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智慧找到学校的魂》读后感

读《当今名校长的治校智慧》心得体会

当彼得.圣洁的《第五项修炼》传入我国并被越来越多的国人了解和接受的时候,创建“学习型组织”、“学习型城市”、“学习型企业”,成为了这个社会执著的追求,与此同时,近几年,我们都能切身地体会到,我市教育系统学习气氛越来越浓了,国际上许多知名的学习型企业都有一条重要的经验,那就是需要“首席学习官”。我们学习化的教育系统也一样,我们拥有既重视自身学习、又重视整个教育系统教师学习的局领导团队。在这一浓厚气氛的熏陶下,这一假期我潜心阅读了《当今名校长的治校智慧》一书,在书中我找到了理论与我们现实的契合

一、构建学习型学校,实现智慧型成长

《当今名校长的治校智慧》一书中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对现阶段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学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要有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智慧,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进行持续、系统的学习。”而我认为,做为学校的领导者,更应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形成学校文化系列,把以学校实践活动文化、个体观念文化、集体风纪文化、学校实体文化和学校制度文化为其外延形态而存在的学校文化,内化为全体教职员工的内在需求。

人们常说:“学校是学习知识的地方”,而我们更想说,学校是引发学习的地方,教育家弗莱雷曾经说过:“教育的作用就是为学习自觉化的形成提供援助。”所以说,引发学习才是学校最重要的意义。而且

学校不仅要引发学生学习,更要引发教师的学习,才能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保障。

书中还提到“教育,是?体验?,是智慧的体验;教育是?穿行?,是智慧的穿行,教育是?成长?,是智慧的成长。在文化的浸润下,学校理所当然要?生成?智慧,实现师生共同的?智慧成长?,从而让校园充满人文气息和生命力。”

首先,教师成为学习型教师

学校的领导者应该意识到“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原动力,是实现师生共同智慧生成的关键接点。“要使我们的教学成为永不枯竭的”智慧挑战”,教师必须舍“匠气”而就“师道”,必须变护送式的“教学者”为终身化的“学习者”。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有广阔的教育视界,才会有灵魂的教学策略,才可能在与学生一起“跑”的进程中,富有创造性地变“课程跑道”为“人生跑道”。

“终身教育是学习化社会的基石。”终身教育的实现,除了社会机制的保障,更取决于个体自觉地进取,从这个意义上讲,终身教育既终身学习。对教师而言,学习的取向是多元的,学习的方式同样也是多样的。

一多读书,有眼界。

社会的浮躁,让学校跟着急功近利,快餐文化与信息超市,在赐予教师极大便捷的同时,不知不觉也让教师迷走于快餐与信息之中。书中提到的“阅读的退化,即文明的褪色;教育的肤浅,即成长的脆弱。”教师的不读书不深读书,势必会引起学生的不好读书,不读好书。

二多思辨,有境界。

教学是反思,是探索,是批判,是建构。教师的工作,既要“躬行”“到位”-----实,又要灵动、超脱---活。既要苦练功夫,又要锤炼高境界。特别是我们的青年教师和骨干教师,务必要站到教育平台的中心,以前瞻的姿态,领先一步,师德、师艺并重,教学、科研并举,理论、实践并行,做到“两手抓、两手都硬”,只有有了境界,有了理念的引领,理论的支撑,教师才有大气、底气与灵气,才能昂首做教材的建设者,而不是低头做教参的传声筒;才能机敏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而不是呆气加霸气地充当教学的主宰。

其次、一流学校就是要让学校更有朝气,让师生更添智慧,让学校更具美感,让教育更富创造,让员工更加和谐。

陈教授说,要想让学校有朝气蓬勃的活力,就必须要改变全体成员的期望。正所谓“有大志才能有大器”,同样的道理:卓越的成果源于对卓越的追求,提升一个人要从提升其人生目标开始,提升一个组织就要从提升其精神追求入手。卓越的学校要有卓越的校园精神,要有一批追求卓越的教师,要有一批追求卓越的学生。要改变一个学校首先要改变这个学校的精神;要改变一个教师首先要改变他的价值追求;要改变一个学生首先要改变他的人生目标。归根结底,其实就是一个精神追求、价值取向的问题。联系自己想一想,我们的价值追求是什么?做一名好老师,优秀的学校干部,一名能促进学生发展的老师、领导,不能总满足于现状,要给自己制定一个发展规划,树立一个年度目标,然后按照既定的目标去发展、去努力!目标的指引会使我们

不再盲目,不再茫然,有再多的干扰也能神定气闲,有再多的困难也能坦然面对。当我们不断实现目标时,其实也就实现了个人的持续发展,工作面前我们也会变得更加轻松、更加从容、更加自信。

二、团队、制度的再认识

故事一:小宏的裤子小宏要参加毕业典礼了,怎么也得精神点把这一美好时光留在记忆之中,于是他高高兴兴上街买了条裤子,可惜裤子长了两寸。吃晚饭的时候,趁奶奶、妈妈和嫂子都在场,小宏把裤子长两寸的问题说了一下,饭桌上大家都没有反应。饭后大家都去忙自己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没有再被提起。妈妈睡得比较晚,临睡前想起儿子明天要穿的裤子还长两寸,于是就悄悄地一个人把裤子剪好叠好放回原处。半夜里,狂风大作,窗户“哐”的一声关上把嫂子惊醒,猛然醒悟到小叔子裤子长两寸,自己辈分最小,怎么得也是自己去做了,于是披衣起床将裤子处理好才又安然入睡。老奶奶觉轻,每天一大早醒来给小孙子做早饭上学,趁水未开的时候也想起孙子的裤子长两寸,马上快刀斩乱麻。最后小宏只好穿着短四寸的裤子去参加毕业典礼了。

一、一个团队仅有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要积极引导并靠明确的规则来分工协作,这样才能把大家的力量形成合力,管理一个项目如此,管理一个部门一所学校也是如此。

、团队协作需要默契,但这种习惯是靠长期的日积月累来达成的,在协作初创起,还是要靠明确的约束和激励来养成,没有规则,不成方

圆,冲天的干劲引导不好就欲速不达。

、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经过优化设计后,整体功能能够大于部分之和,产生1+1>2的效果。

方法一:拟定一个人负责分粥事宜。很快大家就发现,这个人为自己分的粥最多,于是又换了一个人,总是主持分粥的人碗里的粥最多最好。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权力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腐败。 法二:大家轮流主持分粥,每人一天。这样等于承认了个人有为自己多分粥的权力,同时给予了每个人为自己多分的机会。虽然看起来平等了,但是每个人在一周中只有一天吃得饱而且有剩余,其余6天都饥饿难挨。于是我们又可得到结论:绝对权力导致了资源浪费。 方法三:大家选举一个信得过的人主持分粥。开始这品德尚属上乘的人还能基本公平,但不久他就开始为自己和溜须拍马的人多分。不能放任其堕落和风气败坏,还得寻找新思路。

方法四:选举一个分粥委员会和一个监督委员会,形成监督和制约。公平基本上做到了,可是由于监督委员会常提出多种议案,分粥委员会又据理力争,等分粥完毕时,粥早就凉了。

方法五:每个人轮流值日分粥,但是分粥的那个人要最后一个领粥。令人惊奇的是,在这个制度下,7只碗里的粥每次都是一样多,就像用科学仪器量过一样。每个主持分粥的人都认识到,如果7只碗里的粥不相同,他确定无疑将享有那份最少的。

同样是七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习气,一定是机制问题,一定是没有完全公平公正

公开,没有严格的奖勤罚懒。如何制订一个完善的制度,是每个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

什么制度是一个集体最好的制度?适合适用的就是最好的。

制度是从我们的自身的土壤里生长出来的,而不是从知名学校或专家学者的专著中、生搬硬套而来。制度是生物,不是产品。

制度至关紧要,好的制度浑然天成,清晰而精妙,既简洁又高效,令人为之感叹。

读完《当今名校长的治校智慧》一书,我掩卷长思, 好的学校管理是真诚的,它需要学校领导层有高尚的人文关怀,具有优秀的职业道德,做学校的引路人,努力创造一个安全、愉快与和谐的校园环境,使师生得到尊重,受到鼓舞。好的学校管理是深刻的,它需要学校领导层丰富自己的人格修养,具有广博的专业素质,都能潜心做一个读书人,带领师生展开深入的思维过程和交互活动,从而达成对人的发展的深层理解。好的学校管理是丰富的,它需要学校领导层完善自己的管理艺术,具有科学管理的能力,为了学校的发展精心策划每一个管理细节,从而在与学校共成长中获得自我的升华。

祝愿我们教育界每一所学校都能以人本奠基,用文化浸润。让每一位学子怀揣一个梦想,创造一个梦想,让每一位教师拥抱一个愿景,成就一个愿景,祝愿我们的校园始终充盈成长气息,永远闪耀创造光芒,真正成为展现师生生命价值的葱郁绿洲。

许屯中心小学

吕军

读《当今名校长的治校智慧》心得体会

许屯中心小学

吕军 2014/1/13

 

第二篇:学校管理的五个小智慧[]

学校管理的五个小智慧[]

经营管理

11-11 2303

学校管理的五个小智慧

一、职务越高的学校领导往往越难获取真实的信息

学校也是一个层级很多的社会组织,从上往下排列的层级主要有:校长(书记)、副校长(副书记)、处室主任??而学校做重大决策时,往往校长的意见举足轻重。校长的意见正确与否,取决于他是否能够获取学校的各种真实信息。

可现实中,往往职务越高的学校领导往往越难获取真实的信息。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下属惧怕领导,越高职务的领导越惧怕,所以下属在汇报情况时或只报喜不报忧,或揣摩领导的心理而有选择地汇报相关信息。如果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获取的信息是虚假的或有部分是虚假的,他们所做出的决策就有可能不正确,并最终导致学校工作蒙受重大损失。

所以,学校领导尤其是校长,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将人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在管理中,对人尊重、爱护、理解和关心,少一些高高在上的官架子,多一些平易近人的姿态,认真倾听广大教师的真实想法,及时纠正错误的判断,拓展固有的思路,并通过合理满足教师的正当需要来达到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的目的,从而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和促进全体教师的发展。

二、防止校长个人魅力超越学校组织魅力

如果一个学校有强烈的个人英雄主义文化存在,这说明这个学校很不成熟或者管理很不规范,必须进行规范化制度建设,提升管理的层次,以防止校长个人的魅力超越学校组织的魅力。

人们在现实中有时会发现这么一种现象:某个组织的主要领导退休或工作调离后,这个组织的工作业绩或停滞或大滑坡,其知名度也慢慢降低,这说明组织的管理层次可能不高。当校长个人的魅力超越学校组织的魅力时,说明这个学校还处于人治阶段;当学校组织的魅力超越校长个人的魅力时,说明这个学校已经处于法治阶段(制度管理)或文治(文化管理)阶段了。

三、宁缺毋滥也是用人之道

有个别校长总是不希望提拔能力超过自己的下属,担心提拔他们会抢了自己的风头,并最终取代自己的位置。

这些校长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事实:当他提拔一个平庸的下属时,学校领导班子的整体能力不但不会得到加强,反而会削弱,久而久之学校工作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大滑坡。到那时,校长所处的位置还有什么意义呢,他还有脸面呆在这个位置上吗?奉劝那些小心眼校长:千万不要提拔平庸的下属,因为宁缺毋滥也是用人之道。

四、奖励一个人时用书面通知,责备一个人时用电话

“表扬一个人,最好用公文;批评一个人,尽量用电话。”这是美国实业巨子雅科尔的人事管理诀窍。校长要学会运用好这一管理智慧:用“公文”表扬有成就的教师既能满足受表扬教师的精神需求和自豪感,又能震撼人心、鼓舞士气;用“电话”批评有过错的教师,既能达到批评的效果,也能照顾这些教师的面子。因为教师是知识分子,比较讲究面子,在公开场合受到批评,或许其内心认为校长批评的有道理,但会因为没有照顾自己的面子而不愿意接受批评。务必记住:批评别人很容易,但学会批评却很难。

五、好的学校管理是既无制度,又处处皆制度

“无制度”指的是制度已经由墙上深入人心,化为师生们的自觉行动;“处处皆制度”指的是师生们的一言一行都渗透着制度的内涵,制度作为一种文化影响、引导着学校师生们的思、言、行。制度入人心是制度建设的最高境界,它更体现了学校管理工作的艺术与追求。

学校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管理之管理”,这种管理实际上是师生对学校文化已形成了“文化认同”,已将种种行为规范内化到了自己的思想意识之中,良好的行为成为“不经意间”的自觉意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