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中 南 财 经 政 法 大 学 研 究 生 课 程 考 试 试

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 有感于保罗·肯尼迪《大国兴衰》

课程名称 大国战略研究

完成时间 2012-2-19 定稿

专业年级 国际政治10级

有感于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当往日的辉煌还在历史的书页上散发着光芒,衰落却已在不知不觉中逼近。让目光穿越历史的长河,我看到五个世纪的国际舞台风云变幻,一幕幕的悲喜剧在世界性的大国中永不停歇的上演。

一次偶然的机会来到书店,我的目光便被这本由美国著名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所写的《大国的兴衰》深深的吸引住了。据说这本书在19xx年问世之后,曾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翻开这本厚厚的书册,我看到了五个世纪以来的一场场硝烟弥漫的战乱纷争,一次次科技和经济实力的暗中较量,一个个大国的兴衰更替……,保罗?肯尼迪用他那富有魔力的语言和丰富翔实的历史资料,向我再现了一幅综合了军事,经济,国际关系的宏伟历史图景。在世界政治经济一体化的潮流之中,大国的兴衰不再是封闭舞台上的自我演绎的故事,国与国之间相互的注视,冲突和融合成为影响历史走向不可忽视的力量。人们常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正处在向工业化和现代化国家迈进的关键阶段,吸取历史的教训,借鉴前人的经验,对一个正在成为世界瞩目的大国——中国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保罗?肯尼迪首先从1500年的世界形势入手,描述了东方帝国在中央集权下稳定的政治体制和中西欧诸国之间的不断征战的情形,指出欧洲社会在不断的冲突中产生了军事变革和经济的碰撞,从而推动了科技的进步。正如书中所说,当古老的东方被人们看作是神化般的天堂时,欧洲社会已经悄悄的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在接下来一个世纪中,欧洲大陆的大国之争纷乱动荡,历史的天平倾向了法国,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这五个欧洲大国,那些曾经是世界一流强国的西班牙和荷兰,已经在历史的舞台上逐渐沉寂下去。1815年后的一百年间,欧洲形成了战略均势,相对稳定的国际局势使得工业化的浪潮席卷欧洲大陆,科技的发展和军事系统的现代化成为这一时代战争成败的重要砝码。当历史的车轮走到了二十世纪后,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和各国国力增长速度的差异导致了国与国之间力量的重新分配,国际局势愈发动荡不定。在这个世纪的前五十年,两级世界主导国际社会,美国和苏联这属于不同类型的两个国家之间的对峙带来了完全不同于二十世纪初的世界格局。然而,这一切都不能阻止大国兴衰的历程仍在继续。

无论是对西方兴起的描绘,还是对两级世界的形成与未来的评述,保罗?肯尼迪贯穿全书的思想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经济实力的增强,而国家财富的积累必会导致对军事扩张的需求,而这种“过度扩张”将不可避免的使曾经称霸世界的大国走向衰落。他还认为,一个大国的成就,既不在于与过去比较获得多大进步,也不在于其当前拥有的财富和力量,而是

取决于邻国的横向比较和其在国际社会中所处的地位。从这本书中我还感到,保罗?肯尼迪对于“大国”的理解始终是把它放在整个国际历史背景之中的,由于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国的概念不仅仅再局限于一国在某个地理区域中的领先,而是应该扩展到能够主导世界经济和政治的范畴上。

读过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这本书后,发现书中多次提到有关中国的问题。正如他所说,作为一个拥有中古时期最雄厚的经济实力,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灿烂的文明的东方帝国,中国却越来越远离了本应拥有的大国地位,最终从天朝上国沦落到了落后挨打的境地。对于中华帝国衰落,保罗?肯尼迪的解释是中国儒家的保守思想维护了陈腐的中央集权的社会秩序,而与之形成对比的是西欧国家的相互竞争为各国带来的经济发展的更多机会。其实,我认为保罗?肯尼迪以中华帝国的衰亡作为例子,阐明了他对决定大国兴衰的内在规律的认识。他认为,只有国家之间不断竞争才能保持一国的活力,正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导致了国家之间相对实力对比的变化,从而演绎出国家兴衰的旋律。保罗?肯尼迪的观点肯定了一国对外开放,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性。但是我认为,一个国家内部的改革和自我完善也同样十分重要。闭关自守会导致落后,然而在国际竞争中也应该坚持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这样才能在竞争中掌握主动权,谋求更多的国家利益。

同时,保罗?肯尼迪也注意到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国家之间的相对地位。他认为,领先国家的相对力量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科技的发展大大提高某些国家的相对实力,从而也就降低了其他国家的相对实力。科学技术是决定大国兴衰诸多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对科学技术的重视和善于吸纳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曾经为中华文化的持续兴盛带来了充足的养分,然而当把科学技术视为“奇技淫巧”,对于民主政体不屑一顾时,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就受到了严重的阻碍。可见,科学和文化的固步自封严重抑制了国家的上升空间,由此导致了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落后。而在世界范围内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的科技繁荣,成为最终成就了大国的经济实力巨大推动力。幸运的是,在追求中华文明复兴的道路上,我们的先驱对这个问题早就有了深刻的认识:在科技上,从“师夷长技”到“实业强国”再到现在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文化上,从鸦片战争后的维新和变法,再到五四时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我们一直在探寻着以科教文化来富国强民的路径。

在本书中,保罗?肯尼迪还对经济实力与军事力量之间的关系做出了探讨。他认为在国家的生产力和取得收入的能力与军事力量之间,有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财富是支持军事力量的基础,获取财富需要军事力量作为保障。保罗?肯尼迪还指出,军事扩张对大国的兴衰有着刺激的作用。庞大的军费开支给一国带来了经济上的压力,导致了对外扩张,从而产生

了国家间争夺海外领土的又一轮竞争。

读罢此书,我感到,没有哪个国家能永远保持兴盛不衰。充满了竞争的世界历史像一条奔腾不止的长河,充满了起起伏伏,更替前行和后浪推前浪。然而正是在这种互相追赶的过程中,世界经济和政治体系才充满了活力,人类文明才得以不断的前进。 美国真正的崛起之谜。

美国早在是英国殖民地时就对教育非常重视,到1775年,英属13个殖民地人口不过260万,但已仿效英国牛津、剑桥等大学创办了哈佛、耶鲁等9所学院,教育环境甚至都强过今天的北京市。 殖民地时期的初等教育相当发达。北部几个殖民地以麻省(Massachusetts)为代表,特别重视普及教育,当局曾于1647年发布法令,规定市镇中只要有50户居民就应设立一所小学,于是市镇学校在北部兴起。这种由地方当局办理、干预教育的做法,超过了其宗主国--英国的教会办学的方针,一举奠定国民素质的优势!

在这个世界,凡是受过教育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美国的《独立宣言》:“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一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当我们热血沸腾地听着这人类史上最伟大的声音的时候,请不要忘了美国还有一个伟大之处,那就是《宪法》所标榜的以教育培养国家公民。为了普及教育,他们先是采用了英国的兰卡斯特导生制。1818年兰卡斯特本人还应邀到美国宣讲导生制。英国式的教育不能满足这个新国家对教育的要求。1843年,贺拉斯? 曼(Horace Mann,当时任麻省教育厅长)考察德国,才引进了当时普鲁士的教学制度,同时大力宣传卢梭、裴斯塔洛齐等欧洲教育家的思想,美国各地的小学遂开始采用西欧最先进的教学制度。

南北战争以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迈得更快,这期间新成立的大专院校就有二百余所! 它一面学习当时欧洲重视学术的样板——柏林大学,于1876年创设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建立大学研究院,致力高深的学术研究;一面根据国会于1861年、1890年所通过的二个《摩雷尔法》,由国会拨地、拨款资助各州大办农(业)工(艺)学院,很快培养出大批适合工农业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当今举世闻名的麻省理工学院、康奈尔大学由此而来。工农学院初办时,由于众多贫苦学生求学其中,曾被讥为"牧牛娃学院",在高等教育的"平民化"方面大大领先于欧洲。事实证明,穷人的对财富的渴望远远高过富人子弟!这就为美国造就了一批敢于冒险和创新的高知识人才,当他们对财富的渴望的欲火被点起,那就是火山,那就是海啸,那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高潮!

南北战争以后,公立中学本来是兼顾学生升学与就业两方面要求的4年制综合中学,由于此时学生逐年猛增,准备升学者日少而准备就业的日众,所以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

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公立中学逐渐以职业准备为主要职责,课程随之发生变化,加强自然科学和实用科目,这是美国中学的显著特点。不仅如此,1880年麻省理工学院创办了工业中学,1888年明尼苏达州首创农业中学,此后各种职业中学不断大量涌现。欧洲人由于世俗观念而不喜欢职业中学,以"生来平等"为信念的美国人则没有这种历史包袱。职业中学造就了一批实业家和发明家,第一架飞机的发明家莱特兄弟就是他们中的一员。

据统计,1870-19xx年,美国人口增加了3倍,而中学生则增加了90倍。当时的口号是:"中等教育为所有适龄青年敞开大门",到19xx年时美国高中已发展到2万多所,而12亿人口大国的中国到19xx年才有1万多一点的高中。由此可见,美国的高效率、高技术、高产出靠的是科技,靠的是先进的教育。今天,美国基础教育的方法在杜威式教育法的基础上几经改进,教育的口号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各州都将40%的税收用于教育。上世纪80年代垄断着大约70%左右的专利发明,70%以上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奥运会奖牌总数第一。

“2061计划"是美国促进科学协会联合美国科学院、联邦教育部等12个机构于19xx年启动的一项面向21世纪、致力于科学知识普及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工程,它代表着美国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趋势。为此计划,美国动员了800多位科学家、企业家、大中小学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参与了这项再造青少年智慧的宏大工程。他们总结战后科学、数学和技术领域的深刻变革和未来发展趋势,汲取美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成果,打造21世纪新的美国人。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

大国的崛起靠的是科技,国与国之间的较量说到底就是国民素质的较量,是人才的较量。不客气地说,中国由于难以接受别人的教育思想,国民整体素质与发达国家的相比都不是一个等级。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研究过21种在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后来相继消亡的文明。结论是这些文明死亡的原因,无一例外,都不是他杀,而是自杀。他们失去了创新的活力,被历史淘汰出局。

1876年,美国庆祝独立100周年的时候,在费城举办国际博览会,有37个国家参展,当时清政府也派出了展览团。在这次博览会上,英国展出最新的蒸汽机车,美国展出大功率电动机和发电机,德国展出加工枪炮的精密机床,中国展出的是纯银打制的27套件耳挖勺和小脚绣花鞋。

这是就是时代的差距! 一个居安思危的国家才有资格谈论谁是第一!

 

第二篇:大国的兴衰读后感

国家兴衰的秘密

------读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

杨晓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092496

摘要:肯尼迪认为,综合经济力量和生产能力对比的变化与国际系统中各大国的地位之间有一种因果关系。经济力量的转移预示着新大国的崛起。经济增长速度不平衡对世界各国相对的军事力量和战略地位具有长期重大的影响。虽然书中一些观点和判断已经不符合当代的世界发展趋势,但是对于中国今后的发展和推进现代化仍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大国 兴衰 战争 经济 军事 工业化

何谓大国?管子曰:地大国富,人众兵强,此霸王之本也。管子所讲的大国是具体可见的,管子衡量大国的标准是通过国土面积、资源、人口军队数量等具体事物。领土大、人口多、兵多钱多即为大,反之则为小。在春秋战国时期,这种观点无可厚非,但是就当代的国情、世情来看,此之大非彼之大。英国和日本就曾在历史的舞台上出演大国的角色,但其都不具有人多地广的条件。当代世界大国要具备的条件除却管子之论的“人多地广”,还要拥有强大的经济军事科技实力和“软权力”。“软权力”即“罗致行为能力”。约瑟夫在《注定领导:美国力量变化的特性》中解释道,软权力就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通过吸引而非强制就能达到自己的目的的能力。[1]用一个名词来概括,就是“气场”。好比以为白髯智者,虽然不具有强壮的身体、巨额的家产等具体的物质的条件,但其无形的经验与智慧足以会令人产生仰慕之情。气场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正如软权力,强调的是一种能力。

肯尼迪教授的这本《大国的兴衰》主要是针对1500年到20xx年这五百年来各大国的兴亡盛衰、地位的沉浮做了具体而生动的分析。它强调经济和科技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力量是军事实力的后盾。经济发展,科技发达,军事变强盛,大国便崛起;经济衰退,科技落后,军事变软弱,大国便衰落。但这并不是肯定经济决定论,更不会认为“经济决定一切”。五百年的历史足以能够证明大国的兴衰还受地理位置、军事组织、民族士气、社会制度、领导者才能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虽然这本书早就与20世纪80年代问世,作者的某些观点受到时代的限制,时隔二十多年,书中的一些判断已经不符合当下的世界情势,但书中对经济与军事的关系所进行的本质论断于今仍具有重大研究和借鉴意义。本文除了对这五百年来大国兴与衰的主要及次要原因作简单概括和总结,还加入了对利益和领导者的这两个因素的理解。介于本人才疏学浅,一些观点难免会欠缺一定的思想深度以及存在错误的地方,望老师谅解。

一前工业社会·领导者·金融·地理

肯尼迪教授依据经济与军事的关系,将整个500年的历史划分为基本的两个社会---前工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前工业社会从东方文明的衰落和西方的兴起开始。一个国家的兴衰是由多种因素影响的:经济财富是否丰富、地域面积是否广大、人口军队是否众多、兵器战略是否先进、将军大臣是否足智多谋等等。在前工业时代,肯尼迪教授主要分析了中国的明朝、穆斯林世界的奥斯曼帝国和莫卧儿王朝、还有日本和俄国。除去日本和俄国这两个特例外,明朝、奥斯曼帝国和莫卧儿王朝都是拥有辽阔的疆域和众多的人口,它们”天生”就是“大国“---管子心中的”大国“。在这一方面,这三个国家就已经领先,而其他国家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于是,在前工业时代,我们看到了先进的明朝、强大的奥斯曼帝国、富有的莫卧儿王朝。但是,当一个国家达到顶峰后,衰落是不可避免的,有波峰,必然有波谷。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国家最终还是衰落了,原因的是多方面的,回顾历史,本人认为国家领导者的野心和才智在很大程度上阻止了国家的前进的脚步。

首先,领导者是自私的,中央集权制要规定皇帝或者教皇享有最高的统治地位,任何商业或者宗教活动都要受官方控制。于是,明王朝实行了重农抑商政策,穆斯林世界的国家采取

强硬态度来对待各种形式的自由思想。因为最高统治者害怕其最高的地位被动摇,最根本的目的,还是要保障自己的特权,保护自己最根本的利益。“除去新涉及的耗费和其他起抑制作用的因素外,中国倒退的关键因素纯粹是信奉孔子学说的官吏们的保守性“[2]官吏们的保守性和宗教人的保守性带来的影响可想而知,经济衰退,社会停滞不前。

其次是领导者固有的弱点,那就是野心和骄傲。当领导者因为眼前的富饶而强大的景象而骄傲自满,心中便不由自主的涌起扩张的欲望。于是战争一触即发。明朝北征蒙古、奥斯曼海军的扩张、丰臣秀吉两次征讨朝鲜······无论胜利与失败,战争的结果似乎是相同的。战胜了,领导者便更加骄横自大,自诩天朝上国,无需互通有无,闭关锁国,决定转身背对世界;战败了,征讨之手收缩,选择与世隔绝的道路。无疑,没有了比较,就没有了动力,更没有了发展,衰落便成了必然。

当然,东方文明的衰落,领导者的作用只是主观方面,真正的、最为根本的原因还是经济基础是否坚固,军事力量是否强大。“西方的兴起”则更能说明这一点。

欧洲天然的地理环境使得它不能形成像明王朝那样的大国,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冲突与矛盾便多了起来,战争也就无法避免。这就促使各国不断寻求军事变革,军事变革推动技术变革,从而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西方就在这种良性循环下兴起。正如肯尼迪教授所言,“有一种主要由经济和技术进步所引起和驱动的机制,虽然这种发展总是同其他可变因素,例如社会结构、地理和偶然事件发生交互作用;要理解世界政治的进程就必须把注意力集中到物质和长期起作用的因素,而不是人物的更换或外交和政治的短期变化;实力是一种相对的事物,只有通过各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经常比较才能加以描述和衡量。”

[3]

但是,也有一个国家想要通过战争打破欧洲这种政治分裂的格局,企图将欧洲统一起来,形成一个东方式的、中央集权的大国,但最终还是失败了,那就是哈布斯堡家族。哈布斯堡家族起源于奥地利,这些统治者不断地想方设法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虽然中世纪盛世以来,此一头衔已大失实权,但仍有不少王公孜孜以求,以便在德国乃至整个欧洲发挥更大作用。[4]哈布斯堡家族的争霸已经侵蚀了欧洲所固有的竞争机制,树大招风,哈布斯堡的政权强化必然引来众多仇敌的不满和竞争,导致“三十年的战争”的爆发。肯尼迪教授将哈布斯堡家族的失败归纳为三个原因,除了树敌过多战线过长,本人认为欧洲早期的“军事革命”是导致哈布斯堡家族争霸失败的主要原因。军事革命即16世纪20年代以后的150年里,战争的规模、费用以及组织剧烈膨胀,这种变化本身是由几种交错因素造成的,有战术上的、政治上的和人口的因素。[5]虽然在当时看来哈布斯堡家族所拥有的财政和军事上的资源及其雄厚,但战争的消耗是永远不能满足的。“正是这种螺旋式上升的战争费用暴露了哈布斯堡政权的真正弱点。”[6]同时,肯尼迪教授还指出哈布斯堡王朝的同盟----西班牙衰落的核心问题是,没有认识到保存一个强大的军事机器的经济支柱的重要性。[7]

肯尼迪教授指出,比起用纯粹的军事上的发展进步来解释1660-1815年间大国的力量对比来说,另外两个因素:财政因素和地理因素更为重要。[8]英国的兴起是这两个因素的最好体现。在17世纪末和18世纪初纷乱动荡的时期,能够建立先进的银行信贷体系的英国在战争有更明显的优势。例如英法战争中,法国的军队数量远远超过英国,但在财政领域却不及英国,由于没有雄厚的财政基础来支付巨额的战争费用,军队数量越多消耗越大,法国不得不寻求妥协,签订了《亚琛合约》。肯尼迪教授认为,能够最终把法国从最强大国家之一的地位上赶下来,英国有力的地理位置起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在马汉的经典著作《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中就这样描述道:

······如果一个国际占有这样的地利,使它既不必在陆上保卫自己,也不可能存有从陆上扩张其领土的野心,那么,同一个拥有陆上疆界的国家相比,由于它的目标是一心一意地指向海洋,它就占有一种优势。[9]

相比之下,法国则要兼顾海陆两方面,不得不将军事力量和注意力分散开来,因此,法国的实力必然遭到削弱。

二工业时代·技术·经济·军事

在工业时代,工业革命的发生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体系的面貌,欧洲大陆形成了战略均势。当然,在这一时代,经济的增长和军事力量的对比依旧是造成各个大国间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但是不同于前工业时代的是,能否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成为大国兴衰的又一重要影响因素。由于工业化的迅速深入发展,国际力量的对比逐渐变得不利于旧有的强国,而有利于那些既有资源,又善于利用新的生产工具和新技术的国家。此时,英国又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垄断了以蒸汽为生产动力的工业地位,同时,其海军力量、殖民地和商业贸易等多方面又得益于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而得到迅速的发展,占据了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殖民体系的霸主地位。新技术的应用和工业化在英国的崛起中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而像法国和俄国等强国在这一时期的衰落则正能说明,没有购置新武器,没有采用铁路、轮船和电报所提供的先进的交通通讯设备,没有具备足以维持武装部队的工业生产基础的国家是不能在战争中获胜的,只有掌握了先进的技术,才能获得战争的主动权。

在进入20世纪之后,和平的时期结束了,由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和工业革命在多国交叉进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了各国军事装备和国家力量的不平衡,对殖民地的争夺激化了各国间的矛盾,一战最终爆发。由于战后不合理的国际秩序,一场经济危机又引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的结局无疑都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经济力量的重要性。美国最能证明这一点。一战中,美国的参战对协约国的胜利起了关键性的作用。美国拥有强大的工业和技术力量,促使经济实力以惊人的速度增长。所以说,美国参战的重要性不完全在军事上(P340)[10],而是将其所拥有的经济潜力转化成了军事实力,从经济实力来看,美国参战的意义更加重大。二战中,反法西斯联盟的巨大的经济和军事优势早已为轴心国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因为“一切世界军事力量对比的重大变化都是生产力对比发生了变化后的必然结果。国际体系中各个帝国和国家的兴衰无不取决于主要大国战争的结局,胜利永远属于拥有最大物质资源的一方。”(p538)[11]

二战结束后,美国的战略目标就是主宰世界,但苏联是其称霸道路上的主要障碍。苏联拥有一支强大的陆军,得益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又再核战略方面与美国并驾齐驱,它发展了远洋海军,在世界各个地区扩展自己的势力。苏联拼命争取在世界舞台上与美国平起平坐。(P527)

[12]但是,在经济实力方面,苏联败给了美国。在肯尼迪教授看来,军事与经济需要建立良性的互动,过于庞大的军事力量会消耗过多的经济资源,而生产领域较少的经济资源投入,又会导致经济发展的困难,所以国家间的竞争将是一场持久消耗的战争。,只有把对方拖垮,才算终结。[13]军备竞赛费用的螺旋式上升,使得这个军事上的强者、经济上的矮子----苏联最终输掉了这场竞赛。

三未来·战略

肯尼迪教授在书的最后一部分对21世纪的国际情势做了推测,虽然没有得到历史的肯定,但他给予当今各国重要的警示,那就是即使是超级大国,也会有衰落的一天。经济实力是其他各种实力的关键,所以也将在其他方面决定世界的未来。

一个国家不仅要寻求军事安全,投资制造最新武器系统并占用大部分国家资源用于武装力量的建设,更要寻求经济安全,致力于国家繁荣兴旺,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要做到“利润与军力齐头并进”并不容易。它需要国家领导人具备最完善的战略思维:既能为国家利益提供军事安全,又要满足国民的经济需求,还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由此而言,培育和塑造具有自觉大战略思维的国务家、外交家和学者是解决问题的主要出路,毕竟一个国家的前

途由该国的领导者掌握,能否协调国防、消费、投资这三方面在国家资源中所占的比例关系,还是要看国家领导人实行怎样的战略和政策。

当然,一个国家的兴衰不是只由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决定的,制度、科技、外交等方面的因素不容忽视。21世纪的中国首先要在制度上继续推进民主化。中国属于第三世界的大国,不是第三世界的霸主,更不会是世界的霸主,中国也坚决不做“最后的大国”。坚定的地宣布民主化的目标,是中国的“大国定位”,也是消除“中国威胁论”的不二法门。其次,就是要技术创新。当代的国家富强,不仅要体现在GDP、GNP上,还要体现在国民的精神上。知识就是力量,当今的竞争是科技的竞争、知识产权的竞争。要取得世界各国的尊重,更重要的是科学文化的力量。另外,要迈向一体化,即与世界接轨,加强经济等各领域的全球合作。闭关锁国政策的弊端已经在历史上得到充分的展现,只有不断的交流与合作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国家的发展,最终实现国家的兴旺富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