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反思

管新红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秀丽山河的思想感情和品赏大自然的情趣。课文按游览的是顺序,依次写了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进入内洞、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及乘船出洞的情况。

在教学时,我围绕本课的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的教材训练重点,注重看、听、说、读、写、练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文法。

1、适时引路,引导学生悟文生智。

在介绍外洞特点时,我创设情景:老师感觉有点累,你去看看这个外洞怎么样?学生通过读,告诉我一个字“大”!我接着问当学生:“有多大呢?”这时课件出示:“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然后通过和我们的教室比较,外洞究竟有多大了然于心,最后再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进行语感训练,渗透作者整体感知又具体化描写的写法。

2、创设情境,启迪学生展开想像。

在抓重点段进行教学过程中,当我问学生对内洞的什么景物最感兴趣?学生说出石钟乳、石笋时,我出示几幅图片启发学生想象:“这些石钟乳、石笋像什么?”、“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踊跃发言:“有的像微笑的弥勒佛……”“有的像金碧辉煌的宫殿……”“有的像仙女下凡,把幸福带给人间……”枯燥的语言文字在学生面前幻化成生动活泼的画面,使人感到身临其境,趣味无穷。

3、拓展延伸,启发学生口语交际。

在同学们跟随导游饱览了双龙洞迷人的景色后,我问:“一路游玩过来,哪几处见到泉水?”引导学生总结本文的写作方法。随后我又说:“我们随着叶老就是沿着溪流参观双龙洞的。双龙洞游览完了,那个地方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呢?我们可以好好地把课文读一读,回味一下我们的所见所闻所想,并且可以根据课文的描述,展开合理的想象,设计其中一处的解说词,下节课我们评选出优秀导游员!这样引导学生口语交际,在内化语言的同时,又提高了学生的读书悟文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第二篇:4记金华的双龙洞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有设计意图反思

4记金华的双龙洞

教材分析

《记金华的双龙洞》这是一篇游记,记叙了作者游览金华双龙洞的经过,情融于景。课文按游览的顺序,依次写了到金华双龙洞时的路上见闻、游外洞、由外洞通过孔隙到达内洞、以及游内洞的所见所闻所感和乘船出洞的情况。作者还写了路上的景色明艳,溪流欢唱,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矮、险;内洞的黑、奇、大;在读者眼前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令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欲望。通过理解课文思想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蜿蜒、、突兀森郁”等词语。

3.了解游览顺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记叙的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石钟乳、金华双龙洞的文字、图像等资料,可以做成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2月16日 总第9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蜿蜒、、突兀森郁”等词语。

3.了解游览顺序,初步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

一、揭示课题

你喜欢旅游吗?都游览过哪些地方?你到过浙江金华吗?那里有一个著名的溶洞,叫双龙洞。读读课文,今天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观光游览。

质疑,简介双龙洞。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奔主题,导入课文。)

二、听朗读录音。

去双龙洞洞途和洞内的景致非常美的奇特,吸引中外游客,同学们也想双龙洞吗?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去游览好吗?

三、引导细读,了解游览顺序

1、导语:“就听一遍,大家肯定觉得不过瘾,现在我们来细细学习。”

学生自读,要注意读准生字、理解新词,并用“??”画出提示作者游览顺序的有关词 1

句。

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

2.指名回答,师生共同讨论:

学生总结游览顺序时,有不少学生会忽略由外洞进入内洞的过程,对此教师可设计提问: 作者是由外洞直接进入内洞的吗?以引导学生注意从孔隙进入内洞的过程。并随机让学生读读这一段,注意正音,指导读顺,引导学生理解词义,如:仰卧、臀部、水程等词语。 教师根据学生描述的游览顺序,板书画一幅简单的示意图。

3.指导学生按游览顺序理清课文脉络:

按游览顺序可分六段。(分别请6名学生来读对应的段落,注意不多读也不少读)

(设计意图:初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作者游览顺序的有关词句,了解游览顺序,初步疏通课文。)

四、阅读,体会路上景色

1.引导学生读中感受。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自然段:

学生自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作者所看到的景物、当时的心情。再让学生个别展示朗读,点评中体会作者是怎样描述这些景物的。

2.放映课件,辅助感受:

配音:春末的一天,作者踏上了去双龙洞的路途。一路上,春末的景致不断扑入作者的眼帘。我们也来感受一下山中的春色吧!

3.感悟课文写溪流的匠心:

山中有花也有水。谁来读一读一路迎接游客的溪流。(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你觉得作者对溪流的描写很有情趣,对吗?你从哪里感觉到的?

(品味“时而??时而??”一句,体会几对反义词的妙用)

(设计意图:我们的语文教学,往往第一课时松,第二课时紧。针对本课特点,学习课文第1-3自然段,体会路上景色。)

三、课堂作业

1、认读生字、生词并书写,遇到疑问随时发问。

2、随机利用搜集的资料介绍双龙洞的石灰质岩石及其形成的石钟乳、石笋。 板书:

4、记金华的双龙洞

山路—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第二课时2月17日 总第10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游览顺序,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能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能复述“双龙洞”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壮观。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感受溶洞的奇观,学习按游览顺序进行记叙的方式和运用恰当的词句描绘事物、表达思想感情。

一、复习导入,激情激趣

2

1.默写生字词。

2.上一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课文,弄清了作者的游览顺序,谁还记得作者的游览路线是怎样的吗?

3.我们还随着作者去领略了沿途迷人的景色。那么洞中的景物又是怎样的呢?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跟随着作者一道去玩赏、领略,好吗?

(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内容,默写生字词,扎实训练学生的双基。)

二、学习新课,品读理解

1.游览洞口、外洞,教学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外洞有什么特点?请大家用横线画出洞口、外洞特点的有关句子。出示句子(先板书洞口宽,再板书洞内大。)以课室为例,大概20个课室那么大,这就是我们上个学期学过的比照的写作方法。以后我们在介绍事物的写作过程中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

(2)现在有请全班同学齐读描写洞口宽、外洞大的句子。交流。

2.过渡:从外洞到内洞要经过什么才能到达洞内呢?(孔隙)孔隙有什么特点?

请大家坐好闭上眼睛,互相抓紧双手(出示句子),我们的船马上要出发了(师读课文),刚才在通过孔隙的过程中,你们有什么感受?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

交流。抓住关键词句,设计引读: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读读书,“孔隙很窄,只能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是这样小的小船;孔隙很矮,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船就慢慢的移动。孔隙很险,只要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通过同学们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孔隙的窄、矮、险。

看有关课件,出示有关句子,比较哪句好,体会书中用词的准确。

板书:(孔隙:窄、矮、险)。

3.过渡:同学们,我们已经进入内洞了,内洞有什么特点呢?

① 默读第六、七自然段,用横线画出内洞特点的相关句子,再小组交流。

② 概括出内洞的特点。

内洞的特点?黑(一团漆黑)出示句子、奇(洞顶双龙,洞内石钟乳、石笋)、大(比外洞大得多)。出示句子(板书:黑、奇、大)你知道什么叫双龙洞?

洞内的石钟乳和石笋给作者的感受?变化多端、颜色各异、很大。

课件出示句子及图片:学生读“这些石钟乳和石笋??也很值得欣赏。”真的不比做什么,也值得欣赏,请大家欣赏图片,用有的像??有的像??造句。

4.作者游完了内洞,又排队仰卧在小船里,出了洞,结束了双龙洞之旅。

(设计意图:抓住描写外洞的宽敞,内外洞连接处孔隙的窄、矮、险;内洞的黑、奇、大的重点词句品读;引导学生体会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美伦美奂的景色。)

三、回归整体,体会写法

1.作者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叙述有条理,贯穿全文,按照游览的顺序:金华→罗店→入山→洞口→外洞→孔隙→内洞;作者正是迎着溪流上山入洞的。还有就是泉水流经的线路。

文章详略得当,重点写了孔隙和内洞。

景物––––映山红 油桐 砂土 新绿

特点––––各色 白色 粉红色 或浓或淡

3

洞口:宽、像桥洞

(3)外洞:大、像大会堂

2.全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

(设计意图:文章写法很有特点,引导学生体会,在阅读感受品读时,不忘渗透写作指导。)

四、情景再现,深化延伸

1.说话训练:假如让你当游双龙洞的一个小导游,你准备怎样向旅客介绍双龙洞呢?(根据游览示意图,注意导游的用语。)(先四人小组练说,再个别上台表演,教师和学生共同评议。)

2.总结:同学们,通过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这一课,我们同作者一起感受了双龙洞的雄伟、惊险、奇特,体会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领略到了祖国山河的壮美。课后大家要认真背背自己喜欢的部分,好好欣赏欣赏。有机会,你们亲自到双龙洞去游一游。

(设计意图:“得法于课内,收益于课外。”学当小导游,激起学生兴趣,从面对文本的课内感悟汲取走向回归自然的课外体验运用,拓宽了语文学习的空间,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并形成语言实践的技能。)

板书

4、记金华的双龙洞

山路:盘曲而上,一片明艳,迫着溪流

外洞:洞心像桥洞,里面宽敞高大。

孔隙:容小错暗,低矮、卧船进出

教学反思

《记金华的双龙洞》是篇游记,主要描写了双龙洞的“外洞、孔隙、内洞”的特点。教学时,我通过板画的方式,让学生边读书,边画出金华双龙洞的示意图。通过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们了解了:从金华——罗甸——双龙洞口——外洞——孔隙——内洞的游览过程,接着我们分了三个板块:一、学生自学“路上见闻”部分;二、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学习“外洞、内洞”部分;三、重点讲解“孔隙”的部分。在学习过程中,我结合“引导自学型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如此安排,主次分明,体现了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分清文章的主次。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