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面积的教学反思

《梯形面积》的教学反思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不只做教材忠实的实施者,而应该做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材的教育价值和智力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关键在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梯形的面积》一课,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已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推理能力。为了充分利用原有的知识,探索、验证,从而获得新知,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表现、创造的机会,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创造者,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实践能力。

这节课上完以后我觉得有以下两个优点:

一、动手操作,培养探索能力

在推导梯形面积计算公式时,安排学生合作学习,放手让学生利用前面的学习经验,动手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并让学生通过找图形之间的联系,自主从不同的途径探索出梯形的面积计算方法。首先让学生说说可以把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什么图形?用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一拼,看一看能拼成什么图形,然后学生思考讨论:想想转化的图形与原梯形有什么关系?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实践活动,学生亲自参与了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做到“知其然,必知其所以然”,而且思维能力、空间感受能力、动手操作能力都得到锻炼和提高。让学生主动操作、讨论,在充分感知、理解的基础上总结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达成了教学目的。

二、发散验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时,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以说促思,开启学生思维的“闸门”,引导学生说一说,议一议,互相交流,达成共识。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归纳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通过“拼、剪、说”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散,在活动中发展,学得主动、扎实,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求异思维、创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本课教学中,我比较注重培养学生的推理、操作探究及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拼一拼、剪一剪以及推理归纳的学习过程中,多种感观参与学习,既理解、掌握了梯形的有关知识,同时又培养了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

反思整个课堂教学过程,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

1、教师的引导不够:学生在交流过程中,很多学生因为平时较少和同学交流,不知道怎样将自己的想法告诉同学,而我没有做好这方面的引导。

2、学生的关注做得不够:在学生展示交流时,只关注了上去展示的同学,没有关注下面的学生有没有认真去听同学的汇报

3、时间的把握做得不够:在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推导公式时,时间过多,在让学生汇报时时间久少了。

4、教师语言不够精炼:我觉得课堂中反问和追问的艺术很值得研究,从教学语言可以窥出一个教师调控课堂有效展开的功力,然而,我却发现现在的我却在教学语言上显得贫瘠繁琐,尤其是这些空间图形的课堂。教学活动是否有效展开往往会成为评定一堂课是否精彩的

重要筹码。

纵观整堂课,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让活动探究得更加有效?活动的时间如何控制?这些还是我要亟待改造的地方。

 

第二篇:《梯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梯形面积计算》教学反思

今天上完公开课,静下心来回忆一下整个教学过程,可谓有喜有忧。

整个教学过程,我都是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先将梯形转化成已经学过的图形,再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索转化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的联系,发现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一个过程。整个教学中,我都是辅以引导,最后得出梯形的面积。

这节课,我留给了学生充足的动手操作的时间,再加上有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做基础,所以学生在操作后反馈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有两种方法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第一种是黄清远同学提出的,他是把梯形沿着两腰的中点对折,再把下部分多余的两个角往里折,使梯形变成了两个一样的长方形。(如图)

现在的长方形的长是梯形的(上底+下底)÷2,它的宽是梯形的高的一半,所以这个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2×(高÷2)×2

            =(上底+下底)×高÷2

这里其实已经用到了中位线的概念,中位线的长度就是上底与下底的和的一半。所以梯形的面积还可以是中位线×高。只是学生还不知道罢了。

第二种是沈遇杭同学提出的,是由一种特殊的梯形得出的。(直角梯形,且梯形的下底是上底的2倍),他把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梯形通过折一折,得到了三个长方形。(如图)这样梯形的面积=上底×高×3÷2,因为这里的下底是上底的2倍,所以梯形的面积=上底×3×高÷2

=(上底+2上底)×高÷2

                  =(上底+下底)×高÷2

 

                               

  

可以说这两种方法都是在我的预设之外的,虽然第二种方法有它的特殊性,但难能可贵的是学生们通过拼拼凑凑,还是推导出了梯形的面积。虽然方法没能让大部分的同学理解,但也有一部分同学受到这两位同学的启发,文思泉涌,想出更多的方法来计算梯形的面积,而且都能把它转化成(上底+下底)×高÷2。看来,给学生留下足够多的时间去探索、去研究,不只是学生,你也能收获的更多。

但我通过与老师们的交流,也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1、让学生说转化成已学图形时,最好能把这些方法画下来或用课件演示一遍,这样让学生在动手操作时更明确方向。在选择其中的一种方法摆一摆或折一折时也可以设计一个表格,让学生填一填,注明你转化成(             )图形,转化成的图形的(        )等于梯形的(             ),所以梯形的面积=(               )。在这环节上,我只是让学生口头说一说,考虑得不够仔细,因为在巡视时我发现有一部分学困生拿着学具不知所措。

2、学生对于“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的方法是比较好理解的,因为有前面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所以我只是让学生跟着课件的演示口头填了空,没有让学生再说一说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高、面积和原来梯形的关系,想当然的认为这很容易理解。其时对于中下游的学生来说,让他们动手找一找、写一写、再讲一讲,可能对梯形面积公式的理解更有帮助。

3、由于课件制作水平有限,一开始我在课件中出示的梯形太接近于等腰梯形,容易误导学生。最好出示一个一般的梯形,便于教学。

当然,还有不足的地方,希望各位同事予以批评指正。(胡信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