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雪反思

《看雪》教学反思

刘皮庄小学 刘英

和往常一样,我正在给小朋友们上语文课。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看雪》。为了提高小朋友们的朗读水平,我在他们自由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又让他们同桌互相读,听,纠正读得不对的地方。这篇课文的第九段写了下雪后的景色,语言很美。我就说:“哪位小朋友愿意把课文的第九段读给大家听听呢?”许多小朋友积极举手,非常愿意读给大家听。由于课文刚读没几遍,我就请了一位朗读水平比较好的同学先读给大家听,也不出我所料,这小朋友读得还真不错。听她读得这么好,下面的小朋友有的又举起了手,也希望能读给大家听,为了让小朋友们读得更好,我就说:“好,看谁能比 这位同学读得更好。”这样我又请了一个小朋友读,这小朋友确实也读得很好而且还比前一位同学读得响亮,我就说:“你读得真好,谁能比这位还要响亮呢!”这小朋友听了甜甜地笑着坐下了。不经意间,我发现了一个不曾让我留意过的举动,就是第一次我请的那位朗读水平较好,成果也较好的小朋友,一脸气愤,还用鄙夷的眼光瞟了一眼刚读完的那位同学。我的心不由一怔:这么一句褒扬同学的话,就真的挫伤了这小朋友的心吗?一时间,我对看到的这一幕不知如何应对,也就没有处置,继续上课。

课后,我还在想这一问题。也许我的评价真的有不妥的地方。但是细细想想假如小朋友不能接受他人超越自身,看到他人比自身好就生气、妒忌的话,这样恐怕在以后的竞争社会中,就很难形成一个良好的心态。我想新课标倡议人文关怀,但是并非不让同学不受任何磨练和挫折。应该让同学明白一个道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对小朋友来说也是极其重要的。 由此,我也想到现在的很多课上,我们只听见一片褒扬声。这样的小朋友可以说是在掌声和鲜花中生长的。我就在担心小朋友们这样一直生活在褒奖中,一但遇到挫折,他们能接受吗?而事实上,一个人在生活中又怎么可能永远一帆风顺呢?所以,我想我应该给全班所有的小朋友上一堂特殊的课,要让他们知道生活不总是一帆风顺,挫折对每个人来说也是难免的。而且要正确地对待竞争,在竞争中你不可能各方面都是第一,永远是第一的。遇到他人比你好,你应该先高兴地接受这一事实,再想想他为什么会比你好,然后通过自身的努力尽力争取,但必需要坚持良好的心情,这样你才干更出色。

上完课,劳苦和疲惫九霄云外,惊讶和欣喜让我激动不已。我真佩服这些小朋友,他们会读书,会考虑,会发现,会表达。而作为老师,关注他们,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学会倾听他们的心声,学会欣赏他们的言行,学会领悟他们的深情是何等重要啊!

同学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规范》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而语文课程是随“具体的儿童”来的,它将“具体的儿童”引入教育殿堂,只有关注“具体的儿童”的人才会有真正的课程意识。那就应该以同学为动身点,在开发的过程中充沛相信同学的能力,因为同学自身就是最可利用的课程资源。假如教师真正做到了尊重同学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关注每一个同学的学习情绪,学会倾听,学会发现,学会激励,学会鼓舞,学会组织,学会引导,让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自身独特的体验方式建构知识,形成能力,掌握方法,健全人格,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那么,他们的求知欲望、表达热情让你惊讶,他们发挥出的巨大的潜能令你震惊。

放开手,同学会走得更好。以前,我们对同学不敢放手,更不会放手。教师“前怕狼,后怕虎”,结果同学胆小怕事,不敢跃雷池半步。如今,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而不是凌驾于同学之上的保守师者形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从保守的一包到底的角色中解脱出来,已经成为教师可以充沛发挥的无形资产,然而教师不可能完全理解同学的思维,甚至不可能覆盖他们的知识面。这种角色的变化,的确对教师在教学的组织、引导有着更专业化的要求,但绝对不是通才、全才的要求。这个时候,就请所有的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同学吧!”这是我们在课改中最响亮的声音。

请你坚信,你的同学就是最可利用的课堂资源,请充沛利用来自课堂的、来自同学的资源吧!真正实现由“老师教我学语文”转变为“我们一起学语文”。

 

第二篇:《雪》教学设计及反思

鲁迅

【教材分析】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并在对比中体现出作者的思想倾向。江南的雪是美艳的,温润的,相比而言,最值得称赞的还是在孤单的境遇下肚子抗争的北方的雪。在阅读时,我们要特别注意这一情感取向。

【学情分析】

《雪》尽管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为明朗的一篇,作者的感情倾向也比较明显,可是对生活阅历还很浅的初中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时候,引导学生联系写作背景,并在一遍遍的诵读中领悟作者的思想。

【教学目标】

1. 朗读品味,概括南北方雪的特征。

2.比较探究,体验作者情感。

3.联系背景,感悟鲁迅精神。

4.比较探究,体验作者情感。

【教学重点】

1.朗读品析南北方雪的特点

2.诵读全文,比较两幅雪景的不同特点来体味蕴含其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

1.体悟作者的情感与精神

2.理解本文精练、优美、内蕴丰厚的语言。

【教法与学法】反复诵读;联系背景理解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

【相关链接】

1.作者简介:鲁迅(1881.9.25~1936.10.19)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中国现代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 人称“文教思革”。浙江省绍兴人,祖籍河南省汝南县。青年时代受达尔文进化论和托尔斯泰博爱思想的影响。19xx年公费至日本留学,原在仙台医学院学医,后因战乱奋起改行为作家,从事文艺工作,希望用以改变国民精神(见《呐喊》自序)。19xx年以“鲁迅”为笔名,发表白话小说《狂人日记》。19xx年10月19日因病逝世于上海。著作收入《鲁迅全集》,作品及《鲁迅书信集》,并重印鲁迅编校的古籍多种。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小说中《祝福》、《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较为知名。鲁迅的小说、散文、诗歌、杂文共数十篇(首)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小说《祝福》、《阿Q正传》、《药》等先后被改编成电影。北京、上海、绍兴、广州、厦门等地先后建立了鲁迅博物馆、纪念馆等,同时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阿拉伯等50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2. 写作背景:《雪》写于19xx年,正值不平凡的年代。南方的革命形势蓬勃发展,可谓是春暖花开之日,然而,北方还处于一片寒冻之中。面对黑暗的现实与酷冷的季节,鲁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的姿态,去寻求“革新的破坏者”,去战取理想的春天。他不仅

以小说、杂文进行战斗。而且“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野草》共收散文诗二十三篇,也是鲁迅追求革命真理、抒情述怀与进行对敌斗争的记录。本文也是鲁迅当时内心世界形象化的表现。

【课前预习】

1. 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

2. 掌握重点字词的音、形、义。

3.在这篇优美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两幅各具特点的图景,江南雪的滋润美艳,朔方雪的蓬勃奋飞,让我们领略雪这一纯洁自然之物的独特风采,另外散文诗灵活的形式,优美的语言,也让我们陶醉。所以同学们加强朗诵,将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下来,并有感情地背诵。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殷秀梅的歌曲《塞北的雪》,同时:

屏幕显示课件——飘雪的画面

(歌曲声音变小,成背景音乐)

(教师导语)下雪了。窗外是好晶莹的世界,雪的天堂。雪花纷纷扬扬地从天空飘落下来,就像玉蝴蝶。那熬了三十冬的老槐树偌地玉树临风了,枝上缀满了雪的骨朵,静静地站会,仿佛能够嗅到五月的槐花香了。那飞扬的雪花飘落到鲁迅先生笔下的时候,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呢?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走近鲁迅的散文诗《雪》。

二、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磬口( ) 模样( ) 胭脂( ) 脂粉奁( ) ....

朔方( ) 旷野( ) 凛冽( ) 眷念( ) ....

2. 填空。

(1)鲁迅著有小说集 、 及《故事新编》。《雪》选自他的散文诗集 。

(2)江南的雪, ;北国的雪则 ,随着旋风蓬勃奋飞。作者以鲜明的形象,展观了两幅各具特色的画面。

(3)散文诗,它既有 的特点,讲究押韵和节奏,又有 的特点,比较有气势。

3.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他也就目光 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2)晴天又来 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

(3)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 太空。

4. 有情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找出这篇散文诗的关键句。

三、初步感知课文

(一)听读:

同学们,请用心倾听配乐朗诵《雪》,注意阅读时的停顿、重读

等,并初步体悟文章所蕴含的感情。

展示听读收获

①听读中感受到的画面(生自由谈)。

②听读中感受到的语言特点。

(二)感读:感读是一种文字与心灵初撞的过程,需视之以目,感之以心,动之以情,发之于口,请同学们在刚才听读感悟的基础上,直面课文,通过直观的文字去查找学生初读感知的画面,同时注意预习时了解的字词在文中的运用。

1.根据听读和感读到的画面,给文章分层,并简括层意。

2.文章写了哪些地方的雪?你认为作者喜欢哪里的雪?

(三)美读品味

精力专注,走入散文诗的意境,体悟诗中良好的情韵,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这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

提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2.进入情境,读出特点。

学生自由地大声动情朗诵。

找一个学生,有感情朗读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或几段,师生评价。

四、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学生自由学习课文,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质疑问题。

学生集体展示自己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群策群力班内同学在老

师的指导下共同解决问题。

教师概括归纳学生提问比较集中的问题。

文本探究

课件展示: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细致地描写了江南的雪?

2.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江南雪的特点。

3.作者又是怎样描写朔方雪的?感觉朔方的雪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一)学生讨论交流反馈明确前两个问题。

(二)朗读体会:请带着江南特有的“温暖湿润”的天气般的情感来朗读这三小节,注意语气语调要显温柔、欢快。

(三)学生讨论交流反馈后明确第三个问题。

(四)都说地有南北之分,其实这雪也有南北之别,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4小节,要注意读出孤独奋战、奋发向上的豪迈之情。

情感主旨探究

课件展示:

1. 作者对江南的雪,朔方的雪感情态度是什么样的?

2. 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情感,其写作的目的是什么?

(一)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反馈(讨论第二个问题时老师提示联系文章的写作背景来理解)

关键词语探究

(本文是散文诗,既有优美的语言,又有较为深刻意蕴。我们试

着通过理解文中关键性语句,更深地品味文章的内涵。) 课件展示:

1.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用“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修饰“雪花”,强调了什么?)

2.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和“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分别形容江南的雪的什么特点?)

3.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孤独的雪”,“死掉的雨”,“雨的精魂”是什么意思?)

4.作者在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的承接中间嵌入一个“但是”,有什么意味?

学生讨论交流反馈后明确

五、精读精练

阅读课文第1、4、5、6自然段,完成后面题目。

①江南的雪,可是滋润荚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于的皮肤。②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遂有冷绿的杂草。③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④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⑤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⑥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

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⑦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⑧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⑨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幻灯片显示下列问题:

1、江南雪景的总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滋润美艳”写出了_____________。

2、第①句中的两个比喻从哪个角度写的?写出了什么?有什么作用?

3、第②句写出了什么?与开头有什么关系?

4、第③、④句用“记不真切”来描写,有什么新意?

5、第⑤句写出了朔方的雪怎样的质地特点?

6、第⑦句写出了怎样的一种景象?使人们感受到了什么?

六、拓展阅读

两片秋叶

陈薇

我悲秋,我亦恋秋。

秋意渐浓,一阵风过,光秃秃的树干上颤颤地缀着几片不肯离去的枯叶,瑟缩地打着旋儿。倏地,一片落叶飘进了我摊开的书页。颜色黑黄,边儿早已碎败,身子蜷曲着,不知被什么虫子咬得满是疮洞。

我突然想到愁,不正是心上搁了个秋吗?

每当第一片落叶从浓密的绿中飘飞下来,每当凉凉的秋雨无声地润湿了我的窗帘,那种夹杂着甜味的秋就袭上来,牵出一线忧思,唇边也会滑出一声长长的“唉”,落进心底,化作一缕莫名的悲哀。

有一阵风过,叶儿在书页上颤了颤,想要飞去,我捂住了它,想把它嵌入书中,又觉得摊开的这本书词语太热,容不得这冰冷的形体,须得另寻一本。

从枕旁的书堆上取到一封未拆的信,想是同寝室的给带回来搁在那儿的。一看那刚劲的字,立刻就像看到了那双闪亮的眼睛,一股热热的生命的力量关不住般地从那里面溢了出来。于是,我的搁上了秋的心顿然感到一阵麻酥酥的暖意。他是我最要好的大学同学,深深挚爱着大山——大学毕业时,放弃了待遇优厚的工作职位,毅然选择了大山。

拆开封口,抽出信来,一片红红的什么被带了出来掉在地上,定睛一看,腾地涌起一股热,热,从心窝里往外冒的热——那是一片火一般红的枫叶。

我木然地站着,下意识地将两片秋叶搁在一处。顿时,那片枯叶在红枫的映照下愈发显露出它的可憎可怜!我迷惘起来,自己先前为何竟会产生了要将这片已枯死的冷了人心的叶儿珍藏起来的雅兴! “你爱这大山的红枫吗?”那双洋溢着炽热生命力的眼睛好像在信中盯住我说,“是的,它也坠落于肃杀的秋风之中,然而,它却是拼尽了热,将自身烧得通红,用自己最后的生命,给寒冷的世界装点上

一片红于二月花的色彩>>”

我慢慢觉得,心上搁个秋,并不尽是愁。因为,即使到了秋,不是也还有这烧红的枫叶吗?

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

1、本文以两片秋叶为线索,写出了“我”情感变化的过程,这一过程是:

2、作者笔下的两片秋叶各自具有怎样的特点?

第一片:

第二片:

3、作者写第二片秋叶时,由物及人,向我们展示了赠叶者怎样的精神世界?

4、请把你对“我于是将那片枯叶弹出窗外,将那片来自大山的红枫嵌进了书页”这句话的理解写在下面。

5、作者将两片秋叶放在一起写有什么好处?

七、开阔视野,强化意识

鲁迅先生是一名斗士,他的全部身心都为了中华民族的兴亡而存在,他的语言更是启迪鼓舞着中华儿女奋发向上的绝心!

幻灯片显示:鲁迅先生作品中的经典语段

1.我却觉得周围的空气太寒洌了,我自说我的话,所以反而称之曰《热风》。(19xx年11月3日)

2.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 ??我向来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但这回却很有几点出于我的意外。一是当局者竟会这样地凶残,一是流言家竟至如此之下劣,一是中国的女性临难竟能如是之从容。 ? 3.荷(h è )戟(一种武器)独彷徨

? 4.我的心分外地寂寞。 ??这以前,我的心也曾充满过血腥的歌声:血与铁,火焰与毒,恢复和报仇。而忽而这些都空虚了,但有时故意地填以没奈何的自欺的希望。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19xx年1月1日)

? 5.“站在沙漠上,看看飞沙走石,乐则大笑,悲则大叫,愤则大骂,即使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摩自己的凝血,觉得若有花纹”。

? 6.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 7.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 8.“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八、结束语:

一个孤独者只要他不缺乏奋斗的勇气,他就是个强者,是个令人

崇敬的强者。今天,我们已然不是一个孤独者,身边的志同道合者比

比皆是,但依然让我们带着如北方的雪一般的独立与张扬,如鲁迅一

般的不屈斗志,前行在漫漫人生路上。

九、板书设计

(现在学生做老师)

请学生自告奋勇用最简洁的语言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

鲁迅

滋润美艳——江南的雪——向往美好

旋转升腾——北方的雪——奋力抗争

(用战斗创造一个美好的世界)

十、达标检测

(一)阅读课文,完成下列题目

1.作者写“江南的雪”,是写的眼前的景物,还是回忆中的景物?

从第一自然段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

2.在第四自然段的开头,作者用了“但是”一词,请你说说作

者这样用的用意。

3.作者对江南的雪和北方的雪各有怎样的感情?作者为什么会对

朔方的雪情有独钟?

4.本文与我们学过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写了塑雪罗汉,两文在写到塑雪罗汉时的写法和目的有何不同?

5.你在雪地里做过什么游戏?试写一段文字描述出来。没有见过雪的同学可以借用想象来写。

(二)阅读文章,思考问题

祝勇

①雪满山野,总令我想起国画里的留白。王摩诘画山而不见云,齐白石画虾而不见水,那留出的空白,便是云,是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最简洁,而意韵却最丰厚。每当雪至,五色杂陈的世界只剩下黑白两色,山川大地便成了落笔简约的国画,环境纯粹了许多,心灵也就跟着纯粹了许多。

②所以,雪来的时候,我的心中总是充盈着几许淡淡的欢愉。倘在山中,那感觉就更好。黎明于客舍醒来,心中纳罕天缘何亮得这般早,披衣行至院中,发现大雪早巳没膝。呼啸了一夜的北风不知何时戛然而止,空气清爽如琼浆,天气温静如睡熟的少女,崖上翠柯、溪上板桥、无一不穿上白袍,只有檐上麻雀,傻兮兮地挺立着,黑得可爱。

③于是,柳宗元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便禁不住于口中滑脱而出,那种深透的意境遂将自己浑身浸透。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

幽美的图影。

④大雪封山,路是走不得了,喝罢老板娘亲熬的热汤,便于窗下慵读一卷《聊斋》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读得倦了,便再去访雪。周遭静无声息,而脚底踏出的咯吱声,好似雪地轻柔的言语,令我感到亲切和愉悦。

⑤我之看雪,是看它的银白空蒙,于无色中想像有色,于无形中揣测有形,于无生命中体味凛然的生命力,任思维的雪橇恰然划向岁月深处,去领略世界的无涯与多姿。有人写道:“能欣赏荒寒幽寂的人,必定具有一种特殊的素质,那是一种顽强的生命活力,那是一种桀骜不驯的人格力量。”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北宋书院中,不乏以空山荒寺,寂寞无人之境为主题的画作。我曾在一家博物馆的《寒江独钓图》前伫立良久:沃雪千里,地老天荒,只有一只孤影,一叶篷舟,境界何其寂寥,然而我看到的不是生命的渺小与哀苦,相反,却是挺拔的灵魂与不屈的意志。一如明人胡应鳞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出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而渚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或许,只有雪天的凄冷,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只有雪野的空旷,方能凸显生命的充实。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我钦佩胡应鳞,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

⑥记忆深处的大雪无边无际,静好如诗。我就站立在雪地里,默

默地伫望着。我在一片寂寞中感受生命的怡静与温馨,逝去的梦境再度重现,凋谢的热情开始复苏,而那一瓣六角雪花,自天空落下来,咝的一声,就在我滚热的心窝里融化了。

(选自《名家散文》)

1.第①段中作者为什么说“与西画比起来,国画手法简洁,而意韵最丰厚”?

2.请从修辞的角度品味第③中“这时的内心纯净得就像白纸,随时等待着思想的浓墨,滴染出幽美的图影”一句的妙处。

3.第④段中有“这或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罢”一句,其中“另外一种形式的行路”指的是什么?作者为什么会这样认为?

4.第⑤段中作者说“古人常从孤寒寂寞之中酝酿出一种生命的诗情”,请你从文外举出一例加以印证。

5.第⑤段末“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一句中“柳宗元心底的境界”指的是什么?

(三)根据本节课学习所得,完成学校自编作业本中的第3、5、8、9小题。

十一、作业布置:

1.借景抒情是本文的写作特色,你也试着用这种方法写一篇关于

“雨”的小短文。

2.欣赏鲁迅的另一篇散文诗《秋夜》。

教学反思: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优美的抒情篇章之一,文章篇幅虽然不长,却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照描绘了“江南的雪”与“朔方的雪”两幅雪景图,“一切景语皆情语”,深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往事和现实的种种复杂感情,情感委婉含蓄,寓意隐晦深邃,这里既寄托了作者的情思,更表达了作者的张扬的个性。

鲁迅在自然景物描写中寄托了自己的爱增感情,向往江南雪景的春天一般的美好理想,而憎恶把朔方的雪花变得孤独和冰冷的严酷的冬天。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了以下几点,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1.强调了朗读。《雪》是一片激昂的散文诗,感情炽烈,气势雄浑,因此先让学生听读,调动学生激情,然后指导学生反复品读读、感读,学生读出了气势,在读中领会作者压抑不住的战斗激情。学生个个兴奋异常,慷慨激昂,小脸涨的通红,眼睛里射出勇士的战斗豪情。

2.注重用自己的激情调动学生的情绪。鲁迅先生的文章一般比较艰涩难懂,本文是其不多见的个性硬朗鲜明的文章,即便如此,要改变以往教学鲁迅先生的文章时老师累,学生困的状况,也必须想方设法让学生的情绪高涨,才能很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在讲课时,我特别

注意用自己的激情调动学生的高涨的情绪,丰富的表情、抑扬顿挫的语调都是调动学生的良药。

3.理解鲁迅先生文章丰富的内涵。对于《雪》,一直以来文学界就有着诸多解读:说宽度,有学者甚至提出了“爱情的宣言”一说;说深度,钱理群将其上升到中华民族对宇宙基本物质元素、生命元素的理解。可是,对于初二上的学生,在一堂没有前后呼应的独立的课上,如果对文本的开掘脱离了学生的生命体验和可接受程度,是否真正有价值呢?再三考虑,我最终选择了“鲁迅的自画像”这种解读。因为,《野草》与《彷徨》作于同一时期,集中体现的是鲁迅在“五四”退潮之后空前的孤独与绝望以及对“绝望的抗战”。一直以来,鲁迅都有着一种强烈的孤独意识,这是一种先驱者的孤独、一种探索者的孤独,这种孤独带有屈原式的忧愤深广,表现为改造社会的强烈愿望和不与浑浊现实同流合污、不向邪恶势力屈服的品格,在《彷徨》的扉页上他便援引了屈原的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应该说,这样的思想在《雪》这篇文章中也有着较为集中的体现。

4.努力营造开放民主的课堂氛围。上课时我力图创设开放、民主、平等的交流氛围,让学生自读自悟,质疑问难,合作探究,互动交流,把学生的个性阅读理解当作一种课程资源来加以充分开发和利用,引导学生充分地谈感受,议寓意,说理解,析语言,展示学生的个性化的阅读理解,多角度感知散文诗的描绘的意境,理解课文的所寄寓的思想,赏析作品精美的语言,深入领会散文诗《雪》的丰富内涵。

5.学生归纳文章内容,形成自己的板书。通过学习,学生对文章

的内容、内涵都有了自己的理解,让学生用最简短的语言把文章的主要内涵归纳出来,并形成板书,这对学生正确把握文章,如何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起到了很好地锻炼作用。

本课存在的缺憾:

1.重点句子的理解不够深入。如“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句话是文章的主旨句,归纳了整篇文章的内涵,可是自己在上课的时候,由于快下课了,和学生讲解、讨论的时间过短,有点应付而过的意味,这是本课最大的一处缺憾。

2. 对文本的反复切入还需加强。同一个语句,从不同的角度切入,会有不同的收获,例如你可以从一个句子看出事物特征,看出作者情感,看出写作技巧,看出语言风格,看出蕴涵的哲理??但是本堂课对语言的品味太局限于“雪的特征”,对鲁迅情感的体验几乎是直接从“雪的特征”得出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和文本的脱离,这也使得在第三个环节提升到鲁迅的精神前的铺垫不够到位,材料的出示也相应显得较为生硬。虽然对鲁迅精神的把握是源自文本,但在课堂呈现时却显得有些割裂。如果说本课在课堂设计时关注到了“深度”,但在课堂呈现时却缺乏一定的“厚度”。

3.文章的主题模糊。教材文章后面有附录对此进行了解释,说文章是在赞美一种战斗精神,说实在的,文章前三段没有一句是具有战斗精神的,都是在回忆他美丽的家乡和童年。后面三节中“孤独的雪,死了的雨,雨的精魂”或许有着一种不屈的战斗精神,但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教参中也是比较生硬的将这两个主题牵到一块儿,说

是作者回忆南方的雪的那种平和与温馨,更是在赞美北方的雪的战斗精神,个人感觉有些很牵强,而且学生也不易理解。名家的作品本身我没有资格评论其好坏,但作为入选中学教材的作品,必须是符合学生的阅读实际的。脱离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情感体念的,即使是再有名的作品也有待商榷。

4.忽视了文章语言的欣赏。教学这篇文章,不是除了象征就没有什么好讲的,相反,语言的简练隽永,对比手法的恰当运用,情感的婉转表达(融情入景),行文思路的清晰分明,都值得我们引领学生去细细品味,可以一节课的时间有点短,没能很好的引领学生欣赏文章的语言,很遗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