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自传达》读后感1

松下幸之助自传读后感 读了《松下幸之助自传》这本书,我觉得松下的成功是由于他把企业当做一个人,如何让做人,就如何做企业。少年时代的松下幸之助只受过4年小学教育,因父亲生意失败,曾离开家到大坂去当学徒,开始做自行车的生意,后来对电器感兴趣。就是这样一个只有小学学历是人,成为了众望攸归的“经营之神”。

松下幸之助对员工如同对待家人,让员工在工厂时有家的温暖和依靠。这加强连企业与员工这件的关系,让员工有归宿感,从而产生了强大凝聚力。然,在工作中有些问题是需要经常提点和整顿。朝会、夕会就是这样的机制。晨起之时而计划,夕寝之时而反省,必能日新月异。如今,朝会、夕会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在各个行业,每天工作前,把一天要做的事情讲给自己听,使自己心里有所警觉,更加提高了工作效率。

松下觉得合理利润的获得,不仅是商人经营的目的,也是社会繁荣的基石。二战时期,日本正遭受严重的经济危机,百业凋敝,松下却鼓励消费,说用消费刺激经济的复苏,并买了一辆汽车——这在当时并不多见。那时在日本各行各业经营萧条冷清的情况下,松下的制作所却蒸蒸日上,销售额持续增长。这是一家企业作为国家的一份子,所拥有的责任。现今许多企业总是在抱怨国家政策不够好,福利不够多,但在国家陷入危机时,是否也能够担起自己的责任,是否还记得国家在经济危机时给予他们的帮助,避免他们破产的危机?国家是企业的保护伞,是企业的城墙。同样的,和平的社会体系才能让商人们更方心的经营。

对于产品定价,松下认为:“不应该借巧妙的讨价还价赚钱,必须一开始就制定合理的价格。即使对方要求减价也不同意,而是相反,去说服顾客接受这个价格。依我的看法,采取这种方法最成功。”以高质量的产品巩固自己,不已高价谋取利润,而是以合适的价位去挑选客户,这就骄傲的松下。像文人般的风骨,吸引着战后彷徨的商家们,使之趋之若鹜。而松下公司就在这样的坚持下慢慢壮大,稳若磐石。

我认为松下最成功的地方是,他建立了信任。员工对公司的信任,客户对公司的信任,国家对公司的信任。信任就像宗教信仰一样感染着被松下吸引的人,松下带领着他的团队,在二战的废墟中涅槃重生,翩然起舞。

 

第二篇:“松下幸之助创业之路”观后感

《松下幸之助创业之路》观后感

松下电器世界闻名,在同行中享有盛誉。而它的创始人松下幸之助的创业之路也是充满了艰辛与不易,他的创业故事给我们留下了太多思考的空间和值得借鉴的经验。

创业,顾名思义就是开创事业。而这又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创业者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才能够在创业的路上越走越远,直到自己的产品能够打开市场并能站稳脚跟。创业是一个从无到有、从零到整的探索过程,同样也是创业者呕心沥血、不断探索的心路历程。松下幸之助的童年时期家道中落,由盛转衰。父亲的商场失意和母亲的痛苦艰辛给年幼的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以至于他晚年回忆说:“我母亲苦恼的脸孔和因疲惫下垂的肩膀,一直是我童年最痛苦的回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年幼的他没有因为这些灰色的生活格调而蒙住自己向往梦想的眼睛。

可以看到,在创业初期松下幸之助吃了别人不曾吃到的苦头,也饱尝了世间的冷暖与艰辛。所以我们能特别明白一点,松下幸之助后来强调经营企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社会,改变世界,改变人类现有的生活方式。而不是单一的为了赚多少钱,获取多少利润。联想一下他的生活经历,他的经营理念也就合乎情理。一个历经生死,饱受苦痛折磨的人如今走在了人生的康庄大道、爬上了事业的巅峰,那么金钱对他来说还有那么重要吗?

不得不承认,松下幸之助与生俱来资质平平,也没受良好的教育。那么他有今天别人很难企及成就靠的就是他后天超乎寻常的努力和对梦想坚持不懈的追求。他的个人魅力同样值得我们欣赏,他有开放的胸襟,不抱怨、不埋怨,对社会对人生始终抱有积极的态度,这与他早年吃苦的生活不无关系。常言道“三人行,必有我师。”他还虚心好学,对别人始终怀着虚心求教的态度。这些良好的个人素质综合起来就成了他成就自己非凡人生的不可或缺的因素。

他沉默寡言,却用优质的产品在同行中说话,掷地有声;他身材矮小,却用信念支撑人生的大厦,不曾放弃;他资质平平,却用汗水铺就成功的创业之路,功成名就;他历尽艰辛,却始终高高擎起希望的火炬,渐行渐远。当光芒退去,繁华落尽,一切成为过去,而他的毕生努力必将无愧于他的人生,松下电器也会节节攀升,直到永远。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我们肩上无以承载着振兴名族的一份责任,我们无可推脱。也许我们不一定都想松下幸之助那样走创业的道路,但是他那份创业中的努力和对梦想坚持值得每个人学习。今后无论我们身在何处,任职于何种岗位都应有一种探索的精神,或许生命本身就是另一种“创业”,同样少不了质疑和失败,不抛弃,不放弃,不抱怨,不消沉。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席之地,就无愧于众多前辈留给我们的谆谆教诲,也同样无愧于这些年我们共同奋斗过的青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