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汉滨区江南小学 王亚飞

开发人的创造力,培养新一代人的创新素质,是当今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需求。结合我个人的教学实践,在教学中我进行了合作式学习方式的实践与探索,初步尝试了这种学习方式给课堂带来的异常效果。

案例简介:

《圆的周长》是人教版第十一册数学的第四单元第一节内容。它作为学生刚刚认识圆的第一个研究圆的有关知识,是学生在学习了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之后进行教学的。在学习本 节内容之前,学生对圆的特点有了认识。基于此,我以实物为探究素材,从创设联系整节课的一个活动为主线,小组分工合作为主体,及时、适时质疑为主点来组织 教学。

案例片段描述:

实践活动:小组分工合作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师:知道什么是圆的周长吗?你有什么好办法测量它? 生1:我用绳子缠绕后两绳子的长度。

生2:我将圆形物体放在尺子上滚动一周测其周长。 ??

师:让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测实物的周长,并让学生猜想圆的周长与什么有关系?

生:相互交流出圆的周长与直径有关。

师:引导学生测四种不同圆形物体的周长与直径,看一看有什么关

系?(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测完周长,再测直径,再记录。) 师:观察到学生这样做有困难,提出有什么好的办法解决? 生:我们几个合作会又快又好。

师:指导学生分工合作测周长、直径。

生:讨论交流出:同一圆中:圆的直径越长,它的周长越长。

师:及时质疑:小的物体可用你们的方法测出来,开头(情境导入)

小灰兔和小白兔比赛跑的跑道还能用你们的方法测吗?怎么办?

生:根据老师的引导,用计算器算出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谈

论交流出算得的结果,发现圆的周长与直径的规律,推导圆的周长公式。

说明:“合 作”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团队精神,会使问题的解决浅而简易。针对于此,在教学时,我故意设计先让学生单独完成测周长、直径并记录的任务,让学生自然地感受到 独自完成的困难,不如和同桌、伙伴来共同完成效果好。创设出学生们对“合作”的渴望,由学生自己提出“合作”要比老师让学生“合作”效果好得多。在这个活 动实施过程中,我注意了三个方面:(1)讲清楚合作时的要求、规则;(2)合作时间要充足,让学生充分体会、感受到合作的快乐;

(3)教师作为活动的“参与者”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指导。

从活动的效果看还不错,完成了合作的任务。如在测直径、周长及计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时,有的组采用每人测一个物体,再相互交流;有的组是由两个人测,一个人准备物体,一个人记载??尽管方法不同,但都是在相互帮助、合作中进行的,深刻体现了“合作”的必要性,意义性。

可能是测量的误差的原因,在测量中我发现有的孩子测得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值有的是2倍多,有的是4倍多,对于这样的结果,我指导学生采用了两种方法处理:一种是重新再测再算,一种是遵从大多数物体测出的规律。因此,合作的时间有些过长,在合作时间的把握上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提高。

反思:通 过运用合作式的学习方式对圆的周长进行教学,让我真实的感受到合作学习的力量。它不仅仅是让学生合在一起用短时间来完成学习知识的任务,更重要的是通过 “合作”更好地培养了学生查漏补缺,从多角度开发自身的创造思维能力。因此,“合作式学习方式”是现代数学课堂中最具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 效的教学理论与策略。

在 教学本节课时,我一直遵循着“学生渴望合作,而不是老师让学生合作”的理念,设计、指导学生们推导圆的周长公式,虽较成功地完成了这一活动过程,但也存在 教师指导不到位,学生合作基础不太稳固;师生配合生疏,不够默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方面欠缺等不足。尤其是我在让学生单独测圆的周长、直径并记录时,有一 位学生已经想到,这么多任务一个人完成很困难,需要几个人合作完成,

我却没能及时地利用这一学生的建议,还是先让学生单独测,再让学生一起说出需要“合 作”,很大程度上表明教师教育机智的不灵活。

俗话说:“吃一堑,长一智”,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一定会多加注意以上几方面的问题,并努力使“合作式学习方式”成为我的教学课堂上的一个法宝,让“合作”成为我和学生共同学习的一种习惯。

 

第二篇:圆的周长教学片断和反思

主动参与,有效学习

——“圆的周长”教学反思

冀 成

在研究完圆的周长概念之后,感觉学生对这个概念认识得不够深入,我就通过实践强化他们对圆的认识。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圆的的周长,你们想用什么方法圆形纸片的周长呢?

生:我用一根线绕圆片一周,减去多余的部分,量出线的长度,就是圆的周长。

师:你用的是绕线法,但是应该注意,绕线时手要均匀用力,不能忽紧忽松。

生:我把圆片放在直尺上滚动一周,直接量出它的周长。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刚才我们测量的是圆形纸片的周长,但是要测量圆桌桌面的周长和圆形花坛的周长,用刚才的方法就不大方便了。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四人一组动手测量手中圆的的周长和直径,并计算出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

(小组讨论:通过测量计算,你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到底是什么关系?)

生:我发现,圆的周长和直径比值都是三点多。

生:我发现圆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

师:同学们都很认真,观察得很仔细,请大家自学课本,从书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生:我知道了圆的周长和直径的比值叫做圆周率,用字母表示。 生:圆周率是一个固定的值,它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计算时可以取它的近似值3.14.

师:你们真棒。根据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我们怎样求圆的周长?

生:圆的周长等于直径乘圆周率。

生:圆的周长等于半径乘2乘圆周率。

师:有了这两个公式,以后求圆的周长就不必使用绕线法和滚动法了,只要知道圆的直径或半径就可以了,这样测量比较大的圆的周长不久很方便了。

课后反思:

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教学?

只有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索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在教学中,我重视学生的自主探索,尽量减少提问,并使每个问题都有它的价值和指导性,给学生创设足够的思维空间,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再创造”有关数学知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