我们在这对照中,看到了爱斯梅拉达的美,看到了卡西莫多的美,也看到了克洛德的丑,看到了格兰古瓦的丑。每一次美与丑的对比,都会碰撞我们的心灵,思考美与丑给我们带来的人性的真谛。

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