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反思

月光曲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牛好梦

课时目标:

⒈自主学习课文生字,理解“传说、谱写、幽静、纯熟”等词语的意思。

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中的关键语段,了解并简要概括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 ⒊从贝多芬的言行中体会他丰富的心理和情感,感受音乐家对穷人的同情和对音乐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介绍贝多芬的时代背景,对贝多芬大致了解。

二、检查自学情况

重点字音、重点词语的理解

三、默读课文,整体感知

(1)全文分成几部分?

(2)用自己的话说说《月光曲》是怎么创造出来的?

四、学习2—8小节,体会人物情感。

1.《月光曲》是在什么情景下创作出来的?学习兄妹俩的对话。 ⑴引导学生在自读的过程中体会盲姑娘对音乐的喜爱,感受兄妹俩互相体谅的真情。

⑵指导分角色朗读。

⑶根据要点概括对话的大意。

2.了解贝多芬走进茅屋后做了哪些事。

3、围绕“贝多芬为什么弹了一曲再弹一曲”深入研读。 ⑴联系上下文,想象写话,揣摩贝多芬当时心里的想法。 ⑵组织交流,随机学习盲姑娘和贝多芬的对话。

●品读盲姑娘的语言,体会她激动的心情,了解她不仅懂音乐而且熟知贝多芬的音乐。随机理解“纯熟”。

●品读贝多芬的语言,感受贝多芬小镇遇知音时的心情及对盲姑娘的敬佩。

⑶指导朗读对话。

⑷小结贝多芬弹了一曲再弹一曲的原因。

三、总结

结并明确下一节课学习的内容。

反思

《月光曲》是一篇精读课文,讲述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因同情穷鞋匠兄妹而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音乐的痴迷而即兴创作出《月光曲》的传奇故事。课文内容意境隽永、文质兼美,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无论是乐曲、语言、情感,都能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教学时,我主要从以下二方面引导学生感悟体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重视课前预习,六年级学生有能力自学生字词,课堂上检查,提高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从鲜明的形象中领略人格美

课文塑造了贝多芬、穷兄妹俩两种人物形象。教学时,抓住人物的外在形象,揭示人物的心灵美,能使学生受到人格力量的熏陶。贝多芬是德国著名的钢琴家,理解这一人物形象时,我着重向学生介绍他的生平事迹,以及他的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从贝多芬为穷兄妹俩弹奏乐曲这一故事中,让学生感受到贝多芬不辞劳苦、一心为民作曲弹琴的精神。穷兄妹俩作为劳苦大众的代表,他们生活很困苦,但十分爱音乐,对生活充满了乐观的态度。通过指导学生充分朗读兄妹俩的对话,能深切体会到穷兄妹俩相互关心、相互体贴、相依为命的善良品性。 不足之处:

本篇课文景美情深,朗读时应该是徐缓、抒情的基调,指导学生朗读时,要把人物思想感情变化的层次表现出来。比如盲姑娘想听贝多芬演奏的急切心情,皮鞋匠因买不起入场券的隐隐痛楚,贝多芬说明来意时的诚恳、热情,盲姑娘听完一曲后的赞美、惊喜等,都应该读出其中蕴含的感情。课堂上,由于急于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学生个别地方朗读不够到位。本节课备课比较仓促,环节连贯的不自然,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对学生没有及时评价,表扬的语言稍显生硬,板书设计的也不太精致,在今后的教学中将不断改进提高,以达到理想效果。

 

第二篇:月光曲教学设计

附件:教学设计模板

教学设计模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