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

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

从教以来,我一直追求的目标是: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 什么样的老师才会深受学生的喜欢呢?对于这个问题,我曾经思考过、提问过,答案是多种多样,如:博学多才、幽默风趣、公平公正、和蔼可亲??而于永正先生在他的新书《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中告诉我们:教师想让学生喜欢,首先要喜欢学生,只有老师喜欢学生,学生才会加倍地喜欢老师。可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于永正通过《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教师》一书,告诉了我们让学生喜欢的诀窍。

诀窍之一:自己先变成孩子

有这样一个经典故事:一位母亲牵着6岁的孩子去商场购物。她原以为孩子会很开心,没想到在商场里孩子却哭哭啼啼,毫无休止。当她蹲下去和孩子一样高的时候,才发现,孩子所看到的都是大人的腿,哪有什么快乐可言?

成人思考问题的方式、观察事物的视角与孩子有很大的区别,这是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的。成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成人之后忘记了自己曾经是个孩子,忘记了孩子的天性,忘记了孩子的生活方式,总是希望孩子按照自己帮他规划好的道路前行。这是导致孩子成长过程中不愉快、甚至出现极端情况的主要原因。每个人的信念,价值观只对本人有效,强迫他人接受是很难的。高明的教师,不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而是设法让自己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会用自己的知识、教养、智慧、德行来影响、陶冶、感染、感化孩子。于永正老师说:“教了47年的书,最终把自己教成了孩子。”这句话的背后,反映了他对教育本质的把握。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在这方面,于永正先生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和示范。于永正认为,

作为一个孩子,不单要学习,还要玩。玩是孩子的天性,儿童的成长需要玩。我们当老师的,一定要为孩子留出玩的时间。于永正自己就非常喜欢玩,所以在带着孩子玩的过程中,常常能玩出新境界,让孩子在其中受益良多。课堂教学在人们的印象中应该是比较严肃的,但于永正让课堂变得既像课堂又不像课堂,一个个幽默的故事,一场场富有情趣的游戏,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之中获得了新知,体悟到了成长。课外的玩就更加有趣了,带领孩子们去钓鱼、钓虾、野炊,和他们一起去参观苹果园、考察皇藏峪、攀登峄山,军营一日、急行军,到农村去拔草、捉虫,到农民家中做客??于永正坚信:一个人亲身经历一些有意义、有情趣的活动,会在记忆里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每一个精彩的活动留给孩子的都是一颗珍珠。当他长大后,岁月的丝线把这些珍珠串起来,就成为人生宝贵的项链。

于永正认为,作为一个老师,在孩子面前不能太像老师。如果太像教师,师生间必有距离。无论在任何地方行走,于永正都要求自己不将手倒背起来。他认为倒背着手站在学生面前,就有树立自己权威、确定自己教师身份的意义在其中;班长在教室里给大家布置大扫除的任务,于永正会非常顶真地询问:“班长,我的任务是什么?”在领了任务之后,会在规定的时间里和同学一道去做,让孩子们感受到老师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课间,他总是尽可能呆在学生中间,和他们说说话,和一些学生扳扳手腕,和他们一起做游戏,经常讲一些故事、笑话给大家听;在演课本剧的时候,于老师总是积极主动地扮演各种角色,和孩子们一起表演,体会文本的内涵??

于永正认为,一个童心未泯的教师,是一个具有好奇心、孩子气的老师,是理解和宽容学生的教师,是想学生之所想、做学生之所做的教师。教师只有拥有一颗童心,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知道孩子真正需要什么。一个真正了解学生的老师,怎能不成为学生喜欢的好

老师?学生的眼睛是摄像机,耳朵是录音机,教师的一言一行将会定格在学生的人格磁带上,并且自动终生播放。每个学生都是心理学家,他们会对教师的所作所为做出评判。只有教师做好了,学生认同教师了、信服教师了,才会仿效教师的做法,才会接纳教师的建议。 诀窍之二:遵循教育的规律

什么是好的教育?其实很简单,就是遵循孩子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教育。孩子的成长有阶段性的特征,每一个阶段身心发育的重点都不相同,我们需要依据这些特点,有的放矢的施加影响,帮助孩子健康发展。教育也有内在的规律,依据这些规律去施教,才能事半功倍。

于永正老师在书中举了这样一个事例:一个孩子在默写时候将“诉”字写错了,把最后一个点给丢了,老师布置他抄写八遍。在抄写的过程中,该生前面4个字是有点的,可后面的四个,点又没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从孩子身心发育的角度看,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让他反复做一件事情,很容易导致注意力的分散,结果劳而无功,还容易留下错误的记忆;从教育的规律看,短时记忆的信息通道容量是5个左右,一个字在书写不超过5遍的情况下,记忆的效果较好,超过了反而起副作用。

于老师对学生写字要求很高,但他的要求不是在一个字写多少遍上,而是书写的正确与否。孩子在学习每一个汉字时,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如果初学时笔顺和字的结构出了问题,后面在要改正就非常困难。于老师认为,楷体是学生写字时最需要借鉴的字体,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每一个的结构特点,给学生讲清楚,让学生写正确。比如“左

右”二字,起笔的一横和一撇,看上去似乎没有什么区别,但从楷体的角度看,两者有明显的不同;比如“帽”字,我是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才明白一直将右上角的“冃”写成了“曰”。我很惭愧,写了几十年的字,现在才发现其实很多字写的并不正确。

朗读,在语文教学中有着特别重要的地位。汉语的音乐性强,汉字是形、音、义的统一体,这就决定了朗读的作用和价值。人们语言能力的提高,很多时候不是靠掌握语言规则,而是靠语感能力,朗读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渠道。朗读是理解文本的主要方式之一,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作为一门艺术,更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光明日报》高级记者樊云芳就是听了齐越广播的《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后感动不已,而立志当新闻工作者的。于永正老师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在自己的教学生涯中花费了大量时间来训练自己,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孩子们就是在于老师的朗读之中,学会了语言,培养了语感,产生了情感,掌握了表达的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于永正老师提醒大家要关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不越位。不能把小学生当成中学生、甚至大学生来教,人为拔高要求,特别是在人文性方面挖掘过深。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把字认好、写好,把词语掌握好,把课文读好,如果教师在课堂上一味深挖,甚至离开文本大量拓展,就越位了。二是要到位。对于小学生而言,分段、概括段落大意是需要的,但最重要的阅读能力是品味能力,尤其是词语的品味能力。教孩子学语文,深的东西要“浅出”,浅出才能变成

孩子自己的东西。歌德有句话:会读书的人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纸面上的文字,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后。这种力透纸背的能力就是品味能力。

诀窍之三:要时刻以身示范

教育的第一个名字叫“影响”。大德无形,大教无痕。影响,在小学阶段尤为显著。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汉代的班固也曾说:“教者何谓也?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都强调了教师以身示范在教育中的作用。大量的教育实践反复证明了这样一个道理:只有当教师(包括家长)的言行一致时,教育的效果最大。所以有教育家说,只有人格可以影响人格的发展与形成,只有性格才能铸造性格。

于永正老师在教育过程中,处处以身示范,充分发挥着榜样的影响力。他无论何时何地,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总是将自己装扮的整整齐齐,在穿戴上一点也不随意;他无论是在黑板上板书还是给学生批改作业,字迹都工整认真,不敢有丝毫的潦草;他要求学生写作文,自己一定也跟着写下水作文,再“下水”中体悟写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给学生及时的指导和帮助;他犯了错误一定会当着学生的面承认,不掩饰不支吾;他和孩子一起活动,相关的工作一视同仁,大家一起来做,行动上不敢落后,而不仅仅是做一个指挥者;他备课认真仔细,一个字的书写,一段话的朗读,都反复推敲;他每天认真阅读报刊杂志,以便了解最新的社会动态,可以和学生进行互动和交

流??当师生融为一体时,教育真的是一种幸福,教育真的会变得简单、轻松而有效。

学生喜欢多才多艺的老师,老师的爱好越多,赢得学生的尊重也多。于永正老师对此有深刻的认识。除了自己的语文本行之外,他还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如音乐、美术、书法、戏剧,等等,并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之中。在于老师的课堂上,时不时就会有一段字正腔圆、有板有眼的京剧,让孩子们大饱耳福。于老师的书法、朗读等,更是孩子们模仿的对象,通过一天天的积累,不知不觉的就厚实了孩子们的精神底色。

我很喜欢于永正老师的这句话:“教室有没有文化主要不在于教师的职称、职位,而在于教师有没有生动的个性、感人的故事在学校里流传。”当你的学生将你的感人故事在校园里、在互联网上传诵的时候,你已经成为一名受学生喜欢的老师啦!

 

第二篇:如何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如何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

李晓萌

开学注册的第一天,当我看到有55个男生时,心里就知道有困难了,尤其是唯一的一个女生被吓哭了,强烈要求转班时,我知道这一次又将面临新的挑战。军训开始的第一天晚上,我上晚修,觉得局面比较混乱,非常大的嗓音也压不住学生的聊天声,我开始很严肃,他们又觉的老师在开玩笑。后来我生气了,提出了我的要求,只有二点:纪律;学习。没想到第二天,大约有七、八个学生找到我说要求转班,因为他们不是来学习的,也不可能学好习,因为他们在初中就每门考试不超过20分,没有基础,不可能达到我的要求;第三天又有大约五、六个同学来找我,同样要求转班,说没有女生没意思,哪怕有两个也行,让我向学校提意见。第四天,我去食堂检查学生,发现梁灿添同学横跨在长凳上,正在吩咐同学为他办事,我走过去问他做什么,他满不在乎地说:等别人帮他打饭。我批评他,结果他很生气说那是他有本事。为了这件事我在当天晚上开了一个班会,觉得班里充斥邪风,很多同学很崇拜他,认为这才是人生存之道。到后来我才知道因为我批评了他,当天晚上他怀恨在心挨个宿舍倡议,联名要求学校换掉班主任。开学第一周,大多数同学们对校纪校规没意识,尤其表现在交通违纪上,第一周校风就成为全校最差的。老师上课也反映压不住阵,总是闹哄哄,我知道即将开始一场艰苦的持久战,只是看最后的胜利者属于谁。

一、 寻找正义化身

我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寻大约10人左右的既善良又正义的同学,打开局面。目标是

1、能说会道型:主持大局

2、霸气逼人型:压邪扶正

3、埋头苦干型:汇报纪录

找到我认为合适的人后,开始和他们建立感情,措施是

1、寻找话题沟通,通过各种渠道聊天

2、经常组织活动,借此和他们多交流

3、每周集会一次

大约一个月左右,我的核心力量就产生了,上学期有些值周班都知道的刘波

事件,就是因为他在初中是问题少年,结交一些朋友,高中后因为成为核心人物,所以一些人报复他,就在校门口登他的名。核心力量的产生使老师的工作走向了一个新的台阶,他们让我很感动,有些同学晚上睡不着觉,想办法如何管理班级,有些同学作为老师的助手,对有思想波动的同学做工作,还有一些同学纪录每天发生的情况,然后给我写纸条。如果不是他们,我们班肯定会出现恶性群殴事件(因为他们中有的是因为打架不能在本地读书才来到我们学校的,还有的初中就是别人的打手等等问题少年)或流失学生,(有的一早就不想读书了,后来在同学的帮助下,找到了学习的乐趣)。后来这个核心队伍越来越强大,在一个月前,我的班干部会议上,已经发展到了24个人,其中梁灿添同学也是其中一员,他的转变60%归功于同学。他接受了我,也预示着部分表现较差同学接受我。

二、 营造学习风气

我认为学风带动班风,班风影响学风,所以我大力气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开学初两个月每天中午、下午放学我都要留下作业不好、测验不好的学生,找老师辅导。这里感谢冷晗、李小平、邓韶梅、马雪兰等老师,他们都牺牲后课余时间辅导我们班的同学,每次的辅导胜过班主任讲很多大道理,他们虽然也和我呕过气,觉得老师这样做不值的,但他们明白老师是重视他们的,为了他们有更好的前途,时间长了,班干部自己组织,觉得天经地义,从而带动了班级风气,也慢慢好转起来。同学们在良好的班级中学习、生活,当任课老师表扬学生上课真好时,他们就会喜欢这个班级,从而喜欢这个老师,还会私下找到我说这是班主任的功劳啊。

三、 创新班级活动

我认为一定要重视学校组织的大型比赛活动,这是我历来做班主任的经验之谈。因为他是一个挈机,增强班级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的时机。我建议如果你认为自己没有这方面的才能,也可以请人,我就曾经请过伦小的体育老师教学生练习武术。每一次的活动结果就会无行中影响了学生,也在朝夕相处中产生更深厚的感情,当然这要付出很多时间,只要你有心,就会成功。当然班级自己搞活动也很重要,机电071的班会课我已经摆脱了只讲常规德育的老套内容,每节课都有新内容,例如时装表演、辩论赛、演讲赛、颁奖礼、唱歌会等,摆脱简单的说教,

创新再创新,你会看到意想不到的结果。很多学生会因为喜欢活动而喜欢你这个老师。

四、 班级文化建设

班级文化建设也非常重要,黑板上、每一处的墙壁上、张贴栏上都可以利用,我在黑板上有表扬栏、批评栏;墙上有警戒线、闪闪星;学习园地;操行考评;比一比等,让学生有好的榜样,同时也明白干坏事在班里是行不通的。善恶美丑分清了,自然觉得老师是公正、公平,信服你同时喜欢你。

当然在工作中,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方法,运用到不同的班级效果也不同,但有一条真理,把教育工作当做一生的目标去追求,你付出了,学生看得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