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运动反思

《新文化运动》教学反思

泸州十二中 赵恒瑶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重要一环,相比于洋务运动器物变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政治制度变革而言,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思想文化的大变革。器物方面的变革可以通过近代企业的建设来引导学生理解;政治制度方面的变革则可以通过政府法令来认识,而思想方面的变革,看不见,摸不着,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基于这一现实,我广泛地收集了相关的史料,意图通过史料的剖析,帮助学生突破本课的重难点,顺利实现本课教学目标。下面,就我本次《新文化运动》公开课,谈一谈几点感受。

成功之处

1.相关问题的点拨比较恰当。在《新文化运动》的教学中,我主要使用了材料、视频教学的方式来突破重难点。选取的材料,注重典型性与趣味性,即说明了问题,又通过生动有趣的材料激发了学生积极性。

2.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体现了新课改精神,教学中,对于基础性的知识,我放手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归纳总结。对于难点,或者给予学生思考的思路,或者给予相关的史料,在此基础上再适时的引导,尽量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得出相关结论。

3.注重知识内在的联系。新文化运动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共同构成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在某种程度上说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继续,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联系本单元中另外三课,通过前后的联系,让学生更为深刻的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原因,同时对于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初步认识到中国的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在授课中,我注意本课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联系,通过比较近代化不同阶段中国人向西方所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全面的认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4.学生在课堂上对于知识点进行勾划,并做好眉批,以方便复习。

5.注重情感态度价值的教育,在授课中,采取适当的材料,精心的创设情境、设置问题,有效的升华学生的情感。

待改进的方面

1.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提示学生做好眉批的方法,必要的时候还应告诉学生知识点的位置,以使学困生能跟上授课进度。

2.复习不够充分。课堂上,我留给了学生十分钟的时间去巩固本课所学,并告知学生需要重点巩固的知识点。但仅仅做到这一步还不够,最好还应在临下课时,师生一起来理清重要的知识点,这样能够起到一定的检测效果,使教师更好的把握学生学习的情况。

 

第二篇:新文化运动反思

《新文化运动》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构思

1.关于本节课的主线索。我觉得新课程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在教材的编写上:用更加准确、精练、通俗易懂的词语来编写课本的目录、大小标题。所以教师授课时如能把课本的目录、大小标题或历史概念讲清楚讲透彻,有助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基于这样的认识,《新文化运动》一课我主要的上课思路就是围绕着解读新文化运动这个标题来展开,也就是要让学生理解:首先它是一场文化运动同时又是一场新的文化运动;其次它“新”在哪些方面;再次这些方面怎么样“新”;最后分析出现这些“新”的原因。

2.关于本节课几个环节的处理。

①导入问题。本节课我借助一段音乐进行导入。让学生跟着歌词唱《兰花草》,并欣赏这首歌的优美旋律和歌词,然后让学生猜猜这首歌的词作者的名字,由此导入新课。

②前后呼应问题。我觉得前后呼应对一节课是比较重要的。因此这节课我在两个地方设计了前后呼应。一是开头和结尾用《兰花草》歌词来呼应;二是问题“新文化运动新在哪些方面”和课后问题“测一测,你对新的了解”来呼应,同时也希望通过这个呼应来进行课堂小节。 ③关于课堂内容的展开。本节课我的思路是围绕着“新”字来展开教学的,同时为了让学生能够理解本节课的内容,我主要是运用了材料

来进行教学,通过引导学生读懂读透材料,从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在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时,我还运用了一段视屏来进行教学,主要目的是想通过日本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来反思我们对待东西方文化的态度。

二、教学后的反思

这节课总体来说,我觉得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但也有一些地方不够理想,课后进行了反思,总结如下:

1.关于课程适合对象问题。有些问题的设计和要求超出了高一学生的能力要求,比如课程设计时想运用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决定原理来说明新文化运动的原因,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原理来分析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可是由于高一学生还没有学习这一原理,自己上课时对这一原理分析的又不够形象、透彻,所以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2.关于课堂提问的问题。这节课的上课思路主要是采用借助材料来使学生分析结论的方法,整节课上下来之后自我觉得设问太多,这样就会导致因为时间关系而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少了一些,提问的学生范围就不够广,学生的主体作用、参于程度很难得到充分的发挥。

3.关于课堂活动课的设计。因为备课时间比较紧,所以匆忙准备的让学生扮演父亲的角色扮演活动有些牵强。事后想想这样的准备不够充分的课堂活动课还是不要为好。

4.对于课堂设计和上课的一些环节处理不是很恰当。这个问题尤其体现在上课的最后两个环节上。一个是关于日本的视屏,这个视屏是从大国崛起中分五个部分截取下来的,由于技术有限,截取的视屏语言不

是很连惯,有些内容知道是多余的但剪切不掉,而且时间稍微长了一些,因此课堂效果就受到了影响。另一个是“测一测,你对新的了解” 这个环节,幻灯片给出了中外史上带有新字的七个历史概念,本来课堂设计时想达到的目的一是让学生重视对历史概念的解读,二是想达到再次突出新文化运动的“新”以达到课堂小节的目的,可是在实施的过程中有点处理不当,前面的几个“新”花的时间多了一些,以致于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的主题新文化运动的“新”所给的时间太少了。事后想想前面几个“新”应当不要展开,只是幻灯片展出就行了,而把主要精力用在新文化运动的“新”,这样一来就可以既达到了课堂小结的目的,同时又使主题更加突出了。

5.语言不够精练,表情不够丰富。在准备新文化运动这节课时,我查找了一些网上的资料,发现这节课的资料和课件可以用多如牛毛四个字来形容。所以我希望用一条和别人不一样的思路来进行教学设计,课后自我觉得教学思路还是比较新颖的,知识和能力也能够得到较好的落实,可是由于自己语言和表情的缺陷,自己的教学设计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总之,希望通过自己的认真反思能够使自己在教学水平上有一个更大的突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