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1]

比的认识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理解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

     2、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利用“黄金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有关比的实际问题,体会比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精彩两分钟:神奇的黄金比

从刚才同学的精彩两分钟中了解了“神奇的黄金比”,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比的世界 ,认识比(板书:比的认识)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比的意义  

(1)同类量的比

师:通过前参,我想同学们对比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你能试着随意写出一个比吗? 

师:把你写出的比带上一定的生活情景,说一说是谁和谁的比,同桌互相说一说。

预设一:说的全都是同类量的比,

预设二:说的有不同类量的比(顺势比较不同类量的比)

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这位同学说得真清楚)

师:还想写吗? 

    师:我们来找一找和我们的生活离得最近的,六一班有男生35人、女生21人,试写出男女生人数之比

预设一:生都写出35:21,问为什么不写成21:35呢?问这两个比一样吗?两个数字的顺序能颠倒么?

顺势引出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

预设二:生写出35:21和21:35两种比,问写成第二个比的孩子你是怎么想的?顺势引出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要弄清谁和谁比,谁在前,谁在后,不能颠倒位置,否则,比表示的具体意义就变了

师:这里的两个量是同类量,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量的比。  

(2)不同类量的比  

“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

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①题目中有哪几个量?求什么?怎样求?  

②这两个量间的关系可以用比来表示么?  

(3)讨论思考题:  

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用比来表示怎么说?  

这里的两个量的比是不同类量的比,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  

注意:引导学生弄清谁与谁比,比的结果、意义不同。

练习:一辆汽车行驶了4分钟,每分钟行驶了5千米(用比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4)归纳总结,揭示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板书,讨论什么叫比?  

教师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自主学习:  

自学提纲:  

①比的读法和写法。  

②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③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

④说一说比和比值的联系与区别 

先自主学习,然后小组内对以上问题进行交流。  

三、小老师讲解 

①比的一般形式  

如:15比10  记作:15:10 

②比的分数形式  

如:15比10   记作:    仍读作15比10  

③比的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举例找出比的各部分名称,老师板书。  

④怎样求比值?  

汇报: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是比值。  

⑤练习求比的比值。 

汇报: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整数或小数表示。  

4、比、分数和除法的联系  

①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分数和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  

②小组讨论后根据学生交流汇报填写下表:

③用字母表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④比的后项可以是0么?

5、探究:体育比赛中的比分与我们今天学习的比一样吗?

四、了解生活中的比(课件)

1、金龙鱼的广告1:1:1(连比)

2、欣赏运用黄金比的图片

五、趣味练习,巩固比

1、填空题 :

5÷9=( ):( )          a÷b=( ):(  )

2、讨论题:

小杰爸爸的身高是175cm,他的身高是1m,小杰说他和他爸爸身高比是1:175,对不对?如果不对,你认为是多少呢?

五、归纳总结,拓展应用。

1、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拓展练习:福尔摩斯侦探术:

犯罪现场有一个脚印,这是个脚印长35厘米,你能根据“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 7” 估计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吗?  

 

第二篇:《比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比的意义》教学设计

                                              董敬凤

课标与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教科书数学第十一册43—44页《比的意义》。是“比和比例”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在安排此内容时,分为三个阶段: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数学课程准标》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教材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相除关系的例子中引出的,通过对具体例子的讨论,明确了比的概念。比的概念实质是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倍比关系。任何相关联的两个数量的比都可以抽象为两个数的比,比分为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

知识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和写法,认识比的各部分名称。  

2、掌握求比值的方法,会正确求比值。  

3、弄清比同除法、分数的关系,同时领悟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观点。  

技能目标:   

1、能正确的求出比值。   

2、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激发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能运用新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教学比和分数、除法的关系,初步渗透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养成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独立思考和大胆质疑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  

教具准备:课件、练习卡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1、出示课件:

   这面国旗长3分米,宽2分米,想想回答下面问题:

(1)长是宽的几倍? 

(2)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小结: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就是今天学习的比,我们来一起研究“比的意义”。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1、比的意义  

(1)同类量的比  

用15÷10表示长是宽的几倍,可以说成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用10÷15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可以说成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汇报:这里的15厘米和10厘米都表示长度,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量的比。  

练习:用手表示白球和红球,说出它们的个数比。说出班里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  

(2)不同类量的比  

“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

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

①题目中有哪几个量?求什么?怎样求?  

②这两个量间的关系用比怎样表示?  

(3)讨论思考题:  

路程和时间的关系用比来表示怎么说?  

这里的两个量的比是不同类量的比,不同类量的比可以表示一个新的量。  

注意:引导学生弄清谁与谁比,比的结果、意义不同。  

(4)归纳总结,揭示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板书,讨论什么叫比?  

教师板书: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让学生在课本中找到比的意义,用波浪线画出来,齐读两遍。  

2、阅读自学  

学生先阅读课本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  

①比的读法和写法。  

②比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  

③怎样求一个比的比值?  

先自行阅读,然后小组内对以上问题进行交流。  

三、展示交流,内化提升。 

①比的一般形式  

如:15比10  记作:15:10 

②比的分数形式  

如:15比10   记作:    仍读作15比10  

③比的各部分名称  

让学生举例找出比的各部分名称,老师板书。  

④怎样求比值?  

汇报: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是比值。  

⑤练习求比的比值。 

汇报: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整数或小数表示。  

4、比、分数和除法的联系  

①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分别相当于分数和除法算式中的什么?比的后项可以是0吗?  

②小组讨论后根据学生交流汇报填写下表:

③用字母表示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 

5、探究:体育比赛中的比分与我们今天学习的比一样吗?

四、归纳总结,拓展应用。

1、课堂小结:说说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2、生活中的比,人体中有趣的比。  

人的身高与双臂平伸长度的比大约是1:1;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的长度的比大约是1:1;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7;身高与胸围长度的比大约是2:1;人的体重与血液重量之比大约为13∶1。  

先自读,后同桌互读,理解内在含义。  

 

犯罪现场有一个脚印,这是个脚印长35厘米,你能根据“人的脚长与身高的比大约是1: 7” 估计出犯罪嫌疑人的身高吗?  

板书设计:                   

比的意义  

        同类量的比:            不同类量的比:  

        长与宽的比 15 :10        路程与时间的比 42252:90 

                    两个数相除就叫做两个数的比

           15    :    10    =    15    ÷    10    =    

       前项  比号  后项       前项  除以  后项     比值  

教学反思

一、创设情境,发现问题 

导入新课时,教师能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运用国旗这个素材引入课题不仅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的亲切自然,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意识,使学生接触新知识不感到突然。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两个数相除不止局限于同类量相除,出示一道不同类的数量之间关系,“路程÷时间=速度”,这是一种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陌生的数量关系,学生运用知识的迁移,路程与时间的关系也能用比表示。让学生在充分感知,体验的基础上加深对比的意义的理解。这里把同类量的比和不同类量的比区分教学,不但教学过程更清晰,而且使学生进一步完善了对比的认识。比的意义是本课教学的一个重点,主要采用学生接受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再次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识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书中画出比的意义

三、展示交流,内化提升。 

比、分数和除法的联系 ,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我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采用小组讨论学习、自学的方法,让他们交流、汇报,实现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真正感悟出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这也是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思维的过程。最后把三者联系填在表格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表格的出现使这三者的联系与区别显而可见。

四、归纳总结,拓展应用。

思维拓展题的出现既帮助学生加深了对比的意义的理解,又积累了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数学思考能力。而且还给学生增加了乐趣,特别是培养了学生辨析能力,使学生感到比在生活中处处可见,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