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03学期大学语文作业2

201203学期大学语文作业2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苏轼谈到头脑中的鲜活形象一呈现必须迅速抓住否则就会丧失时,所用的比喻性词语是

A、蜩蝮蛇蚹

B、胸有成竹

C、兔起鹘落

D、庖丁解牛

答案:C

第2题 《张中丞传后叙》一文,在行文上的一个最大特点是

A、叙事与抒情并重

B、抒情与议论并重

C、叙事与议论并重

D、描写与议论并重

答案:C

第3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中,最能体现作者游西山后精神解脱、达到物我两忘境界的语句是

A、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

B、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

C、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D、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答案:D

第4题 苏轼在赠给文与可的诗中说:“料得清贫馋太守,渭滨千亩在胸中。”这里所暗示和照应前文的一个文艺思想是

A、胸有成竹

B、尺幅万里

C、心手相应

D、庖丁解牛

答案:A

第5题 《谏逐客书》铺陈秦王所喜好的珍宝、美色、音乐,是为了

A、批评秦王声色误国

B、宣扬秦国强大富足

C、美化秦王以增强其接受劝谏的可能性

D、阐发重物轻人不能统一天下的道理

答案:D

第6题 韩愈《答李翊书》一文的主旨是

A、赞扬李翊好学上进

B、反对骈俪文风

C、强调道是为文的根本

D、阐述“无望其速成”的道理

答案:C

第7题 李斯《谏逐客书》一文的中心论点是

A、驱逐客卿是错误的

B、驱逐客卿必将造成秦国的危亡

C、秦国依赖客卿才强大起来

D、重物轻人不是统一天下的正确方略

答案:A

第8题 《答李翊书》中采用“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的比喻,是为了说明

A、为文立言要“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

B、为文立言要“惟陈言之务去”

C、为文立言要“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

D、为文立言要以思想修养为本

答案:D

第9题 《张中丞传后叙》一文中表现许远性格的方式是

A、在驳斥谬论中补叙事迹

B、在夹叙夹议中抒情赞美

C、抓住动人轶事进行补叙

D、抓住典型细节进行描写

答案:A

第10题 体现《始得西山宴游记》全文记叙线索的两个字是

A、“惴栗”

B、“始得”

C、“宴游”

D、“特立”

答案:B

多项选择题

第11题 李斯《谏逐客书》的说服力来之于

A、论点始终紧扣秦王急于统一天下的心理

B、反复对比论证利害得失鲜明

C、正言直谏,敢于批评秦王耽于声色

D、论据充分,事实胜于雄辩

E、语言铺陈排比,文章气势充沛

答案:A|B|D|E

第12题 《张中丞传后叙》的主要内容有

A、为许远辨诬

B、在辩诬中补叙许远的英雄事迹

C、补叙张巡的英雄事迹

D、补叙南霁云的英雄事迹

E、颂扬张、许“守一城、捍天下”的功勋

答案:A|B|C|D|E

第13题 见之于《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中的成语有

A、井底之蛙

B、兔起鹘落

C、庖丁解牛

D、胸有成竹

E、心手相应

答案:B|C|D|E

第14题 下列文学观点,属于韩愈在《答李翊书》中提出来的有

A、文以载道

B、无望速成

C、辞必己出

D、陈言务去

E、气盛言宜

答案:B|D|E

第15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所运用的主要表现方法有

A、铺垫

B、暗示

C、反语

D、侧写

E、象征

答案:A|D

判断题

第16题 《谏逐客书》中,李斯反复采用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正面论述强调纳客之利,反面推理突出逐客之害,利害并举,两相对照,是非分明,产生了无可辩驳的说服力量。

答案:正确

第17题 《答李翊书》属于书信体议论文,是阐述中唐古文运动理论的重要作品。文章主要阐述了为人与为文、立行与立言之间的关系。作者以自己学文的亲身经验,阐明了道德修养对治学、为文的重要意义。

答案:正确

第18题 《张中丞传后叙》不是要给张巡等人重新立传,也不是在写《张巡传》的读后感。韩愈沿用了《史记》传后论笔法,就有关《张巡传》的内容发表议论并补充以自己搜集的史料,形成了本文议论、叙事并重的写作特点。

答案:正确

第19题 《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首篇,起着开宗明义的作用。它写于作者初贬永州之时,文中用清新峭拔的文笔描绘了西山的景物,寄寓了作者政治上遭受迫害的激愤之情。

答案:错误

第20题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从文与可的画论落笔,阐发了“胸有成竹”和“尺幅万里”的创作思想,展示了艺术创作由观察到构思再到表达的基本过程,高度肯定了文与可的艺术理论和创作实践。

答案:错误

 

第二篇:20xx03学期大学语文作业4

201203学期大学语文作业4

单项选择题

第1题 鲁迅在写《灯下漫笔》这篇文章时,认为当时中国正处在

A、人民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

B、人民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C、人民想做主人而不得的时代

D、人民暂时做稳了主人的时代

答案:A

第2题 胡适在《追悼志摩》中说梁启超所"看透"的志摩的追求是

A、良心之安顿

B、人格之确立

C、灵魂之救度

D、梦想的神圣境界

答案:D

第3题 《论气节》阐释了"气"与"节"的内涵,下列不是文中所言“气”的特点的一项是

A、敢作敢为

B、集体行动

C、有所不为

D、积极战斗

答案:C

第4题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中,谈到“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是由于在知上有欠缺”,并罗列了三种人,其中没有谈到的是

A、有些人根本不知

B、有些人知得不正确

C、有些人知得不清楚

D、有些人知得不周全

答案:C

第5题 在《爱尔克的灯光》中,“爱尔克的灯光”的象征意义是

A、封建家庭和礼教的没落和崩溃

B、美好希望的破灭和生活的悲剧

C、对旧家庭的憎恶和对财富的鄙弃

D、对新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B

第6题 鲁迅的《灯下漫笔》中多有“古人的良法美意”、“自然就‘皇恩浩荡’了”、“就叫作天下太平”、“人们便要心悦诚服”等用语,运用的表现手法是

A、讽刺

B、反语

C、暗示

D、象征

答案:B

第7题 在《追悼志摩》中,胡适用志摩“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的诗句比喻

A、志摩生命的短暂

B、志摩为人的可爱

C、志摩的理想

D、志摩的信心

答案:B

第8题 在《论气节》中,用来论述“节是有所不为,是消极的”这一观点的事例是

A、东汉末年党锢之祸

B、宋朝太学生罢免奸臣

C、明朝东林党攻击宦官

D、陶渊明躬耕农田

答案:D

第9题 在朱光潜《文学的趣味》中,谈到造成人们文学趣味分歧的重要因素不包括

A、资秉性情

B、世风时尚

C、身世经历

D、传统习尚

答案:B

第10题 在《爱尔克的灯光》中,作者关于人生道路的思索的主要触发物是

A、故居的大门

B、爱尔克的灯光

C、亡姐的悲剧

D、“长宜子孙”四个字

答案:D

多项选择题

第11题 下列《灯下漫笔》中的句子,采用反语修辞法的有

A、这一种循环,也就是“先儒”之所谓“一治一乱”

B、打死别人的奴隶,赔一头牛,则人们便要心悦诚服,恭颂太平的盛世

C、“复古家”尽可不必悲观。太平的景象还在:常有兵燹,常有水旱

D、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于是便“万姓胪欢”了 E、那些作乱人物,从后日的“臣民”看来,是给“主子”清道辟路的

答案:B|C|D

第12题 《论气节》阐释了“气”与“节”的内涵,认为“节”的特点有

A、节是有所不为

B、不愿与在朝的人合作

C、节是有气节,是积极的

D、节是消极的、静止不变的

E、做人应该有高风亮节

答案:A|B|D

第13题 胡适《追悼志摩》的主要内容有

A、抒写对志摩遇难的悲痛心情

B、追述与志摩多年的亲密交往

C、为志摩遭受的不公正指责辩解

D、赞佩志摩在苦痛中坚持理想、继续歌唱的精神

E、颂扬志摩追求“美与爱与自由”的人生观

答案:A|C|D|E

第14题 朱光潜《文学的趣味》谈到“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是由于在知上有欠缺”,其罗列的三种人是

A、有些人根本不知

B、有些人知得不正确

C、有些人知得不清楚

D、有些人知得不周全

E、有些人知得不客观

答案:A|B|D

第15题 贯串《爱尔克的灯光》全文的象征性灯光有

A、故居大门内亮起的“一线微光”

B、哈立希岛上姐姐爱尔克的灯光

C、照亮船只海上航行路线的灯塔

D、指引作者走了十八年的“心灵的灯”

E、指引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灯光

答案:A|B|D

判断题

第16题 胡适在《追悼志摩》中紧扣爱、自由与美等关键词,强调徐志摩的爱是一种真实的爱,体现为对自由的执着追求。爱、自由和美构成了徐志摩精神世界的核心,并成为徐志摩追求自己理想和自由的生活的动力。

答案:正确

第17题 朱光潜认为趣味既传达着个人评判水准的高低,也是文学创作风格的表达。资禀性情、身世经历和传统习尚是影响一个人趣味高低及倾向的三个重要因素。这些因素既可以成为促进个体不断提

高自己文学趣味的重要动力,也可以成为个体趣味偏见形成的原因。

答案:正确

第18题 鲁迅在《灯下漫笔》的第一部分侧重从民族文化的角度,对当时中国的现状进行振聋发聩的揭露,指出“所谓中国的文明者,其实不过是安排给阔人享用的人肉的筵宴。所谓中国者,其实不过是安排人肉的筵宴的厨房。”

答案:错误

第19题 《追悼志摩》一文中大量引用徐志摩的诗句来抒情表意,将对徐志摩的为人和为文的论述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诗文互证,人文统一。

答案:正确

第20题 朱自清认为传统的气节观是以代表统治阶级利益的“礼”为道德标准的,他提倡新时代的知识分子应该以“正义感”为新的道德标准,树立以“节”为主的新的气节观。

答案:错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