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总结

《变态心理学》笔记

第一节 关于变态心理学

1、 即便是有精神障碍的人,他们的心理活动也并不全是异常的。经过系统治疗,心理的异常部分,也能得到改善或完全被矫正。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动之间,有互相转化的可能性。

2、 有精神障碍的群体占人群总体的比例为13.47‰.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1、变态心理学——是以心理与行为异常表现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变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侧重研究和说明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以及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展的影响

2、精神病学作为临床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1、始于公元前400年,西方人最早关注和解释异常心理现象。现代的变态心理学被看作西方科学发展的产物。

2、公元前400年,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里特提出的体液学说,已经包含了现代心理学所谓这一判断的雏型。

3、17世纪以前,由于精神病学肩负着从酷刑中解放精神病人的重任,所以他远比变态心理学活跃,甚至变态心理学只能融在精神病学之中,才能获得发展。

4、17世纪中叶开始,神经科学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对于神经系统及其功能的问题,有了新的认识。1861年,法国医生布罗卡(Broca)发现,大脑额下回萎缩后,人的语言运动功能就会完全丧失;几乎与此同时,帕斯德(pasteur)对身体疾病提出“细菌理论”。这些医学科学的进步,促使人们更倾向用唯物的思维对待心理异常的问题。

5、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精神分析理论解释异常心理现象,是从两个基本命题出发的:

(1)

(2)

2、以上述两个命题为基础,弗洛伊德又推演出以下的判断:

(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名为“力比多”(libido);

(2)、“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展,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三个发展阶段:口腔欲阶段、肛门欲阶段和生殖器欲阶段。

(3)

(4)“本我”是按”活动,“自我”是按“”活动,“超我”是按“活动。

(5)人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所以具有防止焦虑的能力,叫做“防御机制”也可称为压抑或克制能力。

3、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异常心理,是由以下缘由造成的:

(1上,接受的刺激太过分或者接受的刺激太少,就会使“性心理”的发展受到挫折,就会造成性心理的“退化”或者性心理发展“固著”。这种“退化”或“固著”,就造成未来人格的变态、异常;

(2)由于我们的“”矛盾,所以我们体验着焦虑;

(3)为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我们必须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如果压抑力量不足,让冲突、矛盾,或者说让非理性冲破防线,那时,我们就产生异常心理和行为。(如果冲不破防御,我们就可以形成意识不到痛苦。冲突和痛苦躲藏到潜意识,还要以扭曲的形式变相地表达自己,比如,以显性梦或隐性梦的形式、以口误或失误行为等方式表达自己。)

1

4、评价:弗洛伊德的历史功绩,坚定地抵制宗教思想和支持人本主义思想,他用“力比多”这一人类自身的生物本能,替代了上帝的意志。他认为,人的动机和行为,不是上帝启示的结果,而是人类自身本能的需求。将人类思想与行动的驱动权,还给人类自己。他的学说所遭遇的打压,主要是来自宗教。

5、心理学绝对重视的是实验研究,而逻辑演绎式地分析心理现象的理论,不被视为真正的心理学。

6、精神分析最初就是以两种病的研究为基础的。

7、弗洛伊德是从潜意识出发,逐步地构建起自己的理论。

8、在19世纪末,在神经科学急速发展的时代里,精神分析的理论,基本被迫退出了这一领域。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也基本被所谓“新精神分析”理论所代替。他的女儿和艾里克森一起建立了《自我心理学》,将关注重点从“本我”移植到“自我”,将幼儿期的发展论修正为“终身发展论”。

9、特别是心理学中的“认知神经心理学”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借助不争的事实,对弗洛伊德关于临床症状解释提出质疑。

10、任何学科的发展,首先表现为学科理论的替代。这种替代,可以是渐进的,即新理论包含部分旧理论,如新精神分析理论与经典的精神分析理论之间,就属于这类关系;另外,这种替代也可以是个革命性的,如对异常心理现象的经典精神分析理论与现代神经科学的解释之间,就是革命性的替代关系。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1、巴甫洛夫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异常心理现象,是行为主义心理学介入变态心理学的早期记载。先是通过动物试验,认识到高级神经系统功能的病理生理机制之后,再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最后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人的异常心理现象。

2、神经症与精神病的区别是在神经活动障碍的复杂性上或精细特征性上的区别。

3、对于神经症和精神病的原因,他认为是兴奋和抑制这两个基本神经过程的冲突造成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产生冲突,冲突一旦持久不消除并打破神经过程的平衡,神经功能便会紊乱并产生神经症或精神病。)

4、神经衰弱是兴奋过程的优势和意志过程的薄弱;癔病是抑制过程的优势和兴奋过程的薄弱。

5、通过动物实验的结果,进而演绎和推论人的心理,再以人为实验对象,研究其行为并与动物实验结果相比较,这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研究工作的一般技术路线。

6、行为主义理论整合趋势:

(1)俄国的行为主义和美国的行为主义,各具特色。不同特色的学术见解,可以按科学发展的自身规律,最终必然能达到互补的目标。

(2)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以及其他各类学习理论的产生,就是这种必然性的佐证。

(3)行为主义心理学与现代脑科学的结合,为我们对人类变态心理的解释与矫正,开辟了更新的途径。

(三)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解释

1、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心理的异常是由于“自我”无法实现的结果。比如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在焦虑”。

2、存在—人本主义心理学是欧洲15世纪反宗教的“怀疑论”哲学的副本。按着存在—人本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人自身以外的事物是无足轻重的,人的一切必须集中到人本身的存在上来,而“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

3、存在—进一步从这种特性推论开来,就能解释一切,便可构成一种“学说”。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分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1、正常的心理活动具有三大功能:

(1)、能保障人作为生物体,顺利地适应环境 (2)、能保障人作为社会实体,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在家庭、社会团体、机构中正常地肩负责任,使人类赖以生存的社会组织正常运行;(社会功能)

2

(3)、它能使万物之灵的人类正常地、正确地反映、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以便创造性地改造世界,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环境条件。(心理功能)

第二单元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区分

1、常识性的区分

(1)、离奇怪异的言谈、思想和行为。

(2)、过度的情绪体验和表现。

(3)、自身社会功能不完整。

(4)、影响他人的正常生活。

2、非标准化的区分 李心天(1991)依据人们看问题角度不同,归纳为以下几种:

(1)偏离了统计常模。例如智商在70以下是智力缺陷,属于异常范围。

(2)、就文化人类学角度,将心理异常理解为对某一文化习俗的偏离。

(3)对社会准则的破坏。

(4)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例如幻觉,错觉,性欲倒错这些古怪的心理行为,以及妄想,强迫观念等无效的观念,都属于心理异常。

(5)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根据个体的言语信息(诉说为情绪低落,或紧张不安)或非言语信息(面部表情,形体表现),只要个体有着和以前不一样的表现,或者和别人不一样的感受,就确认为心理异常的表现。

3、标准化的区分 李心天(1991)对区分正常与异常心理提出如下四类判别标准:

(1) 这种标准是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一样看待。心理障碍产生原因则归结为脑功能失调。

(2) 在常态曲线上,居中的大多数人属于心理正常范围,而远离中间的两端则被视为“异常”。一个人的心理正常或异常,就以其偏离平均值的程度来决定。“心理异常”是相对的,它是一个连续的变量。 统计学标准提供了心理特征的数量资料,比较客观,也便于比较,操作也简便易行。缺陷:例如,智力超常或有非凡创造力的人在人群中是极少数,但很少被人认为是病态。有些心理特征和行为也不一定成常态分布,而且心理测量的内容同样受社会文化制约。

(3) 内省经验涵盖两个方面,一是指病人的内省经验,如病人自己觉得有焦虑、抑郁或说不出明显原因的不舒适感,自己觉得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其二是就观察者的内省经验,如观察者把被观察的行为与自己以往经验相比较,从而对被观察者做出心理正常还是异常的判断。

(4) 在正常情况下,人能够维持生理和心理活动的稳定状态,正常人的行为符合社会的准则,能根据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4、心理学的区分原则

郭念锋(1986、1995) 提出以下三条原则,作为确定心理正常与异常的依据:

(1)、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在精神科临床上,常把有无“自知力”作为判断精神病的指标,其实这一指标已涵盖在上述标准之中。所谓无“自知力”或“自知力不完整”,是患者对自身状态的反映错误,或者说是“自我认知”与“自我现实”的统一性的丧失。

(2)、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

人类的精神活动虽然可以被分为知、情、意等部分,但它自身确乎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这种协调一致性,保证人在反映客观世界过程中的高度准确和有效。(比如一边用低沉的语调,向别人述说令人愉快的事;或者对痛苦的事,做出快乐的反映,我们就可以说他的心理过程失去了协调一致性,称为异常状态。)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每个人在长期的生活道路上,都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这种人格特征一旦形成,便有相对的稳定性;在没有重大外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是不易改变的。(比如一个用钱很仔细的人,突然挥金如土。如果我们在他的生活环境中,找不到足以促使他发生改变的原因,那么他的精神活动已经偏离了正常轨道。)

3

第三节 常见异常心理的症状

1、对于有精神障碍的人(通常说的精神病患者),也要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但它只是辅助性的,而且是有条件的。其具体条件如下:

(1)、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

(2)、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预防复发;

(3)、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第一单元 认知障碍

1、按幻觉体验的来源分:

(1)真性幻觉。患者的幻觉形象清晰、生动,位置精确。客观事物一样。并引发相应的情感和行为反应。

(2)假性幻觉。幻觉形象模糊、不生动、位置不精确,与客观事物不一样。它产生于患者的主观空间(如脑内、牙齿内),叙述幻觉不是通过相应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例如,患者说闭上眼睛能看到东西、人像,不用耳朵,脑子也能听到声音。

2、 按幻觉产生的特殊条件,有功能性幻觉、思维鸣响、心因性幻觉等。

(1)功能性幻觉。在某个感觉器官处于功能活动状态的同时出现的幻觉。(如,患者在听收音机时,同时听到骂他的声音,关闭收音机,便听不到骂他的声音)。多见于精神分裂症,有时见于气功所致精神障碍或其他精神障碍。

(2)思维鸣响/思维回响。表现为患者能听到自己所思考的内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心因性幻觉。是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的幻觉。幻觉的内容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密切的联系。仅仅见于应激相关精神障碍、癔症等。

3、妄想特点是;

(1)、以毫无根据的设想为前提进行推理,违背思维逻辑,得出不符合实际结论;

(2)、对荒唐的结论坚信不移,不能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进行知识教育以及自己的亲身经历来纠正这种荒唐结论。

4、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感知觉、思维、记忆、智能活动等等之所以能够正常进行,均需要注意的参与,因此注意是一切心理活动共有的属性。注意对判断是否有意识障碍(特指对周围环境的意识障碍)有重要意义,意识障碍时总是伴随有注意障碍。

5、科萨可夫综合症(遗忘综合症):患者同时出现记忆减退、错构、虚构以及定向力发生障碍(所处时间、地点、身份记忆不清)。多见于慢性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和脑器质性精神障碍。

6、智能

7、痴呆是一种综合征(症候群),是意识清楚情况下后天获得的记忆、智能的明显受损。主要临床表现为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下降,记忆力、计算力下降,后天获得的知识丧失,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或丧失,甚至生活不能自理,并伴有精神和行为异常,例如思维贫乏、情感淡漠、行为幼稚、低级的和本能的意向活动亢进等。临床上绝大多数的痴呆是脑器质性的,但须与少见的、大脑组织结构无任何器质性损害的、由心理应激(精神创伤)引起的假性痴呆(如范进中举后的表现)进行鉴别。假性痴呆预后较好。

8、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性本能挣脱意识禁锢之后的变相宣泄。所以,它有临床诊断价值。

9、潘菽:梦是特殊意识状态下的思维与情绪活动。“特殊意识状态”,就是睡眠状态。正常的意识活动就是指觉醒状态,正常意识活动是一个连续体,它主要包含觉醒和睡眠两种状态。觉醒被称为一般意识状态,睡眠就被称为特殊意识状态。绝大多的梦境,都带有杂乱无章、奇离古怪、不合逻辑和颠三倒四的特征。就梦境的整体来看,它确乎是非理性的,并不具备任何现实意义。梦境本身,是无意义的,不具备任何临床诊断价值。 梦中的情绪有临床诊断价值。

第四节 第三单元 神经症

1、神经症,旧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碍。其共同特征是:

(1).是一组心因性障碍,人格因素,心理社会因素是主要致病因素,但非应激障碍;

(2).是一组机能性障碍,障碍性质属功能性非器质性;

4

(3).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

(4).具有一定的人格特质基础但非人格障碍;

(5).各亚型有其特征性的临床相;

(6).神经症是可逆的,外因压力大时加重,反之症状减轻或消失;

(7).社会功能相对良好;

(8).自知力充分.:

2、恐怖症主要 为3种类型:

(1)、场所恐怖。

(2)、社交恐怖。

(3)、特定恐怖。

3、焦虑症 临床上可分为两种类型:

(1)、惊恐障碍/急性焦虑发作。10-20分钟,1个月3次或者首次发作后害怕再发作,持续一个月。

(2)、广泛性焦虑障碍 /慢性焦虑症。没有固定内容,有各种躯体表现,如出汗心悸,病程符合6个月。

4、强迫性障碍 强迫症,临床上可分为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两类。

(1)、强迫思维包括: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性疑虑、强迫性对立观念等等。

(2)、强迫行为包括:强迫性仪式动作、强迫性洗涤、强迫性询问和强迫性计数等等。

5、躯体形式障碍 此类障碍包括:

1、躯体化障碍:是一组反复陈述躯体症状,相应的器质性检查均为阴性,并缺乏充分的生理机制,对症状的说明,解释只能从心理因素或无意识中的冲突来推测的神经症.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的神经症。一般为2年。

2、疑病症:以担心或相信罹患严重躯体疾病的持久性优势观念为主,各种体检的阴性结果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消除对疾病的疑虑。病程一般为3个月以上。

3、躯体形式的植物功能紊乱:是一种主要受自主神经支配器官系统发生躯体障碍所致的神经症样综合征。

4、躯体形式的疼痛障碍:是一种不能用生理过程或躯体障碍予以合理解释的持续、严重的疼痛。精神性疼痛、心因性背痛或头痛以及其他与情绪冲突有关的躯体形式的疼痛归入此类。

6、神经衰弱 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

临床表现:精神疲乏、注意力难集中、效率低等衰弱症状;回忆及联想增多且难以控制;对声、光、噪音敏感;易烦恼、易激惹;紧张性疼痛;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等睡眠障碍。

第四单元 应激相关障碍

1、应激相关障碍/反应性精神障碍/心因性精神障碍,是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起异常心理反应而导致的精神障碍。临床上包括:

(1)急性应激障碍。急剧、严重的精神打击,刺激后数分钟或数小时发病,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狭隘,定向障碍,言语缺乏条理,对周围事物感知迟钝,可出现人格解体,有强烈恐惧,精神运动性兴奋或精神运动性抑制。

(2)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又称延迟性心因性反应。是指在遭受强烈的或灾难性精神创伤事件之后,数月至半年内出现的精神障碍。如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面临类似灾难境遇可感到痛苦和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3)、适应障碍。是指在易感个性的基础上,遇到了应激性生活事件,出现了反应性情绪障碍,适应不良性行为障碍和社会功能受损。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第五单元 人格障碍及性心理障碍

5

1、人格障碍 是指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这种模式明显影响其社会功能和职业功能,可造成对社会环境的适应不良,病人为此感到痛苦。

临床常见的人格障碍有

(一)偏执性人格障碍:以猜疑和偏执为特点。

(二)分裂样人格障碍:以观念、行为、外貌装饰奇特;情感冷漠、人际关系明显缺陷为特点。

(三)反社会性人格障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具有经常违法乱纪,对人冷酷无情为特点。

(四)冲动性人格障碍:以阵发性情感爆发,伴明显冲动性行为为特征,又称攻击性人格障碍。

(五)表演性人格障碍:又称为癔症性人格障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

(六)强迫性人格障碍:以过分要求严格与完美无缺为特征。

(七)焦虑性人格障碍:是一贯感到紧张、提心吊胆、不安全和自卑,总是需要被人喜欢和接纳,对拒绝和批评过分敏感,因习惯性地夸大日常处境中的潜在危险,所以有回避某些活动的倾向。

(八)依赖性人格障碍:特征是依赖、不能独立解决问题,怕被人遗弃,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

2、性心理障碍 性心理障碍临床上包括三种类型:

性身份障碍:如易性症。

性偏好障碍:如恋物症、异装症、露阴症、窥阴症、摩擦症、性施虐与性受虐症。

性指向障碍:如同性恋。

第六单元 心理生理障碍

心理生理障碍是与心理因素相关、以生理活动异常为表现形式的精神障碍。

一、进食障碍 包括:神经性厌食、神经性贪食,及神经性呕吐。

二、睡眠障碍 包括:失眠症、嗜睡症和某些发作性睡眠异常情况(如睡行症、夜惊、梦魇等)

三、性功能障碍 包括:性欲减退、阳痿、早泄、性乐高潮缺乏、阴道痉挛、性交疼痛等 第七单元 癔症

癔症,旧称歇斯底里,是一种没有器质性病变,以解离(精神)症状和转换(躯体)症状为主的精神障碍。本症多以人格倾向为基础,在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产生自知力基本完整,病程多反复迁延。

分为下述三类:

一、分离性障碍,又称癔症性精神障碍,是癔症较常见的表现形式,包括癔症性意识障碍、情感爆发、癔症性假性痴呆、癔症性遗忘、癔症性身份障碍、癔症性漫游、癔症性精神病等。

二、转换性障碍 又称癔症性躯体障碍,表现为运动障碍与感觉障碍,其特点是多种检查均不能发现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有相应的器质性病变。

(一)运动障碍 较常见为痉挛发作、局部肌肉抽动或阵挛、肢体瘫痪、行走不能等。

(二)感觉障碍 包括感觉过敏、感觉缺失、感觉异常、癔症性失明与管视、癔症性失聪等。

三、癔症的特殊表现形式 流行性癔症或称癔症的集体发作是癔症的特殊形式。

第五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

第一单元 关于心理健康的定义

1、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在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心理健康的标志是:“ ①身体、智力、情绪十分协调;②适应环境,人际关系中彼此能谦让;③有幸福感;④在职业工作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过着有效率的生活。”

2、心理健康是指心理活动正常、关系协调、内容与现实一致和人格相对稳定的状态。

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1、在智商正常范围内,一个人的智力水平高或低,与他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的相关。

2、只有与心理健康有密切相关的因素才可以作为评估心理健康的指标。

6

3、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许又新(1988)提出心理健康可以用三类标准去衡量,不能孤立地只考虑某一类标准,要把三类标准联系起来综合地加以考察和衡量。

第一、体验标准自我评价。

第二、操作标准,是指通过观察、实验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和效应,其核心是效率,主要包括个人心理活动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如,工作及学习效率高低,人际关系和谐与否,等等。

第三、发展标准

4、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标准郭念锋于19xx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

(一)、心理活动强度.

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

(二)、心理活动耐受力.

(三)、周期节律性

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做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则相反。

(四)、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

(五)、暗示性

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当然,受暗示这种特点在

(六)、康复能力

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表现得较为平静,原有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

(七)、心理自控力

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 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词令通畅、仪态大方、不过分拘谨,不过分随便,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以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进行判断。

(八)、自信心

一个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

(九)、社会交往

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

(十)、环境适应能力

采取主动性的或被动性的措施,使自身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这一过程就叫做适应。主动适应,其内涵是积极地去改变环境;消极适应,其内涵是躲避环境的冲击。 “消极适应”只是形式,其内在意义也含有积极的一面,起码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上有现实意义。

第三单元 相关概念的区分及内涵

1、“心理正常”——就是具备正常功能的心理活动,或者说是不包含有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

“心理不正常”,就是 “异常心理”——是指有典型精神病症状的心理活动。

2、对于是否有病,心理咨询和精神病学都很关心,但动机和目的却不同。前者是为了甄别出没有精神病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后者是鉴别出有精神病的人,作为自己的工作对象,进行治疗。

3、 从静态的角度看,健康心理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在某一时段内,展现着自身的正常功能。

而从发展角度看,健康心理是在常规条件下,个体为应对千变万化的内、外环境,围绕某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常模,在一定(两个标准差)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相对平衡过程。

7

健康的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平衡的心理过程。 倘若主体自身,或内、外环境发生了激烈的变化,那么,这种动态平衡过程就可能被打破,心理活动就可能远远偏离群体心理的健康常模。这时,心理活动就可能变为另一种相对失衡的状态和过程。

不健康心理活动是一种处于动态失衡的心理过程。

第六节 关于健康心理学

1、健康心理学至今不是一门成熟的学科。它的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都处于模糊状态。为此,他所涉及的领域、为自己提出的研究内容、使用的具体方法等等,目前都尚未定型。从《健康心理学》产生的背景来看,似乎是想借助“现代医学模式”理念,去探索健康问题。

2、健康心理学在美国诞生至今已有28年历史,《健康心理学》刚刚处在婴儿阶段。

3、《健康心理学》使用心理学的干预手段,可以帮助人们端正生活方式,除去种种不良生活习性,如吸烟、大量饮酒、不好的饮食习惯等等,以便保护人的身体健康。

目前工作领域有以下3个方面:

(1) 躯体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过程的心理学问题。

(2) 防御压力和治疗反应性心理障碍中的心理学问题。

(3) 培养和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中的心理学问题。

4、健康心理学的研究,侧重于伤害身体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活动。

《心身医学》的研究,侧重于心身疾病本身的诊断与治疗。

5、躯体疾病患者的一般心理特点

(一)对客观世界和自身价值的态度发生改变。

疾病可以使人改变对周围事物的感受和态度,也可以改变病人对自身存在价值的态度。这种主观态度的改变,可以使病人把自己置于人际关系中的特殊位置上(好像已经或将要被人群抛弃)。

(二)患者的把注意力从外界转移到自身的体验和感觉上。

病人一旦知道自己有病以后,注意会变得狭窄。他们会立刻把注意力由外部世界缩向自己的体验和感觉。这时,往往只关心自己身体的机能状态。由于注意力的转移和兴趣的缩小,病人心理的各个方面,会相应地发生一时性的改变。

(三)情绪低落

(四)时间感觉发生变化。

当一个人感到生命受到威胁时,他对时间的感觉也要发生变化。不是感到时间过得很快,就是感到过得很慢,他们会陷入一连串的往事回忆之中。疾病所引起的各种心态,都会成为回忆的诱发因素。这些回忆有时很强烈,它可以抑制对未来的信心。

(五)精神偏离日常状态。

病人的精神状态从疾病开始就可能发生变化。由于疾病明显地破坏了正常生活节律,使人的日常的劳动、休息和睡眠节奏受到很大的影响。生活节律的破坏成为一种极为强烈的信号,冲击着病人的内心世界。再加上对疾病症状的体验,病人的兴趣、爱好、思维方式,都可以发生某些改变。

6、把查房工作严格地分为三个步骤 :

第一步,在办公室内讨论病人的疾病。

第二步,在病房检查病人。

第三步,仍然回到办公室内分析和讨论病人的病情 。

7、对疾病治愈的理解,必须从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这三个层面着眼,使患者在这三方面同时好转。治疗不能限于生物学方面,必须深入到心理和社会学层面。

8、有一类患者,他们对疾病有夸大倾向,被夸大了的疾病体验,像恶魔一样控制自己,不能自行摆脱。这时,患者需要得到安慰。如果医生说他们病不重、没有危险,他们会立刻变得轻松。这类病人带有歇斯底里和神经官能症的倾向,易接受暗示。如果医生在他们面前言谈不慎,就会破坏他们的 “ 心理防御 ” 能力, 8

从而产生医源性心身疾病。

9、在某些患者身上,躯体疾病同时伴有急性精神症状,如幻视、谵妄、耳聋等。这可能是意识模糊的先兆,必须请精神科医生会诊。

10、在疾病严重和迅速发展时,或者有中毒现象存在时,会出现意识模糊之类的心理障碍,而神经官能症类的症状,多在疾病慢慢发展和逐渐严重的情况下产生。

第七节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分类

第一单元 概述

1、从现阶段咨询心理学自身发展状况来看,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与神经症和神经衰弱的某些症状之间,界限混浊不清。

2、从历史发展角度来看,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三:

(一)、心理咨询活动以及咨询心理学,从一开始就把精神病学中的“神经症”或“神经衰弱”的某些含混症状吸纳为心理健康咨询的工作对象,从而造成以后学科界线的“混浊不清”。

(二)、即便是对非精神病、非神经症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咨询心理学也没有认真进行过界定。

(三)、咨询心理学自身,由于理论观念分歧较大,所以咨询操作的着眼点并也不统一。

3、对心理不健康状态进行分类的用途

(1)、咨询心理学与邻近学科的区分

当前,我国咨询心理学与其它邻近学科之间的界限,仍比较模糊,为了与邻近学科工作领域的区分,促进本学科健康和迅速发展,必须准确地对本学科工作对象进行规范和分类。

(2)、进行合理的临床诊断

除了依靠精神病学中的神经衰弱和神经症的诊断,对于真正属于心理健康咨询的心理问题,无法给出较精确的、分门别类的诊断。所以,在目前,哪怕初步建立起不太精确、但大致可用的心理健康咨询对象的诊断分类,也可以解决燃眉之急。

(3)、限定心理健康咨询范围

不要延伸到精神病学领域或伦理学领域,尤其是延伸到思想政治工作领域。

(4)、咨询方案的制定

心理咨询不是一项随随便便的工作,他要求依据不同的问题制定出不同的工作方案。没有规范的分类诊断,合理的方案就无法做出。

(5)、疗效评估

心理健康咨询是对心理不健康状态的主动干预,效果如何,必须通过评估才可得出结论。没有对不健康状态的分类,就无法评估,因为我们不可能知道评估的对象是什么。

(6)、心理健康问题的深入研究

(7)、职业培训

职业培训不是学历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教给别人在心理健康咨询中如何掌握、应用咨询技能。假如在教学中,不能准确地告诉学生咨询对象的类型和诊断方法。那么这种培训是完不成教学任务。

(8)、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9)、自我心理保健的需要

为了广大群众的心理保健,专业人员有义务向他们提供可靠的知识。有义务告诉人们,心理健康、心理不健康以及心理不健康有哪些种类,以满足人们自我心理保健的需求。

4、效度——就是确定“心理不健康状态”真实存在的标尺。以此标尺,断定被区分出的各种“心理不健康状态”,确实在现实中独立存在着。

确定真实性,可使用以下三项指标:

(一)、症状学效度 ——心理不健康状态的某一类别,是否有独立的、稳定的“心理不健康特征”和“心理不健康特征组合”。

(1)临床经验证实“心理不健康特征”的真实性:

9

(2)《情绪心理学》的研究,可以说明“心理不健康特征组合”是真实的:

(二)、预测效度——对心理不健康状态后果的预期,可分两大类:

(1)对自然发展的预期。

进入“心理不健康状态”之后的自然发展历程,可因各人的年龄、性别、个性特征、环境条件的变化、所蒙受刺激的性质等条件的不同,其结果大致有三:

第二,由于主、客观条件较差,短期内得不到化解。如果不良情绪和行为迁延的时间过久,就会通过人的?联想机制?,泛化到其它类似对象,出现“杯弓蛇影”、“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的情况。

第三,会使心理抗压能力和耐受性逐渐下降,从而出现间断性的身体虚弱,情绪和情感的自控能力下降,生活和社会功能,蒙受一定影响。

(2)外界干预下的预期。

第一、非专业的社会支持,是指心理不健康状态出现后,亲朋好友、社会福利或援助等机构,出自道义和关心爱护,对当事人给与的精神或物质的支持与帮助。

第二、专业的心理咨询,是有资质的心理咨询师,经过临床诊断,按确定的目标,采取针对性的方法,按拟订好的咨询方案所进行的系统咨询,绝大多数情况下,经过系统的心理咨询,心理不健康状态都可以康复。

(三)、结构效度---在理论上,促成或影响“心理不健康状态”的因素有如下几点:

(1)人口学因素 心理不健康状态可以出现在任何年龄段,但在青春发育期、更年期更易发生;性别因素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在不良情绪发生问题上,女性易受暗示,因轻信、上当受骗,多有不良情绪发生;男性在社交过程中更爱面子,“死要面子活受罪”的情况,可以使其心理失去平衡。文化程度、职业、生活状况、婚姻状况、家庭结构、生活方式等,对心理健康状况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2)个性心理特征 一个人在生存过程中,如果承受环境压力的能力越强,应对环境变化有高度灵活性,他的心理转为不健康状态的机率就越低;个人的消极经验、反逻辑思维特征和固有的不恰当的行为反应模式,是造成不健康心理状态的内在原因;另外,人的价值取向、兴趣和爱好的性质也影响人的心理健康;

(3)身体健康水平 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长期脑供血不足可造成脑相对缺氧,患者常常表现出情感脆弱、心情抑郁等等。

(4)社会变迁 对社会变化的适应不良,可使人进入心理不健康状态。极端的例子是所谓“文化休克”。适应能力很差的人,在反差极大的社会文化中生活,可以导致某些心理问题,同时伴有躯体症状。只要返回原来的文化环境,所有症状可不治自愈。

第二单元 心理不健康的分类

一、心理不健康的第一类型——心理问题

诊断为心理问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厌烦、后悔、懊丧、自责等);

2、不良情绪不间断地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3、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

4、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

“心理问题”是由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之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单就不良情绪症状来看,与上述条件相类似的临床案例是大量存在的,但我们只要从刺激的性质、反应的持续时间、反应的强度和反应是否泛化这四个维度出发,就可以区分和鉴别哪些属于“心理问题”,哪些不属于“心理问题”。

二、心理不健康的第二类型---严重心理问题

10

诊断为“心理障碍”,必须满足如下条件:

1、引起“严重心理障碍”的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不同原因引起的心理障碍,求助者分别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等);

2、从产生痛苦情绪开始,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再两个月以上,半年以下;

3、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是,单纯地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的干预”,却难以解脱;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4、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反应对象被泛化。

“严重心理问题”是由相对强烈的现实因素激发,初始情绪反应剧烈、持续时间长久、内容充分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

“严重心理问题”,有时伴有某一方面的人格缺陷。

三、心理不健康的第三类型 ---神经症性的心理问题(可疑神经症)

第三种类型的心理不健康状态,它已接近神经衰弱或神经症,或者它本身就是神经衰弱或神经症的早期阶段。

焦虑

1、弗洛伊德对焦虑的分类:客体性焦虑(恐惧),神经症性焦虑(来自本能冲动),道德性焦虑(来自超我)。

2、 A.Lewis (1967) 认为焦虑作为一种精神病理现象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l) 焦虑是一种情绪状态,病人基本的内心体验是害怕,如提心吊胆,忐忑不安,甚至极端惊恐或恐怖。

(2) 这种情绪是不快的和痛苦的,可以有一种死在眉睫或马上就要虚脱昏倒的感觉。

(3) 这种情绪指向未来,它意味着某种威胁或危险,即将到来或马上就要发生。

(4) 实际上并没有任何威胁和危险,或者,用合理的标准来衡量,诱发焦虑的事件与焦虑的严重程度不相称。

(5) 与焦虑的体验同时,有躯体不适惑、精神运动性不安和植物功能紊乱。

3、典型的急性焦虑或惊恐障碍是发作性的,发作的间歇期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发作不限于任何特殊的处境,也没有特殊的诱因,所以是不可预测的。发作来得很突然,出现严重的植物功能障碍:剧烈心跳,胸痛,咽喉部有阻塞感和窒息感,头晕,全身发麻和针刺感,呼吸快而浅等。与此同时,病人有强烈的恐怖,可有短暂的人格解体体验,常有死亡迫在眉睫的恐怖,或者害怕自己会发疯。有些病人软瘫在沙发里,有些病人一发作就惊呼求救,跑到别人的房间里去。每次发作一般10~20分钟。有些病人惊恐发作后卧床不起,诉衰弱无力,尤其是一身冷汗最为典型。间歇期请病人叙述上次发作的经过,可以得出一幅清晰的临床相。

4、界于急性焦虑反应与慢性焦虑神经症之间,称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如突然发生的地震、火灾和洪水,战争场面,重大交通 事故,暴力犯罪中幸免于难等。事情发生后经过几个星期至几个月才起病,这种创伤后的潜伏期是特征性的。如果没有潜伏期,那就是一般的急性反应。

症状可以分为三组 :

(1) 轻度到中度的广泛性焦虑。警觉性过高,易产生惊跳反应,是特征性的。其他焦虑症状都可以出现。

(2) 反复重新体验精神创伤的经历。控制不住地回想创伤事件 ( 像电影中的“闪电”),反复出现有关创伤的噩梦,忽然感到似乎事件又在重演因而发生相应的情绪和行为反应。这些发作可因旧事重提,旧地重游或有关刺激而引起,例如电视屏幕上的类似情况、炉子里熊熊燃烧的火等。

(3) 情感钝化和回避。病人对生活的某些重要方面不愿提及和不感兴趣,情感生活变狭隘了,与人相处不亲热,使人产生疏远感,回避可能勾起伤心恐怖的回忆的事情和环境等。

大多数病人都以完全恢复告终,但病程长短不一,少数可迁延多年不愈,甚至出现人格相应的变化。

5、 诊断和鉴别诊断

焦虑症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焦虑的情绪体验,另一方面是焦虑的身体表现 ( 运动性不安和植物功能障碍 ) 。 多种内科疾病可有焦虑表现,尤以心血管病和内分泌病多见。广泛应用激素以来,激素引起的焦虑也不少见。如果诊断可疑,应停用激素或减量进行观察。抗精神病药可引起焦虑,因此在精神科临床工作中时刻要记住药源性焦虑的可能。

6、更年期和老年病人容易出现焦虑症状,但大多不是神经症。既往的历史对这种病人的诊断是重要的。如 11

果 40岁以前没有任何可疑的神经症历史,40岁以后患神经症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除非有充足的根据,不要对老年人轻易下神经症的诊断。只要我们坚持,即使没有神经症,老年病人也需要加强心理治疗。

7、激越状态 (伴有不快或痛苦情绪的显著精神运动性兴奋)不是神经症性的,它比惊恐发作要持久得多。

8、Spielberger(1966) 区别了两种焦虑:一种叫状态焦虑,另一种叫做特性焦虑,这就是说,焦虑可以是一种为时不太长久的病理状态,也可以是从小逐渐发展形成的人格的一个特性。

两者的区别: ①状态焦虑起病于成年,持续时间较短 ; 特性焦虑从小就开始显露端倪,且持续一生。②状态焦虑程度较重,特性焦虑程度较轻。③状态焦虑有明显的植物症状,特性焦虑一般没有植物症状。④状态焦虑以漂浮焦虑为核心,而特性焦虑的典型表现是处境性焦虑或期待性焦虑,即期待愈高则焦虑愈甚,如登台演讲或表演前、考试前、重大事件或人生转折点的前夕等出现焦虑情绪。

8、焦虑和抑郁是有密切关系的:抑郁症是较高等级,焦虑症是较低等级。诊断焦虑症必须排除抑郁症,而诊断抑郁症时无需排除焦虑症。鉴别时完全不必考虑以何者为主而定诊断。一个病例即使焦虑更明显,只要它符合抑郁症的诊断标准,就应该诊断为抑郁症。

①二者有共同的生物学基础,症状也很近似。

②二者是对致病因素的同一反应,而特征性症状是人格的病理塑形作用的结果。

③二者不同,原有不同的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和病程迁延,其中的任一种都可以出现另一种的继发症状。 换言之,慢性焦虑症病人可有继发性抑郁症,慢性抑郁症病人可有继发性焦虑症。

第八节 压力与健康

第一单元 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

1、压力是由外部事件引发的一种体验。

2、无论哪类性质的事件,都要求人们去改变现状,以便应对事件带来的新情况,要求人们付出努力,去应对生存环境所发生的变化。这种应对,就叫“适应”。适应意味着脑力和体力的付出,包括对事件的性质和强度的评估,对自我能力的评估等等。

3、压力的定义 压力是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4、应激:当事人觉察到客观要求或客观刺激/客观负荷超过了自身应对能力时,所产生的全身心的反应,反应的结果可以是适应的或不适应的。

5、压力按性质可分为三大类:

(1)、生物性压力源 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包括躯体创伤或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噪音、气温变化等。

(2)、精神性压力源 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包括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以及长期生活经历造成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如易受暗示、多疑、嫉妒、自责、悔恨、怨恨)。

(3)、社会环境性压力源 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

A.纯社会性的,如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失恋、离婚)、家庭长期冲突、战争、被监禁。

B.由自身状况(如个人心理障碍、传染病等)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如恐人症性、社会交往不良)。 造成心理问题的压力源绝大多数是综合性。

6、压力源的测评

(一)社会再适应量表(SRRS)。

该量表是为测量重大生活事件而设计的。设计者是霍尔姆斯(Holmes),于19xx年正式用于临床。使用该量表测量后得分较高的人,比较容易患心脏病、骨质疏松、糖尿病、白血病以及常患感冒。量表中的负面生活事件遭遇者,易患精神障碍、抑郁。 中科院心理所张瑶修订该量表时,增加了认知因素,弥补了SRRS的这一缺点。

(二)日常生活中小困扰的测量

12

日常生活积累的困难比主要生活事件更能影响健康。

(三)知觉压力的测评

知觉压力是个体意识到现实生活提出的并超出个人能力的事件。

知觉压力问卷(PSS)优点:即使用PSSPSS测量,还可以评估个人习惯性的或慢性的压力。将内心冲突分为四大类:

7、内心冲突分为:

(1)、双趋冲突 当两件有强烈吸引力,但两者又互不相容的事物出现在面前时,比如中国俗话所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出现时,人的内心便形成了双趋冲突的局面。

(2)、趋避冲突 当一个人想达到一个有吸引力的目标,但达到该目标却有极大危险,这时,便进入了趋避冲突的境界。比如有人想进入股市炒股,因为可以获利,但又必须冒很大风险,所以,进入股市的人经常体验着趋避冲突的压力。

(3)、双避冲突 当一个人面临两种不利的情景,便体验到双避冲突的压力。比如处在腹背受敌的情景时;又如,下岗,必然失去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人们遇到这种情景,往往长期不能决策,最后“听天由命”,陷入被动境地。

(4)、双重趋避冲突 双重趋避冲突由两种可能的选择引起。当两种选择都是既有利又有弊时,面对这种情况,人们就会处于双重趋避冲突中。比如:一个工作机会工资较高,但工作性质却没有发展前途;另一个工作机会工资不太高,但工作性质却有发展前途。一个人面临这种情况时,不论选择哪个工作,都有利有弊。于是就会出现双趋避冲突,体验到双趋避冲突的压力。

第二单元 压力的适应

1、压力的种类 按压力的强度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 如:入学考试、完成困难的任务、遭遇从未经历的事情、恋爱、婚姻、就业、失业、亲人亡故、迁居、旅游……等等。

如果我们在生活的某一时间阶段内,经历着某一种事件并努力去适应它,而且其强度不足以使我们崩溃,这时候体验到的压力为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经历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对于承受人来说,其后效不完全是负面的。承受人在经历过一次压力之后,会提高和改善自身适应能力。以往有许多研究证实,经历过各种压力而未被击垮的人,可以积累许多适应压力的经验,从而使他有利于应对未来的压力。

(2)叠加性压力

叠加性压力有两类。

A、同时性叠加压力。在同一时间里,有若干构成压力的事件发生。 “四面楚歌”。

B、继时性叠加压力。两个以上能构成压力的事件相继发生,后继的压力恰恰发生在第一个压力的第二阶段或第三阶段,这时,当事者体验到的压力称为继时性叠加压力。俗称“祸不单行”。

(3)破坏性压力

除战争而外,尚有其他强烈的破坏性压力能造成PTSD。如女性被强暴后变得呆痴,记忆丧失,回避社会活动,失去安全感。

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有时近似于PTSD,称为“灾难症候群”。

该症候群三个阶段:

(1)惊吓期。这一阶段里,受害者对创伤和灾难丧失知觉,就像通常所说的“失魂落魄”的状态,事情过后,往往对事件不能回忆。

(2)恢复期。在恢复期中,受害者才出现焦虑、紧张、失眠、注意力下降等,这与通常所说的“后怕”相仿。在此期间,受害者常常逢人便诉说自己的遭遇,正像电影“祝福”中祥林嫂的表现。

(3)康复。在康复之后,心理重新达到平衡。

对破坏性压力造成的后果,心理学干预是必须的。早期的心理学干预主要是通过催眠暗示来解除心理障碍,到后来,发现让受害者在社会中与健康人一起工作,或者让PTSD患者与其他类型的受害者共处,对缓解症状比较有利。

2、压力的适应

13

的研究提示,当个体面对外界压力时,自主神经系统便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心跳、呼吸加快,血压增高,瞳孔放大,汗液迅速分泌等,这些变化,恰恰是为应对压力所作的准备。

同时准备战斗)力投入对事件的应对,或消除压力、或适应压力,抑或退却),最后是衰竭阶段(消耗大量生理和心理资源,最后“筋疲力尽”)

①警觉阶段。 交感神经支配肾上腺分泌肾上腺素和副肾上腺素,这些激素促进新陈代谢,释放储存的能量,于是呼吸、心跳加速,汗腺加快分泌,血压、体温升高等等。

②搏斗阶段。

③衰竭阶段

在适应(或应对)压力时所经历的上述三个阶段,统称“一般适应症候群”。这是应对压力的必经之路和应对压力所必须付出的代价。

第三单元 压力的临床后果和中介系统

一、压力的临床后果

(一)、压力如何造成临床症状

器官敏感论。19xx年Engle提出另一种解释,他认为,在应对压力时,反应最敏感、活动强度和频率最高的器官,最容易患病。

(二)、从压力源到临床相的逻辑过程。

从应激源到临床相的过程,又称为逻辑流程。这一流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对压力的响应阶段。

能引起个体强烈响应的事件,都是与人的本质属性相关联的事件,这些事件大致有三类,即生物性的、社会性的和精神性的。

2、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

压力作用于个体后,并不直接表现为临床症状,而是进入中介系统,经过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事件的相对强度和性质可以产生某些改变。

中介系统的三个子系统,即认知系统、社会支持系统和免疫系统。这三个系统,都有性质相反的两种功能:一是增益功能,使事件的强度相对增加,另一种是消解功能,使事件的相对强度减低。

(1)、认知系统的具体作用有A、B、C三类:

A 、认知、评估作用。

人们以接触到压力,首先是在认识、理解的基础上,评估压力的性质和评估压力对自己的利、弊及程度;进而评估自己的实力,确定自己能否战胜压力,确定对待压力的方式,是逃避,是消灭它,抑或是努力适应它。正确地认识和评估压力,正确评估自己的实力,可使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

由于人们各自的人格心理特征、认知能力、以往生活经验、认知模式和认知水平有差异,在同样的事件发生后,各自对压力的评估、对自己能力的评估也各不相同。

B、调节控制作用。

“不可控压力”,任何当事人在这类压力面前,都会失去主动性,所以感受到压力很强,体验到恐惧。比如,突然自然灾难;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对“可控压力”来说,情况就不是这样,比如,一位熟练的汽车司机,在驾驶过程中,遇到了复杂的路面,这时,他不会感到十分焦虑紧张。因为他知道,这种局面是可控的,而且自信可以控制局面;而车中的乘客,很可能十分紧张,因为他们觉得这种局面很难控制,对结果的评估,也不抱乐观态度。

行为的自我控制,是个人处在压力下,对自己的行为有无主动权的问题。

C、人格的影响作用。

外控型人格者,认为个人生活中的主导力量是外力,自己对自己如何生活,是无能为力的。

内控型人格者,认为在生活中发生的事件,根源在自身,成功是个人努力的结果,失败是自己的失误。内控型人格者,遭遇到压力事件之后,很少怨气,所以体验到的压力强度就比外控型人格者低。

(2) 社会支持系统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使压力事件的强度相对降低,不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其作用相反。

14

(3) 生物调节系统

生物调节系统,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它们的功能状态好,可以防止或降低应激后果的躯体化症状。

综上述,个体对事件的实际反应,是由中介系统对压力进行增益后或消解后的相对强度决定的。

3、临床相阶段。 压力经由中介系统进入临床相阶段后,临床症状又有及时型症状和滞后型症状两类。及时型的症状,是响应压力后,经过中介系统的处理,迅速表现出的临床症状;滞后型的临床相,是压力在中介系统中进行处理时,由于中介系统的子系统——认知系统对事件的性质和意义评估比较模糊,于是作为潜在的模糊观念积存起来;当后来的类似事件出现时,积存的模糊观念又被激活并赋予它新的意义。

15

16

变态心理学总结

17

变态心理学总结

变态心理学总结

1、弗洛伊德对焦虑的分类:客体性焦虑(恐惧),神经症性焦虑(来自本能冲动),道德性焦虑(来自超我)。

2、焦虑症状包括三方面 : (1) 与处境不相称的痛苦情绪体验,典型形式为没有确定的客观对象和具体而固定的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称为漂浮焦虑或无名焦虑。

(2)精神运动性不安。坐立不安,来回走动,甚至奔跑喊叫,也可表现为不自主的震颤或发抖。(3) 伴有身体不适感的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如出汗、口 干、嗓子发堵、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竖毛、心悸、脸上发红发白、恶心呕吐、尿急、尿频、头晕、全身尤其是两腿无力感等。

18

变态心理学总结

变态心理学总结

3、烦恼与焦虑的不同还在于:烦恼主要是对过去的事后悔和对现状不满,而焦虑几乎完全是对未来的可能性的恐惧。病人时刻在等待着不幸的到来,不论什么事总害怕会出现最坏的结局。

4、Spielberger区别了两种焦虑:状态焦虑和特性焦虑。就是说,焦虑可以是一种为时不太长久的病理状态,也可以是从小逐渐发展形成的人格的一个特性。

5、焦虑与抑郁的关系:二者原有不同的症状,随着病情加重和病程迁延,其中的任一种都可以出现另一种的继发症状。

6、焦虑和恐怖:焦虑对象不明确;是对未来的事情担心;无逃避行为。 恐怖对象明确;是对当下状态的;有逃避行为。

以木僵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有违拗、蜡样屈曲、缄默、被动性服从、刻板言语、刻板动作、模仿言语、模仿动作等精神症状中的几个症状,就构成紧张性木僵症候群,是紧张症性综合征的一部分。

变态心理学总结

变态心理学总结

20

变态心理学总结

2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