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比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知识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进行分析、推理等思维能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能力。

3、渗透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独立思考、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进一步掌握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

正确分析解答比例分配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我们在教学中学过平均分,平均分的结果有什么特点?(每份都相等)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分配的合理,往往需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部分,即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分配。

2、一瓶500ml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100ml和400ml,__________?(补充问题并解答)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1)小黑板出示例2: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目中要分配什么?是按什么进行分配的?(分配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按1:4进行分配。)

(3)问:“浓缩液和水的体积1:4”,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500ml的稀释液,浓缩液占1份,水的体积占1份,一共是5份,浓缩液占稀释液的5分之4,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5分之1。)

(4)你能求出两种各多少ml吗?怎样求?(引导学生进行解题) ① 稀释液平均分成的份数:1+4=5

② 浓缩液的体积:500× =100(ml)

③ 水的体积:500× 4 1+4 1 1+4 =400(ml)

答:稀释液100ml,水400ml。

(5)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呢?(说明: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体积;二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1:4

(6)学生试做:练习:做一做第1题。(订正时说说解题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2、补充练习

(1)出示: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按照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分配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

(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中要把280棵树按照什么进行分配?(着重使学生明确要按照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的比来分配,即按47:45:48来分配。)

(3)根据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怎样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使学生明确:要先算三个班总共有多少人(即总份数),然后才能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

(4)怎样分别算出各班应种的棵数?引导学生解答:

① 三个班的总人数:47+45+48=140(人)

一班应栽的棵数: 280×47 = 94(人) 140

45= 90(人) 140

48= 96(人) 140② 二班应栽的棵数: 280×③ 三班应栽的棵数: 280×

答:一班栽树94棵,二班栽树90棵,三班栽树96棵。

(5)学生进行检验。

(6)学生试做“做一做”中的第2题。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二的第1、3题。

四、布置作业。

练习十二第2、4、5、6、7题。

执教教师:王学义

 

第二篇:比的应用教案

比的应用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教材55-56页。

◎教材分析

“比的应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化简比及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掌握了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工作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设计理念

在新课程教学环境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及教师的角色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即学生以自主探究和互助学习为主,而教师则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必须将数学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探索的积极性。设计中以生活密切相关的广告、情境为前提,以问题为导向,引出学习主题,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小组合作相结合,教师参与活动给予指导,使学生获得学习经验,在用已有经验解决课本中的实际问题。实现师生、生生互动,以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3、情感目标: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按一定比例来分配一个数量的意义。

◎ 教学难点

根据题中所给的比,掌握各部分量占总数量的几分之几,能熟练地用乘法求各部分量。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套,小棒。

1

◎教学方法

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广告)提问:看了这段广告,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2、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组图片(课件出示生活中比的图片)看了图片你觉得有我们学过的知识吗?

3、师小结:比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的应用”。(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利用同学们感兴趣的广告和图片,感知比在生活的广泛应用,从而激发同学们的求知欲望】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情境图)提问:这里有一筐橘子,把这筐橘子分给大班和小班,怎么分合理?(学生自由发言)提问:平均分也就是按班几比几来分的?

2、(出示大班、小班的人数教师读一读)提问:现在按1:1分公平吗?为什么?可以怎么分才公平?(按人数分)大班和小班人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3:2)

3、你是怎样理解“3:2”的?(学生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到数与生活的联系,理解部分与总数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问题中的数学信息】

4、(出示按大班和小班人数的比3:2来分)提问:请你们来猜一猜这筐橘子至少有几个?(5个)大班分得几个,小班分得几个?(教师板书)几次分完?如果这筐橘子有10个呢?大班分得几个,小班分得几个?几次分完?如果这筐橘子有40个呢?(下面请同学们用40根小棒来代替橘子,同桌动手分一分,一人代表大班,一人代表小班)开始吧!

5、各小组汇报,教师板书。

比的应用教案

2

6、教师小结:通过上面的分法,发现不管怎么分,都是按照3:2来分的。

【设计意图:这一过程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体验时间,在实际操作中,学生会不断调整一次分配的数量,不断的产生新的解题的策略,理解按一定的比来分配的意义】 7、(课件出示题目)如果我现在就给你140个橘子按3:2来分,你能求出大班和小班各可以分到多少个橘子吗?请把你的方法写下来,(交流、展示)

8、教师巡视辅导:写好的,可以和你组内的成员交流一下你的想法,有不同的方法都可以写下来。

9、请不同做法的学生上台板演,交流汇报(请板演的学生):“你先介绍一下你是怎么想的吧。”

10、 比较不同的方法,找找他们的共同点。

方法一:列式, 先想到5份,然后根据分数的意义求出结果。

3+2=5

140× = 84(个)

140× 52

53 = 56 (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方法二:根据比的意义,

140÷(3+2)=28

大班:28×3=84(个)

小班:28×2=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11、小结: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同学们要认真分析数量关系,可以选用多种方法解答。

三、有效训练:(课件出示)

1、练一练:

同学们调制2200克巧克力奶,需要巧克力和奶个多少克?(巧克力与奶的质量比是2:9)

2、第一关:

(1)某车间有工人45人,男职工人数与女职工人数的比是4:5,则男职工有( )人。

A、12 B、2O C、24 D、36

3

比的应用教案

(2) 某车间有工人45人,男职工人数与总人数的比是4:5,则男职工有( )人。

A、12 B、2O C、24 D、36

3、第二关:

一种喷洒果树的药水,农药和水的质量比是1:150.现有3千克农药,需要加多少千克的水?

4、欣赏作品:

(1)维纳斯雕像;(2)埃及金字塔;(3)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

【设计意图:由浅入深,分层递进,用比的知识解决按一定的比分配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

师:比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比如在建筑业、农业、医药等方面都需要非常精确应用比的知识,所以同学们今后要留心观察生活,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

比的应用

1、3+2=5(份) 2、3+2=5(份)

140×=84(个) 140÷5=28(个)

140×52

53=56(个) 28×3=84(个)

28×2=56(个)

答:大班分84个,小班分56个,比较合理。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