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作业1_手工艺的复兴读后感

《手工艺的复兴》读后感

近日读了威廉·莫里斯的《手工艺的复兴》一文,他是英国“工艺美术运动”(Art and Craft)的奠基人与领导者,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他提倡复兴手工艺,反对机械化大生产,提出艺术的主体部分应该是实用艺术,以手工艺生产为途径来提高产品的设计水平,建设一个美好的现实世界。

一、 文章中每段的中心句

1. “对各种生活的艺术深感兴趣或是自以为感兴趣的人们,往往会产生一种全面恢复手工艺制造方法的意愿”

2. “我??将上述的思考限定在机器生产与手工艺的对立而造成的对艺术的影响方面。这里所说的艺术是就其广义而言,涵盖了所有考虑美观性的劳动产品。”

3. “在手工艺是怎样消亡的以及为什么会式微等问题上,他们的认识仍是模糊不清的??这一现象的产生,首先源于一般公众对各种手工生产程序与方法的严重无知,而这是我们正在研究的机器系统所造成的一种必然结果。”

4. “让我们看几个平凡而有说服力的实例??我们不了解的是,一件产品是怎样生产出来的??我们丧失了销售的艺术及其应有的对作坊生活的同情”

5. “如果他们在反对(指对现实生活中过度分工所带来的专制性的反对)之中仍然寄予着希望的话,了解这方面(指制造商品的方法)的情况就是必需的??卡尔?马克思在其名著《资本论》中有关生产发展的不同阶段的令人钦佩的描述”

6. “从手工艺到机械化??这种转变从静态的角度看是不利的,而从动态的角度看又是有益的。”

7. “机械化生产的必然结果就是人类劳动所涉及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的功利主义的丑陋:同时,它不啻为一种严重的罪恶以及人类生活的贬黜。”

8. “折衷主义就必然会在今天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这种折衷主义只不过是文明阶层中最懒惰、最怯懦之辈在危难之际的救命稻草??(我们)必

须避免为唯美而去创造美??与当前各种条件相联系的手工艺能够在劳动中创造出美与欢乐??我们??期盼手工艺逐步取代机械化大生产的一天”

9. “(手工艺)将会开创出一个能够平和、周到地对待每个人的现世幸福的欢

乐世界。”

10. “这些精神上的新贵族被迫放弃了对生活中的美与浪漫的浓厚兴趣??我

们终于认识到为获得精神贵族的地位,自己曾付出怎样的代价。”

11. “我们终将会认识到社会的平等性,而一旦人们认识到这一点,将不会容忍

依赖于机械的替代性的生活”

12. “这场旨在实现手工艺复兴的运动??称得上意义显著而又鼓舞人心的。”

二、 感想

1. 只有通过阅读作者原文,才能完整准确地理解别人的思想。

在学习工业设计史的时候,就看到书上对莫里斯和工艺美术运动的评价:崇尚手工艺,反对机械化大生产等等,给我的印象是莫里斯完全认识不到机器生产带来的好处和它作为一种新的生产方式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而且他还一心想着回到中世纪那种老式的生产生活方式中去。

通过这篇文章的阅读,我惊奇地发现,原来自己对莫里斯的认识十分肤浅。他并不是没有认识到机器生产的好处,文中的这句话可以证实:“机械化生产??作为一种已经并且有时仍将为我们创造更理想的生活条件的手段,它又是必不可少的。”可见莫里斯完全认识到这种新生产方式的发展是历史潮流,是不会轻易改变的,而且他也没有天真地回到中世纪,而是认为“手工艺的衰弱与消亡似乎是时代趋势的自然体现??可今天的人们却越来越意识到,自己创造了并且仍在不断创造着怎样丑陋而可怕的东西??而一旦人们认识到这一点,将不会容忍依赖于机械的替代性的生活;简言之,人们将不再像今天这样甘心做机器的奴仆,而是要做它的主人。”也就是说,他所要复兴(在这里复兴一词就不准确了)的手工艺是指建立在人对机器的绝对控制之上的、“新的、改进了手工艺”。

2. 莫里斯的思想对现在仍有相当大的指导意义。

“机械化时代将会自然演化为我们今天所难以想象的越来越不依赖人类劳动的新的机械化阶段,还是其内在的矛盾性将会使其发展为一个新的、改进了手工艺生产时代?”

上面莫里斯对机械化时代的两种发展方向的疑问,在今天看起来仍然具有相当大的现实意义。特别是我们在努力甄别莫里斯寄托在“手工艺”上的真实理想的情况下。在莫里斯的心目中,手工艺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工匠为自己而不是为任何的资本雇佣者而工作,因而他也相应地成为了其工作与时间的支配者”。第二,“与当前各种条件相联系的手工艺能够在劳动中创造出美与欢乐”。这两点也是莫里斯对新的手工艺的期望,其实也是他所向往的设计和生产的理想状态。

与此相对比,他对机器生产的割裂了设计和生产的问题一直很警惕,对由机器生产所带来的人们过分重视物质生产可能会导致的人自身的物化也有所提及,正如他所说:“我不相信机器大生产会发展为机械的无限化,不相信生活会完全沦为对自身的漠视。”而现代社会中人们所表现出的现代病,象美国二战之后出现的“垮掉的一代”,都仿佛在印证莫里斯所说的话。

我们站在历史的角度,在当时的情况下,能够看到机器生产对手工艺以及手工艺所代表的人类对美的追求的挤压,并指出这种压逼可能造成的后果,无疑是十分有远见卓识的。我也十分认同他所说的,“只有人们可以选择其想要的生活,只有人们能够选择放弃世俗的奢华以及卑劣的功利主义、而回归到品味生活的充实所带来的永不令人厌倦的欢乐之时,才能称作一个平等的社会。”

当然,作为现代社会中所成长起来并经过众多思想熏陶的我,特别是考虑到我国文化中所具有的借前人之口抒自己所见的传统,可能对莫里斯的观点做了相当程度的过度阐释。但这的确是我读了这篇文章之后的感想,希望我所了解的莫里斯是个真实的莫里斯。

 

第二篇:美学作业1

旅游美学

旅游管理1101班 尹书华

2011994090129

旅游是人生的一种社会实践,古已有之。中国是旅游古国。很早以前,就有周穆王西游的记载。孔子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虽然用意是追求人格的完善,以自然山水来作比喻和陪衬,但山水之美能使仁智之乐。到了南北朝时代大山水画家宗炳提出了“山水以形媚道,而仁者乐”。圣人能够做到审美与悟道同时并存,从生机活跃的优美的自然山水中传达灵妙的“道”来。虽然讲得很玄妙,但毕竟已承认自然山水的审美作用。宗炳并明确提出“畅神”说,圣人与贤者放情山水,游乐而忘返,它的真正目的何在呢?宗炳说:“余复何为哉?畅神而已!”通过旅行游览,使人稀释烦恼,精神舒畅,得到情感愉悦。在宗炳看来,对山水的审美欣赏绝不能仅仅停留于表层的感官享受,更重要更本质的是进而飞跃到悟获自然之道宇宙之理的最高层次。他给我们勾划出多么明快完美的中国旅游美学图式!

旅游美学作为研究旅游审美活动和审美价值的新兴学科,它运用美学的基本原理,指导人们如何欣赏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揭示其审美特征,通过观赏,进一步了解这个地区和国家的自然风光、文化艺术和民情风俗,加深对人类文明的体验,得到更深的美感享受和审美教育。

中国传统美学讲究真、善、美一致的原则,我认为此是古典美学的精髓,在旅游美学中亟应继承和发扬。真即符合客观规律,真实是美的基础,不真则不美!善是最高目的,功利性,它是美的前提,不善也不美。美则是在真、善的基础上最佳的感性显现。追求真、善、美统一应该说是旅游美学重要特征之一。

在开发旅游资源,建设旅游景观方面,人们不满足大自然的恩赐,依靠物质力量和聪明才智,挖空心思,大力移植人造景观,收得较好的经济实效本无可厚非。但各地微缩景观,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什么世界名胜城,民俗文化村以及沦为宣传封建迷信鬼文化之类所谓景观,随处可见。除了暂时的经济效益以外,更无审美教育可言。随着人们审美层次的提高,不久必将被唾弃!此风不宜提倡!尽善也,未必尽美也!这些杜造的伪景观,不真实,美也就无从谈起。什么美的享受和审美教育岂非全落空了吗?

美好的景物只能在真与善的基础上,以其赏心悦目的形象,诉诸人们的感官,唤起令人愉悦的审美感情。当徐霞客登上莲花峰,目睹黄山万峰起伏、云雾奔腾的迷人景色时,他不禁“狂叫欲舞”起来……这就是黄山给霞客带来的强烈美感。旅游美感使人身临其境,具有全方位投入、立体感的特征,只有旅游能给人从游、观、听、嗅、触等多方面获得美的信息量。不难设想人们置身于舞台布景一样的人造景观中会产生什么激动人心的美感啊! “美丽的城郭,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教师吗”?到大自然中去,面对祖国的美好河山,可以激发起人们的爱国主义热情。今日在长江三峡的崖壁上,尚可看到当年抗日将领的题刻“驱逐倭寇”。祖国锦绣山川,岂容敌蹄蹂躏!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回想半个世纪前,中华大地,烽火连天,狼烟四起,我炎黄子孙为抗击日军入侵,浴血奋战,前仆后继,留下多少可歌可泣的史绩!淞沪决战,宝山喋血,罗店鏖战,四行仓库八百孤军……今天已经很难寻找当年的遗迹了!去浙江南北湖旅游,此处位于杭州湾澉浦附近,正是当年日军登陆点,健忘的人们不肯在此立一块小小的石碑,宁可不惜工本修建子虚乌有的谭仙城!想起苏联卫国

战争后,所有战场遗址都建有高大的纪念碑,无名英雄墓地燃烧的火炬终年不息,鲜花花环常年布满四周,人们永远追思英雄的不朽业绩。可是在我们脚下这块以抗战闻名的土地上,竟然找不到一块纪念碑,一座雕像或者一段说明文字!可惜如此真、善、美的旅游资源被历史尘土湮灭了!

旅游资源的开发和历史文物古迹的保护,都应以真、善、美一致的原则,审慎对待。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里有一个别问题,各地旅游部门的决策者也有一个提高自身美学素养刻不容缓的任务。

“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五千年悠久历史,灿烂的文化艺术,蕴藏着无限深厚的美的景观,正待我们眼睛朝下,深入发掘,综合利用。罗丹有一段名言:“美是到处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不是在叫喊旅游资源贫乏吗?其实,各地区都有许多可以开发和利用的潜在资源,浙江镇海的经验,值得注意,他们耗资千万,已经开发和恢复了许多近代反侵略战争的海防遗迹,让历史告诉未来!不久将建成东南沿海颇有特色的新的旅游胜地。

在风景区发展旅游业,千万不可忘记“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原则,具体地说按照风景美学规律办事,它的核心是保护自然美。要审慎处理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关系。一般说,风景区应以风景的自然美为主,人工美可以充实、丰富和强化自然美,力求做到两者和谐的结合。古代画论对此曾经作过非常精采的阐述:“山之体,石为骨,林木为衣,草为毛发,水为血液,云烟为神采,岚霭为气象,寺观,村落,桥梁为装饰也。”不要为发展旅游,而去炸山填谷,毁林断流,破坏自然景观!众所周知,自然风景的形成,有其漫长的时间过程,一旦破坏,难以补偿。黄山如果没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也就不成其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世界级旅游风景胜地了!

对于各地的旅游饭店建筑来说,要以建筑美学、环境美学和风景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对饭店建筑内外环境设计以及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的审视,特别要妥善处理好建筑与环境的关系。要以人(旅游宾客)为中心,协调自然——人——建筑三者关系,要从旅游者审美心理、思想观念和文化需求出发,尊重人,尊重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进行统一的艺术构思。这里仍然要强调真、善、美相统一的基本美学原则。真,也就是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善,也就是实用性,功利性,引申为经济效益。在实用与经济相结合的前提下,争取将旅游饭店建造得优美舒适,千姿百态,充满迷人的魅力,以吸引中外宾客,远悦近来,宾至如归。当然,从建筑造型、庭园绿化到室内设计,均需精心设计。既要有中国特色和地方色彩,又要有时代精神。饭店建筑和美学问题,也是旅游美学重要的研究范畴。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所以说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和现实,莫过于让旅游者去观赏艺术品。“那人面含鱼的彩陶盆,那古色盎然的青铜器,那琳琅满目的汉代工艺品,那秀骨清丽的北朝雕塑,那笔走龙蛇的晋唐书法,那道不尽说不完的宋元山水画,还有那些著名的诗人作家屈原、陶潜、李白、杜甫、曹雪芹……的想象,它们展示的不正是可以使你直接感触到的这个文明古国的心灵历史么?时代精神的火花在这里凝固、积淀下来,留传和感染着人们的思想、情感、观念、情绪,经常使人一唱三叹,流连不已。”

辉煌的文化艺术是永葆美的魅力的人文景观,中国在此具有巨大的优势。各地旅游部门应充分利用和保护这一大批极其宝贵的旅游资源,让文物古迹直接与游客对话。保持它原有的本色,切忌画蛇添足,整旧如新,以致弄巧成拙!为了更好地向观念介绍各种艺术特色和风格特征,旅游美学工作者有必要对中国绘画、书法、雕塑、建筑、青铜器和陶器等艺术品作深入的研究,充分揭示它的美学特征和时代风格。如被世人赞叹不已,被誉为“世界第八个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为什么如此震撼人心?引人嘱目,它的美学特征和美学价值究竟何在?最主要的是使我们形象地看到了“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气势磅礴,威武雄壮

的时代精神。

秦俑的艺术特色是高度的写实性和人物形象刻画的典型性,达到形神兼备、栩栩如生的艺术效果。这是中国早期雕塑艺术普遍特征,到了西汉,霍去病墓前石雕,风格上转向写意,手法更加洗练。从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到中国古典雕塑艺术最主要的美学特征是纪念性、象征性和装饰性。它不是单纯为了观赏需要而创作,而是为了纪念某一历史人物和事件,纪念某种功绩和勋业的产物。“托物言志”、“寓意于物,”往往通过某种动物去表现人,象征一定的意念。不以如实模仿自然形态为满足,采取装饰手法,美化作品形象,寄托作者自己的审美理想。

心灵美是一切美的核心。也就是善。西方美学家对美即善的说法颇多。古希腊美学家柏拉图宣称:“美、节奏好、和谐,都由于心灵的智慧和善良”。亚里斯多德曾说,“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为它是善”。孔子也曾提倡美与善并举。他说:“尽美矣,也尽善也”。就善而言,它是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行为的道德规范。一个人的思想行为如果符合一定的道德规范,就那善就美,否则就恶就丑。具体的说要爱国、正直、诚实、真诚而热情,不做有辱国格、人格之事,做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这是中国人民传统的美德。也是我们共同的道德规范。

“诚于中而形于外”、“外秀而内美”。旅游工作者是美的使者,故有必要重视自身形象设计。言谈、举止、仪表、仪容、礼节、礼仪和风度等等都要达到美的要求。素有“礼仪之邦”和“衣冠王国”之称的中华民族,历史强调“温文尔雅”、“彬彬有礼”。做到“量体裁衣”、“修短合度”,创造了高度的服饰文明。关于仪表美。这里涉及人的形体美、服饰美与发型美的有机结合。应是比例匀称、发育正常的健康美,而不是追求纹身束胸的病态美。“三分长相,七分打扮”,人的服饰美要求服饰得体,和谐,入时。做到端庄、整洁、大方。不必追求奇装异服,有失仪容。发型要根据职业特点设计,基调是活泼开朗,朝气蓬勃,干净利落。不必追求奇特怪异,披头散发。给人累赘拖沓之感。

语言美的基本要求是,准确精炼,言调悦耳,热情亲切,文明礼貌,若能稍带一点幽默风趣更佳。

谈到风度美,那是更高层次的美学追求。它既反映人的外表,又包含人的内在品质;既表现人的外貌、举止、仪表、仪态,也表现人的思想、精神、学识、修养、性格和气质。所谓风度美也就是人的人格力量之美。是人的外表与内在高度统一的综合表现。我们说某人风度好,决不是仅仅是指他的外表,而是内外结合起来作出评价。大略的说,应该是坚定庄重,高雅大方,潇洒脱俗,不卑不亢。在旅游接待工作中,特别要克服崇洋媚外的心态,给人以质朴美好的印象。

古人云:“人咸知饰其容而不知修其性”,就是说人们往往只注意外表的修饰,而忽视内心修养的自我完善。这确是人们的通病。离开了人的内在美,不论他外表如何漂亮,只能是徒有其表,根本谈不上美。对于旅游接待人员来说,根本不可能做到美的服务和优质文明服务了。

记得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说过:“人的美并不在于外貌、衣服和发式,而在于他的本身,在于他的心,要是人没有内心的美,我常厌恶他漂亮的外表。”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指出:“唯有心灵能使人高贵,自命高贵而没有高贵心灵的人,都象一块淤泥!”“人不是美丽了才可爱,而是可爱了才美丽!”诚哉!斯言。

旅游学的神圣使命是告诉人们如何按照美的规律去开发旅游资源、建设和利用旅游景观,提供美的服务,增添美的魅力,使客人在旅游审美活动中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获取丰富的美的享受,留下美好的印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