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烟云》读后感

《京华烟云》读后感

12130133 张天馨

自从看赵薇版的《京华烟云》就很喜欢其中的情节,因为这是我第一部看开头猜不到结尾的电视剧,喜欢情节之外,也对北京产生了一种向往之情。后来也断断续续地看了赵雅芝版的电视剧,虽然没有细分其中差别,但也对这部小说产生兴趣,在大学如此丰富的图书资源下,就有缘领略这部书了。

第一点让我意外的是,林语堂的《京华烟云》是位于“拿来主义”系列中的,也就是说,《京华烟云》是一本非主流的经典,虽然其中含有抗日爱国成分,但由于林语堂的身份和这本主导的道家思想,自然不会为正道所容,当然我这么说也不意味我赞成林语堂的主思想,我的思想,后面再详细阐述。

第二点让我意外的,就是电视剧中的情节与原著是在出入太大,当然也不能说是电视剧胡编乱造,只是把体仁和银屏的故事安在了荪亚和曹丽华身上,阿非和红玉本就两情相悦,曹丽华仅仅是荪亚和木兰之间的小插曲,牛怀玉与莫愁并无交集,诸如此类,若是我先看过原著再去看电视剧,想必会对电视剧大家贬驳,这就是先入为主的力量吧,而且我个人更喜欢电视剧的尖锐戏剧冲突和人物设计。

《京华烟云》的核心人物当然是姚木兰了,姚木兰美丽、博学、聪明、善良、贤惠,除了具备这些旧式女子的所有优点之外,又勇敢、坚毅、具备很多新式女子的优点却没有新式女子的轻浮与肤浅,的确是足够足够令人倾倒了,但她又不同于传统模式化的佳人,作者将她刻画地有血有肉、鲜活立体。由于小时候父亲的教育,她也成长为道家的女儿,虽然富有却向往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并且时常迸发出一些奇思妙想,这些想法有些被人理解,有些不被人理解,但她始终这样,我认为还是因为她的富有,她无所惧,所以她才能一直这样妙想,设若她生于贫家,没有殷实的家庭,也没有视他为掌上明珠的父亲,每天为生计发愁,自不会产生这些妙想了,但就事论事来说,她的智慧也是非一般富家女可比,除了营救孔立夫那个经典片段之外,最为智慧的应是巧妙处理曹丽华事件了。一般来说,一个妻子的失败莫过于丈夫的背叛,但姚木兰没有用传统的办法去一哭二闹三上吊,而是用自己的个人魅力去瓦解曹丽华,这便又体现出她的自信了,因为她的环境,她在丈夫的面前并不卑微,她也珍惜这段婚姻,她自信她的丈夫不会离她而去,所以她才会这么做,设若她是贫家女,荪亚是高富帅,这种情节也就不会发生,看来婚姻的基础即门当户对,否则又会出现什么?体仁和银屏的悲剧就是一个例证。

银屏美丽聪明,与体仁从小一起长大,但事实上银屏永远是卑微的,从其他情节来看,体仁也不是真心爱她,一来是对她心存怜惜,二来银屏的确美丽,三是银屏使用的一些手段,可是怜惜会淡漠,美貌无法永驻,手段也会有不凑效的一天,体仁不仅对银屏好,他也喜欢华太太,他也勾引过锦儿,他与妓女纠缠不清,说明在体仁心中并不存在真正的爱情,只是一次次的玩笑,怪不得他死后,姚思安感叹幸亏他没有娶妻。

当然事出必有因,姚家富不可言,不需要有人再创辉煌,更不需要有人力挽狂澜,体仁又是长子,自然对他百般娇惯,姚思安也因自己的年轻往事而放纵他,他也有过向上的愿望却又因种种原因没有希望,体仁的悲剧,不是他一个人的悲剧,而是姚家的悲剧,因为对体仁的放纵而使他最终未成大器,就算让他和银屏在一起,他也不可能安安稳稳享受家庭的幸福,又会出轨,又会背叛,银屏却无可奈何,因为她别无选择。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体仁的悲剧却造就了阿非,姚氏父母对阿非教育方式彻底改变,且阿非是唯一的儿子,所以他除了出国游历,增长见闻,也最好撑起了偌大的王府花园,与电视剧不同的是,阿非和红玉本是相爱,那么红玉的死就更加令人唏嘘,红玉才貌双全,但她的确是林黛玉一般的女孩,玻璃灯,单纯且脆弱,耳热、狭隘,她会在意阿非对她的每一个看法,每一个动作,只要阿非喜欢的,她感到痛苦也会做,她更不愿让阿非怀有任何负担,

因此她选择死,她不愿只让阿非只因怜惜她而娶她,再加上那句签词:“芬芳过后总成空”,她相信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她主动地去配合这句签词,这又是迷信的悲剧了,红玉敏感的性格使她不允许她的爱情有一点瑕疵,过程像言情小说,唯一不像言情小说的是,阿非没有因红玉而抑郁一生,终身不娶,没过多久,他就顺理成章地和宝芬在一起过着幸福的生活,毫无疑问,阿非在红玉活着的时候就喜欢宝芬了,当然是因为宝芬的美丽,且知书达理,且健康,宝芬也喜欢阿非,于是就在一起了,就这么简单,这便是现实,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什么忠贞不渝的爱情,你在,我爱,你不在,我爱别人,也并不存在谁对谁错,红玉用她的死,成全了阿非和宝芬,虽然红玉死得冤枉,听错了话,信错了签,但她命不久矣却是确定的。若她与阿非结婚,她的病会使两个人都痛苦,那时再死,对阿非是一种摆脱,现在死,对阿非是一种牵绊,还是让心爱的人多念一点自己的好吧,让自己成为阿非心中一段难以忘却的回忆,也算死得有点价值。红玉的死,没有凶手,甚至她自己都不是,是她必须死,是宿命。

还有一点是立夫和木兰的感情,两个人发乎情止乎礼,木兰毕竟是旧式女子,她是注定要嫁给荪亚的,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就如曾太太所说“感觉木兰一定是咱家似的”木兰也是这么认为,于是她掩藏了自己对立夫的感情,嫁给并不那么爱的荪亚,这仿佛是命中注定。可当真正出事的时候,她会不顾一切救立夫,后来她会好好爱自己的身体,都是她对立夫爱的体现,可这种爱丝毫不会让人觉得恶心,这并不违背道德伦理,而是人自然的感情,停留在最美好的阶段,并且读者会为这段感情感动,却不会为他们各自的婚姻遗憾,因为他们各自的婚姻很幸福,我们只要记住在泰山上“你拉我起来”那美丽的画面就够了,因此这更像真实生活,你嫁的也许不是你曾经最爱的人,但并不意味着你不会幸福,真正的幸福是安逸祥和的家庭,而不是跌宕起伏的爱情故事,就如《还珠格格》当中的情侣经历了生生死死,我真的难以想像他们老了会是怎样的生活,怎样平淡的日子,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才会幸福,爱着不累,受着不愧。木兰和立夫都是热情积极的人,木兰会推动丈夫,莫愁和荪亚都是追求稳定的人,莫愁会拉住丈夫,因此他们才会互补,才能幸福。

 

第二篇:评京华烟云

红楼一梦写尽了大观园的纷繁,而京华一梦则写尽了王府后花园的盛衰。

银屏和体仁的悲剧,应该是执迷的悲剧吧。姚老夫人的执着,执着于门户之见:银屏的执着,执着于对名分的追逐。而夹在中间的体仁却又是一个犹豫,难以担当的富家子弟。造成了博雅的出世并没有给他们的人生带来转机,该来的悲剧还是降临了。银屏是无法留住儿子才自缢的吗?在我看来或许是因为再也无法挡住宿命的折磨吧,但又不甘趋于执着的命运。

大观园中的元迎探昔四姐妹是红楼中亮丽的风景线,他们都富有同样的才情,背负各自悲剧的命运。而姚家四姐妹珊瑚,木兰,莫愁,红玉也是文中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不同的是她们是自己选择的人生。珊瑚的贤惠,木兰的聪智,莫愁的静若,红玉的善感。

珊瑚青年居寡,但呆在姚家,直至后来养育博雅,她都是乐在其中。木兰童年曾走失,遇到了他后半生的宿家。少年入洋学堂读书,后来顺利结婚生子。虽然中间遇到了立夫,这是一段插曲更是一段纯洁的佳话。莫愁一直都很顺利,嫁人生子。

红玉应该是京华中的黛玉吧,才情出众,仅仅爱那一人---阿非。 她的死并不是偶然,或许是更是必然吧。“芬芳香过总是空”,或许有人会说是宝芬的出现让红玉胡思乱想,然而事实却是红玉本身的选择。“曲水抱山山抱水,闲人观伶伶观人”,是红玉的才情。“花谢花飞花满天,红销香断有谁怜”,是黛玉的才情。红玉比黛玉幸运,他与阿非之间少了很多曲折。阿非没有宝玉的多情,没有宝玉胭脂中长大的身世。而她们之间也没有封建家庭的阻挠,但是这并没有改变这样悲剧的宿命。这也不禁让我联想到,如果没有贾老太太的阻挠宝黛是不是就真的能在一块了呢?或许也不会在一起

吧。红玉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家人不仅不阻挠,莫愁,木兰甚至尽力促成他们俩的婚事。但是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

曼娘,素云,木兰,她们或许天生就不是妯娌最好的搭档。曼娘的柔弱避世,素云的傲慢无礼,木兰的贤惠聪明,她们的不和定时必然。暗香的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终于得到了缓解。随着素云与经亚的离婚,暗香与经亚的结婚,曼娘,暗香,木兰她们和谐相处,曾家的日子也开始和睦起来了。

《京华烟云》中每个人都有她们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一生,正如名字一样,一切个人生活都是过眼烟云。“山河不重光, 誓不回家乡”。这或许才不是过眼烟云。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国破谈何家?这或许就是作者传递给人的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