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教学反思

《新文化运动》教学反思

《新文化运动》教学反思 今天我在八五班上了这节课,这个班的学生比较活跃,思维敏捷。学生的整体素质较好。在这节课中,教学重点是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其历史意义。针对这一教学重点,我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先让学生自主学习,然后我又结合一些历史史实,拓展这一部分的内容,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这一节课的教学难点是新文化运动为什么把斗争的锋芒指向孔教?在这一问题的处理上我让同学们结合辛亥革命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与袁世凯的复辟帝制所进行的活动结合起来,让同学去理解这一难点。在教学的重难点的处理上,也基本上实现了我预期的教学目的。 在这一节课上,在课堂导入的设计上,比较简洁,直接引入了本节课的主题。我的课堂结构设计上比较紧凑,学生的自主学习较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的各个环节,我处理的比较得当。在这一节课的拓展延伸中,我利用本课是近代化探索的最后一课,设计了近代化探索过程中发生的历史事件、领导阶级、主要思想、代表人物、学习的特点这个表格,让学生加以总结归纳,基本上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在本节课的设计上,我也存在些不足。在课堂提问这一环节中,我设计的问题有的有点难了比如说同盟会的革命纲领,许多学生没能回答出来。其次,在对学生回答问题后,没有做出及时的评判。在学生回答的好的必须要做到及时的鼓励,回答错误的要及时的批评指正,这一点我没有注意到。在对最后的拓展延伸中,表格中的内容应该让学生边想边填写,锻炼一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如果把答案全盘拖出,就不利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在本节课的课件制作上,字体的颜色有点花。不体现强调的内容,就不要用不同颜色,否则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最后,在本节课的讲授中,我使用的“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尽管说是正确的,但是不如课本中的“先进的知识分子”更容易让学生明白。

 

第二篇:新文化运动教学反思 李松竹

《新文化运动》教学反思

李松竹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重要一环,相比于洋务运动器物变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政治制度变革而言,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方面的大变革。器物方面的变革可以通过近代企业的建设来引导学生理解;政治制度方面的变革则可以通过政府法令来认识,而思想方面的变革,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基于这一现实,我广泛地收集了相关的史料,意图通过史料的剖析,帮助学生突破本课的重难点,顺利实现本课教学目标。下面,就我本次《新文化运动》公开课,谈一谈几点感受。

成功之处

1、相关问题的点拨比较恰当。在《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中,我主要使用了材料教学的方式来突破重难点。选取的材料,注重典型性与趣味性,即说明了问题,又通过生动有趣的材料激发了学生积极性。

2、注重学生的主体性。教学中,对于基础性的知识,我放手由学生归纳总结。对于难点,或者给予学生思考的思路,或者给予相关的史料,在此基础上再适时的引导,尽量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得出相关结论。

3、注重知识内在的联系。新文化运动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共同够成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在某种程度上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联系本单元中另外三课,通过前后的联系,让学生更为深刻的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原因,同时对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初步认识到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授课中,我关照了本课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联系,通过比较近代化不同阶段中国人向西方所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全面的认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待改进的方面

1、学法指导欠缺。历史教材知识点繁杂,这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要适时的对于知识点进行勾划,并做好眉批,以方便复习。但在本课教学中,我没有很好的关注到这一点,这给学生知识点的落实留下了隐患,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提示学生做好眉批,必要的时候还应告诉学生知识点的位置,以使学困生能跟上授课进度。

2、复习不够充分。课堂上,我留给了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去巩固本课所学,并告知学生需要重点巩固的知识点。但仅仅做到这一步还不够,最好还应在临下课时,师生一起来理清重要的知识点,这样能够起到一定的检测效果,使教师更好的把握学生学习的情况。

3、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非常不足。《新文化运动》这一课是对学生进行民主、科学思想、真理精神教育的极好的素材,但在授课中,我对于情感态度价值观少有关照,仅仅只是在强调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习得,这样的历史教学显然是不健全的,在今后的授课中,应采取适当的材料,精心的创设情境、设置问题,以有效的升华学生的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