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概论练习

(不定项选择)

1.黑格尔在《美学》中将艺术分为( )三种类型。

A 古典型 B 象征型

C 荒诞型 D 浪漫型

2.席勒曾将诗分为( )和( )两种类型。

A 素朴的诗 B 伤感的诗

C 象征的诗 D 古典的诗

3.我国古代象征性文学的源头可追溯到( )。

A《楚辞》 B《庄子》

C《搜神记》 D《吕氏春秋》

4.从艺术的内容和形式的角度讲艺术分为象征型、古典型、浪漫性的是( )。

A 黑格尔 B 席勒

C 康德 D 费尔巴哈

5.象征性文学的重要特点是( )。

A 再现性与逼真性 B 表现性与虚幻性

C 暗示性与朦胧性 D 想象性与隐喻性

6.以下几项内容最符合报告文学特点的是( )。

A 题材广泛、结构自由灵活 B 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

C 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D 及时性与纪实性

1 abd 2 ab 3 b 4 a 5 c 6 d

本章常见问题

1. 如何认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的关系?

查看答案

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是从逻辑上对文学类型进行的总体划分,它适合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学形态,具有普遍性的意义。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则是文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具体历史形态。它们有特定的历史内涵,不能用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概念来指称所有历史时期的文学类型。

但二者有密切的关系。近代文学中的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思潮、文学运动,使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形态得以独立和充分的发展。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文学成为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的典型形态,它们较完全地体现了现实型、理想型、

象征型文学的类型特征。

2. 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查看答案

第一,现实型文学重在再现现实,理想型文学重在表现情感,象征型文学则重在寄寓某种意蕴。这种意蕴或侧重客观,或侧重主观,但都具有某种超出具体现象、个别事物的抽象性、概括性 。从梅特林克的戏剧《青鸟》看象征型文学的寓意性∶通过两个孩子寻找青鸟的故事,象征着人类对幸福的渴望与追求。剧中青鸟具有几重含义,它既是独一无二的人类幸福的体现者,又包含着大自然的无穷奥秘;它既体现着人类精神上的幸福,又体现着人类物质上的幸福。作者通过这个故事暗示人们,人类的幸福不论经过多少艰难险阻,总能得到。从这里可以看到象征型文学的寓意性特点。

第二,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的再现与表现都具有直接性。再现是通过对生活现象的直接描绘反映现实,表现着重以直抒胸臆的方式表达情感态度,而象征型文学则以暗示的方式间接地传达某种观念、意味。里尔克的《豹》中明显的体现出象征型文学的暗示性特点。

它的目光被那走不完的铁栏

缠得这般疲倦,什么也不能收留。

它好像只有千条的铁栏杆,

千条的铁栏后便没有宇宙。

强韧的脚步迈着柔软的步容,

步容在这极小的圈中旋转,

仿佛力之舞围绕着一个中心,

在中心一个伟大的意志昏眩。

只有时眼帘无声地撩起──

于是有一幅图像浸入,

通过四肢紧张的静寂──

在心中化为乌有。

此诗写的是关在巴黎动物园笼子里的豹子的形象,刻画它在"千条的铁栏" 、"极小的圈" 之中的神态和心境,而其主旨则在于暗示作者心中受到的束缚和压抑,寄寓着诗人失去自由的痛苦情怀。

我们还可以从杜甫的三首诗的比较来看象征型文学的暗示性。

杜甫的《恨别》用逼真的生活细节,直接描写了诗人在离乡四千里、战乱五六年的困境中,"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的情态举动。这是现实型的诗。他的《梦李白》通过写幻想、梦境来抒发自己对李白的深切怀念之情。这是理想型的诗。《孤雁》着力描写一只孤雁的形象∶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这里写的是孤雁,无一字涉及诗人自己。但这不是真的在写孤雁,而是通过这只不饮不啄、穷飞哀鸣、思寻伙伴的失群孤雁来暗示自己在战乱中颠沛流离、怀念亲朋的情怀。这是象征型的诗。

第三,现实型文学和理想型文学的思想内容、情感意义是相对明确的,而象征型文学的审美意蕴则是朦胧、含蓄和多义的。从罗伯特·弗罗斯特的《没有走的路》中可以看出象征型文学的多义性:

路到渐黄的树林分两股,

我呀,一个人,只能走一股;

伫立林中,我徘徊许久,

极目远瞩前面这条路 曲折地湮没到一片灌木。

我却走另一股,同样美丽,

选定这一股也许有道理∶

因为这条路草深人稀;

当然要就其他外貌说,

两条路倒也相差无几。

那一早,落叶下面的两条路

都很清新,还没人行走,

啊,我想把第一股暂时留着;

虽知这条路和旁路相通,

我不会转回再走这一股。

我将带着惋惜的心情,

向我后面的行人倾诉∶

我在树林中遇到两条路,

却选定来往稀少的一股,

结果导致了不同的遭遇。

这里写的道路的选择象征着生活中的某种选择。但到底是什么选择呢?是职业选择呢,还是爱好或伴侣的选择呢?诗中的选择可以是上述任何一种或上述一切,但也可能哪个都不是。我们不能确定诗人心中想的到底是什么选择,它暗示着多种模糊内容。

第四,现实型文学侧重从现实中取材,逼真地描绘客观事物,强调感性状貌和细节的真实;理想型文学侧重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间传奇中取材,并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等方法,不求生活的真实,而遵循情感的逻辑;象征型文学则或从现实中取材,或虚构事物形象,但这些形象都经过加工处理,成为概括性、虚拟性很强的假定性形象。

3. 运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

查看答案

提示∶可以选择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1)对当代文学作品进行类型划分研究,指出哪些作品是现实型的,哪些是 理想型的,哪些是象征型的。

(2)对某部作品的类型特征进行分析,如某部作品是象征型的,便对其象征 意蕴、暗示手段等进行具体说明。

(3)在与古代、近代和现代文学类型的比较中,探讨当代文学的类型特点。

4. 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

查看答案

现代主义文学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文学的某些因素,是理想型和象征型文学的多向演变形态。其主要特征是:

主观性。现代主义文学反对模仿、再现客观现实,追求个人主观情感不受任何限制的充分表现,强调非理性的、心理化的、梦幻的现实。

假定性。它大量运用变形、荒诞、象征等表现手段,突出了虚幻性和假定性。作品中充满非常态的、极度夸张的变形形象和荒诞的情节、朦胧的象征意蕴。

5. 从诗歌的基本特征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查看答案

从诗歌的基本特征可见,它不便于像小说等体裁那样通过较详尽的描写和较长的篇幅去再现客观生活面貌,但它那言简意深的词句、按情感逻辑安排的跳跃性结构和含情蕴意的节奏、韵律,使它更长于直接或含蓄地抒发主观情感。

6. 试说明比较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的区别。

查看答案

散文与报告文学都要求以真实的生活现象为表现内容,不像小说、戏剧那样可以进行虚构。但二者的真实性有不同的特点。报告文学的真实性侧重真实的事件。其叙事成分、记人成分大大多于抒情与议论。对真实事件发生过程的形象描述是其突出特征。散文的真实性更侧重于真实的感受。无论叙事、写景、记人,都是为了抒发作者对这些事、景、人的真切情感。作品重在创造一种抒情气氛。直接的抒情和议论占有极大比重。

7. 比较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查看答案

相对于诗、散文等文学体裁,小说与剧本都倾向于对现实生活的再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但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二者有不同之处。小说在反映五光十色、丰富多样的社会生活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度和优势。它那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等特征,使其可以更广泛全面地描绘社会生活。剧本在反映现实生活方面具有集中性和浓缩性。特定的舞台时空限制,要求剧本用较短的篇幅、较少的人物、较单纯的情节将生活内容概括浓缩地进行反映,并通过集中表现矛盾冲突来增强反映生活、表现情感的效果。

 

第二篇:文学概论9到16章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概论第九到十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文学概论第九章课后习题答案

概念:

1.文学有三大类型:现实型文学、理想型文学、象征型文学。

2.现实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现实感很强的叙事文学,简言之,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法再现现实生活的文学形态,具有再现性和逼真性两大特征。再现性指正视现实,真实的再现现实的矛盾和规律,作家的思想感情包含在真实的描绘之中。逼真性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照(应是“仿照”)生活的本来面目进行逼真的描绘。

3.理想型文学:主要是历史上那些抒情诗歌、散文、《西游记》一类魔幻作品。简言之,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世界的文学形态。具有表现性与虚幻性两大特征。表现性指侧重表现作家的情感、理想、幻想等主观世界。虚幻性指运用夸张、变形的方法,虚构出现实世界不存在的虚幻形象。

4.象征性文学:(指历史上的寓言、童话、象征诗歌等)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具有暗示性与朦胧性两大特征。暗示性指作品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某种意义、思想。朦胧性指作品的寓意较为朦胧宽泛,难以用单一的确定意义去概括。

5.诗:诗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基本特征是凝炼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诗可以分成抒情诗、叙事诗、格律诗、自由诗等。

6.小说:小说是一种以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为主的文学样式。基本特征有三:一是深入细致地人物刻画,二是完整复杂的情节叙述,三是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小说可分为长、中、短篇小说,文言小说、自由小说等。

7.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冲突的文学体裁。基本特征有三:①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②集中地表现矛盾冲突。③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剧本从性质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三类,从形式可分为话剧、歌剧、戏曲、多幕剧、独幕剧等。

8.散文: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和境遇的文学体裁。基本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灵活自由,抒写真实感受。

9.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生活的文学体裁。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即必须塑造丰满的人物形象。

10.诗的音乐性:诗是最强调音乐性的。诗的音乐性体现在节奏和韵律两个方面。节奏指诗句中长短、强弱不同的音节有规律地变化。安排停顿和音调搭配是形成节奏的两个重要手段。如果停顿次数均匀,就会形成鲜明节奏;有规律地搭配平声(阴平、阳平)与仄声(上声、去声、入声)便形成起伏交替的节奏。韵律即和声押韵的规律,指同韵母的字在相同位置上

有秩序地重复出现。韵律包括头韵、腹韵和脚韵。韵律可以加强节奏感。

问题:

1.如何认识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文学与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的关系?

现实型、理想型、象征型分别是纵贯人类文学史的三大文学类型。而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象征主义分别是先后发生在欧洲18世纪末到20世纪的三个文学思潮、文学运动和流派。它们是三大文学类型得到充分发展的一段文学,是它们的典型形态,

2.谈谈象征型文学与现实型、理想型文学的区别。

现实型文学以逼真叙事写实为主,理想型文学以抒情和表现理想为主,象征型文学常用象征、暗示等手法,重在寄寓某种意蕴。它不象现实型文学重用逼真描写,也不象理想型文学用抒情方法。象征型文学常对对象进行变形化、拟人化处理,常常淡化时间与空间,以追求广泛的象征性。如《刻舟求剑》,暗示人们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问题。

3.用文学类型理论分析当代文学作品。我国解放后至70年代末出现了“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想结合”的文学。“两结合”文学既重现实,又重理想,要求以革命现实主义为基础,就是要真实地、历史地反映现实,能动地描绘出现实发展的趋势;又要求以革命浪漫主义为主导,即站在革命理想主义的高度看待现实,用理想来指导对现实的描写,用理想来激励人民前进。一般认为“两结合”文学属于“现实型”文学,而我却认为它更象“理想型”文学,因为它重在表现革命热情与理想,而且与属于理想型文学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极其相似,包括以大革命为时代背景,理想化的人物刻画等。也可以说“两结合”文学是对现实型文学与理想型文学的综合发展。

4.现代主义文学的类型特征是什么?现代主义文学是产生于西方19世纪末、至今盛行的文学潮流。包括象征主义、表现主义、超现实主义、荒诞派等流派。它不同程度地继承和发展了此前的浪漫主义与象征主义文学的表现性、虚幻性和假定性特征,使理想型文学和象征型文学发生了多向流变。其特征是:①不重视客观现实的再现,而重视非理性现实、心理现实、梦幻现实的表现,重点表达异化感和荒诞感。②重点运用变形、荒诞、象征等手法,突出了虚幻性与假定性。

5.从诗歌的基本特点看其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诗歌的本质与最大的艺术特长是抒情表现,即抒发感情,表现内心世界与理想。而其凝炼性、跳跃性、节奏韵律性的形式正适应了诗歌抒情表现的艺术特长。只有诗句、诗体凝炼,才便于其中抒情表现;而人内心的情感与理想的逻辑就是跳跃性,而不象事物逻辑那样有规律性;节奏与韵律可以适应与促进情感的抒发,使诗句和情感和谐而有节奏。

6.比较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散文写的是真人、真事、真物、真情,以抒写真实的生活感受和真实的生活境遇为核心和最大特点。报告文学是从叙事散文发展起来的,以生活中的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以写真纪实为重要特征。可见,散文与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是极其相似的,它们的真实都接近生活的真实。但都非对生活的机械摹写,都要用剪裁、取舍、提炼等方法。散文与报告文学的区别在于:散文多了一些抒情味与真实感受,强调情感性。报告文

学多了些真实的刻画与描写,强调人物形象刻画。

7.比较小说与剧本在反映生活方面的异同。

小说与戏剧在反映生活时有同有异。相同点是都以叙事和刻画形象为主来反映生活。不同点在于,①小说是人物、事件的叙述、描写,而剧本是人物事件用台词与动作自我展示。②小说可长可短,人物可多可少,地点可随意变化;而剧情必须浓缩在两三个小时以内的特定空间,人物不能太多或太少。③剧本比小说更讲求表现矛盾冲突。

文学概论第十章课后习题答案

概念:

1.典型:就是高质量的艺术形象,它既具有鲜明独物的个性,又包含了充分普遍的共同性,从而反映了事物的某些本质(或:文学中显现特征而富有魅力的性格,特征性与艺术魅力性是其两大特征。特征性:一指他的外在特征非常生动独特;二指内在性格非常深刻丰富。魅力性指性格的生命魅力与灵魂深度。

2.特征化(一般称为典型化):创造典型的方法,即抓住生活中最富有特征的东西,加以艺术强化和生发。特征化的对象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节、一个场景、一个事件、一个人物、一种人物关系等。

3.意境:就是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完整的空间性是意境的基础,情感的包含性是意境的灵魂,含蓄而耐人寻味是意境的魅力所在。(或:情景交融是意境的表现特征,虚实相生是意境的结构特征,韵味无穷是意境审美特征)。

4.意象:又称审美意象,指用来表达某种抽象观念或哲理的艺术形象。具有哲理性、象征性、荒诞性、抽象思维参与性、求解性和多义性等特征。

问题:

1.“本文”与“作品”“本文”又称“文本”(TEXT),在英语中是原文的意思。指作者写成而有待于阅读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指经过阅读了的文本。接受美学认为“作品”是由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而“本文”有待读者阅读与再创造。

2.“文本”可分为哪几个层次?

本文从外到内可分为三个层次:话语层,形象层,意蕴层。中国三国时期的王弼也早有言、象、意三层次的分法。

1.举例说明文学话语与普通话语的不同。

文学语言与普通语言的不同,除了常说的形象性、生动性、疑炼性、音乐性等特点外,还具有以下三方面的不同。(1)文学语言是内指性语言,即指向艺术内部,不一定符合现实生活逻辑。如:??(2)文学语言注重语言的表现功能,蕴含了作家丰富的情感、想象等心理体

验,比普通语言更富于心理蕴含性。如:??(3)文学语言具有阻拒性,指设法把语言写得陌生、扭曲,以打破司空见惯的套板,产生新奇感。如:??

2.形象具有哪些特点,举例说明?

文学形象就是用话语系统描绘的具体可感的人物、景物、物态等图画,特点有四:一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指形象中既包含客观描写,又包含作家的主观情感、思想。二是假定性与真实性的统一,指形象是虚构的,但却符合生活本质与作者的真情实感。三是个别与一般的统一,指形象是单个的,但他身上又包含了其他类似人物的共同特征。四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指每一个形象从名姓到相貌性格都是具体而确定的,但到底是怎样的,不同的读者却解读到不完全相同的结果,这即不确定性。如祥林嫂,既来源于客观生活,又含有作家的同情;既是虚拟的假定人物,又让人感到非常真实;既是单个人,身上又包含了旧中国妇女的许多共同特征;既是祥林嫂,而不是别的什么人,又在不同读者的解读想象中不完全相同。

3.文学典型的审美特征是什么?

文学典型就是文学话语系统中显出特征的富于魅力的性格。它是文学形象的高级形态之一。其特征有二:一是特征性,即外在形态生动、具体、独特,内在本质深刻丰富。总之,从整体到局部都很独特;二是有艺术魅力,能吸引读者。典型魅力是由它的符合生活本质的真实性、富于独创的新颖性、包含着作家真情实感的诚挚性、内涵挖掘不尽的蕴藉性造成的。

4.典型人物与典型环境的关系怎样?

一方面,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中形成,典型环境促使并制约典型人物的活动与性格发展;另一方面,典型人物又影响典型环境。总之,二者相互依存,失去一方,另一方就不存在。典型人物的刻画离不开典型环境。典型环境是典型人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现实基础,没有典型环境,典型人物的言、行、心理都失去依据,成为无源之水;而典型环境也以典型人物的存在而存在,离开典型人物,典型环境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与形成的可能。

5.举例说明文学意境的特征。

文学意境就是抒情性作品中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艺术境界。它具有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三大特点。情景交融即意境首先是一幅图景,而其中又满含着作家的情感。虚实相生中的“实”即意境中逼真描写的景、形、境,“虚”指这一实境能诱发出丰富的想象空间和情、神、意的体味。韵味无穷指意境中包含着咀嚼不尽的审美意味,包括情、理、意、趣、韵、味等,含蓄而耐人寻味。比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台,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首先,诗作勾画的春天之景中内含着喜悦之情;其次,实写游园不值之情景,却在读者脑海中诱发出一个阔大而虚幻的春景空间;再次,全诗耐人玩味,具有无穷的韵味。

6.本书所讲的审美意象与一般所讲的意象有何不同?审美意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一般所讲的意象多指诗中的形象。本教材所讲的意象专指审美意象。审美意象指具有哲学意味的作品中那种意义不在本身,而是象征暗示着一种普遍哲学意义的形象。具有哲理性、象

征性、荒诞性、抽象思维的直接参与性等特点。哲理性指表达哲理是创造意象的目的,正所谓“表意之象”。象征性指意象实际是某种意义的载体,是某种事物的象征。荒诞性指意象不合生活常规,如人变甲虫,刑天以乳为目,都荒诞不经。抽象思维直接参与性指作者创造意象时,由于目的在于表达一种哲学观点,所以,意象的创造不只是形象思维起作用,而哲学的抽象思维也参与其中。

文学概论第十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概念:

1.叙事学:指20世纪以来由俄国形式主义与法国结构主义等形成的叙事理论。它不像传统叙事理论那样关注具体作品中叙事内容的特点,而是关注不同作品共有的叙事形式方面的特点,包括叙事方式、叙事视角、叙事节奏、叙述者的声音特点、叙述者与接受者的关系等。它发展了传统的叙事理论,但忽视了具体作品的特殊性,太重形式,因而不无偏颇。

2.事件:事件指相对完整的叙述单位,由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如孙悟空大闹天宫、宝玉挨打、鲁智深拳打镇关西等都是事件。不同的事件作为叙述单位在故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可分三类。一类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另一类是显示人物性格。第三类“一身兼二职”,既推动情节,又显示性格。2.情节;是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用以表现人物行为的矛盾冲突,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展示人物的性格。

3.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这是作品结构的两个层次。表层结构:指事件之间的关系(故事单元之间的关系),这是历时性向度的结构。深层结构:指故事各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这是共时性向度的结构。它植根于一定文化的深层社会心理,因而往往呈现为多义的状态,造成释解的困难和歧义。(深层结构已经不是形式意义的结构,而是内容意义的结构)

4.行动元与角色:这是叙事作品中人物的二重特性,即从不同角度看人物的结果。行动元指人物作为一个发出动作的单元(行动“元”),在“做什么”,从而构成矛盾的一方,起推动整个事件发展的作用。如《西厢记》等才子佳人小说,总由几个相似的行动元构成:张生一类故事结局的追求者;莺莺一类被追求的对象;红娘一类帮忙者;老夫人一类有权势的反对者;郑恒一类的小人、破坏者。角色指人物特征的各方面统一而成的独立的性格,即在故事中“怎么做”。成功的角色既具有鲜明的个性,又具有普遍的共性,并能揭示出社会的某种本质。(“角色”就是常说的“形象”,成功的角色即“典型人物”)人物具有“行动元”与“角色”二重特性,但二者不总是重合的。有时一个行动元由几个角色担任。如《西游记》中,许多妖魔,角色、性格不同,但同属一个行动元,即取经的阻碍者,而唐僧师徒四人构成一个行动元,即“取经者”。反之,一个角色也可能包括几个行动元,如猪八戒、白马等,都先是取经的阻碍者,后来又变成取经者。

5.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构成叙事作品中时间的二元性。故事时间即在故事中虚构的时间,指生活中那个故事展开原本所用的时间;本文时间指作者叙述这个故事所用的时间,略等于阅读所用时间。这两种时间有时可以重合,但总体而言,二者的性质、长短、顺序往往不同。

6.一般行动逻辑的基本序列是三段式:首先是行动的可能性,指一个行动将要发生。其次是

变为现实或走向相反,这是故事内容的主要部分。最后是取得成功或失败。(实质是常说的开端、过程、结果)

7.视角:即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视角由叙述人称决定,常用的有第三人称视角(叙述),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两种,另外,也有第一人称与第三人称交替变换的叙述。第二人称叙述较为罕见,它其实是第三人称的变体。

8.叙述者声音:指叙述者隐藏在故事后面说话或者有时站出来说话的方式,前者叫隐蔽的叙述声音,后者叫凸显的叙述声音、戏剧化的叙述声音。叙述声音是叙述动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叙述声音的本来功能是传达内容。在一般的作品中,叙述声音隐藏在叙述内容后面,不大引起读者的注意。这种隐蔽的叙述声音可造成客观逼真的叙述风格。在有些作品中,叙述者在叙事中突然从幕后站到前台议论几句,如某些古典小说中,叙述者突然说:“看官,你??”这就突显了叙述声音,使叙述者也成为读者欣赏的对象,客观上突出了“讲”的动作,从而瓦解了一般叙事所创造的客观逼真的幻觉,造成另类叙述风格。这种叙述者站到台前横插议论的方式可称为“叙述声音的戏剧化”。因此,不同的叙述声音可造成不同的叙述风格与效果:隐蔽的叙述声音可造成客观逼真的叙述风格。凸显的戏剧化叙述声音可造成另类叙述风格。

9.叙述接受者:又称隐含的读者,即作者创作时心目中写给的读者。只有这些读者才有可能成为作者的知音,真正领会作品。实际的读者一般难以完全符合隐含的读者的标准,因而导致对作品的误读。读者应尽可能向作品隐含的读者靠拢,才有可能更好地理解作品。

问题:

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

叙事的特征有二:其一,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其二,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只要符合生活与情感的逻辑就行,无须到生活中去求证,但却可能在更深刻的层次上揭示人生与现实社会的本质。

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如何?

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情节是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用以表现人物的行为冲突,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和性格。可见,其一,事件是情节的单位,而情节是事件的组合。其二,讲述的目的不同,有的事件“重事”,有的事件重“人”,即显示人的命运性格,而情节的讲述目的只是揭示人物的命运与性格,所以,情节不仅是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事件,而且要求事件的展开要能表现人物的性格与命运。

3.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的行动序列。

行动序列一般包括三段:故事行动的可能性;变成现实(或没有变为现实);取得结果(成功或失败)。(实质是开端、过程、结果)例如《西厢记》,开始是“可能性”,即张生倾慕崔莺莺。其次是变成现实,即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张生搬兵解围后,经过“酬笺”、“赖笺”等情节,二人的婚姻逐步变为现实。最后是取得结果,即老夫人答应,二人拜堂成亲,取得了圆

满的结果。

4.试述叙事节奏与时间的关系。

叙事节奏由叙事方法引起的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的矛盾构成。同样是故事时长不变,当采用描写、详叙方法时,文本时间拉得很长和较长,叙述速度缓慢和较缓;当采用概括叙述和省方法时,文本时间缩短和最短,叙述速度显快和最快;上述几种不同的叙述速度交替在文本中出现,构成快慢有变的叙事节奏。(文本时间即叙述故事所用的时间)

5.叙述角度的变换对于阅读有何意义?

叙述角度的变换指叙述中人称发生变换,比如,本来是以第三人称叙述,突然一个情景却以主人公即第一人称的角度叙述。这种角度的变换,可以改变故事氛围和人物情绪,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

6.叙述视角有哪几种,各有什么特点?

叙述视角有三种:(1)第三人称视角,又称全知型视角。其特点是叙述者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角度叙述,无视角限制,即叙述者对所叙之事与人无所不知,包括人物的行为、心理、过去、现在、未来。这种叙述视角作者获得了充分的自由,但容易出现作者对人物的任意摆布,未给读者留下探索的余地。(2)第一人称视角,又称“内在式焦点叙述”。其特点一是文中的‘我’既是叙述者,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具有双重身份,叙述显得更真实;二是叙述者的视角受到限制,不能叙述角色所不知的内容。但这种限制造成了叙述的主观性,可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3)第二人称视角,实质是第三人称叙述的变体,这类作品极少。(4)也有叙述视角与人称变换的。比如,作品本来用第三人称叙述,可是突然有一节转为作品中人物的第一人称视角,这样可以引起故事氛围与情绪的变化。

7.试分析一篇叙事作品中叙述者声音的特点。

叙述声音就是叙述者用什么口气与态度叙述,不同的叙述声音可以造成不同的叙述风格。比如话本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主要用第三人称叙述杜十娘的遭遇,但讲到关键处,作者时不时用第一人称的口气发表几句议论,表明自己的态度。这就把叙述者从故事的幕后推到了幕前,使叙述人也成为读者欣赏的对象,换言之,叙述者通过叙述声音所显示的个人魅力也成为作品艺术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学概论第十二章课后习题答案

概念:

1.抒情:即抒发感情。从对象看,抒情偏于表现作者的主观世界。从方式看,抒情偏于用话语的声音组织与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

2.抒情作品:指以表现主观情感为主的一类文学作品。其主要体裁是抒情诗与抒情散文,另外还有戏剧和抒情小说,这二者兼有叙事和抒情的双重特点。

3.抒情话语:抒情话语是一种表现性话语,它具有象征性地表现情感的功能,即通过类似音乐的声音组织和富有意蕴的画面组织来体现难以言传的主观感受过程。

4.抒情作品的结构:抒情作品可分为三个主要的结构要素,即声音、画面、情感经验。由于其情感经验总要投射到声音或画面上,形成声情并茂或者情景交融的象征表现,所以,三个要素常形成两个方面的关系,即声与情的关系,景与情的关系。

5.声情并茂、情景交融:指抒情诗通过听觉节奏和视觉画面给情感节奏赋予外形,将它直接有力地体现出来。换言之,即诗作情感饱满,声音响亮,图景鲜明。

6.抒情节奏:节奏是抒情作品中一种有规律的、连续运动的形式。抒情节奏是一个多层组合。在声音层,音调的抑扬、字词句的停顿、反复、押韵等构成声音节奏。在画面层,景物的承接、流转跌宕等构成画面节奏;在情感层,情感的起伏、强弱、转折等,构成情感运动节奏。如: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荫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声音的平仄、押韵,不同画面的接续,情感由喜悦而怀疑而惊喜等,都构成节奏。

7.隐喻:比喻的一种,只表明喻体与本体的关系,不用喻词。如“幼儿园的阿姨终日泡在她的‘小鸟’中间。”用‘小鸟’隐喻小孩们。

8.象征:用具体事物表现抽象的观念、思想等的文学方法。如用红日升起象征美好未来,用鱼水关系象征军民关系。

9.抒情话语的修辞:这是指抒情作者在抒情写意时的用语方法。常用的有比喻与象征,倒装与歧义(指一个诗句含有多重意义),夸张与对比,借代与典故。(答时要具体解释一下。“借代”如“宛转娥眉马前死”,用“娥眉”代杨贵妃)

10.抒情角色:指抒情作家表现情感时所处的地位。常见的抒情角色有三种:一是第一人称抒情,即作者作为第一人称出现,作品中的‘我’即作者。二是作者作为代言人,以他人的口气抒情。这是戏曲唱词的基本抒情形式,诗歌如李白的《春思》中:“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纬。”诗人代思妇抒情。这种作品中隐含的‘我’是他人。三是作者作为叙事者,在讲述事件的过程中抒情,即第三人称抒情。

问题:

1.文学抒情与叙事有哪些主要区别:

抒情偏于表现作者的主观世界,叙事偏于再现客观世界;抒情重在运用话语的声音组织和画面组织来象征性地表现情感,叙事重在用话语的意义来讲故事。

2.抒情话语主要通过哪些方式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举例说明。

首先,抒情话语突出话语的表现功能,主要是突出了直接呈现情感运动形式的功能,具体表现为突出话语声音层和画面层的象征功能。即在抒情话语中,声音层被凸现出来,造成高低、快慢、长短等有规律的音响组织形式,直接象征着情感运动的形式;另外,在抒情话语中,

画面不仅再现了事物的外表,而且转化为一种主观的、感受之中的色彩与形象,直接象征性地表现了感受过程。其次,抒情话语主要通过改变语言规范、复杂化、陌生化等方式来突出语言的表现功能。比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改变了“绿”的词性,丰富了其表现力。“红杏枝头春意闹”用“闹”形容春意,不合语言规范,显得陌生,但却突出了视角画面的动感。

3.为什么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中之景,不是孤立的景,而是为了抒情而设立的,因而是被赋予了情感的景语;诗中之情也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由景物象征性地表现出来的具体情感,常包含在景物的描写中。可见,诗中总是情中有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的,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字面写的是景象,而内部包含了作者对大自然无限阔大的理解与景仰以及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文学概论第十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概念:

1.文学风格:就是作品的整体话语特色,它由作家创作个性和作品的话语情境造成,具有独创性、稳定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就是作家作品的风采、格调、气韵等特点。)

2.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日常个性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感情、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内在因素综合成的习惯性创作方式,它是日常个性经过审美创造升华成的独特艺术品格。

3.风格外构成:文学风格是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语言结构显示出来的有魅力的独特性。其构成的要点包括:1.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2.主体与对象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3.文体特色言语组织是风格的外部特征。

4.风格简分法:分风格为“刚”“柔”两类,宋词理论中称作“豪放”和“婉约”,近人多称作“阳刚”和“阴柔”。

5.时代风格:又称风格的时代性,指具有时代特点的文学风格,它是时代精神、审美要求在文学中的表现。历史上的“建安风骨”“盛唐气象”以及欧洲的哥特式风格、巴洛克风格等,都有鲜明的时代特点。

6.流派风格:指一个流派的作家作品在文学观念、审美趣味、取材范围、表现方法、语言格调等方面表现出的共同特色。

问题:

1.如何正确理解“文如其人”,“风格即人”?

文如其人的意思主要是说作品风格是作家说话办事风格即气质的表现和反映,而不是说作品的思想道德是作家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反映。因为“说什么”的思想内容可以作伪,而“怎样说”的形式不可作伪。不过,也不能说作品的内容与作家的思想完全没有关系。事实上,伟大的作品只能出自有伟大人格的作家之手。当然,卑劣的作家永远写不出伟大作品。

2.论述风格与创作个性的关系。

创作个性就是作家在创作实践中形成并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它是作家气质、性格、世界观、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综合因素的整体显示。文学风格就是作家创作个性的表现。时代、民族、地域等则是培植创作个性的土壤。

3.创作个性与日常个性的关系

日常个性是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结构方面的独特性。创作个性是作家气质禀赋、思想感情、审美趣味、艺术才能等内在因素综合成的习惯性创作方式,它是日常个性经过审美创造升华成的独特艺术品格。

4.风格的基本内涵。

文学风格是以作家个性为主导,受创作对象的制约,在作品的有机整体中通过语言结构显示出来的有魅力的独特性。其内涵包括:①创作个性是文学风格的内在依据;②主体与对象的统一是风格存在的基本条件;③文体特色言语组织是风格的外部特征。

5.为什么说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

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体现(意思是说,使作品出现独特的风格是作家的最高追求)风格使作品显示出作家的个性光彩,以其独特性独树一帜,给读者以美感;它给文体的僵硬躯体注进了盎然生机,使其获得了艺术生命。所以,风格是文体的最高范畴和最高体现。

6.风格有哪些特征?(教材二次修订时删去该问题,但没有修订练习题。按旧版回答)风格的特征有三:①独创性,指一种风格总是独特的,不与别人雷同,这是风格的生命;②稳定性,指作家风格一旦形成,会在一个较长时间基本不变;③多样性,既指整个文学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也指同一个作家风格统一中有变化。

7.文学风格的审美价值。不同的文学风格有不同的审美价值。雄浑刚劲的风格可以壮人胸怀,清新俏丽的风格可以舒人心脾,飘逸疏野的风格可以养人性情,沉着含蓄的风格可以启人思力??

8.如何理解文学的地域风格?

文学的地域风格指文学作品表现出的地域特色。在人类社会的不同地域中,环境条件、地域文化与民俗风情会有所不同,反映在文学中,就形成文学风格的地域性,即地域风格。

9.“风格”概念有不同层次。

“文学风格”是总概念,“作品风格”是基本层概念,再上是“作家风格”,再上是“流派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

10.试述风格的基本形态与风格分类的开放性品格。

本教材把风格分为八个基本类型:简约与繁丰,刚健与柔婉,平淡与绚烂,谨严与疏放。其实,风格分类向来就难统一,有人只分为阳刚性与阴柔性两类;有人分为四类;更有人分为几十类。各种分法都是相对的,都有合理性,很难定于一尊。可见,风格形态的分类应该是开放的,无限生成的。

11.文学风格除表现为作家作品的风格之外,还有哪些方面的表现和特征。

文学风格除了表现为作品风格、作家风格外,还表现为流派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等。流派风格指同一流派作家作品表现出来的一致性特征,它是该流派作家共同性格特征与艺术趣味的表现。时代风格指一个时代的许多作家作品表现出的带有时代特点的共同特征;它是时代精神在文学中的表现。民族风格是同一民族的作家作品的共同特色,它是民族精神、民族文化特色的表现。

文学概论第十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概念:

1.文学消费:广义的文学消费指读者的阅读,传统称作文学欣赏。狭义的文学消费指商品经济时代以来,文学成为一种特殊商品,人们对它的购买、收藏、赠送、阅读欣赏等活动。主要仍指阅读

2.文学传播:兼指文学作品的出版和流通。(严格地说,文学传播指文学生产者借助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文学信息和文学作品传播给文学接受者的过程。它是沟通文学创作者和文学接受者的桥梁。)

3.大众传播媒介:指用于大众传播的物质媒介和技术手段,包括书籍、报刊、电视、电影、广播、电脑等。(309脚注)

4.文化市场:有广狭二义。狭义文化市场指为实现文化商品流通、提供文化消费而设定的场所,如书店书市、剧场影院、歌舞厅、录像放映厅等。广义文化市场指文化商品交换活动的总和。作为整个商品市场的一个特殊领域,它既要按一般市场的价值规律运作,又要遵循国家有关的文化政策与法规。文化市场在文化生产与消费者之间发挥着中介作用。

5.高雅文学:又称纯文学、严肃文学。指具有较高思想和艺术价值的文学。它服务于文学修养较高的社会阶层。特点是内容深广,艺术精美,具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6.大众文学:又称通俗文学。指通俗、浅近、流行的文学。特点是内容浅近,形式通俗,适宜于消遣娱乐。多服务于文学层次较低的普通大众。在商业社会,大众文学又称消费文学,具有赢利性与商业价值。

7.文学接受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文本深层意蕴的、积极主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对作品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和抛弃。

8.文学欣赏指文学阅读,但不是一般的阅读,而是明显地具有仪式的、膜拜的、静观的审美

性质。它是文学阅读的理想状态,(因而只能相对优秀作品而言。面对非优秀作品就无法欣赏)

9.文学接受的审美价属性:指文学作品可以在情感上打动和感染读者,给读者带来精神愉悦和美的享受。它来源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统一而成的既源于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世界。文学的审美价值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它们分别指耳目感性快感,内心情感体验愉悦,精神升华感、自由感、超越感。(审美价值应该是来源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方面的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和作家的情感态度,形式方面的生动的形象、巧妙的结构、机智的语言等。)

10.文学接受的认识属性:指文学作品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因为作品通过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生真谛,并且有作家的评价,因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

高雅文学的认识属性一般高于大众文学的认识属性。

11.文学接受的价值阐释属性:指文学作品包含着多种文化信息,可以满足读者对文化的理解和阐释的需求。文学的文化价值除了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外,还有民俗学价值、历史学价值、政治学价值、政治学价值、宗教学价值、哲学价值、道德学价值等等。他们可以供读者理解、阐释、评价各方面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以及作者的文化意向。

12.文学接受的交流属性:指文学可以增进人们的相互了解、沟通和交流。无论是文学活动的“四要素”还是话语活动的“五要素”都充分表明文学的交流功能。事实上,文学从来就是人们进行思想情感、理想意志、生活经验、审美趣味等交流的桥梁和媒介。

文学交流包括作家与读者、读者与作品人物、读者与读者、读者与自然乃至整个人类交流四个方面。

问题:

1.文学消费与文学生产有什么关系?

二者是互动的关系。一方面,文学生产规定着文学消费。一指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文学作品。二指文学生产规定消费方式,即我生产文字型的书籍,你用阅读的方式消费;我生产影视产品,你用既看又听的方式消费。三是文学生产着新的消费者,即雅俗和质量高低不同的文学产品可以培养不同品位的消费者。另一方面,文学消费又制约着文学生产,表现为:首先,文学消费使文学产品的艺术、社会、经济的价值最终实现。其次,消费制约着生产方式、规模和方向——读者喜欢的文学种类和内容形式才能多生产。再次,大众的文学消费需求成为文学生产的目的与动力,促使文学生产不断进行。

2.文学传播方式对文学的生产和消费有何影响?

文学传播方式以传播工具为基础,截止目前,主要有口头传播、书籍传播、视听传播等。文学传播方式直截影响着文学生产和文学消费。比如,在口头传播、书籍传播、视听传播的不同时代,这些不同传播方式使得文学生产和消费的规模不断扩大,消费的方式随之多样。(最

初的口头传播方式难以扩大文学生产和消费。尔后的书籍传播的方式中,初期的手抄本和后来的手工作坊印刷,产量和消费面仍有限。后的大工业生产方式使得文学书籍大批印刷、发行,消费面迅速扩大,而且,文学作品开始与作家分离,主要听命于读者对它的阅读、理解、阐释、评价了。20世纪20年代以后,文学传播方式呈现出口头传播、书籍传播、视听传播并存和相互渗透的局面。这就大规模提高了文学生产的产量,文学消费也不再像手抄本时代那样属于少数贵族和文人骚客的特权,而日益成为广大平民阶层精神生活的需要。)

3.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和消费有何意义?

文化市场大大促进了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及二者的联系。表现为:(1)它引导艺术生产者树立市场观念和读者观念,按市场的需求进行生产。(2)它激发了艺术家的创造潜能,有助于艺术生产力的解放。(3)它使艺术资源得到合理配置,促进艺术的多元化,大大满足了人民群众多方面的审美需求。(4)文化市场的竞争机制不断推动艺术家对文学观念与写作方法的探索,促进文学生产的发展和繁荣。当然,文化市场对文学生产和消费也有消极影响,主要表现为以赢利为目的,导致文学消费娱乐性增强,感官刺激性的产品增多,对严肃文艺形成冲击。

4.为什么说文学消费既是一般商品消费,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

这即文学消费的二重性。因为一方面,尤其是近代文化传播工业和文化市场形成以来,文学生产与消费必须经由商品流通环节才能实现,文学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要受市场的调节和刺激,必须遵循价值规律,所以,文学消费是一般商品消费。另一方面,①文学消费主要是满足精神需求,而非物质需求,因而,其消费价值和衡量标准在不同的消费主体那里是不同的;②凝聚在文学作品中的作家的创造性劳动难以定价;③文学产品的精神含量“消”而不“废”,具有永久的魅力。④文学消费更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传播与接受,并且往往具有再创造的性质,要求消费者的积极参与。所以,它又是特殊的精神产品消费。

5.怎样理解文学消费与接受的意识形态性质?

简言之,文学消费和文学接受就是包括作家、出版家、书商以及文艺管理机构等在内的文学生产者通过文学产品被读者阅读欣赏,传播和再生产着特定阶级和阶层的意识形态观念,最终可能转化为接受者的思想意识,因而它具有意识形态性质。

6.文学消费与文学接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二者的区别在于:(1)文学消费具有物质消费和精神享受的二重性,文学接受纯属精神活动。

(2)文学消费包括阅读行为和只收藏和用以装点门面而不读、买书馈赠等非阅读行为。文学接受只是阅读欣赏活动。(3)二者的主客体条件不同。文学消费除了阅读能力等主观条件,其客观条件主要强调经济能力、闲暇时间等。而文学接受需要阅读能力外,更关心接受者的个性、经历、文化修养、审美趣味、期待视野等主观条件。其客观条件主要强调文本对象和接受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没钱可以借书读。(4)文学消费研究具有商品生产与流通、精神享受等多视角的特点,文学接受研究只重审美视角。二者的联系在于:二者同时主要指文学阅读与欣赏,基本意思是相近的。文学消费是低层次的文学接受,文学接受是高层次的文学消费。(怎能把文学消费和文学消费研究混为一谈)

7.怎样理解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活动?

文学接受是一种审美体验活动,文学作品可以在情感上打动和感染读者,给读者带来精神愉悦和美的享受。它来源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统一而成的既源于打动和感染读者,给读者带来精神愉悦和美的享受。它来源于作品内容和形式统一而成的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世界。文学的审美价值可分为三个层次:即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神悦志。它们分别指耳目感性快感,内心情感体验愉悦,精神升华感、自由感、超越感。(审美价值应该是来源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内容方面的对社会生活的反映和作家的情感态度,形式方面的生动的形象、巧妙的结构、机智的语言等。)

8.文学接受是一种认识活动。

文学接受是一种认识活动指文学作品可以帮助人们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因为作品通过生动的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揭示人的内心世界,揭示人生真谛,并且有作家的评价,因而可以帮助读者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己。

高雅文学的认识属性一般高于大众文学的认识属性。

9.文学接受是一种文化阐释活动。

文学接受是一种文化阐释活动指文学作品包含着多种文化信息,可以满足读者对文化的理解和阐释的需求。文学的文化价值除了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外,还有民俗学价值、历史学价值、政治学价值、政治学价值、宗教学价值、哲学价值、道德学价值等等。他们可以供读者理解、阐释、评价各方面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以及作者的文化意向。

文学的文化价值来源于文学对象的多方面性,来源于文学的人文关怀。

(文学文化阐释的要义是,阐释主体站在自己的文化视野上,与作品所蕴涵的文化意向进行对话和交流。)

10.文学接受是一种交流活动,具有交流价值。

指文学可以增进人们的相互了解、沟通和交流。无论是文学活动的“四要素”还是话语活动的“五要素”都充分表明文学的交流功能。事实上,文学从来就是人们进行思想情感、理想意志、生活经验、审美趣味等交流的桥梁和媒介。

文学的虚构性、符号性、形象性和情感性决定了文学交流不同于日常交流,它如朋友间交流那样平等和投缘,还可打破时空的限制。

文学交流包括作家与读者、读者与作品人物、读者与读者、读者与自然乃至整个人类交流四个方面。

文学概论第十五章课后习题答案

概念:

1.期待视野:读者据以阅读文本的既成心理图式(基础),它源于读者的人生观、世界观、文艺修养、生理机制的先在欲求和经验。

2.接受心境:就是阅读文学作品时的情绪状态。可分为欣悦、抑郁、虚静三种情况。一般而言,欣悦心境最有利于阅读;虚静心境次之;抑郁心境不利于阅读。

一种心境的形成,既与主体的社会生活状况和当时境遇有关,也与身体和天气状况有关。

3.隐含的读者:即作家写给的读者,或曰作家写作时预想的作品问世后出现的和应该出现的读者。如儿童文学的隐含的读者即少年儿童。隐含的读者的存在,由作家的创作动机、文本的思想内涵、以及选材、文体等决定。

4.误解、正误与反误:误解又称误读,指对作品做出与原义相悖的理解。可分为正误与反误两种情况。正误指读者的理解虽非作家本义,但可从作品中找到客观依据,所以具有合理性。反误指毫无根据的、穿凿附会的曲解。

5.共鸣:共鸣是文学接受的极致状态,指阅读时,读者被作品的思想感情、理想愿望或人物命运所打动,产生了强烈的情感激动的状态。这是读者与作家作品的共鸣。也有人把不同的读者阅读同一部作品共同产生了情感激动称作共鸣,这是读者与读者的共鸣。

6.净化:就是读者通过文学阅读而达到去除杂念、趋向崇高的自我教育效果。

7.领悟:指阅读文学作品时和之后,通过静思默想,领会了宇宙的奥妙,体悟到人生真谛的心理状况与过程。它是文学接受的最高境界。

8.延留:指读完作品之后,作品的意义、意味、情景仍留存在读者的脑海,使其不断回味的心理状态。正所谓回味不尽,余味无穷。

问题:

1.读者的阅读期待视野是怎样形成的?

阅读期待视野即据以阅读作品的既成心理结构图式。它形成于主体的全部条件,首先是世界观、人生观、生活经历、政治态度、情感倾向等。其次是艺术修养、文化习俗、审美趣味、欣赏经验等。再次是年龄、性别、气质等生理条件及工作性质等。第四,阅读对象的有关信息,诸如作者名气、社会反响、出版单位的档次、印刷质量等也会成为期待视野的构成。(简言之,由读者的人生观、世界观、文化修养、生理机制形成)

2.文字接受的主要动机是什么?

文字接受的主要动机有五:一是审美动机,即求得审美愉悦;二是求知动机,即求得社会人生、历史文化等知识;三是受教动机,即获得人生启迪、道德净化、精神鼓舞等教育。四是

批评动机,即为了评价作品而阅读。五是借鉴动机,即为了学习、借鉴作品的艺术技巧。上述动机并非完全存在于每个读者的阅读活动中,而是以部分组合的方式存在的。

3.如何理解接受心境与接受效果的关系?

二者是相互影响的关系。一方面,接受心境影响欣赏效果。心境好时,阅读兴趣浓厚,能得到充分的审美享受。心境抑郁时,难得充分享受,甚至心烦意乱,读不进去。而虚静的心境,有利于阅读的潜思默想。另一方面,阅读效果也会影响、改变心境。诸如,进入艺术世界而忘掉俗务的烦恼;进入悲剧世界而引起心情的悲愤,使虚静的心境掀起感情的波澜。

4.隐含的读者是怎样形成的?

隐含的读者的形成:隐含的读者由作家的创作动机、文本的思想内涵、以及选材、文体等决定。

(隐含的读者总体上由作家有意无意预想的。具体而言,首先由作家的创作动机决定,即作家想把作品写给哪一类读者看。其次由文本的选材和思想内涵决定。即文本的材料与思想内涵最贴近哪些人,从而引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再次,由作品的文体特点决定,即哪类读者喜爱这种艺术形式。)

5.文学接受为什么需要“填空”“对话”与“兴味”?

填空、对话、兴味实即“再创造”,其根源在于主客体两方面。主体方面,读者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他必然要发挥它,与作品进行对话。客体方面,一是文学文本干枯的语言符号只有经过读者的想象、填空等再创造,才能还原成生动的形象画面。二是文学描述性的语言具有模糊性和不确定性,只有经过读者的填空、对话兴味,才能明晰与丰富起来。

6.文学接受中为什么会产生异变?

变异包括形象异变、情感异变、思想异变等。指作家写进作品的形象含义、思想与情感,在读者那里得到不完全符合原义的理解。文学接受中“变异”的根源主要在于读者个性化的期待视野。具体而言,读者的政治观念、文化观念、个人经历、欣赏能力等个体条件不与作者相同,理解到的东西就会有所不同。

7.如何看待文学接受中的误解?

误解又称误读,就是读者做出与作品原义相悖的理解,又分为正误与反误。正误即读者的理解虽非作者原义,但却能在作品中找到根据,因而含有合理性,可以说是对作品的填空与补充。反误指穿凿附会的曲解。这是有害阅读的。误解的根源在于读者期待视野的存在,即主观能动性的存在,因而常不可避免。我们提倡正误,反对反误。

8.试述期待遇挫与艺术魅力之间的关系。

阅读中,读者的阅读期待与作品展开之间常呈现顺向相应与逆向遇挫两种情况。当作品情节、

意境等的展开符合预测期待,即为顺向相应。这种情况中,由于文本没有超出读者的预测与期待,作品一般平庸而缺乏艺术魅力。与之相反的则是期待遇挫,又分两种情况,一是作品艰涩或完全不适应读者的期待视野,读者无法介入,期待完全遇挫。这种情况中,作品价值无论如何,都难以实现;二是作品富有艺术创新与魅力,超乎读者的期待预测,造成期待部分遇挫。这种情况中,读者会因意想不到而略感不适,但接着会因其艺术魅力而振奋,会因丰富了期待视野而喜悦与满足。真是“山重水复疑无路(遇挫),柳暗花明又一村”(喜悦)。可见,艺术魅力会带来期待遇挫,而部分期待遇挫有时(不是全部)可以反证作品有艺术魅力。

文学概论第十六章课后习题答案

概念:

1.文学批评:即对以文学作品为中心兼及一切文学活动和文学现象的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

2.伦理批评:又称道德批评,它以一定的道德标准和伦理关系为规范,以善恶为基本范畴,着重对文学的道德意义进行阐释与评价,实现作品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教化作用。特点有三:第一,它具有历史的长久性。第二,它使用的道德标准具有不同阶级、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多样性。第三,不同的评价结果具有差异性乃至对抗性。道德批评的不足在于往往只强调作品的道德内容,而忽略艺术的灵性与创造性。

3.社会历史批评:又称社会批评,它强调文学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文学为一定社会历史所形成,文学是生活的再现,其价值主要在于社会认识功能与历史意义。其基本原则是,总是将作品与其产生的时代历史及作家的生活经历联系起来进行分析、阐释与评价。社会批评源远流长,其理论奠基人是19世纪末的意大利人维柯,后来法国的丹纳提出了神族、环境、时代三元说,更确立了社会批评的地位。中国古时义理、辞章、考据批评也属于社会批评。

4.审美批评:审美批评着眼于文学作品美的构成及其审美价值,强调作品畅神、娱乐、动情等作用,往往联系作品对读者的美感程度品评其优劣高下,具有赏析式评价的性质。其特点有三:第一,它是一种情感评价,常着眼于作品情感的性质、强度及其对读者情感调动的程度。第二,它常具有超功利的性质,强调审美体验与静观。第三,它是一种形式或形象的直觉批评,强调形式是否完美和谐,形象是否生动独特。我国古代强调作品的滋味、神韵、意境、言外之意等,都包含审美批评的因素。

5.心理学批评:心理批评泛指运用现代心理学理论进行的文学批评。它们共同的特征是:用现代心理学分析作品人物的心理,竭力探求作品的真实意图,即作者的创作心理、意识和无意识,再转而对作品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形式技巧与语言符号做出解释。其派别之一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重在挖掘人物的性本能及其与作家的关系。格式塔心理批评侧重文学的整体完型结构的评价。

6.语言学批评:又称形式主义批评。包括俄国形式主义批评、英美新批评、法国结构主义批评等派别。他们的共同特征是:认为文学作品是一个独立自足体,是一种有组织的符号结构。作品的意图只需从其内部去寻找。语言的语境、语义、能指性、信息作用是构成形象、形成结构的重要因素,因而重在作品结构和语言的分析。

7.文化批评:现代意义的文化批评,是在审读文本的前提下,联系文学外部诸文化现象的批

评,尤其是联系权力和文化关系的批评。它首先关注文化生产者的话语权力,特别强调工人群众、平民大众、妇女和种族中的弱势群体的文化权力,注重当代文化、大众文化、被主流文化排斥的边缘文化和亚文化,如工人文化、女性文化、被压迫民族文化等等。而不象其他批评模式那样关注历史经典、精英文化、主流文化。同时,文化批评所注重的文化对象,有消解主流文化、对抗文化霸权的指向。文化批评是一种泛文学的批评,即它的对象不局限于文学而是广泛的文化现象。它又是一种泛学科批评,即它的批评理论不局限于文学学科,而是多学科的理论并用。这一切,使得文化批评具有批判色彩、对话色彩和平民色彩,拓宽了不同话语的共存空间。

8.文学批评的标准:就是一定时代、一定阶级的人们据以分析评析文学作品有无价值及其大小的尺度与准绳,常包括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两个方面。

9.文学批评的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这是文学批评标准的两个方面。思想标准是衡量文9学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艺术标准是衡量文学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不同阶级、不同时代、不同学派的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有所不同。

10、文学批评形态:在文学批评中,不同的学派由于所持的文学观点不同,批评时就有不同的侧重和不同的原则与方法,于是,形成各自文学批评的特点。这种有自己的特点的文学批评是文学批评形态。如社会历史批评、伦理批评、美学批评、心理批评、语言学批评等就是不同的文学批评形态。

11.文体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艺术性批评的重要方面。文体是文学作品的语言、结构、表现手法等形式要素的总和。文体批评就是分析评价这些方面是否符合形式美的法则,是否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和表现力,诸如语言的韵味、节奏,结构的奇妙和谐,表现手法的独特表现力等等。

问题:

1.怎样理解文学批评的意识形态性质?

文学批评是一种意识形态评价。这一属性是由其对象的性质和自身效能决定的。

首先,从对象看,文学批评的主要对象——文学作品是一种意识形态话语,它决定了文学批评必须对作品的意识形态价值做出评价,从而对社会意识形态产生影响。

其次,从文学批评的效能看,第一,文学批评总与一定的意识形态相联系,力求确定自己所属的意识形态的主导性与权威性。第二,文学批评对文学思潮、文学运动等文学现象的评价,对文学批评自身的检讨,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的论争,是社会的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在文学领域的反映。第三,文学批评通过特定的价值取向造就自己所属的意识形态的文学新人和批评队伍。

2.为什么说美学的观点和历史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对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

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之所以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总原则和方法论,因为它既反映了文学

作为意识形态的普遍规律(反映生活),又体现了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特殊规律(审美活动)。具体说来:第一,一切文学作品都应是审美的,因而就应用审美的观点去审视和评价。同时,一切作品又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关系的产物,就应用历史的观点分析它的根源,评价它的历史价值。第二,对一切作品的微观分析和评价,只有在美学的和历史的宏观视野下才可能准确把握。第三,美学的历史的观点可以指导一切批评方法的运用,即对一部作品可以作伦理的、社会的、心理的、语言符号的批评,但都不能脱离批评对象的美学构成及其历史背景,更不能脱离批评者的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3.怎样理解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的具体内涵及两者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的标准包括思想标准和艺术标准两个方面。思想标准是用来衡量作品思想性正误强弱的尺度。艺术标准是衡量作品艺术性高低优劣的准绳。具体而言,首先,运用思想标准,一要看作品反映社会生活是否具有高度的真实性;二看作品的思想与理想是否具有进步的倾向性;三看其是否具有积极健康的情感性。其次,用艺术标准,一看文体构成是否完美;二看形象创造是否鲜明生动;三看意蕴表现是否深刻。再次,思想标准与艺术标准是辩证统一的关系。1.伦理批评又称道德批评,它以一定的道德标准和伦理关系为规范,以善恶为基本范畴,着重对文学的道德意义进行阐释与评价,实现作品的伦理价值和道德教化作用。特点有三:第一,它具有历史的长久性。第二,它使用的道德标准具有不同阶级、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多样性。第三,不同的评价结果具有差异性乃至对抗性。道德批评的不足在于往往只强调作品的道德内容,而忽略艺术的灵性与创造性。

4.立足中国社会历史语境,简述文化批评出现的必然性与合理性。

答:现代意义的文化批评,是在审读文本的前提下,联系文学外部诸文化现象的批评,尤其是联系权力和文化关系的批评。它首先关注文化生产者的话语权力,特别强调工人群众、平民大众、妇女和种族中的弱势群体的文化权力,注重当代文化、大众文化、被主流文化排斥的边缘文化和亚文化,如工人文化、女性文化、被压迫民族文化等等。同时,文化批评所注重的文化对象,有消解主流文化、对抗文化霸权的指向。

现代意义的文化批评,在中国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究因原因:一是市场经济带来通俗读物、快餐文学、流行歌曲、卡通等的兴盛,使文学批评的视野不能再局限于正统的狭小圈子,而采取宏阔的文化视野。二是受西方文化研究与后现代文化思想的影响,中国的文学研究与批评接受了其中的有效成分,掀起文化批评热潮。三是中国文学批评理论的根底薄弱,易于盲目崇外和追求时髦,因而当作“前沿”对待而掀起的文化批评也是良莠混杂,在实践中有待深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