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反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后反思

我上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对这样的传统教材,要渗透新课程理念,对我是一个挑战,在课改专家的指点下,我有许多收获,现作以下反思:

1、要精心设计问题情景:

我在引导学生精读“百草园”一段时,先从课文前面的插图和作者笔下的描写作对比引入,然后要求学生说说为什么作者写得如此精彩。这样的问题设计得不够深入,学生只是按照老师的吩咐被动地去寻找,谈不上带着探索的热情去精读课文。学生没有能够做到主动学习,或者说他们学习的热情没有被激发出来,学习的效果当然不会高。专家指点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情景,“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这段描写的文字,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谈谈你为什么喜欢它们?”学生有兴趣,愿意去探究。我想以后备课,考虑怎样使学生喜欢学比让学生学什么更为重要。

2、要解放思想,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相信学生能自主地学习:

我在让学生精读“百草园”的精彩描写时,将自己备的所有精彩要点都抛给学生,学生不会回答就自己包办。回想自己以往上课,总是担心知识点没有讲透,于是经常不厌其烦地讲。专家指点,要深入领会〈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老师要做“平等的首席”,要充分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相信学生能解决问题。即便是学生小组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提出来让全班讨论,老师要营造民主,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解放思想,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我想,老师要做 “平等的首席”,就是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后自己头脑中那种“我讲你听”的思想应该革除,换成“组织他们探讨,自己也能从中获益”的新的观念。

3、几点疑问:

在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吗?是不是每一堂课都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呢?还有什么能促使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吗?老师“满堂灌”是不行的,但老师在什么时机进行点拨,而这一点拨不会成为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绳子呢?

 

第二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反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固定栏目设计 教师:段冰花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反思

顺利的按照教学计划以两个课时结束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这是我印象中教这一课用时间最少的一次。

本文是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恋歌,充满着浓浓的童真童趣,也有淡淡的失落和怅惘。对这篇文章有很多的解读,诸如“批判”,“揭露”,“不满”等此类字眼几乎在每一篇涉及此文的分析中随处可见,在这些分析中,先生成了一个样板戏里苦大仇深的老贫农,在任何一个场合都不忘一把血一把泪的诅咒那万恶的旧社会,那万死的老地主。不知先生泉下有知,看到这些东西,会不会一下子坐起来,再写一篇《论XX》的文章??

诚然,先生对于黑暗的社会,贫弱的国家,愚昧的民众是有着痛心疾首的恨,那是基于一个先觉者的敏锐,一个思想者的责任之上的,但这一切并不妨碍先生作为一个有血性,有情感的男人抒写自己的梦想,回忆,失落与惆怅。

在本文中,作者详尽生动的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的生活,那是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在我的“乐园”里,有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有神奇惊险的传说,有雪地里捕鸟的乐趣,有离开百草园的失落和眷恋。即使在三味书屋里,面对严厉的老师,我同样能找到乐趣,新奇的追问,园内嬉戏,课下偷玩,一切都是那样的天真,那样的美好。我真的读不出来,一个年已不惑的男人对自己童年如此甜蜜如此温馨的回

忆,怎么会有“厌恶”、“不满”这样字眼??

幸亏编者对文章的主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解读,要不我又得想尽办法去让学生理解连我都不相信的东西了。叫我说,对主题的解读要的话就要最后一个就可以了,何必要画蛇添足加上前两个?甚或一个也不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何不可?

早读时,学生在读课文,我也拿起书认真把课文读了一遍。虽说教了好几遍,好象从没有通读过课文,总是有些功利性——考试会出的就认真读,不常出的一略而过了。一读,我还真发现点问题:比如

第一段中“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一句,我认为欠妥。作者在下文明明生动形象地写了好多东西,“野草”连提也没有提,即使历时较长,可下面却写了那么多的景物,不象是全然忘记,即使是一种写作手法,可也不能以此代彼呀。所以,我感觉可以换一种说法:“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诸如野草之类的东西”似乎更恰当一些。

让我尤为欣喜的是,在教学 “百草园是我的乐园”一环节时,我采用的教学方式“文本加自己的体验”,效果非常好。

首先,学生深入从文中找到“乐园”的描写。学生深入文本阅读第一部分,勾画概括。学生很快便找到1、百草园有美丽的景物2、美女蛇的故事很神秘3、冬天写雪后可以捕鸟。

然后,我让学生回忆自己的童年的乐园,可从这三方面中任一方面谈。很快学生纷纷踊跃发言,有说“儿时村边的小溪是我的乐园,

我与小伙伴经常在那玩耍嬉戏”有说“小事冬天我们也捕过鸟,但方法与文中不一样,我们现在地上撒一些秕谷,??”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特别开心,我也特别开心,学生纷纷打开记忆之门,不仅把我也感染了,令我想起我的童年乐园。这种从文本出发,充分调动自己体验的方式非常好!

还有第四段中,“但直到现在,总还是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一句,作者连用了两个“但”,也就是两次去表示转折,可我感觉第二个“但”所引领的分句和它前面的句子没有明显的转折关系,它们应该是表示顺承的关系。

我无意吹毛求疵,我知道先生所处的时代的语言特点和如今迥然不同。我只是站在一个普通阅读者的角度,以自己的理解去解读罢了。仅仅是一“人”(不敢妄称家)之言。

李镇西老师说,语文课要给学生以心灵的自由。我想这有个前提就是——首先语文老师要有自由的心灵。幸运的是新课程为我们提供了这个舞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