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反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评课

9月底教研活动到兄弟学校听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听课时,教师用一节课的时间结束了本课教学,虽然师生互动非常成功,给人感觉如浮云掠过,仅仅是从内容的角度分析,没有引导学生深究文本,体会其中的童趣。反思自己教授这一课的情景,感触颇多。

本文是作者少年时代的生活恋歌,充满着浓浓的童真童趣,也有淡淡的失落和怅惘。作者详尽生动的回忆了自己童年时代的生活,那是一个孩子眼中的世界。在我的“乐园”里,有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有神奇惊险的传说,有雪地里捕鸟的乐趣,有离开百草园的失落和眷恋。即使在三味书屋里,面对严厉的老师,我同样能找到乐趣,新奇的追问,园内嬉戏,课下偷玩,一切都是那样的天真,那样的美好。文里介绍的生活场景百草园、三味书屋,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陌生的,但情感体验是相通的。

教授本课我分“百草园生活”和“三味书屋”两个板块进行,共两课时。 学习“百草园”内容的时候,让学生自主学习三个问题,体会百草园是作者的乐园,并注重读写结合,以对百草园景物描写和捕鸟的动作描写为例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重点。虽然在教学中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总感到有些缺乏活力,缺少激情。景物描写部分的赏析感觉不够流畅,学生只能评价描写优美,不能作细致的分析,大部分以老师分析为主,学生有些被动;最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的地方就是冬天捕鸟的过程,让学生试着说一段自己做的某一个游戏过程,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完成,所以留做作业。从作业效果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准确的运用动词描写,较生动。

学生对于第二课时的学习,理解起来有困难之处,尤其是学生理解学堂后面的那个园也有无穷的乐趣,为什么说三味书屋是枯燥无味的呢?通过学习讨论,学生认识到,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是沉闷乏味的,即使有乐趣,也比不上百草园的自由和快乐,更加突出了三味书屋的了无生趣。

上完本课,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得失。感觉自己上的比较细,学生相对学的较扎实,但感觉好像语言的品味比较少,没有很好的咀嚼出字里行间的童趣。如果重新设计的话,既要做到以读带写,训练学生语文学习技能,也应该尽量学生品读、赏析多一些, 真正体现语文的文学性特点。

 

第二篇:教学反思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学反思

《爸爸的花儿落了》是一曲婉转含蓄、至真至纯的父爱之歌。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这节课中只有抓住“情”这一主线,以情导情,才能激起学生内心的感情波澜,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

首先,课前我播放了刘和刚的《父亲》,然后再用深情的语言进行渲染,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身体验,营造一种浓厚的情感氛围,使学生能尽快的融入到文本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我抓住课文重点,就是“赖床被打”和“闯练的故事”这两个环节。让学生在反复阅读和小组探讨中体味父爱的伟大,力争做到长文短教。在分析父爱时,我还和同学们共同探讨了文章用词的准确,通过换词的方法,让学生自己领会本文用词的妙处,丰富了学生的写作技巧。

对文章的赏析离不开学生的反复朗读,在“领悟文章情感”和“品味文章的妙处”这两个环节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课文的精彩段落进行了不同形式的阅读,如个人读、齐读、分角色读等,再加上学生对人物语言的模仿,又有师生的共同点评,更让课堂增添了不少光彩。反复朗读却不单调乏味,学生在深情的朗读中自然而然地感悟到了那种含蓄深沉的父爱。我想朗读可能比较费时一些,但其效果远远好于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值得一提的是,在品味含蓄深情的语言时,教师配乐范读了“爸爸病床前的叮嘱”这一部分。这一部分可以说这是爸爸对自己的女儿小英子的临终遗言,爸爸说的话语重心长,感情深沉真挚,读来不禁使人潸然泪下。再加上低回哀婉、如泣如诉的背景乐,使在场的人为之动容,学生完全融入到那浓浓的父爱中去了。

在语文学习中不仅学习知识、体悟情感,更重要的是明白做人的道理,学以致用。在最后 “爸爸,我想对你说??”这一个环节,我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让学生从中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得到启示,获得教益,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了较大的提升。

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纯化学生的情感,就必须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运用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去激起学生相应的情感体验,从而把教材中的“此情此景”变成学生的“我情我景”,让学生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陶冶高尚的情操,创造“作者情、学生情、教师情和谐统一”的教学境界。

遗憾的是,这节课仍旧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

学生的感情调动不如预想的好,虽然学生能融入到文章的情感中去,但没能结合自身,去更深的体悟,显然课堂上缺乏有效的调控和教育的机智,各个环节之间缺少必要的气氛渲染。特别是在课堂出现冷场时,没有更好的激发学生发言的欲望,课堂气氛显得沉闷。

师生互动缺乏活力、亦缺乏深层次的随机生成。没有更多的让学生联系实际来理解、感受课文的情感,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教学环节,使这节课失去了该有的活力。还有,对于有些问题,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没能及时有效的追问评价,课文中深层次的东西更是难以挖掘。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应该有的自信、勇气和智慧,对于我来说太重要了,然而,想真正在每一个课堂上都做到游刃有余、信手拈来、恰到好处,谈何容易。所有这些,都需要教师深刻解读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注意一点一滴地积累,不断历练,反复磨砺!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反思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鲁迅的散文。鲁迅的作品,对于学生来说是有些难度的,课文里介绍的生活场景百草园、三味书屋,对于学生学习来说是陌生的。但是文章的主题思想中提及的封建教育制度对学生而言又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好在文章里的游戏、知识等对于学生来说却是可感的。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富仁老师曾说:“只要文章具有经典性和可感性的统一。学生就是可以接受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此文的学习还是对学生以后深入的了解鲁迅的作品有一定影响的。

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利用学生现有的情感体验来感悟文章的内容。学习前一部分百草园的时候,让学生自主学习三个问题,体会百草园是作者的乐园,并把如何来写百草园作为学生学习写景的重点。利用合作学习来解决,效果很好。对于第二部分的学习,学生理解起来有困难之处,尤其是学生理解学

堂后面的那个园也有无穷的乐趣,为什么说三味书屋是枯燥无味的呢?通过学习讨论,学生认识到,即使有乐趣,也比不上百草园的自由和快乐,更加突出了三味书屋的了无生趣。

虽然在教学中顺利的完成了教学任务,但是总感到有些缺乏活力,缺少激情。而课堂上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接受地位。总觉得自己在扼杀了学生的热情,但是在这篇文章中又觉得调动起学生的兴趣的地方就是冬天捕鸟的过程,让学生试着说一段自己做的某一个游戏过程,但是由于时间的原因,没有练习成。所以留了一个课下作业,以《炒蛋》为题写一个过程,用上一系列动词。结果学生写的部分效果较好。现摘录下一段:

首先将鸡蛋打碎,倒入一个碗中,在用筷子用力的向一方使劲搅拌,搅拌均匀后,把锅里放上油,等油慢慢热后,再将搅拌好的鸡蛋倒入锅中,用炒菜勺不断了翻炒,最后拿出盘子,把鸡蛋盛入盘子中。

从这一环节中,我想,虽然课堂的学习上不是轰轰烈烈的,只要在练习中,让学生训练语文的学习技能,也是一个真正的收获。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反思

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首没有华丽语言,没有曲折情节的诗歌。

教学这篇课文认为比较成功的地方有:学生能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歌,大部分学生能熟读成诵。并能领悟到诗人在诗中阐明的人生态度,而且说得很到位,这是我没想到的。我原以为这首诗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也许很难引起共鸣,但今天学生的表现让我深刻领悟到:真正的语文教学应着力唤醒学生内心深处的情

感和生活积累,不要忽略了十几岁的孩子也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当学校、家庭及社会对他们的压力蜂拥而至的时候,其实他们稚嫩的心灵是多么需要恰当的鼓励和抚慰,面对烦恼和挫折时他们又是多么需要学会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不足之处:学生搜集资料的面比较窄,对诗人了解的很少,对他的作品了解的也不多。

我又及时作了补充。如他被称为“俄罗斯文学之父”,课下可以读读他的作品《渔夫和金鱼的故事》。

《伤仲永》教学反思

上完了这节课,感觉意犹未尽,似乎仍沉浸在课上既紧张又愉快的气氛中。回想这节课,无论是学生的合作交流,还是师生的互动,每个环节都较为顺畅。这节课之所以能达到如此效果,我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较好地落实了“自主、合作与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的习惯基本养成,预习做得较好。在上课之前,学生已经基本能口译课文,这样就节省了大量的字词教学时间,为课堂上进行多种能力训练提供了时间的保证。具体授课过程中,十分注意将学生的独创性融入其中,既有共性,又有个性。

2.与学生建立平等对话的关系:在课堂上,我视学生为一个个活泼的生命体,尊重学生,平等对话,允许学生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在教学中,围绕教学重点这一大方向,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有放有收,既让学生掌握了知识,又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3.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诵读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理念。在这节课中,我采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让学生读,以读促思,从读中感悟,较好的体现了“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4.各种能力训练渗透其中。虽然只是短短的一节课,但注意了知识的综合,注重知识之间、能力之间以及知识、能力、情感之间的联系,重视积累、感悟与语感的培养,致力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说”的训练,就有让学生介绍名言,复述故事,谈感想等。但本节课由于教师的心理素质不够好,以及对学情的预设不够充分使整堂教学出现了许多的不足之处:

1.对重点生字的指导不够。比如学生几次把“扳(pān)”读成“bān”时,教师应及时出示“扳”通“攀”是通假字,既掌握了字音,又了解了文言知识。

2.在整个教学中,教师的激励性语言太少。七年级学生如果能恰到好处的进行表扬、鼓励,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如:当学生在疏通完文意后开始交流,有学生提出了“我想知道方仲永为什么由天资过人变为一个普通人?”对这样的能体现课文主旨的问题教师应及时鼓励,但教师只说等会再讲,这样势必会挫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3.教师的语调平淡、单一,不能做到抑扬顿挫。

《最后一课》教学反思

不知道上过多少次比赛课、公开课了,但这一次,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一是因为这次面对的是全南通市的初中语文同行,自感底气不足。二是因为这是一次培训活动,要体现一定的导向性。三是因为这样一篇3000多字的小说,要在45分钟内完成教学目标,确有难度。为此,我和我的团队反复讨论,多次修改磨合,最终确定以这样一堂平实的课例呈现给大家。

这是一篇经典的外国小说,由于其主题表现的深刻与艺术手法的生动,被许多国家选进课本,作为中小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教育,无论是老教材还是新教材,这篇文章都被选入初中课文。由于文化、背景等的差异,文本本身也比较长,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我力求从以下几方面来突破:

一、主线清晰,长文短教。因为文章篇幅较长,学生很容易被故事情节所吸引,而忽略了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对细节的咀嚼,对语言的品味与对主题深层次的探究。为此,我经过反复思考,设置了一个课堂主问题:找出韩麦尔先生语言描写的句子,思考:这些话蕴含着韩麦尔先生哪些情感?对小弗朗士的内心情感产生了哪些影响?这样,一下子抓住了小说的文脉,在这样一条主线下,韩麦尔先生的形象分析,小弗朗士的心路历程都迎刃而解,而且始终扣住了文本的主题,因而使得课堂脉络分明,层次清晰。

二、把握体裁,挖掘内涵。这是一篇小说,小说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反映社会生活的。在这堂课教学中,我紧紧扣住体裁特点,从人物分析入手,深挖小说主题的深刻意蕴,让学生感受小说的独特魅力。在对人物进行了分析以后,我和学生一起探究了这样一个问题:和我们读过的许多爱国主义题材的文学作品不同,这篇小说把目光投向了两个普普通通的小人物,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这个问题让学生对作品的理解指向文本的内核,只有深度阅读,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作品的精彩。

三、注重学法,能力立意。我的这堂课始终贯彻以能力立意的指导思想,注重学法指导。教学中我设计了学案,让学生充分预习,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以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交流,形成共同的意向。我尽可能地给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采用批注的阅读方法,促使学生和文本对话。教学的过程尽量成为师生、生生对话的过程,所有的问题都由学生合作探究,板书也由师生合作完成。较多地使用朗读的方法,在朗读中体悟思想,升华情感。应该说,这些做法都收到了较满意的效果。

当然,这堂课值得反思的地方也很多,我觉得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对小说中人物描写方法的分析没有到位。小说最主要的手段就是塑造人物,而人物描写方法应该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这篇小说的人物形象生动饱满,课堂中我主要抓了人物的语言和心理描写,其实对韩麦尔先生的动作、外貌、神态等描写也是这篇小说的精彩之处,在这方面的处理还较单薄,这样学生对小说的表现手法的理解还是不到位的。另外对一些有深刻含义的语言咀嚼也不够充分,有些句子没有深入品读,也影响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的深度。

二、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还不够宽广。尽管在课堂中我尽量采用合作学习的形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但总体而言探究的空间还不够,研究的气氛还不是非常浓厚,课堂上也缺少了让学生大胆质疑的环节,这些都有待我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改进。

《土地的誓言》 反思

《土地的誓言》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近乎散文诗的文章,文中充溢的是众多的鲜明的意象和丰沛激越的情感。写于特定的时代,有着深刻的时代内涵,激荡着浓厚的爱国激情。我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品味本文富有激情的语言设定为教学的重点。

这节课为了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情感,我播放了歌曲《松花江上》,并且出示日本侵略者屠杀中国老百姓的图片,努力唤起学生的内心情感。在悲凉的音乐声中,所有学生的情感被调动起来了,我听见有学生小声的说“小日本鬼子真坏,真不是个东西!”。通过这画面、音乐,把学生们朴素的情感充分调动起来后,就能顺利带领学生走进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聆听作者的心声。我想我最初设计的目的已经达到了。只是让我没有预计到的是,这首歌比较长,占用了许多时间,如果我利用课前的时间就开始播放,也许就好些。趁学生还沉浸在悲愤的情感之中,我马上导入课文,走近作者,并播放了课文的录音,并且向

学生提出要求: 1.注意听准字音。 2、整体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 3、划出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或词语。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的去听读课文。

感情饱满的朗读使听者无不动情。教室一片沉寂,学生都沉浸在朗读所营造的氛围中。就在此时,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听读后的感受,或从中体会到作者蕴含于文中的情感。”问题一提出有许多学生都举起了手,我知道学生的情感被调动了,心里暗暗高兴。 有学生说:“本文作者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有答 “抒发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有答 “抒发了失去家园的悲愤之情”,有答“抒发了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之情”,对这些回答我都给予了一一肯定。如此看来,学生已经走入文本,把握住了文章的情感基调。

接下来我要求学生选取自己深受触动的句子,深情朗读。希望学生能在读中品味关键语句,体会作者蕴含于文中的情感。遗憾的是在这一环节中学生的表现并不如意,多数同学朗读时语调平平,缺乏感情,需要重读的地方也没读出重音来。虽然我也适时进行了朗读评析指导,但效果还是不能令人满意。其实学生朗读能力差的问题我早就注意到了,在平时自习或课堂上我也加强了这一方面的训练,可长进并不明显。我常在思考,我们的朗读教学要么就是齐读,要么个人读,顶多来个范读,方法简单,形式单调,不能不让人生厌。也许根据课文特点,来个分角色朗读、男女对读、接力朗读、挑战赛朗读等方法,更能激起学生的朗读兴趣。这将是我今后应更多关注的地方。

由于学生的朗读并不到位,我想也许是因为学生对文章理解不深造成的,所以我让学生先理清文章结构,明确本文的主旨后再去品读赏析。再次要求学生深情地朗读最能表达作者的感情的句子和词语,还要谈谈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并提示可从思想内容、修辞表达以及词语内涵等多角度去发现、品味。这个环节我要求小组合作完成,结果我发现只有部分小组在很认真的完成,有不少的学生并没有参与进去,倒把合作学习当成了学习之余的休息,这让我觉得小组合作学习难以保证活动的有效性,以后要注意这种形式的运用。我想在教学中组织合作学习要把握契机,精心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求、呈现的方式、学习的组织等。不用大事小事都合作,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合作学习的价值,否则这种合作学习就会浮于表面。

在全班交流时,有学生读:“我必须看见一个更加美丽的故乡出现在我的面前――或者我的坟前。而我将我的泪水,洗去她一切的污秽和耻辱。”我问他什么地方读得不够。现在回想我这种发问有着消极的暗示性,我应该问的是,你觉得自己什么地方读得好。另一位女生朗读了作者描写在故乡生活的那一段,我马上问其他的学生,还有没有读的更好的,我现在后悔我的这种发问,也许她鼓起很大的勇气才站起来读的,我没有及时的给她更多的激励。只有肯定和赏识才能激励孩子进一步的努力和进取。

《木兰诗》反思

《木兰诗》是一首北朝著名民歌,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重要价值。如何上好这一类的诗歌鉴赏课是我们一直在研究琢磨的。关键在于怎样让诗歌教学真正成为引领学生欣赏古典文学,提升古典文学的修养,而不是上成简简单单的一节课。

一、探索诗歌教学,与课堂思路相结合。

这节课我主要就是考虑以朗读和分析木兰形象作为主线,体现诗歌教学的特点。因此,设计为“朗读诗篇----赏析诗歌-----朗读诗篇-----认识木兰-----聆听豫剧-----想象表演------构思练笔-------赞颂木兰”这样一条主线贯穿整节课教学,让语文的人文特点得到充分的体现,也让学生从中得到美的熏陶。

这样设计也是立足于学生学习实际,因为一直以来不是说学生不重视诗歌的鉴赏,即使教师平时又有几个重视对诗歌的鉴赏教学呢?鉴于此,我认为首先就是加强朗读教学,加强朗读指导,让学生读出味道读出美感读出意境;

二、抓住朗读教学,在读中感受古典诗词的力量。

在朗读中感悟形象,木兰这样一位千百年来备受喜爱的形象,如何准确解读不仅需要学生会借助文本解读也要有自己的独特理解,才是重要的,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大胆质疑,形成民主气氛。因为自己朗读并不是特别好,因此在看到网上有非常纯正的朗读时就决定用名家朗诵来营造一种朗读的氛围,再让学生自己反复诵读,走进文本之中真切感受木兰的伟大形象。在第一次讲的时候,按照这种思路进行,学生自己在下面读的很不错,然而当让他们主动起来展示时,就有些扭扭捏捏的不敢起来,是课堂陷入一种沉闷氛围,究其原因其实不

怪学生不主动,还是我们平时教学上训练的不够,尤其是朗读的训练上比较的缺失,没有还语文课真正的语文味,所以才使学生不敢站起来朗读。这启示我自己今后一定要重视朗读的教学,不能使之成为一种形式而已。

再者,以读促写是落实语文学习的重要途径,要想充分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能够准确的百搭和写作也是不可或缺的额,因此,我在写这个环节上注重学生的认知,在此基础上进行尝试表演加写作,让学生感受到语文课的魅力所在。

三、深入解读文本,找准课堂教学的切入点

阅读教学的切入点,即教师引领学生开始阅读文本的角度、方式、方法。教师对切入点的选择,实际上就是教师对如何走进文本、解读文本、完成教学目标的选择,也是教师教学理念的外在表现。好的切入点使课堂衍生着意外和精彩,使师生享受这解牛析薪般的快感。 《木兰诗》往往被视为英雄的赞歌。“英雄”是什么呢?英雄就是保家卫国的人,会打仗,很勇敢。可是关于“打仗”就写了“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一句,作者却浓墨重彩的描写了木兰为父亲担心、决心出征、凯旋归来及家人团聚的欢乐。因此本文立意的重点不是花木兰参加了战争和她战斗的英勇,而在于她是一个“女英雄”。战争的责任本来并不在她,她之所以成为“英雄”,是因为作为一个女子,她承担起了“阿爷”和“长兄”也就是男性的职责。这个职责不单是家庭的,也是国家的。她主动参战,为国而战,立了战功却辞官还乡,享受父母、家庭的欢乐。这个英雄的内涵,从承担“家”的重担开始,到为国立功,最后又回到家庭,享受亲情的欢乐,文本突出的恰恰是一种非英雄的姿态,木兰还尤其为自己成功的掩盖了女性的身份感到自豪!

所以,我便抓住“木兰是一个女英雄”作为课堂教学的切入点,设计了“从什么句中,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木兰。”的主问题,引导学生读诗歌、品句子、感形象,解读她“英雄也妩媚、女子亦刚强”的个性特征。

四、教师适时追问,引导学生个性解读

“追问”,在已提出问题学生也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又再次补充和深化、穷追不舍,直到学生能够理解透彻甚至出新出彩的问。“追问”无疑是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教学指导策略。而我在课堂中针对学生的现有的对诗歌的理解做出迅速的判断,并且巧妙地对其进行适时适当的追问,更有利于对文本、对教学目标的把握。

《邓稼先》教学反思

说实话,《邓稼先》一课,我把握起来有点难度,总觉得读不通透,找不准文章的学习点是什么,尽管现成的教学目标看了不少,但总感觉有些“隔”。最近两天,绞尽脑汁钻研备课,最终确定教学目标之一是把握重点语句的深刻含义。之所以确定这个目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是课标对现代文阅读的一个较明确的要求。所以,当我在参阅别的教案读到这个表述时,立马确定了这个目标。

今天上课,很认真很投入的践行自己的教学设想。上完课,我才恍悟:对这篇文章来说所谓重点语句,其实就是作者记叙基础上的精当议论。大约每个标题在讲述完基本事实之后,就适时插入对邓稼先的精当评论。这几句话不仅是结构文章的节骨点,也是解读文章的节骨点。把这几个句子的含义鼓捣清楚了、作用读透了、表达特点领会了,文章也就读通透了。上课时,我没有让学生凌空回答句子的含义是什么(那是高难度的空降),而是以记叙为基点,先引领学生对人物做出尝试点评,然后再对照学习文中作者对邓稼先的点评,使学生豁然明白这就是“议论”,然后通过一遍又一遍的诵读,引领学生深入体会议论句的点睛作用和抒情作用。着眼记叙,感性认识;还原生活,猜读试写;反复诵读,体会感情。这些方法化解了课堂的艰涩。解除了我上课前的畏难情绪。这就是进步。

还有一个小成功,也值得一记。在播放《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的相关视频时,有一个众人狂欢的画面把学生逗乐了。我顺势引出一个问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为什么会会出现举国狂欢的轰动?

这个日子这个时刻有什么特殊历史意义?大家能从文章中找到问题的答案吗?聪明的学生很快找到了文章第二个标题第5段的议论

——“因为这是中华民族摆脱任人宰割获得新生的日子!” 这个环节使同学们对文章中的议论的学习先有了一个很好的序幕,并很自然的导入对课文的学习。这是神来之笔。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十分精粹的散文,诗人以充沛的感情,精譬的语言来表现闻一多先生的崇高品格及他的革命精神。可以说文章的内容不是十分难,但事例是以概括性的语言来叙述的,这需要学生认真品读后才能捕捉,这篇文章的精彩是语言,诗意化的语言含蓄、凝炼是最为值得学生品味的。

而闻一多先生的精神也是学生需要学习的。

因此,本节课的高潮部分在触摸人物灵魂,感知人物精神内涵。这一教学设想起到了人文素养教育作用。也是本节课最成功之处。是本节课的最大的亮点之一。

其次,采取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这可从实际的教学中,学生投入的热情程度和解答问题的质量上得到了明证。在第一大块引导的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了对某些词语的品味、某些语段的反复朗读,让学生加深

理解、体会、感悟。这在教学实际中也充分得到了体现,但在引导学生讨论作为卓越的学者第二大块上,朗读不够充分,品味的时间较匆促。这是这堂课中的一个小小的遗憾。因为这篇课文语言是诗化的语言,而这诗化的语言又特别集中在这一部分,实际上我在备课的当下和课堂的实际操作上,我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特点,并作了详细的朗读文本、体验语言情思的教学设计,也付诸于实践;但实际操作上由于时间关系而漠视了有些语言的咀嚼和品味。是的,应该多朗读、多品味,通过语言走入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思和闻先生的思想,让学生用自己的认知触摸文本的情思,用自己的思想去碰撞文本的思想,用自己的心灵倾听闻先生的呐喊。这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进一步加强的。

《音乐巨人贝多芬》 反思

回顾品味是一种收获,在反思中进步,讲课也是这样。当初,在设计这堂课时,确实煞费了一番苦心。自己感觉其中有几处“ 别有用心”:

1、《命运》交响曲导入,拉近学生与课文主人公的距离,给学生营造一种感悟的氛围;《命运》交响曲结尾,再次感悟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命运》交响曲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音乐,通过熟悉的音乐拉近不同时代,不同国籍的人的距离,给学生们一种亲切感。另外,此交响曲,有一种扣人心门的感染力,随着强劲的音乐,让学生感慨地进入学习的氛围,更加理解人物的性格特点。

2、目标从繁到简,学生思路清晰。

教学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起着导向性的作用,短短的四十分钟,如何利用才是最有效的?面面俱到反而会导致最终的面面不到,所以简洁、明确、集中的教学目标有利于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的实现,使学生从看似点滴中收获颇丰。所以,在本课时的设计上我只设定了一个主要目标:全面认识贝多芬。从而促使需要提炼学习的写作方法尽显其中。

3、还课堂于学生,使他们乐在其中。

越俎代庖──是平日授课中容易出现的现象。在本课时的授课中,我注意避免老师的侃侃而谈,增加学生自己感悟的机会。给学生明确的思路:认识贝多芬的伟大与平凡,让他们与课文亲密接触,自感自悟,踊跃交流,在交流中对人物总结升华,全面认识,这样人物的描写方法也就跃然纸上。教师无须多言,学生感悟更深。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 反思

就这节课来说,我觉得比较成功之处在以下几点:

1、学习目标初步达成。我引导学生在把握教材的基础上,由浅入深地学习,让学生理解了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技巧。

2、在教学环节上注意了学生的活动。如:“请从文中筛选出描写福楼拜的语句,并谈谈这些语句表现了福楼拜什么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此题的设计意在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设计的问题能够以点带面。引导学生对文本中的主要人物进行充分的感知,筛选有用的信息,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并掌握写人的方法。

3、在对人物进行分析时,没有对四位作家平均用力,而是以其中一位为代表作为范例进行重点分析,让学生真正了解和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然后其他三位作家的分析就完全放给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完成,以能在课本插图中准确找到人物的相应位置为准,这样一来,加深了学生对人物群像描写方法的印象,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既省时,效果也好。

4、这节课还有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在掌握了人物描写方法之后,以自己最熟悉的一位同班同学进行人物描写练习,让大家当场猜一猜写得是谁。这一活动,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写完之后,纷纷要求展示自己的作品,课堂上掌声不断,异常活跃。

当然,这节课在教学设计以及在授课的过程之中还存在着很多不足:

1、 在教学过程中,时间安排有些仓促,学生讨论、思考的时间还不够。

2、学生回答得不够全面时,就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没有引导学生深入课文仔细查找答案。

《孙权劝学》教学反思

《孙权劝学》是一篇精短的文言故事,全文只有一百余字,但人物形象生动传神、呼之欲出,在叙事方面,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段,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在人物描写方面,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有情味。

教学中,我采用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自主读书的学习习惯,学生借助注释和词句理解基本内容,教师只激发,点拨。让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在读的训练中,我以读思结合的阅读原则:初读──速读──竞读──研读──背诵,自学效果很好,大部分学生能当堂背诵全文,提高了学生文言阅读能力。

同时,我还注重文言文拓展训练,因为课堂学习毕竟阅读的范围小,我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文言文的拓展训练《指鹿为马》、,《哀溺》等阅读练习,使阅读过程中的诸多收获得以巩固与积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