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教学案例

吟诵之中悟真情

——听吴含荃老师《一剪梅》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题旨】

我一直认为朗读对于感悟古诗词是最有效、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作为教师应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性的朗读,让学生根据理解去朗读,这样才是行之有效的朗读,而不能是漫无目的的。通过这样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体验、感情,达到共鸣。那么怎样才能通过吟诵了解作品表达的形象、传达的情感、描绘的意境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许多老师,指引着老师去解决。温州市中职新课程培训中吴含荃老师上的公开课《一剪梅》,无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其中的很多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如:

1、教师在学生学习感悟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2、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诗词教学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如何得到?

【案例背景】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文言文诵读,包括古诗词诵读和古代散文诵读,古诗词诵读首先要掌握诵读技巧、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触摸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诗词的意境美。本课学习目标则定为:

1、通过教师的朗读指导学会欣赏诗词的音韵美。

2、通过教师的指导赏析,学会从诗词的意象入手赏析诗词的意境美。

诗歌词曲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结晶。诗词的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要想两者之间达到完美的结合,必须要指导学生诵读。另外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基本知识掌握不全,但学生又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容易对内容的粗知略解产生满足感,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保持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对文本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

据此,本案例设计以学生的自我鉴赏为起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组织教学内容。以诵读为主,充分感受李清照词的优美境界。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文本意义,建构知识,最终实现提高鉴赏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引领学生进入诗歌欣赏之门。

【案例描述】

通过名句填空导入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李清照的词风特点。史上写情愁 - 1 -

的作品比比皆是,为什么李清照的这首词能流传千古?我们该怎样去领略如此深厚的意蕴呢?

片段一:

师:一剪梅是词牌名,如(投影)

【一剪梅】词牌名

双调小令,六十字,平韵。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

【定格】

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清照的《一剪梅》,大家先自由朗读这首诗,划出这首诗歌的朗读节奏,如(投影)

下列句子朗读时该如何停顿?

1.红藕香残玉簟秋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3.花自飘零水自流

生:划节拍

生:个别朗读

师:诗歌的节拍基本上能掌握,但个别的地方还要注意,你们说,那些地方节拍读错了?

生:红藕香残玉簟秋,应是红藕/香残/ 玉簟/秋

二二二一拍,而不是二二一二拍;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应读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花自飘零水自流,应读作花自/飘零/ 水 /自流

- 2 -

师:答的非常正确,看来你们掌握的比较好。朗读时要注意,四字句应读的缓慢些,七字句应读的轻快些。

生:个别朗读

片段二:

师:诗词除了要了解节拍以外,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即朗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

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时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生:自由朗读,并划出情感有所改变的地方。

生:个别朗读

师生共同点评:节奏读的很好,情感酝酿的不够。

师:读出词的情感和抑扬顿挫必定要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

师:播放名家配乐朗诵。问,你认为她读的好在哪里?仿读几句。

片段三:

师:本文的朗读你是怎样处理的?应以怎样的感情来朗读?你认为词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生:相思之愁

生:凄清

生:惆怅

生:女生朗读

??

师:李清照把这种相思写的很唯美,但并不哀怨,所以朗读时要注意把握好语调和

情感。本词的情感把握还体现在读音上,整首词围绕着一种音----ou韵。请大家找出词的韵脚。

生:愁 舟 楼 流 头

师:ou韵经常在古诗词中表达相思之情,也表现了女词人细腻的内心情感。请大家

仔细品味,并用自己的朗读把它表现出。

生:自由朗读;推荐朗读;齐读。

师:(板书)

(唯美的)审美愁思{精微的审美体验 精妙的审美表达}

【案例后记】

诗词的诵读方法是说不尽的,尽管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学生领略了诵读艺术的技巧,但认识的只是冰山一角。教师的指导只是起着领路人的作用,而其中的滋味 - 3 -

需要学生自己慢慢的去品尝。因此案例的操作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主线,努力删繁就简,避熟就新,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深。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实现这些,需要教师具有全新的理念,得当的方法和机敏的应变能力。

【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体现“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积极参与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文本的诵读,还是对情感的感悟,都是通过学生的摸索、探究而发现的,在课堂上,学生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如多给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多给学生互相评价的机会等,这就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了充分的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本案例中,教师对学生加强诵读指导,授之以节奏、重音、停顿、押韵等诵读知识,但又没有将知识点和盘托出、全盘授予,而是通过训练迫使学生去掌握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促成其诵读习惯的养成。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教是为了不教”,他说:“故教师只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教师要充分利用讲读课,给学生作出示范,教会学生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有错误时给予纠正,在发现错漏是给予补充。有人曾说,教师要尽可能少说,学生要尽可能多讲,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还不明白怎么去读,怎么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怎么使学生对教学活动目标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恰恰是教师的启发、说明与学生的追求相转化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只有学生有了参与的基础和动力,才能实现需要上的一致、认识上的统一和感情上的共鸣。师生才具有了一起活动的可能。所以这不是少说多讲的问题,而是注重教师指导与学生参与的结合,教师该详细讲解的时候,就应详细的讲解,如诵读的技巧,学生还没掌握,就应该详细的讲解,务必使学生熟练掌握。另外作为教师应时刻记住,师生主体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渐变的,具体说来,教师是教授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主体作用是逐渐隐蔽、逐渐减少的,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逐渐增强的。

其三通过指导诵读,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叶圣陶先生曾创造性地提出了“美读”法,就是强调通过对声音节奏之美的感觉,设身处地,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达到“与作者心灵想感通”。 美学家朱光潜在谈读李白《渡荆门送别》的体验时也写出了如下文字:“常常高声朗读。朗读时心情是振奋的,细细品味这首诗, - 4 -

眼前好象出现一幅山川雄伟、月明水静、云彩变幻的大写意画,又好像看到"杖剑去国、辞亲远游",胸怀大志、积极进取的青年李白的形象。”这里谈的显然是在欣赏高潮阶段,对学生主体来说,一下子难以达到如此的境界。但他们强调朗诵这一点却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只有通过不断反复的朗读,才能诱导学生产生同步联想,激发审美情感,从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领悟,从而使学生在体验情感方面能很快领悟。最后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学生能不假思索的回答出来,其实是在前面朗读的基础积累起来的,是理性领悟的自然流露。

其四,教师的指导只是抛砖引玉,目的在于要求学生能从中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迁移,使学生能从知识性的理解上升到实践性的感悟,尽可能地实现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的转化,能做到由此及彼,学以致用,促使学生自发地去感受、领略美妙无比的古诗词。

新课标理念下,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对每一次学生的朗读,都应有一种理性的思考,既不盲目跟风,又不固步自封,而是以老老实实的教学态度和踏踏实实的教学作风,丢掉朗读花架式,练好引读真功夫,努力追求既创新又有效的朗读境界,使激情和智慧在吟诵朗读中飞扬。

- 5 -

 

第二篇:《雨巷》教学案例

在赏析《雨巷》时,我先让学生欣赏了二篇经典文章《巷》和《丁香赋》,《巷》目的是让学生在对比中体会江南小巷的意境和内涵,《丁香赋》则想让学生认识丁香花的基本特征和了解这一意象的蕴意,这对学生学习《雨巷》便有了一个知识与情感上的准备。
    
我认为,课堂情境是引发师生互动的先决条件,对师生互动产生现实的牵引作用。我尽可能地从这一角度出发,通过诵读与创设氛围让学生进入诗歌境界,发挥想象描述自己心中的“雨巷”,但未能达到预想中的效果。 
罗生布拉特曾说:“阅读材料、阅读情境与阅读者的心境呈现某种一致性时,那么阅读的效果就好。”创设阅读与鉴赏情境的最大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没有兴趣,就没有阅读的积极情感,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就无内化可言,用图画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诗意。使此时较为成熟的感受与自己原初的感受构成比较,从而更深入地理解诗歌,提高学生的阅读欣赏水平。  
    
我在讲《雨巷》时一直希望追求一种诗化的语言,总认为没有很好的语言,就难以把这篇朦胧诗讲到极致,但无形中却掉入了另一个误区:语言容易脱离学生,使学生无法很好的和课堂融会在一起,好像我在自言自语,学生只是一个旁观者。另外我提出的问题也不够贴切,有时学生回答的很吃力,需要我一遍又一遍的启发,如:“你们能否用诗化的语言来描述一下“雨巷”这个环境呢?” 
  课后有三首丁香的诗歌,我没有对这三首诗词进行分析,而是一带而过,使这三首古诗词没有真正的发挥好在这篇课文中的作用,也是我讲课的一个失误。
  创造一个师生互动的生动课堂,我会一直努力迈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