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兴衰读后感(1)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高一(1)班 王胡诗意

读史使人明智,五百年来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人类五百年的历史是漫长而又极其复杂的,翻开这本厚厚的书册,我看到了五个世纪以来的一场场硝烟弥漫的战乱纷争,一次次科技和经济实力的暗中较量,一个个大国的兴衰更替……,保罗?肯尼迪用他那富有魔力的语言和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向我再现了一幅综合了军事,经济,国际关系的宏伟历史图景。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大国的兴衰不再是封闭舞台上的自我演绎的故事,国与国之间相互的注视,冲突和融合成为影响历史走向不可忽视的力量。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正处在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吸取历史的教训,借鉴前人的经验,对一个正在成为世界瞩目的大国——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保罗?肯尼迪首先从1500年的世界形势入手,描述了东方帝国在中央集权下稳定的政治体制和中西欧诸国之间的不断征战的情形,指出欧洲社会在不断的冲突中产生了军事变革和经济的碰撞,从而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正如书中所说,当古老的东方被人们看作是神化般的天堂时,欧洲社会已经悄悄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接下来一个世纪中,欧洲大陆的大国之争纷乱动荡,历史的天平倾向了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五个欧洲大国,那些曾经是世界一流强国的西班牙和荷兰,已经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沉寂下去。1815年后的一百年间,欧洲形成了战略均势,相对稳定的国际局势使得工业化的浪潮席卷欧洲大陆,科技的发展和军事系统的现代化成为这一时代战争成败的重要砝码。当历史的车轮走到了二十世纪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各国国力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了国与国之间力量的重新分配,国际局势愈发动荡不定。在这个世纪的前五十年,两级世界主导国际社会,美国和苏联这属于不同类型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对峙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格局。然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大国兴衰的历程仍在继续。

无论是对西方兴起的描绘,还是对两级世界的形成与未来的评述,保罗?肯

尼迪贯穿全书的思想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国家财富的积累必会导致对军事扩张的需求,而这种“过度扩张”将不可避免的使曾经称霸世界的大国走向衰落。他还认为,一个大国的成就,既不在于与过去比较获得多大进步,也不在于其当前拥有的财富和力量,而是取决于邻国的横向比较和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从这本书中我还感到,保罗?肯尼迪对于“大国”的理解始终是把它放在整个国际历史背景之中的,由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国的概念不仅仅再局限于一国在某个地理区域中的领先,而是应该扩展到能够主导世界经济和政治的范畴上。

读过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这本书后,发现书中多次提到有关中国的问题。正如他所说,作为一个拥有中古时期最雄厚的经济实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灿烂的文明的东方帝国,中国却越来越远离了本应拥有的大国地位,最终从天朝上国沦落到了落后挨打的境地。对于中华帝国衰落,保罗?肯尼迪的解释是中国儒家的保守思想维护了陈腐的中央集权的社会秩序,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西欧国家的相互竞争为各国带来的经济发展的更多机会。其实,我认为保罗?肯尼迪以中华帝国的衰亡作为例子,阐明了他对决定大国兴衰的内在规律的认识。他认为,只有国家之间不断竞争才能保持一国的活力,正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国家之间相对实力对比的变化,从而演绎出国家兴衰的旋律。保罗?肯尼迪的观点肯定了一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一个国家内部的改革和自我完善也同样十分重要。闭关自守会导致落后,然而在国际竞争中也应该坚持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谋求更多的国家利益。

读罢此书,我感到,没有哪个国家能永远保持兴盛不衰。充满了竞争的世界历史像一条奔腾不止的长河,充满了起起伏伏,更替前行和后浪推前浪。然而正是在这种互相追赶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才充满了活力,人类文明才得以不断的前进。

我们怀疑所有的美好,又拒绝承认现实的残酷。

所以,有信仰的人,和老虎都比我们容易幸福。

主人公pi,由π而来。π是圆周率,约等于3.14,我们却永远无法计算出π到底等于多少,就好像用科学永远不能完全描述这个世界。但由π我们却能联想到圆,从而联想到地球,甚至联想到人生,人的一生有时候便是在画圆,往往走了一圈最终又回归原点,Pi是在漂流,也是在回归。他的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在不断地挣扎和斗争,但最终还是听着心的声音从现实回归信仰,从海洋回归大陆。电影很现实地表现了老虎和派在海上的命运周旋。有个情节是派看了逃生艇上的生存手册:“若与大型动物同存”第一步要让它习惯你的存在,第二步,要划清自己的地盘……第四步是可能前面三步都失败。还有一个情节是派为了不让老虎吃了自己,给它钓鱼,老虎也跃下大海捕鱼,看似和谐的相处,突然老虎调转头冲向他……而终于上岸之后,派筋疲力尽躺在沙滩上,瘦骨嶙峋的老虎缓缓走向丛林。派说:“我一直以为它会回头看我一眼跟我告别。”而即将走入丛林时,老虎顿住了,观众的想法和派一样,“回头吧,回头吧!”但老虎却一直没有回头。“派”看着老虎离去的方向,流下了眼泪。在重述时,中年“派”说了句残酷的话:“人生就是不断地放下,遗憾的是,我都没能好好的与他们告别。”

派的父亲说:“老虎不是你的朋友,你从它眼中看到的,只是你眼睛的投射。”如今这样一个分离,让你千回百转,可以念想很久很久。

《少年派》讲的这两个版本的故事,第一个,是电影呈现出来的,派和老虎的漂流故事。另一个,是在病床上的派讲述给调查人员的,水手、厨子、妈妈和派一起漂流的历险,他们互相杀害最终剩下了派一人。第一个漂流故事,更像幻想,调查人员不相信;第二个,凸显人性残酷的一面,但却显得更接近真相。结局由自己选择的,这其实是我们不同的角度去重新思索宗教情怀和价值问题。 两个故事的奇妙交融,向我们展示了回归自我,聆听心灵的过程。影片的中段都是与自己独处,但影片的开始和结束,PI的生活中都有两样东西陪伴——家庭和宗教。家庭和宗教,对人来说,这都是逃避恐惧的最佳方式。宗教,提供了解释世界的一种猜想,对于个体来说,他永远是我们面对未知的一种安慰。而家庭,让我们觉得对这个世界有责任、有联系、有贡献,它证明了我们存在的价值。这两样在出世和入世方面,给了我们面对自己的勇气。

心中的猛虎催促着他不断挑战自己不敢尝试的东西。那种野性的,难以抑制的,无以名状的力量,让他为他人不敢为之事,哪怕失败,冒着傻气,也仿佛有神灵指引一般着迷。但是一旦将这个故事讲完,他说:“我开始泄气了。”他放手了,其他事情就交给观者,相信与否,喜欢与否,他觉得都不那么重要了。 当你明白人生和自我,都不是用来战胜,而是用来相处的,你就会明白,有些东西虽然并不合理,你必须相信,有些东西并不牢固,但你必须依靠。 也许我们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只“孟加拉虎”,也都有一个“少年pi”。只是在我们心里的“老虎”往往占据上风。我们甚至心甘情愿留在“食人岛”享受着美食与清泉的诱惑而葬送其中,这部电影却点醒着人们当我们迷茫的时候,要能试着听听心的声音,当我们孤独无助的时候,要追随自己的信仰,在纷乱复杂而充满诱惑的现实社会中,要能够适时地回归我们内心的美丽天堂。

真实的三毛,真实的美丽。

高一(1)班 王胡诗意

三毛一生传奇又美丽。她在流浪中寻找着人生的橄榄树,生活在现实与艺术的交合处。她把人生最美好、最诗意的东西加以定格,跨过万水千山,穿越滚滚红尘,给我们留下了无数真实而美丽的篇章。三毛是美的,这种美,不张扬,不浮夸,乍一看平平淡淡,却在潜移默化中与心灵共鸣。

自由洒脱,率性而为是三毛性格的美。少年时期的三毛,曾经一度是个孤僻苦闷,对人生持厌弃态度的孩子。小时的三毛,冷淡而独立,内向而又敏感。最爱好的就是读书,书,筑成了她童年生活的象牙塔,也造就了她丰富而充满幻想的内心世界。迷失与痛苦仿佛便是童年三毛的全部。十七岁开始,生性聪明而又敏感的三毛便开始了一个少女对生命的终极意义,存在形态的哲学追问于探讨。离开台湾是三毛一生的转折点。在台湾的日子,父母给予她全部的爱,但这爱也成了一种束缚、一种压抑。陷入爱的落网中,她永远无法建立完整的人格拥有自我。因为对于像三毛这样心灵敏锐、灵性横溢的人来说,即使在最平静、最甜美的生活中也能感悟到生命的终极缺陷。所以在台湾文化大学选读哲学3年后的三毛说:“哲学并没有使我找到生命的答案。”于是带着对生命的执拗探索,她毅然放弃了“父母在,不远游”的古训,告别双亲,远走他乡,先后到了西班牙、德国、美国。可是在这些国度里,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并不能掩饰精神王国的极度贫瘠,这使得那颗寻找慰藉的心灵又一次在丑恶的现实中失落。直到

有一天,“我无意中翻到了一本美国的《国家地理杂志》,那期书里,它正好在介绍撒哈拉沙漠。我只看了一遍,我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的回忆似的乡愁,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地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在众生不解的目光和议论声中,她踏上了流浪的征途。从此,她在万里之外的沙漠中居家谋生,同当地人一样忍受着怒吼的狂风、似火的骄阳、无法想象的干燥,也感受到了“血红的落日”和日落时带着诗意的苍凉大地,她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随着这种特异的生命体验而悄然改变,这种完全听从自己内心召唤、率性而为的人生抉择,让我们看到了女性身上少有的果断和洒脱。这也再次印证她说的一句话:在我的生活里,我是主角。 在异国流浪,远离一切熟悉的环境,自己负起生活的责任,自己选择自己的前途,一切只基于内心的感觉,在于三毛,是寻找生命的一种突破,她开始走出以前的孤独、忧郁、狭隘的圈子,以豁达、开朗、轻松去迎接周围的世界。所以她写下了妙趣横生的《撒哈拉的故事》。撒哈拉沙漠里的三毛是演绎她生命奇葩的三毛。在三毛和荷西相携度过的神仙眷侣岁月中,三毛自由自在的在世界中纵情山水,放眼人生,驰骋笔墨,挥洒情感,以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来拓展人生的空间,她所展示的是一个彻悟人生的成熟女性的胸襟和力量。她的性情得到了全部释放。荷西的爱情、沙漠的壮阔凄美、沙漠人的原始自然,这一切都契应了三毛对生命美,对突破樊篱的自由的向往,是达到自我实现的高峰体验境界。虽然沙漠条件艰苦,物质资源匮乏,但在三毛的眼光里一切都充满快乐。贫困的沙漠可以变成地上的天堂,琐碎的家务也带有某中创造性的诗意。这一

切改变源于作者对世俗生活的喜爱,它使作者具备了独特的审美眼光,能够对日常生活作诗意的生命体验和表现,并赋予它与宏大的社会生活同等的审美价值和意义。充溢在作品中的幽默语言、诙谐风格以及昂扬乐观的基调,似乎都印证了席勒的一句话:“只有美,才使全世界人都快乐,在美的魔力下,每个人都忘了他的局限。”自由的生活给三毛带来了自由的灵感,独特的灵感显露了她独特的个性。她开始明白自己想要的东西,并积极的利用写作这个发泄口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生命的价值。经过万水千山流浪,目睹了色彩斑斓的人生世相,又身历了情感心路的悲欢离合,她彻悟了一己悲观之外大千世界,体悟到个体生命与时间有限,懂得了珍惜生活和享受生命,三毛经历了一个从水仙花式的自恋自爱走向博爱泛爱的过程,这是许多评论家都已经指出的。从沙漠上的“悬壶济世”到“温柔的夜”的助人,人们读出了三毛的博爱人生。三毛的内心向读者洞开,她真实的袒露着自己的一切:世系、家庭、性格、嗜好、信仰、思想、心态、修养、成长过程乃至隐秘的感情生活。读其文,如见其人,如知其心。从偏执人生到游戏人生,三毛以往的个性和人生有了一个大的反拨,她做了自己过去的叛徒。由此,万水千山之中走出了一个旷达、洒脱的三毛。她说:“生命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着一趟啊!” 她开始有情有致地去爱人,有滋有味的享受生命,有真有实游戏人生。她在认真入世,全力扮演各种人生角色,同时学会了从最平凡生活中发现美好、有趣的事情,于是有了《白手成家》、《结婚记》、《悬壶济世》等等一系列趣味盎然妙趣

横生的故事。

她的日常生活也处处呈现出一种诗意美。她不喜欢上那只有术没有美的美术课,却对一幅偶然看见的画像看了又看,直至看下泪来。她为了给石头绘上彩画,没日没夜的与石头对望,甚至在捡合适的石头时,差点丢掉自己的性命。在物质条件极为缺乏,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撒哈拉,她捡回深绿色的大水瓶,插上怒放的野地荆棘,那强烈痛苦的诗意更胜于妩媚的鲜花。新婚之夜,她在头上插上芹菜代替鲜花,丈夫送她一枚捡来的骆驼头骨竟使她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新娘。她和丈夫用包棺材的木材做成了桌子、衣柜,用铁皮和玻璃做成风灯,把陋室扮成行宫,把石头绘成万象,用她善于发现美的心灵和善于创造美的巧手布置成一个沙漠中的“罗马城”,在那座城中幸福惬意的生活着。狄德罗曾经说过诗需要的是一种巨大粗犷的野蛮气魄。三毛也正是欣赏一种“强烈而痛苦的诗意”,她的这种审美观念渗透进人生态度中便成为一种洒脱与豁达。由于以审美的游戏态度来对待生活,贫困的沙漠也变成了地上的天堂,琐碎的家务事也仿佛带有某种诗意。沙漠中简陋的饭店被她开得有声有色。 读三毛的作品,常常会惊异于作品中自然而然流露的快乐。那种快乐是真实的,富有感染力的,是人看后也情不自禁的嘴角上扬。这便是三毛的魅力。她把自己的快乐溶于事,寄于景,即使是难过,也有着豁达和乐观。

随性而生活化是三毛写作的美。三毛宣称她的写作是“游于艺”的,“我的写作,原本是一种游戏,我无拘无束的坐下来,自由自在的把想写的东西涂在纸上”。她不受任何目的,任何写作规则的制约,

完全听从内心的召唤,率率性而为,我行我素的性格,深深的刻在可读者的心中。她作品总是在轻松、自然、柔和的艺术美中包含了对生活中真善美的呼唤与追求。三毛说 :我的文章 ,也就是我的生活 “,我最坚持的一点是我不能放弃赤子之心 ,至于文章的好坏 ,毫不在意。”三毛能够把持住自己的文字 ,一切从生活中来 ,平淡自然 ,还生活以本色 , 她的创作有着浓厚的主观意象和“自叙传”的色彩 ,她把自己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很容易地编织进她的众多“故事”之中。那个潇洒浪漫、机智风趣而又充满好奇、渴望冒险、不无任性的“我” ;那个喜欢拣破烂儿的 ,把大笔金钱藏在枕头套里拎在手上的 ,自开沙漠中的 “中国饭店”请荷西吃“雨”的“我”,甚至用指甲油给沙漠居民补牙齿的活泼泼的“我” ,就成了三毛的 “故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展现了一种随性的美。

三毛一生都追寻永恒,不放弃梦幻,不回避死亡,不停歇对生命意义的追寻。带着对生命的真诚,对梦想的执着,她快乐的做着一个世界人,在流浪中寻找着人生的橄榄树,如此真实,如此美丽。

 

第二篇: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宋萍,10101130118

正如《大国的兴衰》前言所写,这本书论述的是近现代的国家或国际力量,追述和阐明了自系西欧建立新君主国和全球性跨洋集团以来,五个世界中大国的相互关系和兴衰盛亡。而我此篇读后感则是在读完历史上各国浮浮沉沉,战争风起云涌,经济不断发展后的一些经验总结,一些对当代中国复兴之路的小小见解。

元朝时中国似乎在马可波罗的描述下成为了西方世界向往的黄金之地。那里地大物博,农业发达,社会繁荣,财富泛滥到了“遍地黄金”的地步。它拥有众多的人口,灿烂的文化,并且有受到儒家良好教育的官吏治理的、统一的、等级制的行政机构。当1368年出现的明朝重新统一帝国并最后打败蒙古人的时候,许多旧的制度都保留下来。那时的中国人不可一世,自认为是“天朝上国”,将自己放置于地球中心,却茫然不知欧洲大陆上轰轰烈烈的变革与显著的发展。这一现象的表现之一便是郑和七下西洋不为发展商贸,不为了解外面的世界,只为发扬国威,满足统治者不可一世的自负心理和无知的猎奇心理。然而3年过后,一道圣旨让如此形式的对外交流也成为妄想,中国开始了此后长时期的闭关锁国,懦弱的中国人终是转过身将背影留给了世界。这段历史总是会让后来的中国惋惜不已,我们从中应该看到一个有魄力面向新形势,清楚自身位置,对外开放,不断学习别国的国家才不至于被世界抛弃,我们也欣慰的看到,19xx年后的中国正在朝这个方向努力,这就是历史的作用:为后世提供经验和教训

在中国人深受中央集权制的后果其害时,欧洲国家因没有所谓的绝对权威,在不断的扩张权力,争夺利益的战争中寻求军事变革,也正是在军事变革上的不懈努力带动了科学技术和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欧洲国家似乎因祸得福,逐渐找到了一种螺旋式上升的途径,无形中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资源丰富的国家表现突出,西班牙便是代表,当然还有哈布斯王朝联盟。但是这二者都在之后慢慢衰落下去,在讲他们衰落的原因之前,我想要先介绍一下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一书中阐述的关于经济,军事与大国兴衰之间的关系。他认为一个国家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受经济水平的影响,而且这种水平是相对于邻国而言,当一个国家在所在地区一定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时,这个国家便一定程度上具有了区域性大国的地位。经济的发到一定程度上,对军事的投入开始提高,国家野心开始变大,而这种对军事强大地位的追求也意味着从此之后的不稳定及国家的衰落。事实证明了保罗的正确性。正是大规模的扩军备战让哈布斯王朝疲于应付,尽管他们有丰富的资源,但在一次次战争中不断消耗资源,地盘的扩大也使战线拉的太长,经济被战争拖垮,无法再支持过于庞大的军队开支,衰落便成了不可避免的厄运。哈布斯王朝联盟的经历告诉我们要衡量好对外扩张的潜在好处与要为之付出的代价后才能做决定,这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兴衰。西班牙,葡萄牙的衰落也是有太大规模的对外殖民的原因,当然,还有另一个重要因素造成了他们的败落,那就是他们不懂的把大量金银用来发展商贸上,而是意味的用来打仗用来支撑宗教。他们没有发现新航路开辟后,

经济中心不断的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国际商贸不断发展,政治革命打响,而他们仍旧停留在封建地主的统治里不知所措。似乎西班牙,葡萄牙成为了第二个被世界发展潮流抛弃的“中国”。

英国在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环境下开始不遗余力的发展商贸,掀起工业革命提高生产技术,率先进入工业化国家,这位英国确立其大国地位奠定基础。 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英国加快对外扩张,延生其权利范围19世纪末英国的殖民地遍布各大州,成为日不落帝国。然而20世纪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各国国力的增长速度快慢不同,国际系统与50年前相比变得更加动荡,更为复杂。在西欧各国中,德国的势力不容小觑,开始朝大国发展。在亚洲,日本野心勃勃,想要称霸东亚的企图越来越明显。这些都给大英帝国带来很难克服的困难,英国也的确感觉到比起50年以前更难控制自己的全球利益了。19xx年,心急的德国人为了真正掌握霸权做出了一个冲动的举动,联合意大利,奥匈帝国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严谨的德国人最终还是输了,他们在西线上惨败,为自己的冲动和锋芒毕露付出了代价。一战让欧洲受到了沉重的打击,老牌的殖民国家纷纷受到削弱,但在这个过程中有一支新兴力量升起:美国。美国大发战争财,老练得美国人不想德国人那样急于求成,他们深谙“抢打出头鸟”的道理,他们不急于暴露自己对霸权的渴望,而是养精蓄锐,保持低调,在一战末期加入战争,拔出德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又为自己在新的国际局势中迅速上位奠定基础。威尔逊提出了一套国际新秩序,但是在凡尔赛会议中美国人并没有尝到甜头,这让美国人知

道仍然需要保持低调。他们不急不躁,努力发展经济。而相比之下的德国就显得太过不成熟。德国的军人,政客在面对一战的失败时表现的很不服气,他们为战后的条约感到羞耻难当,一心想要血洗国耻。于是日耳曼民族人民在军国主义复仇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他们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也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成全了美国的霸主梦,当德国人在疯狂厮杀时,美国人已经神不知鬼不觉的替代英国坐上了霸权国的交椅。德国人的冲动成就了美国人的成熟。

然而在美国成长的同时,19xx年苏联的成立让世界目光转向了这个跨欧亚两州,拥有广袤土地的庞然大物身上。苏联成立后在斯大林的带领下逐渐发展,特别是在军事领域有突出发展。也正是因为苏联成为了第二个能够毁灭世界的核武器国家,他开始拥有了与美国抗衡的砝码。冷战格局下的世界局势剑拔弩张却又相互制衡。实际上在经济上苏联是远不及美国的,但是军事上的成就显然让苏联人昏了头,他们大力发展核导弹,核潜艇,航空母舰以与美国相抗衡,但却无法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美国人用经济拖垮了苏联,让他们发生内乱,最终苏联人亲手让苏联解体,宣告了再这场争霸战中的失败。

德国,日本,苏联无遗是一战以来三个十分具有代表性的挑战世界秩序的失败者。他们都丝毫不掩饰自己对霸权的向往,为了称霸付出巨大代价。中国在二战之后也开始走上了复兴之路,但是我们应该明白自己的位置。邓小平多次对外宣称中国人永远不称霸,中国人不会充当第三世界的头头,因为他明白锋芒不能太露,前人的教训是血淋淋的。美国是好的榜样,卧薪尝胆才是王道。

现如今,世界格局呈多极化趋势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以美国,中国,欧盟,俄国,日本为主的一超多强的世界格局在变化中不断相互制衡,相互推动。印度近几年来的发展势头也是不容小觑。在如此复杂的国际局势下,中国的复兴道路变得扑朔迷离。时殷弘在总结了美国的历史经验后,曾提出了可供中国参考的三大战略:自助、不出头、搭车。自助及不受任何干扰的进行改革和建设。不出头及不要充当世界警察的角色,也不要急于展现实力。搭车便是与一流大国及其国际体制合作,争取其支持,保护和获得其实惠。中国的崛起应该是和平的崛起,我们要在国内推进民主化进程,加强我们的制度建设,同时我们要宣传我们的文化,实现文化的复兴,让世界人民都崇拜学习我们的文化。我们现如今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把政治改革提上议程。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政治改革如果没跟上,社会矛盾便会尖锐,当这种矛盾尖锐到某种程度时,经济的发展便反而成为不稳定的因素,社会就别妄求发展了。

中国的复兴道路上充满未知数,我们不但要有信心,更要有慧眼。我们要从500年以来的历史发展中找到经验,学习方法,改进不足。我们希望走出历史的循环,真正成为能长久屹立与世界民族之林的国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