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黑天鹅》观后感

电影《黑天鹅》观后感

电影《黑天鹅》是老师布置的观看作品之一。起初,我只是带着完成任务的心理看的。但是,逐渐的,我被电影中曲折复杂的主人公心理的变化所吸引。无论是主角妮那一次又一次的臆想,还是最后黑天鹅欲望与肉体和美丽结合的华丽的舞蹈,都令我印象深刻。妮那从最开始的局促,不安的饰演唯唯诺诺白天鹅,到最后双目变红,酣畅淋漓的在舞台上带着自己想象出的黑色翅膀舞蹈飞翔。经历的不仅是舞台表演力的蜕变,更是心理的成熟。从最开始的总是害怕自己不能被选中而产生的恐惧,到最后遐想为了目的能够杀死莉莉。这之中无数次的幻影,一次又一次的洗刷着妮那的灵魂。背后的小红斑,剪指甲剪破血流不止的拇指,一撕便能撕下来一大片皮的手指,甚至在浴缸自慰时出现的自己的面庞,都暗示着妮那意图突破自己,突破自己懦弱,猜忌的外表,释放自己内心那个奔放、坚强、充满欲望和爱的自我。

从这个影片中,我发现了每个人内心都有另一个自我。发现自我,是一个需要蜕变的过程。要想冲破自己现有的外表,必须要突破自己的一些心理障碍。而这些心理障碍就是自己一直以来形成的一些自我价值观。例如爱情,在高中和初中的时候,老师和家长们总是极力地阻止和反对我们接触爱情的禁果,只是我们中的有些人以此为羞耻,不敢与异性有较多的接触,甚至有接触障碍。但是在大学,我们已经到了能够接触爱情的年龄,我们就应该正确的面对和接受它。可是,有许多同学处于自身生理渴望和心理压制的矛盾,无法正视与异性之间的纯真情感。正如电影中的主人公妮那一样,渴望与导演托马斯发生肉体接触,可碍于自己的母亲对自己思想上的禁锢,竟然出现了与同性莉莉间的性幻想。我们这个年龄的大学生只有正视自己的情感需求,才能正确的引导自己,才能防止病态心理,甚至这种心理导致的犯罪发生。

对于发掘自我,其实影片中也给出了很好的实例。妮那正是通过一次次的蜕变,才最终发觉除了那个隐藏在自己内心深处的坚强勇敢的白天鹅。其实,正处于发展阶段的我们也存在着类似问题。如何发现自己内心深处固有的优点?事实上,我们在发展中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就是我们蜕变的时候。当我们解决了困难,就像是金蝉脱壳一般褪去了过去的自己。这样一次次地褪去不好的习惯,不好的自我,最后那个成功,布满优点的自己就会显现。因此,我们发掘自我的过程,就是在挑战中战胜困难的过程。

临床医学(五年制)1308班 程潮江 2201130801

 

第二篇:浅探电影《黑天鹅》中的“完美”

龙源期刊网 .cn

浅探电影《黑天鹅》中的“完美”

作者:张新

来源:《现代交际》20xx年第08期

[摘要]完美,大概对于一个舞者甚至演员来说,真的是一桩无上的追求。无数的舞者、演员,将其毕生的心血全部奉献给他挚爱的舞台,最终追寻的便是“完美”二字。古往今来,又有多少人为了“完美”二字疯狂、着迷,甚至是陷入其中无法自拔?

[关键词]完美 黑天鹅 妮娜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072-01 《黑天鹅》是一部令人压抑的电影,它的暴力血腥贯穿影片始终,无时无刻不在挑战着观众的心理承受力。它又是一部唯美而又纯净的电影,浓厚的血腥味在高雅的芭蕾舞和雪白的舞衣映衬下,又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一、“完美”的开始

人类是一群可怕的动物,这种可怕在于“两面性”。每个人都有其表面广为人知的美好和心底不为人知的阴暗。影片的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基正是利用了人类这一特殊性切入主题的。娜塔莉?波特曼所饰演的妮娜,最初是一只循规蹈矩、怯弱纯净的“白天鹅”。当妮娜被托马斯在办公室强吻之后,从其办公室出来,有一个镜头是她盘膝坐在角落里,剧中有多次交代她孤单无助地靠在或蜷缩在墙角里。导演正是通过运用角落压抑的空间感,来展现妮娜是一个怯弱的女孩。另一个表现其性格的意象,则是她总是高高束起的发髻。发髻,一方面是芭蕾舞演员身份的象征,而另一方面则代表了“白天鹅”高贵且不可侵犯的贞洁。“白天鹅”既是妮娜现实生活的一贯常态,也是她无法摆脱、突破自我的桎梏。

所谓天鹅,在美学当中是一个很奇妙的象征物。它一方面是高贵、纯洁的代表,而在另一方面却是情欲与性感的代言。在古希腊文学中,有这样一则故事,说的是:“众神之神宙斯,为斯巴达王廷达瑞俄斯之妻丽达的美貌所倾倒,于是摇身变成天鹅,与其野合……”这大概是最为古老的变形记吧!剧中对这一象征,也有着相应的阐述。在宴会大厅里,耸立着一尊雕塑:它人神合一,有着人形般赤裸的身躯,看不清五官的惨白面庞,而本应下垂的双臂,则化作一双羽翼丰满的翅膀。它怪异的样貌,吸引着仍还是白天鹅的妮娜,一步步向其逼近——这大概便是蜕变的苦:想要自由翱翔,就必须除去双臂受难。蝴蝶的破茧而出,需要一个漫长而又痛苦的过程,人类蜕变,也不会例外。

二、“完美”的蜕变

当妮娜由白天鹅蜕变成黑天鹅的时候,便完成了对另一个自我的找寻,也使自己走上了一条疯魔化的不归路。

龙源期刊网 .cn

妮娜的内心,自始至终都隐藏着一只“黑天鹅”,最明显的彰显之处,依然是她的发髻:在她去办公室恳求托马斯再给她多一次机会,被其强吻的一节中,原本梳的很高的发髻(“白天鹅”的象征)松散开来,此时的妮娜虽然仍还像犯了错的小姑娘祈求老师原谅般懦弱,但她却在被托马斯强吻的时候狠咬其一口,这正是她另一自我邪恶面的爆发;在不久之后的一次舞蹈练习中,妮娜又再一次松散了“束缚”她的发髻: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在她内心深处,隐藏着一个急待释放、渴望自由的“黑天鹅”。

三、“完美”的分裂

对于妮娜来说,其身上偶然出现的抓痕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令人心悸的抓痕,并不是观众最初认为的伤痛病患,也不是妮娜为了摆脱紧张而故意抓出的真正伤痕,而这些其实是妮娜自己“臆想”出来的结果,也是“黑天鹅”——另一个自己——喷薄欲出的渠道。当本片刚一开始时,她的肩膀处第一次出现伤痕,她不以为意;而此后她的脚趾也开始出现血迹;在托马斯宣布由她来出演《天鹅湖》的那场晚宴上,她躲在洗手间里残忍地撕下自己的手皮……她心中潜在的“黑天鹅”在慢慢地酝酿、觉醒、迸发!直到正式首演前,她的肩膀旧患处不仅渗出斑斑血迹,还竟然长出一根根倒刺,随即她的双眼也变得血红:一只充满欲望、充满挣扎、追求快感的“黑天鹅”就这样诞生了。

人们大概就是不能忍受有两个自我的存在,所以才不断地寻求完美吧?因为只有“完美”这个世上并不存在的境界,才能使人们勇于撕下厚重的表皮,直指脆弱的本我吧?

在首演的那天晚上,妮娜竭尽所能地扮演着白天鹅,又千方百计地杀死“黑天鹅”——另一个自己。当她意识到,那把玻璃碎片是插入到了自己体内的时候,特写镜头将她瞬间的表情,无限拓展、放大到充满整个荧屏:惊惶、悲戚、坚忍、绝望……娜塔莉?波特曼绝对可以凭借这一连串的表情,而获得第8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演员的称号。她将一个追求完美的舞者,从一开始的懦弱悲观到成为“黑天鹅”后的自信成熟,再到扎伤自己后的惊讶与绝望,一齐凝聚在这细腻而又短暂的几个表情中,让人看后,平添几分不忍,几分怜惜。

造成妮娜人格分裂的原因,或许就是因为其追求完美的那份执著。在片中从头至尾,有很多处都曾表现过,妮娜想要追求完美的决心。因为追求完美,妮娜不懂得释放自己;因为追求完美,妮娜太在意这个角色;因为追求完美,妮娜最终人格分裂……

虽然完美是一个美好的遐想,但是崇尚完美的人们,依然在苦苦追寻。因为完美,找寻出另一个自己;因为完美,令自己陶醉其中、无法自拔;也因为完美,让自己的心灵进行一次审判与救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