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慢》教学案例

《扬州慢》教学案例

教学设想

【指导思想】教师设臵合理的问题台阶,让学生通过自主分析本词的内容,合作探究本词所用的表达技巧,从而深刻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主要特点是:真正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模式,让学生心情愉悦地、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探究问题。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词的内容, 体味伤古怀今情感及“清冷”意境

2、了解本词的表达技巧并品味其妙处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品读、欣赏、探讨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扬州自古繁华,而鼎盛在中唐,其盛况在唐诗中更是屡有反映,你能想起哪些诗句?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徐凝《忆扬州》

“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望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张祜《纵游淮南》

当时还有人把“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当做人生的追求目标,足见扬州的繁华富庶。几百年后,南宋词人姜夔也来到了扬州,那么他看到的还是不是那个胜似仙境的扬州呢?这节课咱们共同学习姜夔的《扬州慢》(板书课题)

二、解题

姜夔作词常自谱曲而不用现成曲调,故词牌和题目统一。本词写扬州战后景象,又曲调舒缓的慢词,故称扬州慢。

三、简介作者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南宋婉约派的代表词人,他屡试不中,布衣终生,他善书法、精音乐、能自度曲。诗词俱工,皆卓然成家。词尤负盛名。其词格律严密,字句雕琢,词风清空峭拔,清丽典雅,立意幽远,为清代浙派词人所尊奉。词多纪游、咏物、感叹身世飘零与情场失意,但也暗寓国家分裂、江河变异之慨,寄寓忧国伤时之作。

四、介绍写作背景

本词是作者22岁时路过扬州所作。词人虽然初到扬州,但对这样一座历史名城并不陌生。然而,在南宋时,金兵频频南侵,扬州屡遭兵火,如今映入作者视野的却是一片荒芜,满目疮痍,词人顿时触发起一种山河破碎之感。作者写本词时,宋金隆兴和议已达12年之久。南宋朝廷苟安半壁,朝纲废弛。词人目睹当年经强敌侵凌后扬州城的累累伤痕的现实,岂能无动于衷?因而追怀丧乱,感慨今昔,写下了这首词,抒发了黍离之悲。

五、整体感知

1、读全词,正字音。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3、快速浏览小序并思考:词前的小序交代了哪些内容?

明确:写作时地、所见景象、内心感受、他人对此词的反响。

○1“怆然”、”感慨”直接点明作者此时的感情。

○2“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一个“悲”字,奠定了本诗悲切伤感的感情基调。战火洗劫后的扬州一片荒凉,黍离之悲表达的是昔盛今衰的故国之思,对国家昔盛今衰的痛惜伤感之情。

小结:欣赏诗词抓序言和注解,这是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4、学生自由朗读

5、找一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师生点评:(1)把握节奏,慢词应该慢读。

(2)把握低沉凄迷的感情基调 ,重读能表现词人内心痛苦的词语 ,像“厌”、“寒”、“难赋”和“冷”等等。

6、学生再读全词,思考:

(1)在一个冬雪初霁的黄昏,词人独自骑马前往扬州。在赴扬州的路上,词人心中想象的扬州是一幅怎样的图景?(用词中的话回答)

明确:“淮左名都”、“竹西佳处”、“春风十里”、“二十四桥”等。(繁华) “淮左名都”,说明扬州是人们向往的大都会;“竹西佳处”,使人联想到唐杜牧的诗句“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这是写词人想象中扬州城昔日繁华的图景;“春风十里”也是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二十四桥”是扬州著名的景点,这里在唐代曾是游人荟萃之地,杜牧曾用“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来形容这里的欢乐图景。

(2)词人进入扬州城,看到了怎样的图景?

明确:○1见到——荠麦青青、废池乔木、二十四桥、冷月○2听到——清角吹寒○3联想——重到虚惊,难赋深情;桥月仍在、玉人已无;花开依旧、人事全非,扬州城已是“空城”(萧条)

(3)词人的想象与现时相比照,产生巨大反差,词人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感慨?

明确:昔盛今衰之感、黍离之悲——家国残破之痛

2

(4)造成昔盛今衰这种情形的原因时什么?

明确:“胡马窥江”表明造成此种情形的原因是战争。

小结:战争是摧毁人类文明,摧残人类生命的黑手。古代战争频繁,人民生活困苦,《扬州慢》正是表达了词人的黍离之悲,表达他因祖国山河破碎、百姓生活困苦而极其沉痛的心情。

六、鉴赏分析

这份感慨,作者有没有直接抒发?如果没有,那么作者是借助哪些表达技巧抒发感慨的?请以例句说明。(方式:个人思考——小组交流——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时点拨)

1、情景交融 “尽荠麦青青”

2、虚实相生 想象与所见

3、用典 “竹西佳处”、“春风十里”、“二十四桥”

4、反衬 昔盛反衬今衰

七、探究鉴赏

走进构筑诗歌情感大厦的砖瓦——词句,找出你最喜欢的,诵读并谈谈喜欢的理由。

学生分组讨论,口述鉴赏心得,然后自由发言,各抒己见。师生点评。

(1)“废池乔木,犹厌言兵

“厌”字用得很妙,没有生命的景物带上了人的感情,用的是拟人手法。连“废池乔木”都对战争厌倦,更何况人呢?, 这就极好的表达了对战争的厌恶,对发动侵略战争的“胡人”——这里的“胡”当指金国——的痛恨,也表达了对遭遇战乱的人民的同情,对受战火摧残的河山的痛惜之情。

(2) 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渐”字,表明词人伫立良久,陷入悲凉之中,不知不觉就到了黄昏,而黄昏,又格外的令人惆怅。“寒”字下得很妙,寒意本来是天气给人的触觉感受,但作者不言天寒,而说“吹寒”,把角声的凄清与天气联系在一起,把产生寒的自然方面的原因抽去,突出人为的感情色彩,似乎是角声把寒意散布在这座空城里。听觉所闻是清角悲吟,触觉所感是寒气逼人。“清”、“寒”、“空”用在一起,表现扬州的荒凉冷落。

(3) 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 “算”是推测、料想的意思,“纵”是“即使”的意思,“念”是“想到”的意思,词人似乎是在设想即使能写出“豆蔻”、“青楼”那样工巧精美、情深意浓诗作的杜牧,面对今日扬州的景象,也难有风流旖旎的情怀了,使劫后扬州的荒凉更加突出。此处还有更深一层意思,纵有杜牧那样的才情和风流,臵身今时今日的扬州都只能“须惊”、“难赋深情”,那我还能说什么呢!心中的疼痛无法表达,“《黍离》之悲”更加深化。

(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首先,词人视线角度是俯视。作者站在水边,看着荡漾的水波以及月亮 3

的倒影,因为“寒水自碧”,所以才说“冷月”;“荡”在这里的意思是摇曳。水中桥影与月影无声地摇曳,渲染出一种死一般的寂静与萧条,突出“空城”;“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这几句。这几句表现出了扬州城物是人非的情景,“二十四桥仍在”,但心情、感情,已是“冷月无声”,也表达出了扬州城的凄冷,同时也隐含了人们被战争摧残的痛苦。

(5)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冬至之日,本来不是红芍药花开的季节,但纵使冬去春回,来年红药花开,又有谁来欣赏它呢?作者想象来年春天,红药蓬蓬勃勃的生长起来,开出绚丽的花朵。只可惜,不知道是为谁而绽放,花开也不过徒增空城的感伤而已。

小结:关注词句中三方面内容○1表达技巧○2动词、形容词、副词○3词人思想感情

八、配乐诵读这首词

在乐曲的旋律中,学生重新体会作者的感情,品味着词中的意境美。

九、 布臵课外作业

1.有人觉得《扬州慢》这首词引用典故太多,有堆砌典故、卖弄才学之嫌,理解起来很麻烦。如果不知道杜牧原诗的意思,是读不懂的,你认为这首词典故用得怎么样?

2. 运用所学解读李煜的《望江南》请从艺术运用的角度谈谈你对此词的看法。

望江南

李 煜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十、附:板书设计

扬州慢

姜夔

昔(虚) 用典 今(实)

淮左名都 对比(反衬) 荠麦青青

竹西佳处 废池乔木

春风十里 空 清 角

冷月无声 (战争) 青 楼

二十四桥 红药何生

怀 念 情景交融 哀 思

【教学反思】

《扬州慢》这堂课是我在学校里上的一节公开课,效果还是不错的,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尤其是备课组长刘元朋给予我很大的赞赏和鼓励, 4

让我在以后的教学道路上更加信心十足。

听课教师认为这节宋词赏析课的设计理念符合新课标导向,主要体现为尊重学生的感知权,还课堂于学生,促其开展探究性学习。教师从方法方面给学生以指导,不仅让学生理解了诗歌的内容,而且掌握了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了学生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世间万物没有十全十美的,即使再好的东西也是这样。本节课的不足之处是学生懒于动手,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将自己的分析记录下来。今后的教学我要注意这一点,有意识地在课堂中贯彻七个“动”,即引导学生“动手做,动眼看,动情读,动口议,动耳听,动笔写”

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提5

 

第二篇:《雨巷》教学案例

在赏析《雨巷》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了二篇经典文章《巷》和《丁香赋》,《巷》目的是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江南小巷的意境和内涵,《丁香赋》则想让学生认识丁香花的基本特征和了解这一意象的蕴意,这对学生学习《雨巷》便有了一个知识与情感上的准备。
    
我认为,课堂情境是引发师生互动的先决条件,对师生互动产生现实的牵引作用。我尽可能地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过诵读与创设氛围让学生进入诗歌境界,发挥想象描述自己心中的“雨巷”,但未能达到预想中的效果。 
罗生布拉特曾说:“阅读材料、阅读情境与阅读者的心境呈现某种一致性时,那么阅读的效果就好。”创设阅读与鉴赏情境的最大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阅读的积极情感,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就无内化可言,用图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诗意。使此时较为成熟的感受与自己原初的感受构成比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  
    
我在讲《雨巷》时一直希望追求一种诗化的语言,总认为没有很好的语言,就难以把这篇朦胧诗讲到极致,但无形中却掉入了另一个误区:语言容易脱离学生,使学生无法很好的和课堂融会在一起,好像我在自言自语,学生只是一个旁观者。另外我提出的问题也不够贴切,有时学生回答的很吃力,需要我一遍又一遍的启发,如:“你们能否用诗化的语言来描述一下“雨巷”这个环境呢?” 
  课后有三首丁香的诗歌,我没有对这三首诗词进行分析,而是一带而过,使这三首古诗词没有真正的发挥好在这篇课文中的作用,也是我讲课的一个失误。
  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的生动课堂,我会一直努力迈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