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课前思考:

新课程实施以来,在语文课的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感悟、轻文本”的现象近年来已引起了广大教师的关注。于是,“如何把握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成了大家探讨的热点问题。连续两年执教了新课程三年级的语文课后,在学生身上暴露出来的阅读能力低下的问题引起了我对课堂的思考。反思课堂因素,我觉得问题就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不够扎实上。在上一些人文性比较强的阅读课时,我们往往让学生读几分钟,就开始抛出一个大而宽泛的问题,大谈对文章的感悟,或者围绕着大问题再设计一系列琐碎的小问题,“牵着”学生去感悟,完全忽略了语言文字的落实。殊不知,班中有多少学生在这样的“感悟”中是一头雾水,无从下手,一堂课下来几乎没有什么收获,因为他们连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都还没有掌握,比如:抓住重点词去理解句子的意思;抓住重点词句去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通过联系生活和想象的方式丰富文本的内涵,甚至不能正确地按要求默读、略读。所以,我认为追求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阅读教学中就要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会阅读,同时要努力将人文精神的熏陶和语言文字的训练结合在一起。

正是带着这样的思考,我申报了《新课程下阅读教学的学法指导初探》小课题研究方案,也正是带着这样的思考,我开始了教研课《妈妈的账单》这一课的教学设计。

课后反思:

一堂课上下来,让我觉得欣慰的是,课前围绕着主题“学法指导的渗透”的一些设想在这堂课上得到了较充分的体现,较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并且得到了同事们的认可。

一、根据需要,有机渗透学法指导

针对教材特点及学生已有的学习起点,我在课中这样几个地方渗透了学法指导:一是在初读课文后出示了经过精心挑选的六个重点词:索取报酬 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 蹑手蹑脚 小心翼翼 怦怦直跳,让学生读后挑一两个自己已经明白意思的词语说说自己的理解,并提示学生用语言说不清楚的可以用动作来演示,这样一来,“蹑手蹑脚、小心翼翼”这两个学生起先表达不清楚的词的意思便也解决了。二是让学生读课文前面的导语,明确了导语中提出的三个阅读要求,同时告诉学生接下来的学习就将围绕着这三个阅读要求展开,引导学生懂得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三是在“默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前指名学生说说默读课文时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如,不出声,集中注意力读,边读边思考问题),渗透了默读方法的指导。在三年级的语文课中,初读后整体感知、了解课文大意是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学生往往很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大意,因此在交流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时,我又一次出示了“索取报酬 如愿以偿 羞愧万分”三个词,让学生用上这三个词来说,有了这三个词的帮助,学生避免了平时长篇大论、复述课文似的概括,一下子就能说得简明扼要了。

二、抓住重点,在体会人物思想感情中落实语言文字的训练

本课中,“理解妈妈给小彼得的那份账单的含义,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是教学的难点,我觉得要突破这一难点,必须将彼得的那份账单来对比,因此我紧紧地围绕两份账单展开教学,让学生充分读悟。在读了彼得的账单后,我让学生用句式说说对彼得的印象:我觉得他是一个( )的孩子,因为他

( )。然后,再重点读妈妈的那份账单,为使学生更好地体会母爱的无私与无价,我精心设计了一些导语(如:彼得手拿妈妈这份爱的账单,心中百感交集地读了起来,读着读着,许多往事拥上心头,他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十年里妈妈亲手洗的衣服是那样干净,舒适;十年里,妈妈的怀抱是那样的温暖;十年里,成长的每一天,妈妈做的饭菜总是那么可口;他想起了很多很多成长中的故事。),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跟着小彼得回忆成长中母亲给予自己的爱,并选择相关句式说一说:

想起了自己过生日的时候,妈妈( )

想起了天冷的时候,妈妈( )

想起了生病发高烧时,妈妈( )

想起了自己有了一点进步时,妈妈( )

想起了( ),妈妈( ) ??

通过这个训练,学生对彼得妈妈这份账单中所包含的无价的母爱有了更深的理解。

问题与思考

尽管我自己感觉在这堂课中面对一些意外的生成时能够及时引导,但有些地方还是没把握好时机。如在理解词语“小心翼翼”时,一位学生竟说出了“蹑手蹑脚”的意思,我就反问学生:你对她的理解有意见吗?本想让学生自己来发现并指出她的错误,但没想接连叫了两个都说不清楚,于是我就让学生用动作来演示“小心翼翼”的意思。事后同事在讨论时指出,当学生误说成“蹑手蹑脚”的意思时,就可以指向非常明确地提示学生:她刚才说成了哪个词的意思?这样顺便也解决了“蹑手蹑脚”的理解。所以,怎样合理地引导学生的生成,在今后的课堂中我还需多多磨练。

同时,我也在想,在面对不同类型的课文时,我又将如何针对文体的不同特点进行学法指导的渗透,努力使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起来?这是我今后要努力探索的问题。欢迎对此有想法的老师和我一起探讨

 

第二篇: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妈妈的账单》教学反思

《妈妈的账单》也是一篇略读课文,一堂课下来,自己感觉基本上按照预定的教学目标来完成教学中的各个环节,较成功之处是整堂课灵活地结合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在反复诵读文本、对比两份账单中进行说话、朗读训练,并感悟到母爱的无私、无价,让学生懂得亲人之间的爱是弥足珍贵而不求回报的,要主动帮父母做事。我联系学生生活经历来学习课文学生自主性高,讨论氛围热烈,对文中的条理性也掌握比较透彻,整堂课贯穿“母爱”这一主线,通过提问、讨论、谈话等种种形式,学生深深感受到母爱之情。因而也就理解了妈妈写一份账单的良苦用心,懂得了小彼得计较和不懂事,整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这一理念,给学生充分营造质疑问难的学习机会。

“以生为本”“以读为本”把阅读教学活动视为宽松愉悦的“读书交流会”,为学生提供充裕的课堂主动学习的时间,“自主”而不“自流”,有“模式”但不“模式化”。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注重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在主体阅读实践中进行自读、自疑、自悟。这是我设计本预案的理念。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课前通过多媒体展示让学生反复阅读《妈妈的爱》这首诗,在内心感受母爱的伟大,为本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环节一:一开课利用特殊算式设下悬念,充分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学生带着极大的兴趣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中。环节二:回忆梳理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叶圣陶先生指出:“略读指导需要提纲挈领,期其自得。”在学生自学前,梳理出

富有弹性的学习方法,减少学生学习的随意性与盲目性,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又可提高学习效率。)环节三:引导学生多角色、多层面地触摸语言、揣摩语言,将无声语言转化为有声的语言,让学生真正用心去思考、去咀嚼、去体验语言文字中所蕴含着思想感情,将妈妈的账单蕴含的深刻情感步步推进,层层提升。环节四:在拓展性阅读中,学生的语言积累量不断地增加,理解力不断地增强。这样,语言和情感就能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产生共鸣。作业在以往的积累相互作用,从而引导学生从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学文过程中注意与综合性学习相结合,(怎样回报父母的爱)把话题打开,向生活实际延伸。教学中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帮父母做过什么事,当时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你怎样评价当时的做法。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议一议。

在阅读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自已学习课文,这样平等、开放的教学过程,学生既可学习知识,又可以得到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适时又加深对学生的引导,如:你们的妈妈爱你们吗?妈妈是怎样爱你们的?让学生大胆想象,通过让学生在热烈地发言与交流中接爱教育,思路清晰,条理清楚。

学生是学习各发展的主体,教学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我在上课时注意到这一点,先让学生在独立学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对“两份账单”进行比较、讨论。找出“账单”的异同点,让学生感悟其中的含义,把学生合作的学习方式与实践能力融合在一起,培养了学生的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

当然,本课还有许多对自己不满之处,其主要表现在:指导学生阅读的环节上不到位,整篇课文读的份量不足,内容没有指导学生阅读,大都是以师生对话、问题进行。另外时间的安排不够妥当,出现了前松后紧的现象,学生质疑、对一问题的辩论停留时间没把握好,如果后面有时间的话妥当安排一些小练笔,例如: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你妈妈说什么?小彼得把小脸蛋埋在妈妈的怀离他会想些什么?这样,便能在学生懂得妈妈如何爱自己的前提下使母爱之情日次升华,把整堂课带向高潮。另外,在教学中我忽略了对词语的理解,如一——“蹑手蹑脚”、“小心翼翼”等,这样不利于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