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特的自我救赎--《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维特的自我救赎

——读《少年维特之烦恼》后感

一个稚气未脱,年仅二十出头的青年, 举起手枪朝着自己的脑袋, 扳动机栓, 结束了他那年轻宝贵的生命, 这是为什么?

假设故事的结局不是这样,而是如同某位德国作家克·弗·尼柯莱写的《少年维特之欢乐》写的:维特用灌了鸡血的手枪自杀,虽然血流满面,却并未丧命,绿蒂感动之下便与他结成眷属。虽然结局完满,但是多么的可笑!充其量就是当今某些商业片的狗血剧情或桥段一样,看过即可,怎能成就经典?更何况,作为一本超越时空的巨著,如果维特仅仅是因为不能与绿蒂终成眷属就饮弹自杀的话,读者也许会被他的不幸与殉情感动,但它的影响力肯定不及现在这般广泛与深远。由此,我们可以排除维特自杀仅是因为无望得到他所深爱的绿蒂, 而是另有更实质性的原因在里头,本文将从发生在维特之精神领域深处的变故进行探讨。

《维特》创作于1774 年, 当时的德国经过了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阶级意识已经觉醒, 年青的一代更是强烈要求打破社会上严格的等级界线,以“个性解放”、“感情自由”等口号来反对封建束缚。另一方面, 经过十六世纪宗教改革, 新教得以确立, 新教从开始就提倡的个人信仰和个人良心的绝对性, 也给予了近代德国思想以巨大的影响。

维特就是这个时代的产儿, 在近代德国自由精神的渗透下, 有着异乎寻常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这种新的精神和性格, 首先表现在对宗教的看法和态度上, 维特对宗教的看法非常自由,他怀疑宗教的“救世”作用。他在1771 年11月15 日信中写道: “宗教是某些疲惫者的拐杖, 是某些干渴者的清凉饮料”, 但是“对于成千上万的人而言, 宗教过去不曾起过这种作用, 今后也不会起这种作用”。

维特的自然观也具有新的特性。维特的自然观是热爱自然, 向往合乎自然的社会制度, 反对违反自然的东西。他热爱瓦尔海姆的青山幽谷、晨曦暮霭;他赞颂一切合乎自然状态的东西, 他喜爱天真的乡村儿童,跟下层老百姓交朋友, 他向往纯朴的乡村生活, 亲自摘碗豆, 一边摘豆荚上的筋, 一边诵读他的荷马;。他讨厌一切背离自然的东西; 鄙视陈腐、傲慢的贵族, 与拘泥刻板、因循守旧的公使格格不入, 憎恨等级制度和对人的种种束缚, 谴责人与人之间的虚假和倾轧。自然也是维特的审美观念的源泉,他曾写道:“艺术创作的真谛; 惟独自然无限丰富, 惟独自然造就大艺术家”。除赞美自然外, 维特还十分推崇天才。歌德晚年认为, 天下是最合乎自然的, 反对束缚, 要求平等和个性解放; 天才是具有最高创造力的人, 具有独创性和标新立异精神, 具有高尚目的。维特是个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绿蒂曾多次称赞他的才智和禀赋, 阿尔贝特也说他是个有才智的人。他也希求发展自己, 实现自己的价值。

作为一个觉醒中的德国知识青年的代表, 维特有了新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不可能也不愿与污浊庸俗的封建社会上层沆瀣一气。他否定了当前存在的这个社会, 必然要求能拥有自己心中的且社会应该有的自由。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伟大收获是发现自己。他们主张回到现实的人生和自然中来, 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原则。维特, 作为这一时期的德国知识青年, 思想上也不免着上如此之色彩。因此, 他向现实去寻求自己的社会应该有的自由。

近代德国年青人争取自由的精神日益发扬,但是面对封建势力极其强大的现实, 他们行动上又无能为力,这样感伤主义成为十八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时代潮流, 是当时流行的时代病。维特也带有一点病态, 似乎患了一种忧郁症, 刚到瓦尔海姆时, 他就发出了“人生如梦”的感叹, 把人生当作可厌恶的负担。但瓦尔海姆抚慰了他, 在

他心中这是个乐园一般的地方, 是他心中的“自然”, 束缚人的思想行为和社会制度在这里似乎已消解。草木中闪耀着造物主的精神, 空气里流溢着博爱天父的嘘息。这里的 诗和画构筑了一个理想的自然世界。在这里, 维特的心在他的意识里得到自由,他情不自禁地写道: “我的好友, 我如此幸福??完完全全沉浸在这宁静独处的感受中?? ”没有痛苦纷扰, 没有欲念追求, 令人怡然忘忧, 浮生若梦。然而这个理想的世界真的坚实可靠吗? 它真能给他一个和谐的自然世界, 拥有一个真正的自由吗?

其实, 这个世界仅是一种感性主观的虚构。它是眼睛的织物, 感觉的幻相, 正如维特自己所说: “我返回自身中,找到了一个世界” “一切都在我的感官前模糊地浮游, 于是, 我在迷梦中继续朝这个世界微笑。”这个感性主观虚构的世界没有根基,随时可能砉然碎落, 奔向自由的新的联结也就会断裂。没有赖以栖身的世界, 人就会由此坠入深渊, 形成精神空洞, 随着虚无感的扩张, 深切体验到生命的卑微和存在的无根。

维特的爱证实了这一点。在维特心中, 爱神圣纯洁, 自由无碍, 它超越一切、至善至美。这种对爱之完满性的确信无疑支配了维特的爱情实践。维特在见到绿蒂前, 就知她已“许了人”, 但他终是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她。按他的观念来讲, 爱情犹如艺术,应冲破一切束缚。于是绿蒂已订婚这一事实就被不加考虑地悬置起来了。然而阿尔贝特回来了, 理想与现实, 爱情与道德发生了碰撞, 维特立刻被击倒了。他发现, 爱情并不能超越现实。而在现实中, 阿尔贝特是绿蒂的未婚夫, 这是一个不可更改的事实。维特和阿尔贝特之间爆发的一场争论, 更使两人的分歧增大。在这场争论中,维特所衷心向往的爱情景观在阿尔贝特眼中竟然毫无意义, 反而成为一种被嘲弄, 被诟病的行为。神圣遭人诽谤, 至爱受人贬斥, 维特只能发出无可奈何的感慨: “在这个世界中, 没有一个人能很容易地理解另一个人。”更糟糕的是, 现实中, 他自身的爱情经历却证明阿尔贝特的合理性。受制于道德、舆论、法律等的爱, 注定不能自由, 不能超越。在一个纠

缠着情感和伦理的漩涡中, 他窥见了生命的卑渺和存在的无根。

维特不得不离开瓦尔海姆。维特的出走是其观念世界与现实世界发生碰撞的结果。维特的出走, 是对观念世界的据守, 也是对现实世界的让步, 其中包含着想调和这种冲突的企图与尝试。结果更令人失望。他到公使馆供职,拘泥刻板、处处因循守旧的公使对标新立异的维特很是反感,维特的天才得不到施展。而封建贵族和庸人死守社会上等级观念,有一次维特在贵族沙龙上的无意中出现,竟让那些“高贵的”贵族先生和夫人宁肯退场, 也不愿同他这个地位低下的人在一起参加晚会。受尽屈辱的维特非常愤怒, 但又无可奈何。他在一切努力和希翼均告破灭后,不得不返回瓦尔海姆。 理想破灭, 虚无的气息从缺了口的意识地平线悄悄涌起, 在不设防的心灵中渗透、弥漫。维特无法在现实中构筑一个他要的自由,在巨大的精神空洞中苦恼, 从而与自杀间接地联系起来。

宗教通过信仰为其信徒提供了一种超越死亡的方式。信仰耶稣的人相信,死亡作为一个终结只是永生的一个必要环节, 而不是短暂一生的彻底中断。这样信仰使人们摆脱了虚无。维特的精神领域在新教的渗透下发生了逆转, 把在现实寻求不到的自由的此岸转向了天国的彼岸。尘世间, 人们局限在远离本原的地方漫游, 受到人、物、事件、自己的渴念和梦幻所制约。死亡,可以帮他摆脱了阻止他见到上帝的一切, 也就是能以整个本质立于自己的主之前, 人再不能从他身边走过而失之交臂。因此死亡就是一种解脱, 就是奔向原本的自由, 也是救赎, 由此岸向彼岸的救赎。

当“现实的自由”与“观念中的自由”两个层面相继展开, 虚无感随之越来越深地渗透、扩张, 自杀之念频频闪耀。维特和这个阴郁的念头一天天亲密起来, 他在1772年12 月21 日写给绿蒂的信所说: “决心已经下定, 绿蒂, 我情愿去死! ”“这不是绝望, 这是确凿无疑地相信”, 相信总是有所信的东西, 正是在他的所信中, 自杀的意义生成

了。

自杀是一种赎罪。维特致阿尔贝特的遗信说: “阿尔贝特, 我用做坏事来报答你, 请你原谅我。我扰乱了你家的安宁, 我造成了你们之间的不信任。愿你平安! 我要了结此事。愿我的死给你们带来幸福! ”

自杀是一种牺牲。维特致绿蒂的遗信说: “绿蒂啊, 但愿我能分享为你而死, 为你而献身的幸福??唉! 向来只有少数高尚的人, 肯为他们的亲人洒热血, 以自己的死使他们的朋友获得多彩的新的生命。”

自杀是一种期待。 “绿蒂呀??我先走下了! 去见我的天父, 去见你的天父。我要向他诉说, 他会安慰我, 直到你到来。我将飞上前去迎你,拥抱你, 在永恒的神面前, 我和你永远拥抱在一起。”

由此, 死亡里萦绕着有意义和真理的光环, 充满着期待和允诺的喜悦。趋向死亡的自杀遂成了一种自觉自愿的自由世界的选择。它成为一种由此岸向彼岸的救赎。但死亡竟成为一种救赎, 这难道不是荒谬透顶的吗? 遗憾的是在当时德国现实生活中还没有另外的值得一书的抗议方式,维特只能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协调的可能性消亡时自杀。值得注意的是, 在维特的意识里, 自杀不是走向虚无, 而是找寻到社会应该有的自己要的自由, 走向自由, 走向真理, 成为一种“向死而在”的救赎。这才是维特的自杀所提供的带着时代烙印的价值。

世俗的观念是留恋现世, 宗教的观念是超脱凡尘。这种矛盾观统一于西方人的精神世界里。一旦遇到外界的各种污浊和人生的不得意, 超脱凡尘的力量就会膨胀, 维特为爱情烦恼, 为生活烦恼, 为人生不顺烦恼, 为理想抱负无法实现烦恼。他是一个充满忧郁和怀疑的德国青年知识分子。却无力改变现实。其超越现世的救赎其实也是一种虚幻。这恐怕不仅仅是维特形象个体意义的昭示, 更是对后世人的警示。

 

第二篇:少年维特之烦恼读后感

小说的情节在极大程度上是自传性的,小说中的一部分情节,特别是结尾的部分,不同于歌德的经历。维特自尽了,歌德却沉浸在痛苦与写作中。这部小说是用日记和书信体写成的,这种体裁善于披露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抒发苦闷的心理和速惆的情感。整部作品像一篇感伤的抒情诗,坦率、真实,坦露心扉,毫无矫饰,毫不做作,无论是主人公爱的欢愉或痛苦,都跃然纸上,像是捧出一颗跳动的心,激起读者情感上的强烈共鸣和精神上的极度震动。

生活中,我们无法回避挫折,只能面对挫折,重要的是在挫折中能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直至击败挫折,永不言弃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顽强的精神,永不言弃的人总会胜利。维特为捍卫自己的爱而殉情,虽然他用极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心中的爱,在我们看来似乎是很不可理解的,但在我看来却又是一个必然,因为作为一个青年,对爱情执着追求,对爱情抱有幻想与希望,本是美好的事情,但正因为对爱情所持有的幻想与希望太过于完美了,所以一旦爱情失去了,自己曾抱有的幻想与希望也在瞬间破灭,对维特而言意味着失去了所有,失去了精神的支柱。因此,最后维特用最极端的方式——死亡为自己的爱作了诠释!让我们看到了一种我们无法理解的爱!主人公对于爱情的执着是我们应该赞扬的,但是却不应该是我们模仿的。在主人公的个人内心中,他认为除去爱情便一无所有,而我们是不应该有这种感观的。因为在爱情之外,还有亲情相伴,友情相随,所以我们并非一无所有。

其实作者是利用了这个年轻维特的事迹,来极力批判当时黑暗腐朽的封建制度,揭露政府的腐败黑暗。作者也描述了一个爱情故事,刻画了一个个清纯诚实的人,告诉读者世上还有善良和真情存在,歌德为我们带来了一个纯净的爱的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