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教学反思

《秋游》教学反思

《秋游》是一篇情景交融的散文。全文生动地描绘了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去郊游的情景。文中抓住秋天里天空、白云、稻子、高粱、棉花等形态和色彩上的特点,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气的秋景图,表达了孩子们沉浸在大自然中的欢乐心情。

我和学生一起学习了《秋游》一课,主要有两点感悟:

一、重视朗读,引导看图、想象,读中感悟。

低年级的阅读教学要将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达到以读激情,以读悟情,以读代讲的教学目的。

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绘形绘色地描写出了秋天的特点,为帮助学生体会秋天的美丽。我先让学生观察图画,具体感受秋天的天空美在颜色是“蓝蓝的”,美在“一望无边”,美在白云的形态变幻;秋天的田野美在色彩斑阑。在学生有了具体感受之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天上的白云有时像什么?有时像什么?”孩子们想象力丰富,畅所欲言。“稻子黄了,黄得怎么样?高粱红了,红得怎么样?棉花白了,白得怎么样?”我着力引导学生在头脑中勾勒具体的画面,培养语感。当学生把白云的变幻,田野的五彩斑阑描述得很美时,我创设了一个语言情境:“小朋友说得可真美呀!谁来把这美景读出来?”当一名学生朗读时,其他学生闭上眼睛听,进入课文的意境中。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虽然,我创设了朗读情境,采取了激励措施,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使学生真心投入,真情流露。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对朗读的技巧领会不到位。这时,教师及时采取教师范读和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读等其形式的去引导学生,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方法,再练习朗读。学生逐步知道该怎么去有感情地朗读了。

二、重视阅读教学中对对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教学要切实地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根据新课程理念,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我紧扣“开心”一词,让学生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再通过让学生想象:如果我们在草地上会怎么样?训练用“有的??有的??有的??”练习说话,来唤起孩子们的生活经验。当学生通过有关的语句感受到了同学们的欢快心情时,我引导学生转变角色,以小主人公的身份走入课文,融入课文,

鼓励他们学着文中的孩子向着蓝天亮开嗓子,有的孩子喊:“这真是一个美丽的丰收季节。秋天真美啊!”有的孩子喊:“秋天的田野多美呀!”学生完全被感染了,“开心”在课堂上空飘荡着。这时,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着课文,在读体会、感悟,表达这种心情。在指导学生朗读时,我们不但要让孩子们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重视在学习过程中观察、联想、发现和创造等多种能力的培养,更要引导他们读得有滋有味,真切地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并用自己的语言、想象、朗读把这种语言文字的感情表达出来。

 

第二篇:《我的秋游方案》一课教学反思

让数学教学生活化

—《我的秋游方案》一课教学反思

园南小学 卢秋萍

一、教学背景:

新《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要重视从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这就要求我们的数学教学就应该联系生活、贴近生活,让学生熟知、亲近的生活数学走进他们的视野,进入课堂,使之产生亲近感,变得具体、生动,使学生主动地动手、动口、动脑,探索知识的形成,获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发展求异思维,培养探索与创新的精神。为此,教师要找准每一节内容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切合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所以在这堂课的设计中,我选择学生熟悉而且感兴趣的秋游活动来设计情景,诱发学生学习解决现实问题的欲望,从条件、信息中选出需要的条件、信息,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体验问题成功与快乐。

二、教学片段:

片段A:

师:同学们,我们四、五年段准备去湖里公园秋游。这次秋游,每位同学最多只能带50元,老师请你们自己来设计一份秋游方案。

(教师板书课题:我的秋游方案)

师:那么,你需要考虑些什么问题?

生1:需要知道湖里公园的门票是多少钱?

生2:老师,我去过湖里公园,湖里公园有一个儿童乐园,里面有许多精彩的游艺活动。所以考虑花在游艺活动上的费用。

生3:我觉得还应当考虑来回的车费,总不能走着去吧。

生4:还需要考虑买食物花了多少钱?

师:同学们,你们考虑得真周到,根据你们说的,这次秋游活动,我们应需知道湖里公园的门票费、车费、午餐费和游艺活动的费用。

教学反思:

新颁布的《国家新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件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因此,在教学中,我选择学生最熟悉且最感兴趣的秋游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密结合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合理组织教材,培养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意识,注重实践活动,提供实践时空,切实提高实践实效,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创设生活情景,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片段B:

师:现在,首先我们来解决去湖里公园的车费。据了解中运公司的租车收费情况是这样的。

(教师电脑中出示三种车并标示出各种车的租金及可乘车人数:

① 租用中运公司大巴,每辆车来回的租车费用是240元,每车可乘80人, ②租用中运公司中巴,每辆车来回的租车费用是175元,每车可乘50人,

③租用中运公司小巴,每辆车来回的租车费用是100元,每车可乘25人。) 师:我们四、五年段一共280人去秋游,应怎样租车好?请四人小组讨论一种合理的租车方案。

(学生开始讨论。)

师:你们小组觉得选择什么样的租车方案好?

生1:我们小组觉得租4辆中巴,再租一辆大巴好。

师:这样租车,人装得下吗,送得去吗?

生1:可以。因为,4辆中巴可乘坐200人,再加上一辆大巴乘坐80人,刚好够坐。

师:一共要花多少元?怎样计算?

生1:175×4=700(元),700+240=940(元)(学生讲,教师板书) 生2:我们小组觉得租3辆大巴和一辆中巴最好?

师:为什么?

生2:因为租1辆大巴需240元,租3辆大巴花了720元,再加上租1辆中巴175元,一共花了895元,而且,还可以把全部的同学送走。

生3:我们小组准备租1辆大巴,2辆中巴和4辆小巴。

师:那么,你们小组计算需花多少钱?

生3:240+175×2+100×4=990(元)

生4:我们小组讨论后,觉得应租6辆中巴。

师:那么,你们小组计算需花多少钱?

生4:175×6=1050元。

师:同学们给我那么的建议,你们想想看,这四种租车方案,你们觉得哪一种更好?

生:第二种。因为这种租车方案费用最便宜。

师:既然大家都一致通过第二种租车方案,那么,老师就接受你们的意见,采用这一种租车方案吧。你们已学过估算的方法,能不能用估算的方法帮助老师算一算,我们每个同学应交多少元的车费?

生:我们平均每人大约应交3元。

师:怎样算?

生: 895÷280≈3元

教学反思:

数学学习材料的呈现方式应该多样化、丰富多彩、切合学生生活实际;内容应该有利于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因此,在教学“计算车费”这一环节时,通过小组讨论,探寻解决问题的办法,得出不同的解法,通过学生辨析、筛选出简捷、最佳的解法,从而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效地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片段C:

师:车费问题解决了,交3元。想想看,我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生:门票费、午餐费和游艺活动的费用。

师:剩下的这些问题就留给你们自己解决了。等一下,你们打开电脑中桌面上“秋游”文件,里面就藏了很多信息是你们需要的,打开以后,把你们需要的信息摘录下来并填在“秋游”方案表里面,但是,注意你们只有50元钱,请你们从中选择所需要的信息并填写秋游方案表。

这次秋游,你们只有50元。在设计过程中,如果有什么问题,你可以与同学自己讨论,也可以举手。好,现在开始,抓紧时间。

学生自行设计,老师去巡视,及时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

师:请个别同学上台来展示自己设计的方案。谁来?

生(在展台上出示秋游方案表并介绍):我买儿童票花15元,车费用了3元,我午餐花了20元:买了草莓1斤6元,牛奶1罐8元,三明治1个5元,雪糕1条1元,到游艺活动区,我玩了1次开心火车用了4元,划船1次花了6元,还玩了1次电动汽车花了2元,一共是50元。

师:你们觉得他的方案好不好?对他的方案有什么建议?

生1:我觉得他买的门票太贵了,我建议他买团体票,因为团体票只要13元,而且上面写只要40人以上就可以了,那么我们四、五年级学生加起来有280人,已经超过很多,所以买团体票可以节省2元。才13元。

生2:我觉得他买雪糕不合适,因为带到湖里公园早融化了。我建议他还是带点别的东西吧。

师:还有谁想上来展示你的方案?

生1:我买团体票花13元,车费用了3元,我午餐花了30元:买苹果1斤3元,可乐1罐2元,桔汁1罐6元,汉堡1个9元,面包1条2元,薯片1包3元,棒棒糖1根1元,奶昔1杯4元,到游艺活动区,我玩了射击1次花了1元,还玩了1次电动汽车花了2元。

生2:你买那么多食物吃得完吗?

生3:我觉得他买那么多食物吃不完,太浪费了。

生1:我可以分给同学吃嘛!

生4:奶昔也是没法带到湖里公园的,我建议他赶紧吃掉它或换掉它。 师:还有谁想上来展示你的方案?

生1:我买团体票花13元,车费用了3元,我午餐买了1罐可乐2元,1盒牛奶8元,1包薯条2元,1根棒棒糖1元,午餐一共花了13元。到游艺活动区,我玩了1次开心火车用了4元,射击1次花了1元,还玩了1次电动汽车花了2元,一共是36元。

生2:他没有买主食,我觉得他吃得饱吗?

生1:我可以吃得饱。

师:如果他觉得吃得饱,那么,他这样设计可以吗?

生:可以。

??

教学反思:

根据学生自身的生活经验与实际需要,设计秋游方案,上台展示,与同学交流,让每个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倾听同伴的意见、相互提建议,相互学习,在合作与交流个性化的秋游方案设计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彼此的不足。在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探讨如何合理地使用50元的秋游资金,无论学生用哪种方法来设计,只要他符合“所有的秋游费用在50元以内”这个要求都给予肯定、表扬,不强求学生使用统一的方法解决同样的问题。学生通过寻求解决方案的途径从而使其情感体验和生活体验在数学学习中得到升华,从而培养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

片段D:

师:那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了一些同学的介绍他设计的方案以后,发现他有一些不合理的地方,那么你们也可以结合他们的设计,然后,再看看你设计的方案有没有哪些地方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请你们进行修改。

(学生进行方案的修改后再请学生再次展示他设计的方案)

??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买东西要节约一些。

生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买东西的时候要事先先算好。

生3: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应该怎样合理安排钱。

生4: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做一件事情应该考虑哪些方面。

生5: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要学会用我们所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生6: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怎样分配好午餐。

生7: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秋游时候,什么东西该带,什么东西不该带。 生8: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觉得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很有用,我应该努力学好数学。

生9: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懂得了不能乱花钱。

??

师:刚才,同学说得都很好,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我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问题,我们要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做事情要学会合理安排。请同学们结合今天的学习,把自己的秋游方案进一步完善。

如果,你觉得自己设计的方案不错,请与同学交流,也可以同老师交流,倾听他们好的建议,使每个同学设计的方案更完善。

(学生交流方案)

教学反思: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是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学生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后有所收获,懂得处理事情应合理安排,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教师把课内、课外紧紧结合起来,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中,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利用儿童身体亲自经历,用心灵亲自感悟所获得的东西,是儿童的直接经验。这直接经验不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且要扩展到情感、生理和性格等领域,是儿童自我拥有的聪明才智。

总之,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教师在数学教学中积极的创造条件,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情景来帮助学生学习,鼓励学生善于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实际生活中尝试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中的联系,即数学来自生活实际,数学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