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朱自清

作者介绍

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童年和少年时期在扬州度过。19xx年从北大毕业后,曾在杭州、扬州、温州等处中学任教。19xx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xx年,出版散文集《背影》。19xx年,随校南迁,任西南联大教授。19xx年回到北平。19xx年病逝,享年51岁。

朱自清有著作27种,共约190万言,包括诗歌、散文、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大多收入19xx年开明书店出版的4卷《朱自清文集》。

全文共8个自然段,大致可分为一个小序四个部分:

小序(第1段)开篇很简洁,直接点明了时间、同游者以及船型。

第一部分(第2——3段)写进入繁华河段前的情景。

第2段写船、写灯,观察细致,白描,笔触非常细腻,体现出“工笔画”的特点。 ? 段末谈到秦淮河在历史上的“艳迹”,这也是文人写游记必要提到的一个特点。

第3段写水、写歌妓、写桥。

? 随着时间的推移,写水的细微变化。

? 写歌妓的生活困顿,为下文相遇打下伏笔。

? 写桥的今昔变化,过去的繁华富丽,现在的破旧黑沉。

第二部分(第4——5段)写灯月交辉,笙歌彻夜的秦淮河,这是文中写景写情最集中的部分。

第4段写秦淮河的夜是薄的,水是绿的,最后写到船夫的态度,“这无可无不可,无论是升的沉的,总之,都比我们高了。”从对船夫(体力者)的“扬”,和对自身(脑力者)的“抑”,可隐约看出当时的一些社会思潮和作者自己的思想倾向。

第5段写秦淮河的闹热与我们的被感染,最后再写到秦淮河的灯是浑的,月是清的,以及灯月里的树木和远处的天际线。

第三部分(第6——7段)写与歌妓一段难解的纠纷和“我”内心的矛盾挣扎。

? 人的欲望:“憧憬着贴耳的妙音”,并且“固执的盼望着,有如饥渴”。

? 道德律的压迫:“接近妓者总算一种不正当的行为”;

“妓是一种不健全的职业,应有哀矜勿喜之心,不应赏玩的去听她们的歌。”

第四部分(第8段)写返回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

? 见:月色冷清清,一只载妓的板船

? 闻:歌妓唱着“青衫的调子”,响亮而圆转

? 感:依恋——寂寞——深悔——不足之感——懊悔——怅惘——幻灭

总 结

1. 朱自清的这些内心挣扎以至于到最后完全改变了他出游的情绪与心境,让他感到幻灭,这是让人有些费解的。有的解释说这是因为朱有“人道主义”思想,因为他同情这些歌妓又无力改变现状,但这种解释有抬高朱,把他圣人化之嫌。在我看来,朱被“道德”压抑得很深,欲解脱而无法、无力解脱,生活在巨大的分裂之中,因此很多时候他心力交瘁,也必然幻灭。这种折磨与折磨带来的深思促使他写作,而这些文章给他带来的名誉,又多少给他一些人生的安慰,如此循环而已。

2. 余光中对朱自清的评论是非常到位的:朱自清是2O年代一位优秀的散文家:他的风格温厚,诚恳,沉静。

? 他的观察颇为精细,宜于静态的描述,可是想象不够充沛,所以写景之文近于工笔,

欠缺开阅吞吐之势。

? 他的节奏慢,调门平,情绪稳,境界是和风细雨,不是苏海韩潮。

 

第二篇:同样的桨声

同样的桨声,不一样的光影

2011102132 罗天

初读文章之后,虽觉两篇散文却有不同之处,却难以整理思路或者提炼精华以化为文字宣之于口,后多读几遍,渐渐有了些体会。

前几遍阅读时,我常觉得两篇散文字数有差异,但是分别读完所需的时间却大致一致,仔细查看之后,发现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比俞平伯先生的要多出三分之一来,为何如此?原因在于他们的行文方式的不同。

朱自清先生写作,具有清晰的写作顺序,从上船开始,先用三大段分别描写了秦淮河的“船、水、桥”,向读者们描绘了秦淮河中的诸多景观,如船的分类:“一是大船;一是小船,就是所谓‘七板子’。大船舱口阔大,可容二三十人??‘七板子’规模虽不及大船,但那淡蓝色的栏杆,空敞的舱,也足系人情思??”以及水的形态,以及“大中桥”的样子,就算没有去过秦淮河,也能从描写中窥得这条名河的孔中外貌,而在这描写之中,朱自清先生又是穿插着一种时间上的顺序,并循着这种顺序,紧接着就描写了秦淮河上的更多细节:,他写道:“??那时处处都是歌声和凄厉的胡琴声,圆润的喉咙,确乎是很少的。但那生涩的,尖脆的调子能使人有少年的,粗率不拘的感觉,也正可快我们的意??”这里正是对秦淮河上嘈杂喧闹景象的一种描绘。接着,他又对各种光影下的景物进行描写,而这光又分为人造的昏黄灯光,与自然的月光;先分别写两种不同光下有特色的景物,如灯光下昏暗看不真切的人,和月光中如情人手臂般的柳树枝,然后写这两种光“竟能并存着,交融着,使月成了缠绵的月,灯射着渺渺的灵辉”给人以美的享受。

景物写完,按照时间顺序,自然而然引出接下来遭遇歌妓的事件,并因而发了一番议论,既表达了作者本人对于秦淮河上歌妓们的部分态度,又同时描写了一番秦淮河上的人们:歌妓、伙计、游客等等??乃至最后作者在船上准备结束秦淮河之行前,对河上景色的眺望之感,以此收尾,整篇文章通顺畅快,并无生涩做作之处,行云流水,自然很快就能读完。而另一篇俞平伯先生的呢?则截然不同。

俞平伯先生的文章,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带有传统中国写作手法的特色。不过仔细观看,却是独具一格,乃是多种写作风格杂糅的产物,其中。我们能够发现,“佩弦”,也就是朱自清先生出场的次数远多于朱自清先生文中的“平伯”,并且,俞平伯先生常常用一种调侃的语气来介绍他这位伙伴,如“但看他太频繁地摇着我的黑纸扇。胖子是这个样怯热的吗?”,又如“至于对榻的那一位先生,自认曾经一度摆脱了纠缠的他,其辨解又在何处?这实在非我所知。”等等,可以说,对于游伴的描写,平伯先生是自始至终,并在文章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而朱自清先生,则要少的多,以至于看他的文章,到了后半部分,才会意识到他的游伴并非可有可无的路人呢!

除此之外,有一些很有意思的段落:“茉莉的香,白兰花的香,脂粉的香,纱衣裳的香??微波泛滥出甜的暗香,随着她们那些船儿荡,随着我们这船儿荡,随着大大小小一切的船儿荡。有的互相笑语,有的默然不响,有的衬着胡琴亮着嗓子唱。一个,三两个,五六七个,比肩坐在船头的两旁,也无非多添些淡薄的影儿葬在我们的心上--太过火了,不至于罢,早消失在我们的眼皮上。谁都是这样急忙忙的打着桨,谁都是这样向灯影的密流里冲着撞;又何况久沉沦的她们,又何况飘泊惯的我们俩。当时浅浅的醉,今朝空空的惆怅;老实说,咱们萍泛的绮思不过如此而已,至多也不过如此而已。你且别讲,你且别想!这无非是梦中的电光,这无非是无明的幻相,这无非是以零星的火种微炎在大欲的根苗上。扮戏的咱们,散了场一个样,然而,上场锣,下场锣,天天忙,人人忙。看!吓!载送女郎的艇子才过去,货郎担的小船不是又来了?一盏小煤油灯,一舱的什物,他也忙得来象手里的摇铃,这样丁冬而郎当。”

这一段最为有趣,为何?因为它朗朗上口,句末的字还有意无意的压着韵,似乎是诗歌,

似乎只是顺口溜,而又轻快明亮,似乎只要打着拍子,就能唱出来一般。而这一段,以及接下来的禅思,与朱自清先生不同,并未设置时间上的顺序,甚至有的地方还需多读几遍以了解真意,故而用时颇多,不过等到领会其中意思时,倒是能让人为之惊喜,仿佛解开了什么谜团终于得到了宝藏一般。按照这个思路,朱自清先生的“宝藏”则仿佛博物馆的藏品,就放在明面儿,等你去细细品味。

总体而言,我更喜欢俞平伯先生的散文,因为他的作品更加跳脱,并不因循导矩,而是在各个地方既有自己的思考,又有对事情戏谑的描写,让人看了忍不住会心一笑。尤其那句“诸君,读者,怎么办?”,放在现在的小说中已并不鲜见,可在当时,应当也是创举。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则规规矩矩,按照时间顺序铺排详写,既然名为“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那么景色便是绝对重点,“船、水、桥、歌妓”挨个写下来,淋漓尽致,栩栩如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