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梅》教学实录

“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一剪梅》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1通过了解李清照其人,赏析其词,学会“知人论世”的欣赏

2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诗歌的思想内涵,提高学生初步

鉴赏诗歌主旨的水平。

3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和探究精神。

【教学重点】李清照生平简历的了解及其作品的赏析。

【教学难点】掌握“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并能够运用这种方法来初步鉴

赏诗歌。

【教学方法】吟诵,讨论、讲析结合,问题探究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诗画导入

展示一副画面:溪亭日暮、藕花深处、归舟争渡、惊飞的鸥鹭。

师:(明示画面中的意象)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同学们看到这幅画面能想起初中学过的那首词?

生:李清照的《如梦令》

师生齐背《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师: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生:词中写的是作者少女时代无忧无虑的生活和开朗愉快的心情。

师:这是一首叙事抒情的词,词中哪些地方表现了作者的心情愉悦?

“常记”明确表示追述,地点在“溪亭”,时间是“日暮”,作者饮宴以后,已经醉得连回去的路径都辨识不出了。“沉醉”二字却露了作者心底的欢愉,“不知归路”也曲折传出作者留连忘返的情致,看起来,这是一次给作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十分愉快的游赏。“误入”一句,同前面的“不知归路”相呼应,显示了主人公的忘情心态。一连两个“争渡”,表达了主人公急于从迷途中找寻出路的焦灼心情。正是由于“争渡”,所以又“惊起一滩鸥鹭”,把停栖在洲渚上的水鸟都吓飞了。

师:像这种通过诗歌当中的语言文辞,结合自己的切身体会揣测作者的思

想感情的诗歌鉴赏方法,叫什么呢?

生:以意逆志

师:请一位同学来回答什么事以意逆志?

生: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理解诗作的主旨,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推测作者的本意。

师:很好,不错。不过同学们要注意的这几个词的意思:以,用;意,自己的切身体会;逆,推测;志,作者写作诗歌的本意。也就是说,我们在鉴赏诗歌的时候常常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也就是把自己当作诗人,然后“将心比心”去领会、揣测诗人在诗中所寄寓的情感,从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主旨。

师小结:从《如梦令》这首词中我们可以看出李清照的少女时代是充满了色彩,充满欢乐的。真是“少年不识愁滋味”啊。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生活的变迁,女词人还能一如既往地做个快乐天使吗?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回顾一下我们上半年学过的作者的另一首名篇《醉花阴》。

生集体背诵。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师:这首词中,作者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情感?

生:愁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词人的丈夫赵明诚外出求学,作者思念丈夫,所以愁。

师:回答得非常好。那么,通过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来鉴赏诗歌的方法叫什么呢?

生:知人论世

师:对,那么什么事知人论世?

生: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地探究作者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与作者成为心灵相通的好朋友

师:回答得非常正确,看来同学们预习的不错。那么我们怎样运用“知人

论世”的鉴赏方法来鉴赏诗歌呢?

生1:尽量利用现存的各种史传材料和后人的评述,全面把握作者的心灵历程和精神世界。

生2:其次,弄清作品创作的具体时间也是十分重要的。

生3:另外,还要全面了解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宗教、风俗等背景知识。

师:非常好。既然了解一位作者的生平这么重要,那现在,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李清照的生平。请大家看屏幕。

屏幕展示:1084-1155,宋代著名女词人,号易安居士。

婚前婚后都生活在书香世家,其父李格非是苏轼的学生,其夫赵明诚是著名的金石考据家。李清照夫妇雅好词章,常相唱和。

1127年,靖康之乱,李清照随家颠簸南下,后来丈夫病死,李清照亡国继以亡家,余生孤苦,郁郁而终。

以南渡为界,前期词写天真烂漫的少女时代和极尽相思之苦的思妇情结;南渡之后国破家亡夫死,其词风大变,转为凄苦悲怆、哀婉动人。

师:现在,我们就用刚才所学到的知识来鉴赏《一剪梅》这首词,这是女词人初婚不久,思念外出做官的丈夫赵明诚而写。

首先,请同学们来齐读一下这首词,初步体会这首词的情感。

生齐读。

师:读出了什么情感?

生:愁

师: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作者的愁绪?

生: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师:像这种将自己的情感直接讲出来的抒情方法叫什么?

生:直抒胸臆

师:那么这里除了通过直接表达这种愁绪外,还通过什么来表达了情感呢? 生:通过意象表达。

师:请同学们将这些意象找出来?

生:红藕、兰舟、锦书、雁、月、西楼、落花、流水

师:那么,现在请小组讨论,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些意象,分别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注意:赏析意象所蕴含的诗人情感时,首先抓住意象本身的特点进行分析,尤其是修饰意象的词语,有突出事物特征的作用,综合意象的共同特点,再分析寄托在意象上的情感。

生1:我分析“红藕香残”,此意象透露秋的冷落、萧条。

玉簟秋:其实就是指玉席已凉了,秋意渐来,秋凉渐浓。中国的文人自古就悲秋,更何况是独守空闺的女词人呢?于是让她倍感孤独寂寥,思念远行的丈夫。

生2:我分析“独上兰舟”,如果能与丈夫一同划船该多好啊!

透露出一种“孤独感”。

生3:我喜欢“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这一句,猜想丈夫的信该到家了,雁字空回,锦书没有,月亮的光辉洒满西楼,有种失落,清冷的感觉。

生4:我分析“花漂水流”,借景抒情,我觉得有种韶光易逝,青春难再 师:同学们分析得都非常的好。以上都是属于借景抒情。请同学再思考下,还有直接抒情的吗?

生1:有,“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就属直抒胸臆,合写夫妻双方此刻望月思人的心情。人居两地,情发一心。

生2:“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也是属于直接抒情。对丈夫的思念挥之不去,越来越浓,越来越重。

师:《一剪梅》是写愁名篇,我们必修4也学过李清照的一首《声声慢》也是首写愁的名篇,但两者“愁”的内涵是不同的。

问:《一剪梅》的愁是一种什么愁?

生:离愁别绪,生离之愁,是一种甜蜜的相思之愁。因为当时词人锦衣玉食,而士人游学、游宦也是社会习俗,故这愁来得轻、浅,正如词人所言是“闲愁”。

师:分析得非常精到。《声声慢》的愁还是来得轻来得慢吗?

生:沉重、哀痛乃至于凄厉。

师:为什么?这就要结合作者的生平,词人创作这首词的背景。词人创作这首词,都经历了人生当中的哪些苦难。

生:国破家亡,夫死,金石丟散,飘零之苦。所以声声慢的愁显得沉重、哀痛乃至于凄厉。

师:由此可以看出,由于词人生活经历的不同,李清照前后的词风也大不相同。这节课,我们主要运用了“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方法来鉴赏《一剪梅》。今天的作业是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来赏析本单元另一首诗歌:杜甫《蜀相》

小结:《如梦令》《一剪梅》《声声慢》三首词从三个不同的时期即少女时期——少妇时期——晚年寡居,反映了不同的生活经历。这些经历在作者笔下得到形象逼真的再现,由此可见,生活是文学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

 

第二篇:《一剪梅》教学案例

吟诵之中悟真情

——听吴含荃老师《一剪梅》教学案例分析

【案例题旨】

我一直认为朗读对于感悟古诗词是最有效、最直接、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作为教师应该适当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性的朗读,让学生根据理解去朗读,这样才是行之有效的朗读,而不能是漫无目的的。通过这样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品味、体验、感情,达到共鸣。那么怎样才能通过吟诵了解作品表达的形象、传达的情感、描绘的意境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惑着许多老师,指引着老师去解决。温州市中职新课程培训中吴含荃老师上的公开课《一剪梅》,无疑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其中的很多成功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如:

1、教师在学生学习感悟过程中起什么作用?

2、如何让学生有效地学习知识?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3、诗词教学应该让学生得到什么?如何得到?

【案例背景】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文言文诵读,包括古诗词诵读和古代散文诵读,古诗词诵读首先要掌握诵读技巧、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触摸诗人的思想感情、体会诗词的意境美。本课学习目标则定为:

1、通过教师的朗读指导学会欣赏诗词的音韵美。

2、通过教师的指导赏析,学会从诗词的意象入手赏析诗词的意境美。

诗歌词曲是中国优秀文化的结晶。诗词的欣赏活动是欣赏主客体相互呼唤、适应、契合的结果,要想两者之间达到完美的结合,必须要指导学生诵读。另外职业学校的学生基础比较差,基本知识掌握不全,但学生又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容易对内容的粗知略解产生满足感,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保持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对文本产生疑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鉴赏过程中不断探究并发现文本的魅力。

据此,本案例设计以学生的自我鉴赏为起点,由浅入深,从易到难组织教学内容。以诵读为主,充分感受李清照词的优美境界。让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文本意义,建构知识,最终实现提高鉴赏能力并获得整体发展的目的。引领学生进入诗歌欣赏之门。

【案例描述】

通过名句填空导入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体会李清照的词风特点。史上写情愁 - 1 -

的作品比比皆是,为什么李清照的这首词能流传千古?我们该怎样去领略如此深厚的意蕴呢?

片段一:

师:一剪梅是词牌名,如(投影)

【一剪梅】词牌名

双调小令,六十字,平韵。每句并用平收,声情低抑。

【定格】

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中平中仄仄平平,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李清照的《一剪梅》,大家先自由朗读这首诗,划出这首诗歌的朗读节奏,如(投影)

下列句子朗读时该如何停顿?

1.红藕香残玉簟秋

2.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3.花自飘零水自流

生:划节拍

生:个别朗读

师:诗歌的节拍基本上能掌握,但个别的地方还要注意,你们说,那些地方节拍读错了?

生:红藕香残玉簟秋,应是红藕/香残/ 玉簟/秋

二二二一拍,而不是二二一二拍;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应读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花自飘零水自流,应读作花自/飘零/ 水 /自流

- 2 -

师:答的非常正确,看来你们掌握的比较好。朗读时要注意,四字句应读的缓慢些,七字句应读的轻快些。

生:个别朗读

片段二:

师:诗词除了要了解节拍以外,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即朗读时每拍的后一字遇平声

可适当延长,遇仄声宜作一顿,这样诵读时自有抑扬顿挫的声调。

生:自由朗读,并划出情感有所改变的地方。

生:个别朗读

师生共同点评:节奏读的很好,情感酝酿的不够。

师:读出词的情感和抑扬顿挫必定要走进词人的情感世界。

师:播放名家配乐朗诵。问,你认为她读的好在哪里?仿读几句。

片段三:

师:本文的朗读你是怎样处理的?应以怎样的感情来朗读?你认为词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生:相思之愁

生:凄清

生:惆怅

生:女生朗读

??

师:李清照把这种相思写的很唯美,但并不哀怨,所以朗读时要注意把握好语调和

情感。本词的情感把握还体现在读音上,整首词围绕着一种音----ou韵。请大家找出词的韵脚。

生:愁 舟 楼 流 头

师:ou韵经常在古诗词中表达相思之情,也表现了女词人细腻的内心情感。请大家

仔细品味,并用自己的朗读把它表现出。

生:自由朗读;推荐朗读;齐读。

师:(板书)

(唯美的)审美愁思{精微的审美体验 精妙的审美表达}

【案例后记】

诗词的诵读方法是说不尽的,尽管在短短的一节课中,学生领略了诵读艺术的技巧,但认识的只是冰山一角。教师的指导只是起着领路人的作用,而其中的滋味 - 3 -

需要学生自己慢慢的去品尝。因此案例的操作必须紧扣教学目标,突出教学主线,努力删繁就简,避熟就新,带着教材走向学生,使学生学得乐,学得深。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实现这些,需要教师具有全新的理念,得当的方法和机敏的应变能力。

【案例分析】

本案例力图体现“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理念。

首先,学生的积极参与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对文本的诵读,还是对情感的感悟,都是通过学生的摸索、探究而发现的,在课堂上,学生拥有比较充分的鉴赏权、思考权、发言权,如多给学生自由朗读的时间,多给学生互相评价的机会等,这就为学生的探究发现提供了充分的保证,学生不再是名义上的、形式上的主体,而是实质性主体——成为学习过程的真正主人。

其次,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本案例中,教师对学生加强诵读指导,授之以节奏、重音、停顿、押韵等诵读知识,但又没有将知识点和盘托出、全盘授予,而是通过训练迫使学生去掌握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诵读兴趣,促成其诵读习惯的养成。正如叶圣陶先生说过一句非常精辟的话:“教是为了不教”,他说:“故教师只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必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深,乃为善教者也。”教师要充分利用讲读课,给学生作出示范,教会学生诵读的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有错误时给予纠正,在发现错漏是给予补充。有人曾说,教师要尽可能少说,学生要尽可能多讲,但从学生的角度来说,他们还不明白怎么去读,怎么使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怎么使学生对教学活动目标的认同。而这种认同,恰恰是教师的启发、说明与学生的追求相转化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只有学生有了参与的基础和动力,才能实现需要上的一致、认识上的统一和感情上的共鸣。师生才具有了一起活动的可能。所以这不是少说多讲的问题,而是注重教师指导与学生参与的结合,教师该详细讲解的时候,就应详细的讲解,如诵读的技巧,学生还没掌握,就应该详细的讲解,务必使学生熟练掌握。另外作为教师应时刻记住,师生主体关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渐变的,具体说来,教师是教授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教师的主体作用是逐渐隐蔽、逐渐减少的,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逐渐增强的。

其三通过指导诵读,激活学生的审美情感。叶圣陶先生曾创造性地提出了“美读”法,就是强调通过对声音节奏之美的感觉,设身处地,深入课文深层意蕴的情感思想,达到“与作者心灵想感通”。 美学家朱光潜在谈读李白《渡荆门送别》的体验时也写出了如下文字:“常常高声朗读。朗读时心情是振奋的,细细品味这首诗, - 4 -

眼前好象出现一幅山川雄伟、月明水静、云彩变幻的大写意画,又好像看到"杖剑去国、辞亲远游",胸怀大志、积极进取的青年李白的形象。”这里谈的显然是在欣赏高潮阶段,对学生主体来说,一下子难以达到如此的境界。但他们强调朗诵这一点却非常值得我们学习,只有通过不断反复的朗读,才能诱导学生产生同步联想,激发审美情感,从感性直观上升到理性领悟,从而使学生在体验情感方面能很快领悟。最后诗句所表达的情感学生能不假思索的回答出来,其实是在前面朗读的基础积累起来的,是理性领悟的自然流露。

其四,教师的指导只是抛砖引玉,目的在于要求学生能从中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迁移,使学生能从知识性的理解上升到实践性的感悟,尽可能地实现间接经验向直接经验的转化,能做到由此及彼,学以致用,促使学生自发地去感受、领略美妙无比的古诗词。

新课标理念下,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对每一次学生的朗读,都应有一种理性的思考,既不盲目跟风,又不固步自封,而是以老老实实的教学态度和踏踏实实的教学作风,丢掉朗读花架式,练好引读真功夫,努力追求既创新又有效的朗读境界,使激情和智慧在吟诵朗读中飞扬。

- 5 -