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教学反思

《新文化运动》教学反思

第二单元的最后一课《新文化运动》做为一节组内公开课已经在组内上完了。回顾本节课教学,有几点值得继续发扬。1、上课之前做了一些准备,编写了《学案》,精选了课堂练习题。2、新授中利用小故事“胡适妙释白话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助于对新知的理解。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了课中的练习,注重学法的指导和规律总结,如记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四提倡四反对”,提示学生抓住四对反义词来加强记忆。又如在“规律总结”环节,引导学生将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概括为“一二三四”,一是一个“标志”;二是两面“旗帜”;三四即三个四,具体指四个代表人物、四个提倡、四个反对。然后找学生到前面黑板板书相关内容,以加强记忆。4、与本单元前几课知识进行紧密结合,使前后知识形成有机的整体,突出了单元的主题。

但是,回顾整堂课教学,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

1、教师对知识的挖掘不深不透。只是拘泥于教材内容,就教材讲教材。教师应该在备课过程中,多方查找相关资料,充实教材内容,使课堂更加充实而丰满,这样在授课过程中也能做到游刃有余,给学生更多的启发,使他们对问题的理解更透彻。

2、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完成填空很顺利,正确率也高,但在合作探究环节讨论问题“如何客观评价新文化运动?”时,并没有真正讨论起来,在回答时只是将教材内容原文叙述而已,可见对此问题的理解不到位。若能够将当时的时代背景展开叙述,再联系代表人物所写的文章阐述的中心内容,效果会更好。

3、本课没有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生动性差,在课中忽略了对本节课重要图片的记忆,特别是几位代表人物的图片以及《新青年》杂志封面图片应该着重向学生介绍并强调记忆。

4、课中练习进行的比较充分,但是节奏不快,耽搁了一些时间,使新授之后的巩固练习没有完成,今后在课堂各个环节的时间安排上应该更科学合理一些。避免前松后紧。

 

第二篇:新文化运动教学实录(陈亚利)

《新文化运动》课堂实录

浙江师大附中 陈亚利

陈亚利(下简单陈):今天我们来学习的主题是《新文化运动》,同学们知道这场运动兴起于19xx年,距离我们今天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所以老师想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可以以什么作为我们来学习、考察这一块内容的主要依据?那么这里面,比如说,《新青年》杂志,还有什么呢,当事人、亲历者,他们适合的相关文字纪录,或者回忆文章,这两类都是可以作为我们进一步研究的史料依据,那么同学们想想看,这两类重要的史料当中,你觉得哪一类会可信度更高?是《新青年》杂志呢还是当事人、亲历者等人的相关回忆文章或文字记录呢?这两类史料,哪一类的可信度会是更高?

学生:《新青年》杂志

陈:为什么是《新青年》呢?当事人、亲历者,他们的回忆文章或文字记录当中?

学生:当事人,他们的一些作品,或者他们的文章,其中一些蕴含他们的主观思想,而《新青年》杂志则是比较客观地来看待当时的一些问题。

陈:很好,请坐!这里面,《新青年》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它跟新文化运动之间的关系,19xx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序幕。第二方面是《新青年》这本杂志保存的相对比较完好,甚至有过两次全套的影印,因此比较好地保证了历史原貌的真实程度,那么我们今天这节课就以《新青年》为考察的主要视点来看《新文化运动》。 我们先来看看办刊的缘起。这个就要看杂志的创始人陈独秀,陈独秀早年是一个康梁派,追随康梁,但时间不久,后来他是加入了辛亥革命的阵营,后来也是因为革命的失败流亡到日本,在日本期间,他协办了一本杂志《甲寅》(协助章士钊),同学们看,陈独秀是有办报的经历。到了19xx年,当时36岁的陈独秀从日本回到了上海,同学们想想看,这一年的中国发生了哪些大的事情,或者说陈独秀回到上海以后,他看到了哪一些景象呢?同学们联系到我们必修一里学过的相关知识,想想看,比如19xx年的中国,有一个人正在着力干着一件什么事情?

很好,袁世凯正在全力准备复辟帝制,在准备工作中,包括他在社会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再比如说他跟日本之间缔结一个什么条约?((学生:《二十一条》)这里面,很多在日本的留学生纷纷回到国内, 还有在上海也兴起一系列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运动。这时候陈独秀还注意到了一个现象,在上海的租界内外洋人与中国老百姓过着天攘之别的生活,但是大多数的中国人对此却是,怎么样呢,听天由命!这下陈独秀有了新的思考,他认为解决中国的政治问题不能只靠政治,如果不改造国人的思想文化的话,这个政治问题也将会不断地再生,象袁世凯这样的人也将不断地出现,于是他提到要“变革中国的文化模式,重建民族的文化心理”,也就是“借思想文化以解决问题的途径”。陈独秀当时跟他的朋友说,给我十年八年的时候,我要把这本杂志在中国办得很有影响。这是他的抱负。为什么他把这本杂志定名为《青年杂志》呢,有怎样的喻意呢?

学生:(略)

陈:我们看看杂志的封面,我们一会儿又说《青年杂志》,一会儿又说《新青年》,怎么回事?这本杂志最先的名字是《青年杂志》,办了六期以后改名为《新青年》,大家看《青年杂志》 1

上面有一行字母,这是法文,什么意思呢,青年!再看下面有一个封面人物,这个封面人物是谁呢?

卡内基!《青年杂志》办过六期,出现过六个封面人物,老师在这里特别给大家提四个:卡内基、屠格涅夫、托尔斯泰、富兰克林。卡内基是谁呢?是美国当时的一个企业家,钢铁大王,同时还是一个慈善家,他曾说过“精神比财富更重要”。

那么同学们再看,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他们是谁呢?哪个国家的?俄国人。屠格涅夫的作品中,我们比较熟悉的,大家想想,(《罗亭》、《贵族之家》、《前夜》、《父与子》、《烟》、《处女地》)(补充的,视频听不清楚)。那么托尔斯泰,列夫. 托尔斯泰,有哪些主要作品呢?《复活》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列宁娜》。

那富兰克林是谁?

学生:(略)

陈:本杰明. 富兰克林, 著名科学家,从上帝那里取回了闪电,同时还是一个启蒙思想家,政治家,外交家,与杰斐逊联合起草过《独立宣言》,所以富兰克林去世时,他给自己的墓碑上写着:这里埋葬着富兰克林,他是一个印刷工。后人又给他加了一个墓地铭,墓碑上面加了一句:他从上帝那里取回了闪电,他从暴君那里取回了民权。所以,同学们可以从富兰克林身上看到两种形象,一手拿着《独立宣言》,一手握着避雷针,是民主与科学比较完美的结合。

所以同学们看,从刚才这些封面人物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封面人物的选择上体现了杂志创办的价值取向,

接下来我们再进一步看看杂志里面主要刊登了怎么的文章呢,所以“看杂志目录,寻杂志主题”。在一卷一号上面,老师给大家选部分文章的篇目,在这些文章中,我们来看其中的侧重点:《共和国家与青年自觉》、《新旧问题》、《现代文明史》、《春潮》、《艰苦力行之成功者:卡内基传》、《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投影)

《共和国家与青年之自觉》,评介西方文化思想,比较中西文化 ;《现代文明史》,阐述西方近代化历史;《春潮》,屠格涅夫著,所以是翻译西方文学作品;《艰苦力行之成功者:卡内基传》这个封面人物,是艰苦力行之成功者的典范;还是一篇是陈独秀写的《法兰西人与近代文明》,我们一起来看看,在这篇文章当中,陈独秀写到了,大家一起看看,找找关键词:(投影)

近代文明之特征……一曰人权说,一曰生物进化论……

近时之社会,民主的社会也,人人於法律之前一切平等……公平等固已成立矣。

自英之达尔文,持生物进化之说。谓人类非由神造……生存竞争优胜劣败之格言……

学生:民权、民主

学生:生物进化论、人人平等

陈:同学们看到民权、民主、平等、生物进化论。陈独秀把这些看作是西方文明的特征。我们换句话说是民主与科学这两面旗子。而这里面陈独秀讲的民主与科学是法兰西式的民主与科学,有人说陈独秀有着非常浓厚的法兰西情节,在这里面,民主与科学又被称为德先生和赛先生,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呢?

学生:(略)

陈:民主与科学中英文的第一个字母的发音。我们再看看在以后陈独秀的文章,对民主与科学有进一步的阐释:(投影)

2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问题一:请举例说明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位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 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

学生:法国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

陈:我们再想想,拥护赛先生流了多少血呢?

学生:布鲁诺被烧死在罗马的鲜花广场。

陈:我们再来看第二个问题,这段话反映了陈独秀怎样的态度?

学生:(略)

陈:非常坚定。为了追求民主与科学,道路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来看最后几个字,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

陈:我们来看第三个问题,民主与科学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我们换一个角度,看看它反义词之间有什么关系?专制与愚昧和迷信。

看书,通过专制与愚昧,可以推出民主与科学的关系。

学生:(略)

陈:只有提倡科学,才能破除对封建君主的迷信,真正实现人类的解放。当时袁世凯为了复辟帝制,放出舆论,说是有一天,他的一个仆人上前为袁世凯服务,他发现袁世凯正在睡觉,睡着的袁世凯的鼻孔有两条小龙在飞出来,在盘旋着。由此可以说明袁世凯是什么化身呢?真龙天子的化身。现在我们不相信,当时可有人相信,所以只有提倡科学,才能破除对封建君主的迷信,真正实现人类的解放。(板书: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专制与愚昧)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新青年》还发表了另外一些文章,从自1卷6号(19xx年2月-19xx年6月)连接发表《孔子平议》、《驳康有为致总统总理书》、《宪法与孔教》、《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再论孔教问题》、《袁世凯复活》、《旧思想与国体问题》、《复辟与尊孔》。。。。。。往往都是头版头条重要位子发表的,同学们看看,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指向了哪里?

封建伦理道德!

所以,这里又有了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板书)

为什么会发表这一系列文章呢?我们要看到背景有两个方面,我们前面一直在提袁世凯在复辟帝制的时候一直在大造舆论,掀起了尊孔复古的逆流。同学们看,尊孔复古与复辟帝制之间有没有关系呢?有。看,李大钊怎么说的呢,尊孔复古思想其实就是帝制复活的先声;批判复古思潮,其实就是反对复辟。这是一个背景,还有一个就是袁世凯在复辟帝制失败后,在19xx年9月20号,康有为发表《致总统总理书》,提出要把孔教作为国教写入民国的宪法。同学们看康有为一直坚持君主制,他提出的把孔教作为国教写入民国的宪法,其骨子里就是要推行帝制的复辟,那后来康有为到了19xx年的7月,他还支持了张勋复辟,把浦仪抬了出来,这对陈独秀来说非常愤慨。我们讲过,陈独秀是参加过辛亥革命的,他是主张要捍卫民主共和的,他提出孔教的核心是三纲五常,为此他写了一篇文章《一九一六年》: 3

投影:儒者三纲之说,为一切道德政治之大原:君为臣纲,则民于君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父为子纲,则子于父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夫为妻纲,则妻于夫为附属品,而无独立自主之人格矣。率天下之男女,为臣,为子,为妻,而不见有一独立自主之人者,三纲之说为之也。

(补充:”陈独秀的主要意思是说,在“三纲五常”下面,“率天下之男女”都没有独立自主之人格,全是奴隶。)

学生活动:(填空:其中的独立自主四个字)

陈:同学们看,在三纲五常里面,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里面,只有下级对上级的服从,没有上级对下级的尊重,所以在三纲五常里,培养的是人的奴性,这恰恰与陈独秀当初创办这本杂志提出的新青年的形象(首先第一条就是独立的自主的,进步的科学的)这样一种新青年形象相违背的,那么在这个问题上面呢,当然我们,也是后人经常批评的一点,就是反对儒家传统道德的时候,陈独秀对中国传统儒家文化这个看法上有一定的片面性的,就是把中国所有的文化都看作是落后的,甚至把一些民族优秀的文化题材也当作封建文化加以否定,那么这种形式主义的判断对后面也产生了负面影响,这点我们也应该看到。

产生这种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陈独秀他们在认识上有一定的局限性,还有就是中国的旧势力太强大了,旧的思想也太强大了,关于这,鲁迅在后来有一个拆房子的比喻,也就是说在中国,如果你提出房子太暗了,我要开个窗,那么他们肯定不答应,然而如果用这个架式提出把屋顶给拆了,肯定会有人出来调和,说愿意开窗了。于是鲁迅说在中国,如果没有更激烈的主张,哪怕是温和的改良,他们都不肯信。所以我们一方面看到,新文化运动在对中国传统文化上,存在着绝对否定这么一种形式主义的偏向。但同时我们对那个时代还有一定的适度的理解。

那么在这当中,提到鲁迅,我们就要来再一次看看他在这一期间写的一篇文艺作品,就是《狂人日记》,《狂人日记》刚好在我们今天所讲的其中两项内容之间形成一种比较好的过渡关系,所以我们看《狂人日记》里面比较猛烈地控诉着封建礼教,因为这是一种“吃人”的礼教,文章最后喊出怎样的呼吁呢?救救孩子吧!那么在这里面呢,它在内容方面体现的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猛烈的控诉,那么它在形式上呢是以文学作品的形式。而这文学作品呢,又是一种怎样的表达形式呢?

很好,白话文!这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的发表能不能说是中国文学革命的开始呢?还不是,提到文学革命,我们还要看到更早的,与文学革命相关的《文学改良刍议》,谁写的呢,胡适。

胡适这时候还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留学,在国外写的这一篇文章,在这篇文章里面他提出了要以白话文来代替文言文,但是陈独秀觉得这篇文章力度还不够大,于是陈独秀又写了一篇文章发表了,头版头条《文学革命论》,他提出要“推倒旧文学,建设新文学”,所以在这里面我们看到的是“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板书),我们来看,为什么要进行文学革命呢?为什么要以白话文来取代文言文呢?

我们来看看蔡元培所说的“为什么改革思想,一定要牵涉到文学上?这因为文学是传导思想的工具。——《中国新文学大系》总序”(投影)也就是说要把中国长期使用的古老的典雅的文言文转换成大家平常在用的口语,这之间牵扯到一个问题,就是用什么方式来改造我们民族的思想文化问题,于是这问题,我们可以看到有这么一段文字,书上55页,“文学革命”口号的提出和白话文的使用,成为推动新文化运动的有力武器。所以这面里同学们可以看到彼此之间有相互的联系,可以看到文学革命它并不是一场单纯的文学革命,它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内容。

4

那么提到这里,我们先搁一搁《新青年》杂志上还发表过的另外的很多文章。

我们再来看看,回想当初陈独秀办这个杂志的时候他说给我十年八年的时间,我要让杂志在中国很有影响,由此我们来看看这个杂志的销量怎么样呢?当初办的时候销量并不理想,第一期销量是在一千份左右,为此19xx年年底陈独秀上京城去筹集资金,这一行让他自己和《新青年》杂志命运发生很大的变化,为什么呢,他到京城,住在一家小宾馆里面,结果有一天一个在当时赫赫有名的大人物来敲门,上门拜访,这个人是谁呢?蔡元培!北大校长蔡元培,为什么来见陈独秀呢?他是经过朋友的推荐,看了《新青年》杂志,然后呢觉得陈独秀是一个人才,把陈独秀聘请为北大的文科学长,之后,蔡元培把自己的想法说了,结果陈独秀表现得还不是很愿意,他说我又不是名牌大学毕业,又没有高学历。蔡元培说没关系啊。然后陈独秀说我还要办我的《新青年》啊,蔡元培说也没有关系啊,把《新青年》迁到北大来嘛,你将会有更大的天地了。同学们看看,我们在这当中可以看出当初北大什么样的办学方针呢?“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办学方针在这里充分体现了出来。那后来到了19xx年年初,陈独秀到了北大当了北大学长,《新青年》也迁到了北大,这下使得《新青年》的作者群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投影:看杂志作者群)我们来看这时期蔡元培把哪些人也请到了北大呢?胡适,19xx年7月份回到了回内,也被聘为北大的教授。周作人,刘半农,李大钊等人都到了北大当教授,所以这当中我们来看看《新杂志》群: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周作人、钱玄同。在这些作者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本志执笔诸君,皆一时名彦”。

同学们再看看,这些人在当时《新青年》创办的时候,刚好属于是哪个年龄段的人呢?年富力强的中青年这个年龄段的人,相当于我们今天八零后,也有七零后九零后的人,这些人他们尽管在性格上有不一样的地方,在主张上也有不一致的地方,但是是什么让他们走在了一起呢?同学们看,都有非常丰富的学术底蕴,非常开阔的学术视野,而且还有特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比如胡适,19xx年7月底他回到国内,当时国内刚刚正在进行张勋复辟的闹剧,所以胡适看了后说这是七年后的中国,还是七年前的老相识?所以他提出20年不过问政治,专门致力于人们思想的革新,这是他们共同的责任意识。这样一来同学们可以看到,《新青年》杂志以北大为依托,由此就有了非常丰富的学术资源和思想资源,也因此《新青年》的销量也一路走高,最高时可以达到销量一万五六千份。

究竟是哪些人在看《新青年》杂志呢?由此我们来看看《新青年》的读者群。(投影:看杂志读者群,回音壁)在这里我们要特别提到几个人,一个是正在湖南师范学校读书的毛泽东,毛泽东后来在对埃德加. 斯诺时说:“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 。”(投影)

还有一个人物,就是叶挺,19xx年刚好20岁,他正在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读书,这时候他接触到《新青年》后说他是特别忠实的读者,19xx年底他写了一封洋洋洒洒2000多字的信件,寄给了《新青年》编辑部,在信中他说这本杂志,好比是“空谷足音……明灯黑室”,并且在信中还与编辑讨论一个新道德的问题。显然这封来信是特别好的广告,在接下来的19xx年2月份的《新青年》杂志上,在“通信”的这个栏目里面,好比是我们今天的读者来信,全文刊登叶挺的这封信,所以,正如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说:《新青年》“象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到了自己的时代,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地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投影)在我们的教科书里面也提到了这个时候,青年,他们自己的思想也在觉悟,甚至也办起了许多新生的刊物,比如说象《新潮》,…….从此进一步推动了思想的启蒙,从而形成一种潮流。

到了20世纪30年代,巴金曾经写过一部作品,《家》,在《家》这部作品里面,他描述 5

了刻画了在新文化运动期间,五四前后,青年思想的一种转变,我们来看看,(投影)

“新青年”觉慧

他皱紧眉头,然后微微地张开口加重语气自语道:“我是青年。”他又愤愤以说:“我是青年!”然后他又怀疑地慢声说:“我是青年?”又领悟似地说:“我是青年,”最后用坚决地声音说:“我是青年,不错,我是青年!”

请同学朗读。(略)

非常好,读出了新青年的形象。在这里面,我们再来看看另外一批青年的形象,女青年, (投影一张照片,拍摄于19xx年2月的老照片,三名裹着小脚的女子在北京大学留下了她们的合影)这张照片,可以说是定格,我们看到了中国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断扩大的过程,尽管这三位女生在北大是旁听生,但是已经开了女子进大学的先河,先例,后来每个大学都招了女生。

在这个问题上,《新青年》也在始终给予了关注,我们来看看,《青年杂志》初期发表的关于妇女的文章篇目:《妇人观》、《欧洲七女杰》、《女性与科学》、《挪威之女子选举权》、《罗兰夫人》等。在19xx年,《新青年》上开辟了“女子问题”专栏,上面所发表的部分篇目有:《女子教育》、《女子问题之大解决》、《论中国女子婚姻与育儿问题》、《女权平议》。

这里涉及哪些问题呢?涉及婚姻、职业、受教育等问题。到了19xx年4卷6号上《新青年》作了一个创新之举,以专刊的形式,《易卜生号》,易卜生是谁啊?挪威一著名的剧作家,他的作品中有一特别具有代表性的《娜拉》,现在这个《新青年》,易卜生专号当中,也是刊登在这里,这个娜拉,成为当时追求自由的、个性的、解放的新女性的代言人一样,另外《娜拉》里面有一句话,“我首先是一个人,”不知道俘虏了当时多少中国女性,以至于后来茅盾曾写道:“六七年前《新青年》出《易卜生专号》,曾把这位北欧的大文豪作为文学革命、妇女解放 、反抗传统思想 ,等等新运动的象征。”(投影)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影响下,中国的女性在追求恋爱的自由,婚姻的自主。(投影)这是记录在当时《上海妇女志》上的一篇文章:“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一批受过新思想熏陶的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时尚。社会上出现了许多抗婚、逃婚、离婚等现象。婚礼也由中式开台效仿西方的新式婚礼。”是不是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我们在哪里提到过?必修二专题四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变迁。我们看到,从旧家庭当中走出来的中国女性呼吸着自由的空气,她们就象鲁迅短篇小说《伤逝》里面所写到的,女主人公子君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

在这个问题上同学们看到了原来从封建礼教的批判,现在转换到了日常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批判,在这个过程中,也提供了一个比较自由的思想空间,许多新的思想新的主义在中国流传,形成相互争鸣相互交流的状态,比如说19xx年十月革命爆发后,在中国国内一些知识分子也在关注着这场革命,后来也是介绍着宣传这场革命,比如说我们来看看,看到了李大钊先生的《庶民的胜利》、还发表了《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都是在介绍和宣传十月革命的文章,我们由此可以看到马克思主义在这个时代在中国开始传播开来。

讲这些话题的时候,同学们可以把它汇总一下,可以看到这场运动在哪几个方面产生影响?(板书:思想的解放、文化的转型、民众的觉醒、社会习俗的变迁……),当然在这个问题中我们除了看到新文化影响的同时,还应注意到前面老师提到的在它促进思想解放过程中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看法上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倾向,对中国文化的全盘否定,尽管我们可以对那个时代适度的理解,但是对我们今天自己来说,对传统文化如何进行扬弃,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还是需要注意的。

好,在这节课当中,我们看到了新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影响,我们要注意新文化运动为什么会被称为“新”文化运动?同学们可以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思考。

6

专家点评:

吴高泮:这堂课的第一个特点,是教师教学的设计新颖,颇具匠心,这堂课老师运用的是史料教学法,整堂课老师以《新青年》杂志作为解读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主要依据和历史的史实,那么在整堂课当中,这个教师,她通过对《新青年》杂志办刊缘由的分析,通过解读杂志的封面,对人物的分析,通过研究杂志的目录,研究杂志所创造的主题,而且还研究了当时的作者群,解读了读者群,通过这些环节,多角度地还原了新文化运动,而且整堂课教学设计贴进学生的学生能力和认识的类,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的养成,引导学生把问题基于具体的历史语境中加经审视,给知识以实证,以期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感悟,也增加了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度,在整个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他也感到非常充实,颇有趣味。

这堂课的第二个特点,就是重理解有深度,整堂课充满了浓厚的探究性和思辨性,思想文化课有一大难题,就是如何帮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历史,探寻知识的真谛,这堂课老师自始至终不贴标签也不灌结论,而是运用了生活化的语言,运用了丰富的史料,自然地把学生带入到了那个时代,通过对丰富的史实的认真地探究,来寻找当时思想的真面貌,来认识当时思想湖流的发展规律,从而使我们的历史的学习\、知识的掌握变得有意义,我们看到学生的回答,是自已内心流淌出来的一个思考的结果,而不是简单的照着课本去读,在教学过程中,我们的老师也不是采取简单的迎合的办法,而是每一个判断的背后,都有丰富的史料作为支撑,体现了一定的深度。

这堂课的第三个特点是重自然,有深度,老师整堂课没有了不必要的这种表演,或者去刻意地做秀,而是突出了平实自然的这个特色,老师创造情景组织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这种情感上和思维上的互动,我们可以看到师生共同沐浴着历史的智慧,在理解和把握普通高中的历史课程标准和我们浙江省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指导意见的基础上,突出了核心的知识和核心的理念,而且围绕着这个核心的知识和核心的理念创设情景,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了重点也突破了难点,比如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她运用了蔡元培的言论,来说明文学革命与思想解放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看杂志的目录以及文章的内容来解读新文化运动的内容等等,这些设计我们可以说深入浅出,令人豁然开朗,效果非常明显。

第四个特点,我感觉到是重于细节有韵味,历史是具体的是生动的,而要把历史讲活,就离不开具体的情节,这堂课在这个方面可以说做得非常精彩,我们举些例子,比如说整堂课,她解读了杂志的封面人物,那么从中可以折射其价值的取向。你比如说她分析了《新青年》当中的读者群,她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毛泽东一个是叶挺,通过他们当年阅读这个《新青年》之后他们所阐发的感受来反映这本杂志的价值。你比如说在讲到陈独秀他到北大去的那个细节,讲得非常的生动,这些细节的处理,既拉近了跟学生的距离,又增加了课堂的魅力。总之我感到这堂课是一堂踏踏实实,轻负担高质量的一堂好课。

怎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我们知道一般说来我们感到一堂好课的标准有三点,第一点就是要能够带给学生经验的分享,不是由教师告诉给学生的而是通过学生他自己深刻的体验获得的;第二是要有理智的挑战,就比如有有思维性,要给学生创设真实的问题、恰如其分的问题来测试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究,来获取认识上的收获与喜悦;第三个是要知识建构的过程,就是要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知识,并把知识最后组织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陈老师这堂课我感觉到她是比较好的体现了这三个方面,而且这堂课也贴进学生的生活,贴进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对学情把握比较好的的一堂课,它充分体现了我们高中历史新课程的理念,所以我感觉这堂课具有比较强的示范性。

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