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的逻辑 读后感 徐雁

《课程的逻辑》读后感

《课程的逻辑》封面有一段文字:“课程改革的过程充满新旧观念的碰撞,引发着多元声音的交响,这是好事,因为正是这种碰撞和交响,才能给我国基础教育学校的课程与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和希望。”对于课程改革来说,新旧观念的碰撞才能引发人们更深入的思考,从而促进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在看这本书的时候,也无不引发着我的思考,因为我自己就是在传统教学下培养出来的,虽然经常听到别人说传统课堂毒害着孩子的创造力,当然这也意味着自己就是被毒害的一代,但是,看到现在自己,我并不觉得自己就是失败的,只能遗憾的是,在自己上学那会,“271课堂”还没有来到云南,如果来到的话,我想我的人生肯定会发生一些不一样的变化。

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运动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而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以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等的能力。这就涉及到几个方面的创新和改革。

学生获取知识方式的创新

学生获取知识的方式已经不再是原有的灌输式的知识学习,而是要让学生学会回归生活,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所谓回归生活,就是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跟已有的生活经验相联系。这就要求了课程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尊重学生的个体自由发展,只有这样,课程就不再是单一的,理论化的,而是拥有了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

深刻的教育来自学生自己深刻的体验。只有知识与学生的经验相结合,学生才会感受到知识学习的意义。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互相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现。对于教学而言,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意味着平等对话,意味着合作性意义建构,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主体性的凸显、个性的表现、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进学习;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地位,是共同学习、互动的过程。在教学方法、手段和学习方式上应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从学生如何学好的角度出发制定教学策略,灵活选用教学方式、方法,用新型的教学观,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构建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趣味性的学生自主活动,让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与合作学习相结合,使每位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给他们创设实践的时间和空间。

我们学校的教学模式正符合了新课程改革之下学生建构知识的特点。课堂注重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与探究。小组讨论,展示与评价,正是一种师生,生生间的对话,一种智慧的交流与碰撞。学生和老师在课堂中是平等的,老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老师只是起着引导的作用,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按照书里的一句话来说就是课程政策从“集权”到“放权”的转型;课程规范从“传递中心教学”到“探究中心教学”的转型。

课程主要是聚焦人类的文化和智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即为学生的文化和智力发展奠基。英语作为一门学科,拥有自己独特的学科特色,语言就是一门工具,学习语言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国外文化,与世界交流,认

识外面的世界。应该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交流,去尝试。同时也可以补充一定的课外连接,让其与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形成碰撞,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外国文化。

 

第二篇:《大学的逻辑》读后感

《大学的逻辑》这本书是围绕北京大学教师人事制度改革,根据作者的部分专题讲座、《21世纪经济报道》长篇专访编写而成。方案是在20xx年寒假的例行会议上提出的,20xx年5月正式对外公布。改革的目的直指“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改革的措施符合北大作为研究型大学的特点,具有鲜明的北大特色。作者认为,大学是为人类创造知识,传授知识,传承人类文明,推动社会进步的场所。而大学里创造知识的主体是教师,因此大学的教师队伍必须是由真正对研究和教学有特殊偏好,最具有使命感、责任心和创造力,最能作出原创性研究成果的学者组成。基于大学的这种内在逻辑,为了实现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北大将教师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改革的突破口。

可见,在作者看来大学的理念是创造知识、传授知识,大学的逻辑、改革的措施等都是以此为起点。而高校培养人才,也是通过大学中创造出的知识和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来实现的。 我认为,北大教师人事制度改革的具体举措不适用于所有大学,但大学的理念、逻辑是普适性的,是每一所大学——不论是研究型、教学型、教学研究型——都应该牢记在心,并作为制定本校改革方案的逻辑起点的。

各级各类高校的根本任务都是人才培养,只是不同层次的大学所要培养的人才规格不一样。就武铁职院来说,属于高职高专类学校,培养的应该是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这就对学院整体教学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双师型”(既是教师,又是工程师、会计师等)教师队伍建设是提升教学水平的关键。我院今后的发展也应该是以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作为改革的突破口,要求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此外,还应重视科研工作,将轨道交通行业最前沿的知识、技术传授给学生。(例如:武汉铁路局认为学生应早点去实习,因为在校期间没有学到有用的东西。)

我在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就非常迫切地想知道,十多年过去了,现在的状况到底怎么样了?这些改革中波及到的人是走是留? 根据我收集到的资料,改革方案中提到的“非升即走”的淘汰机制并未真正落地,那些没能聘上的教师校方也没办法硬逼着他们走,实际上还是没有打破“铁饭碗”。20xx年,《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接触的多名北大教师认为,“行政本位”仍然是一个未解的问题,一个房管处的人就可以对教授指手画脚。类似的情况在深圳大学也出现过。这说明着这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改革最终软着陆。深大章必功校长表示:国家的教育体制一定时期内不会大变,政府投资规模一定时期内不会大增,稳定压倒一切的政治主旋律一定时期不会改。在这些框框下,任何激进的引发动荡的改革均不可取,大学自治也不可能,只能采取渐进的策略,既不是温吞水,也不做绿林响马。

综上,我认为就书中具体的改革措施而言,对一类以下的大学、教学型为主的大学借鉴意义不大,就更不用提对我院的借鉴意义了。尽管如此,书中流露出的“改革要想成功,必须遵循大学的内在规律和逻辑”的观点是值得每位高等教育从业者深思的。

参考:

1.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2.郑阳鹏,王婧.北京大学:“癸未变法”今何在?[J].中国新闻周刊,2010(11):39-41

3.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大学出版社.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